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赫“六法论”对当代中国画的教育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谢赫“六法论”对当代中国画的教育意义摘要: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自六法论提出后,后代画家始终把六法作为美术教育和传承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六法;气韵;物象;骨法;随类赋彩;转移模写
中图分类号:j2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5312(2012)02-0042-02
一、六法论的定义及意义
在中国美术教育史上,南齐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是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绘画品评专著,其中提出”六法论”,对后世的绘画和美术教育方面有着重大影响。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自六法论提出后,后代画家始终把六法作为中国画教育和传承的重要标准。
谢赫总结了过去绘画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著述的成果,明确提出绘画具有“明劝戒,著升沉,千古寂寥,披图可鉴”的政治作用,列出品评画家优劣的六个方面的标准——“六法”。归结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一)气韵生动
有气则有生命,生命运动产生一种节奏变化,产生一种味道,形成韵味。在气韵生动中,气就是本体,韵就是本体状态,生动就是一种本体在韵这种状态下具有生命力的运动。因为气韵的来源之广,包含了画家的各个层面,所以对中国画的品评就是对气韵的品评,以至气韵生动就成了品评作品的最高要求,把生动地反映作品的气韵状态和特征作为艺术表现的最高准则。
(二)骨法用笔
骨或者骨法的含义应包含骨架、骨势、骨质和骨力。骨法是绘画用笔的要求,用骨架、骨势、骨质和骨力来要求笔法,用骨法的要求来创作造型。因骨法而生笔法,依法而用笔造型,则用笔造型而显骨法,互为影响而成因果关系。所以在品评中国画时,用笔是否能体现骨架、骨势、骨质和骨力的骨法要求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要求。
(三)应物象形
是中国绘画创作形象的重要理论,画家通过修养等要素的应与自然的物联系,从而产生感觉,有了象的认识,附于象绘画的元素,创作出形。所以中国绘画有自己独特的造型艺术,并不是单纯的对自然的再现。在造型上,对中国画的品评——应物象形,成为一个重要方面。
(四)随类赋彩
随是画家自身对类的认识,类是赋的依据,依赋才分类,彩是赋的结果,彩则显示出画家赋的水平的高低,进而显示出画家自身修养对类的认识水平。画家通过自身的对物象的认识,分类,随类的不同,赋于不同的色彩。这种对类的区分和对色彩的赋于都是有画家的主观的认识在里面,而都有对中国自身文化的融合,并不是不严格和随意的配置,所以中国绘画对色彩的要求是一种心理认识物象而分类的色彩,也是一种很严格的要求,与对画家本身是有很高的要求的,也是品评画家及其绘画创作的一个必要因素。
(五)经营位置
就是指绘画的章法、构图、布局,对绘画的技法等都是有影响的。
看看画面上整体结构布局是否合适,是否疏密、轻重、大小、远近合适,需要画家苦心经营的。既要根据自然的客观实际,但不是对自然主义地照抄照搬,必须从画家自身对物象的认识出发,根据主题思想要求,有重点、省略、疏密、主从,合乎中国绘画构图规律地进行构图才能适合。只有好的布局,才能让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等有的放失,才能更好的把画家通过学识修养对物象的美感认识表现在绘画之中。所以构图的好坏也是能体现一个画家布局素养的高低,进而成为品评画家和其绘画的要求之一。
(六)传移模写
六法是一个严密的整体,具有整体因果关系的理论互为前提,
环环紧扣。画家通过应物象形来认识物象,画家在其学识修养的认识下发现象的美感并转化为形。然后分类赋彩,在画家的经营之下把物象之形以骨法的要求传移模写绘于画面,则画面生动,具有生命,进而气韵自然而生。
二、六法论对历代画家的教育意义
六法论的主旨就是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也就是以前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称为的“神”。气韵生动指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生动活泼,鲜明突出,“形神兼备”,中国画要求不仅要描绘出对象的外形,还要表现出它的精神。人物有精神,山水、花鸟也有精神。达到神似,就能气韵生动。要表现出艺术形象的气韵,也与其他五法分不开的。气韵生动也离不开构图立意、笔墨技法的。因此,它和其余五法是一个整体。其他五法同时也离不开气韵生动,否则,也就成为了缺乏灵魂的纯技术性的东西。
北宋时文人画的兴起,文人画论自随着兴起,崇尚“神似”论便是其主要论点。北宋欧阳修有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面。”(《题盘东图诗》)他提出的“画意不画形”的主张,开了宋代尚“神似”论的先河。他提出的意即意境,画家的神思所在,是中国画的灵魂。其释义应同“神似”论的“神”。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邱壑内营,成立鄞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画
禅室随笔》)很清楚,董其昌认为中国画中的神是画家综合知识修养在画面上的反映,颇有独到之处。
明代徐青藤,清代石涛,现代齐白石亦力主神似,提出了“似与不似”说。明代大写意画家徐渭云:“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拔皆吾五指载。”(《虚斋名画录》)他的画,不求形似,大胆夸张,水墨淋漓,气势磅礴,达到了神完气足的境界,不愧为大写意花鸟画的开山大师。现代大师齐白石,最崇拜徐青藤,因此他的绘画观点亦同于徐渭,他提出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的艺术见解,应是崇尚“神似论”的发展。清代石涛云:“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换神奇懵懂间,不似之似当下拜。”认为“书画非小道,世人形似耳”世间一般画家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形似,真正达到“不似之似”的人是不多的,是不容易的,是应受到世人尊重和“下拜”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情趣的变迁,“形“与“神”的观念在融合,在丰富、完美的中国绘画视觉效果中,绘画作品必须把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准确地把握与再现。
三、六法论对当代美术教育的深远意义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现代画家必须前师古人,后师造化。在苦练基本技法的同时,重视自我心灵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感官关系。不仅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获得事物的表象信息,更要用心去感知。通过对视觉经验的细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