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简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白、向山、濮塘、 博望、丹阳、石桥、 黄池
一般镇
0.3-1.0 万
新市、乌溪、护河、
8
塘南、湖阳、江心、 年陡(乡)、大陇
(乡)
(8)城市总体布局结构 按照带状组团式布局结构,形成
“一主、一副、两带”的空间结构。 一主:主城区 一副:副城区 两带:产业带和生活带
(9)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完善主城,拓展副城,南进东扩,
(7)市域城镇体系
市域城镇体系:形成1个特大城 市(马鞍山市)、3个卫星镇、4个中 心镇、若干个小城镇组成的 “中心 城市-中心镇(卫星镇)-一般镇” 3级城镇体系。
规划序列
中心城市
卫星镇、 中心镇
人口规模
100-110 万
1.0-5.0 万
城镇数 量 1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城镇名称(人口规 模:万人)
马鞍山市区(含当 涂县城)
滨江带状发展 主城区:主要向南发展,适当向
东发展; 副城区:主要向北发展,适当向
东、向西发展。
2、规划实施情况
现行版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后,近5年来成为城 市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较好的指导了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对城市社会、经济、 文化等各领域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当前马鞍山人口增长、建设用地拓展基本在现行城市总体规划预 期发展目标的框架以内;
城市功能分区、总体布局结构、道路市政设施系统网架、绿地系 统与城市景观等规划内容也基本上满足了城市发展需要,较为合理。
——这些重大内容不予修改
(2)本次规划修改重点应对的问题: 1)应对区域协调:面向区域,适当优化城镇空间结构; 2)应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调整市域城镇体系架构,进一步整合城乡 空间资源; 3)应对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变动:完善市域基础设施的配置以及相 应的用地布局调整; 4)应对市县行政区划分割:重新考虑城市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 区和中心城区范围,相应调整用地布局。
本次规划修改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
城市规划区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中心城区规划
原条款共:113条 本次重点修改的条款:6条 连带影响的条款:26条 总数约占原条款的:30%
(2)行政区划调整产生新需求 2004年马鞍山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但与现行总体规划存有差异; 现行总体规划的中心城市划定是基于撤县改区的基础上,但目前市、
县行政区划分割影响中心城发展方向; 现行总体规划中的中心镇、卫星镇、一般镇多达15个,数量多、规模
小,这样的架构也难以适应城乡一体的战略要求。
主城
(1)社会经济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增强,经济社会指标超过预期目标 (2)城镇体系:行政区划调整力度加大,城镇体系已具雏形 (3)城市规模:人口规模有所提升,城市建设用地有所拓展 (4)城市布局结构:滨江带状城市总体结构逐步形成 ,城市用地发展方 向局部存有偏差 (5)综合交通:综合交通建设稳步推进,市域综合交通不断完善 (6)绿地景观:绿地系统建设加快,城市景观进一步改善 (7)市政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域整体服务能力还有待提升 (8)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取得成效,城市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
3、总体规划修改的必要性
但是在当前新的发展环境和城市发展战略新要求下,现行总体规划 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需要及时进行修改。
(1)上级政府对马鞍山城市发展提出新要求 (2)行政区划调整产生新需求 (3)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产生新影响
(1)上级政府对马鞍山城市发展提出新要求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调整、马鞍山设立安徽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
套改革试验区以及皖江城市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等重大战略调整:
要求马鞍山: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构建更加面向区域的城 镇空间结构体系,并从全市域统筹考虑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两 线三片多极”的城镇空间结 构。
南京:重点突出沿江
城镇产业发展带,形成 “两带一轴”城镇空间结 构。
芜湖:以打造区域中心 城市为目标,市域城镇体系 空间结构为“一核三轴”。
(5)发展规模 规划2020年:市域总人口162万,城 市化水平 80%; 城市人口120万,城市建设用地124.6 平方公里。
(6)市域城镇空间总体格局
以马鞍山市中心城区为中心, 以宁芜铁路和205国道、314省道 等重要交通干线为依托,形成 “一纵一横”的城镇分布带。
一纵:沿江城镇分布带 一横:沿314省道城镇分布带
(3)城市性质 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现代加工制
造业基地和滨江山水园林旅游城市。
(4)城市发展目标 经济繁荣、产业结构合理、人民生 活富裕、科教发达、社会文明、环境优 美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重要一员和安 徽省经济最发达的大城市之一; 与长江三角洲互动发展的现代加工 制造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休闲旅游 基地。
副城
(3)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产生新影响 马鞍山长江大桥、机场高速方案变动对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产生较大
影响; 新增宁安铁路影响中心城市路网结构: 芜申运河的立项建设对市域南部大公圩地区城镇发展产生较大带动。
原机场路 机场高速
新增宁安铁路
4、总结 (1)现行总体规划:
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契合了马鞍山的资源条件和城市特色,对城 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总体规划回顾与实施评价
1、现行总体规划要点 《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2003年获得安徽省人民政府批 复(皖政秘[2003]130号文)。
(1)规划期限 近期:2002-2005年 远期:2006-2020年 远景展望至2050年
(2)城市规划区范围 城市规划区总面积715平方公里, 占市域总面积的42.4%。
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 2009修改 )
2009.10
一、城市概况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中 下游南岸,是安徽省融入长三角、推进 东向发展战略的重要门户城市。
现辖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和 当涂县,市域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其 中市区总面积340平方公里。
2008年: 市域总人口:149.7万人,城镇化水 平:63.7%; GDP:636.3亿元,位居全省第4位; 人均GDP:7118美元,全省率先突破 7000美元,达到世界中等发达水平。 三次产业结构:3.8:68.0:28.2 , 为“二、三、一”结构。
