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环境监测工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做好环境监测工作

摘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人们继续发展无法回避的.环境监测能够准确、及时、全面地反应现象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依据,本文分析了环境监测工作的內涵、目的以及方法,分析了当前环境监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对做好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建议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1)36—0067—02

0 引言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力,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就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将大量的有害物质排人自然环境中,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和环境的机能,造成污染和公害,环境污染主要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噪音污染。环境污染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

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

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环境分析化学是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先进实验技术来鉴别和测定环境中化学物质的种类、成分、含量以及化学形态的科学,是环境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环境监测是开展环境管理和环境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制定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依据,开展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在于:评价环境质量,预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为制定环境法规、标准、环境规划、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收集环境本底值及其变化趋势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保护人类健康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以及为确切掌握环境容量提供科学依据;揭示新的环境问题,确定新的污染因素,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方向。

1 环境监测的发展及当前存在的不足分析

环境监测发展的3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典型污染事故调查监测发展阶段或被动监测阶段;20世纪70年代: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发展阶段或主动监测、目的监测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发展阶段或自动监测阶段。

中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从过去单一的环境分析发展到物理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遥感、卫星监测;从间断陸监测到自动连续监测;监测范围从一个断面发展到一个城市、一个区域、整个国家乃至全球。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覆盖了大气、水质、土壤、噪声、辐射、固体废物、农药等领域。已开展了环境质量监测,环境质量周报、日报、预报监测,污染源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污

染物总量控制监测,污染源解析监测,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效果监测等,需监测的污染因子已经达到百余种。

但我国监测技术与国外的差距,如监测分析方法不够健全、采样技术仍然是一大难题而且环境标准物质缺口很大、现有监测技术配套性很差以及仪器设备条件急需改善、监测信息管理和开发尚存在诸多问题等。

目前在环境监测中,一般采用各种仪器和化学分析手段.对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可以比较快速而灵敏地分析测定出来,其中某些常规检验已经能够连续监测。但大部分测定项目或参数还需定期采样。因而只反映采样瞬时的污染物浓度,不能反映环境已经发生的变化。随着环境的恶化,环境监测技术也在逐渐进步,例如从目前普遍的人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为主,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为主的监测方向发展,由当前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由较窄领域监测向全方位领域监测的方向发展;由经典的化学分析向仪器分析发展;由手工操作向连续自动化迈进;微量分析(0.01%-1%)向痕量(<0.01%)、超痕量发展;由污染物成分分析发展到化学形态分析;仪器的联合使用和电子计算机化;由单纯的地面环境监测向与遥感环境监测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环境监测仪器将向高质量、多功能、集成化、自动化、系统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 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建议

2.1 加大生物监测发展力度

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染物,成份极其复杂。理化监测只能获得各种成份的类别和含量,但不能确切说明对生物有机体的影响。而生物是接受综合作用,不仅仅是个别组分的影响,所以生物监测能反映环境诸因子、多组分综合作用的结果,能阐明整个环境的情况。对符合排放标准的污染物,其长期影响环境的后果,更需要用生物监测来评价。生物监测方法包括:生态(群落生态和个体生态)监测;生物测试(毒性测定、致突变测定);生物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生物体内污染物残留量测定。重视生物监测技术的发展,生物监测能够反映污染因素对人和生物的危害及对环境影响的综合效应。生物监测与理化监测构成了综合环境监测手段。

2.2 明确环境标准内涵

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的工作目标,环境标准也是判断环境质量和衡量环境工作优劣的准绳,环境标准还是执法的依据,环境标准同时也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条件,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制定统一的、不存在歧义性的环境标准并进行贯彻。一般来说,制订环境标准需遵循以下原则: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即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积极采用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2.3 提高环境监测数据收集的信息化水平

数据收集是环境监测的前提和基础,在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采用gprs无线数据传输方式,能够将采集到的数据立即

发送到数据接人服务器并存人系统数据库,杜绝了因数据采集终端发生故障而导致丢失数据的现象,充分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当网络或数据接人服务器发生故障时,数据采集服务终端临时存储数据,待网络连结,系统恢复正常后,将缓存的数据传送给数据服务中心,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校验、加密措施,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2.4 做好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水平不仅与监测技术水平有关而且与管理水平亦有关。质量保证体系是由掌握有关技术的人去建立和操作的,它贯穿于监测的全过程中,所有使用的仪器必须经过有资质的单位定期进行检定,确保仪器使用过程中处于正常状态。同时,还要做好采样过程、测量过程、分析过程以及测量数据处理过程的质量保证工作。

3 结论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使我们可以避免或减少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并可以及时的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维护和预防。认真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对于防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为治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林达.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j].吉林农业,20lo(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