压缩机选型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缩机选型设计规范

(发布日期:2008-07-21)

--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房间空调器选用定速R22/R407C/R410A制冷剂压缩机时的设计。具体数值如与压缩机厂家提供的规格书有冲突部分,以相应的厂家提供的规格书为准。其它制冷剂压缩机可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725 房间空气调节器

GB 12021.3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QMG-J11.009 家用产品试验指引

QMG-J21.001 房间空气调节器

QMG-J80.004 零部件耐候性试验和评价方法

QMG-J81.001 包装运输试验评价方法

QMG-J81.004 振动运输试验方法

QMG-J82.001 异常噪声检测、判定方法

QMG-J82.007 房间空气调节器凝露试验判定方法

QMG-J82.014 分体式空调器非标安装评价方法

QMG-J84.001 产品可靠性评定导则

QMG-J84.002 产品可靠性试验室评定方法

QMG-J84.006 整机一般环境长期运行试验规范

QMG-J85.004 家用空调和类似用途产品安全标准

3设计要求

3.1 压缩机选用参考:

3.1.1 对于压机本体能力的挑选要根据冷媒种类、设计要求的能效比、所用系统的大小等综合来决定。

(例如要开发EER为3.4的R22冷媒35机,要选的压机本体能力约为3500W,如是R410A

机型则可按下浮5%来选取)

3.1.2 压缩机必须预留有接地螺丝孔(一般为M4)。

3.1.3 对于T1工况机型:在满足整机能效要求情况下尽量选用转子式压缩机,能效实在满足不了才

用涡旋式压缩机。对于T3工况机型:尽量选用转子式压缩机,客户指定时才用活塞式压缩机。

3.2 使用标准:

3.2.1 过负荷工况下压缩机排气温度转子式不超过115℃,涡旋式、活塞式不超过125℃否则会造成

压缩机电机绕组绝缘老化以及冷冻油碳化,长期运行后电机绕组烧损。

3.2.2 高压腔压缩机在低负荷工况下(最小制冷)△T(=压缩机壳体底部温度-冷凝器中部温度)连

续运转时(包含除霜、除湿)温差在5℃以上,控制运转时在0℃以上,否则会造成压缩机润滑油稀释,润滑油失去机能,长期运行后,压缩机滑动部位磨损,最终不能运转。

3.2.3 低压腔压缩机:△T(=压缩机底部温度-压缩机回气温度)连续运转时(包含除霜、除湿)温

差在5℃以上。控制运转时在0℃以上。,否则也容易会造成压缩机润滑油稀释。

3.2.4 对于T1工况R22/R407C冷媒机型:压缩机的冷凝压力不得超过2.6MPa(使用温度线测试时,

冷凝器中部温度不超过62℃);对于T1工况R410A冷媒机型:压缩机的冷凝压力不得超过

4.15MPa(使用温度线测试时,冷凝器中部温度不超过64℃);对于T3工况R22冷媒机型:

压缩机的冷凝压力不得超过2.94MPa(使用温度线测试时,冷凝器中部温度不超过70℃)。压缩比要控制在2-8的范围内。

3.2.5 制冷系统充氟量不得超出压缩机所规定的最大充氟量,在保证制冷系统能力的情况下,充氟量

越小越好;在充氟量超出压缩机所规定的最大充氟量的情况下,必须增加辅助储液器;需进行如下实验进行确认: A、室外-10℃以下的低温启动。B、带视镜压缩机再不同工况下润滑油面及回液确认。

3.2.6 油面过低时可以在吸排气管路间增加润滑油分离回收装置。

3.2.7 压缩机运行每一循环5分钟以上(开2 分钟以上、关3分钟以上)。

3.2.8 新压缩机1000小时长期运行,并进行长期运行前后的能力对比,磨合完毕解剖分析压缩机据

报、柜机/工程机高落差/长配管实验,以及低温启动实验。

3.2.9 制冷系统配管设计时,排气管及回气管管径应对应于压缩机的管径,以尽量减少冷媒流动阻力;

压缩机及配管与不动的结构件的间隙应大于10mm,与可动的结构件间隙应大于20mm,配管与配管之间最小间隙为10mm。

3.2.10 压缩机运行电容必须按其规格书配置,并且其耐电压值不小于其规定值。

3.2.11 新压缩机确认实验项目,必须使用压力表进行压力监控,,用带视镜的压缩机来确认回油和回液3.2.12 回油回液确认的实验项目至少应包括标况:除霜5周期、-15度低温低压启动及连续运行、3

分钟开停5次,冻结(验证回液)。

4压缩机确认流程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美的家用空调国际事业部技术研发中心标准化室提出、归口和解释。

本标准由美的家用空调国际事业部研发中心主要负责起草。

本设计规范主要起草人:刘智勇。

本标准于2006年12月第一次修订,主要修订人:缪雄伟。

本标准于2008年6月第二次修订,主要修订人:雷华翘。

压缩机选型设计规

范历次修订记录.do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