一般镇
0.3-1.0 万
新市、乌溪、护河、
8
塘南、湖阳、江心、 年陡(乡)、大陇
(乡)
(8)城市总体布局结构 按照带状组团式布局结构,形成
“一主、一副、两带”的空间结构。 一主:主城区 一副:副城区 两带:产业带和生活带
(9)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完善主城,拓展副城,南进东扩,
(7)市域城镇体系
市域城镇体系:形成1个特大城 市(马鞍山市)、3个卫星镇、4个中 心镇、若干个小城镇组成的 “中心 城市-中心镇(卫星镇)-一般镇” 3级城镇体系。
规划序列
中心城市
卫星镇、 中心镇
人口规模
100-110 万
1.0-5.0 万
城镇数 量 1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城镇名称(人口规 模:万人)
马鞍山市区(含当 涂县城)
滨江带状发展 主城区:主要向南发展,适当向
东发展; 副城区:主要向北发展,适当向
东、向西发展。
2、规划实施情况
现行版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后,近5年来成为城 市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较好的指导了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对城市社会、经济、 文化等各领域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当前马鞍山人口增长、建设用地拓展基本在现行城市总体规划预 期发展目标的框架以内;
城市功能分区、总体布局结构、道路市政设施系统网架、绿地系 统与城市景观等规划内容也基本上满足了城市发展需要,较为合理。
——这些重大内容不予修改
(2)本次规划修改重点应对的问题: 1)应对区域协调:面向区域,适当优化城镇空间结构; 2)应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调整市域城镇体系架构,进一步整合城乡 空间资源; 3)应对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变动:完善市域基础设施的配置以及相 应的用地布局调整; 4)应对市县行政区划分割:重新考虑城市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 区和中心城区范围,相应调整用地布局。
本次规划修改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
城市规划区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中心城区规划
原条款共:113条 本次重点修改的条款:6条 连带影响的条款:26条 总数约占原条款的:30%
(2)行政区划调整产生新需求 2004年马鞍山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但与现行总体规划存有差异; 现行总体规划的中心城市划定是基于撤县改区的基础上,但目前市、
县行政区划分割影响中心城发展方向; 现行总体规划中的中心镇、卫星镇、一般镇多达15个,数量多、规模
小,这样的架构也难以适应城乡一体的战略要求。
主城
(1)社会经济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增强,经济社会指标超过预期目标 (2)城镇体系:行政区划调整力度加大,城镇体系已具雏形 (3)城市规模:人口规模有所提升,城市建设用地有所拓展 (4)城市布局结构:滨江带状城市总体结构逐步形成 ,城市用地发展方 向局部存有偏差 (5)综合交通:综合交通建设稳步推进,市域综合交通不断完善 (6)绿地景观:绿地系统建设加快,城市景观进一步改善 (7)市政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域整体服务能力还有待提升 (8)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取得成效,城市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
3、总体规划修改的必要性
但是在当前新的发展环境和城市发展战略新要求下,现行总体规划 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需要及时进行修改。
(1)上级政府对马鞍山城市发展提出新要求 (2)行政区划调整产生新需求 (3)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产生新影响
(1)上级政府对马鞍山城市发展提出新要求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调整、马鞍山设立安徽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
套改革试验区以及皖江城市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等重大战略调整:
要求马鞍山: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构建更加面向区域的城 镇空间结构体系,并从全市域统筹考虑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两 线三片多极”的城镇空间结 构。
南京:重点突出沿江
城镇产业发展带,形成 “两带一轴”城镇空间结 构。
芜湖:以打造区域中心 城市为目标,市域城镇体系 空间结构为“一核三轴”。
(5)发展规模 规划2020年:市域总人口162万,城 市化水平 80%; 城市人口120万,城市建设用地124.6 平方公里。
(6)市域城镇空间总体格局
以马鞍山市中心城区为中心, 以宁芜铁路和205国道、314省道 等重要交通干线为依托,形成 “一纵一横”的城镇分布带。
一纵:沿江城镇分布带 一横:沿314省道城镇分布带
(3)城市性质 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现代加工制
造业基地和滨江山水园林旅游城市。
(4)城市发展目标 经济繁荣、产业结构合理、人民生 活富裕、科教发达、社会文明、环境优 美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重要一员和安 徽省经济最发达的大城市之一; 与长江三角洲互动发展的现代加工 制造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休闲旅游 基地。
副城
(3)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产生新影响 马鞍山长江大桥、机场高速方案变动对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产生较大
影响; 新增宁安铁路影响中心城市路网结构: 芜申运河的立项建设对市域南部大公圩地区城镇发展产生较大带动。
原机场路 机场高速
新增宁安铁路
4、总结 (1)现行总体规划:
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契合了马鞍山的资源条件和城市特色,对城 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总体规划回顾与实施评价
1、现行总体规划要点 《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2003年获得安徽省人民政府批 复(皖政秘[2003]130号文)。
(1)规划期限 近期:2002-2005年 远期:2006-2020年 远景展望至2050年
(2)城市规划区范围 城市规划区总面积715平方公里, 占市域总面积的42.4%。
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 2009修改 )
2009.10
一、城市概况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中 下游南岸,是安徽省融入长三角、推进 东向发展战略的重要门户城市。
现辖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和 当涂县,市域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其 中市区总面积340平方公里。
2008年: 市域总人口:149.7万人,城镇化水 平:63.7%; GDP:636.3亿元,位居全省第4位; 人均GDP:7118美元,全省率先突破 7000美元,达到世界中等发达水平。 三次产业结构:3.8:68.0:28.2 , 为“二、三、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