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周易的阴阳之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周易的阴阳之道
摘要:阴阳和谐思维是建构《易经》体系和《易传》解释系统的灵魂,它的形成与中国社会、历史条件密切相关,是古代“五行”、“阴阳”、“天人合一” 等观念发展的必然结果。

《周易》的阴阳和谐思维充分彰显了中国哲学与文化和谐思维的特色,它逐渐积淀成尚中求和的思维模式,对其后中国哲学与文化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周易;阴阳;和谐;
一、何为周易
《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向来列为“五经”之首。

三千多年来,它在中国文化史上一直放射着智慧的光芒,在东方各国有其广泛影响,在西方世界也日益受到重视。

“五经之首”这个界定似乎不足以表达周易对于中国人思想影响的程度,我同意曾仕强教授的观点,把周易列为“五经之始”。

有了周易,
后来才发展出中华灿烂的哲学体系。

周易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之中最深刻的一点是其包含着相当丰富而深刻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最有名的哲学命题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周易》又称《易经》,“易”字,主要是变化的意思,它是一部讲宇宙万物与人类社会的变易法则的书,是古代辩证法思想最重要的源泉,它把阴阳这一对范畴作为它的哲学体系的中心范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天地与人无不包含一阴一阳的矛盾双方,“阴阳接而变化起”,“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不断运动变化过程中,整个宇宙是奔流不息,生生无究地变化着,没有一刻停止;更重要的是《周易》指出:宇宙万物的无穷变化的根源,不是来自世界的外部,不是靠超自然的神灵主宰,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其固有的一阴一阳的矛盾性,这就是事物变化的内在动因。

“阴阳观”,这恰恰区分了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界限,同时阴阳之道在东方人心里烙下深深的痕迹。

回到我们生活的年代,《周易》的影响持续了数
千年之久,有人会说它的影响只存在于思想上,如果你这么认为这可就太错了,
《周易》不仅仅是一本具有普世价值的思想集,我们的祖先还通过卦象造出来很多字(例如:“水”字)、成语(例如:“否极泰来”)。

这些一切的一切都基于《周易》的“阴阳观”
二、关于阴阳概念的来源及阴阳理论
(一)《周易》关于阴阳概念的来源:
《易?系辞》曰:“乾,阳物也;坤,阴物也。

”易学将具有光热的乾天命名为阳物,将没有光而少热量的坤地命名为阴物。

这就是说阴阳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光、热、能量的强度;而太阳的固有功能就是产生光热,它的光芒普照天下万物,它无物不照,无物不覆,而又无物能损伤它,自强不息刚直不阿;而且它又有极强的变化功能,它变化风云雷雨雪电,变化四时昼夜,以资助万物的生长化育;正因为它有极强的变化功能,所以当风云雨雪之时,云层布满天空,遮天蔽日,阻碍了光热的传播,就会使地面上的光亮度和温度降低,这就是阴雨天之阴,秋分后随着太阳远离赤道上空而向南运行,地球上得到太阳的光热的能量减少,而使气候变得阴冷,这是由于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季节之阴;而当春分之后,太阳又重新向赤道之北运行,天气又恢复了光明温热的季节;这是季节之阳;这也就是由于太阳自身的运动而形成的季节的阴阳之分;又由于地球自身的自传运动,而当地球的一面背向太阳之时,地球上就一片黑暗,阴暗无光,而且温度下降,而当地球的一面对着太阳时,地球上就阳光普照,一片光明温暖,这就是昼夜的阴阳之分;这就是说,地球无光而本身生成的热能又极少,坤地上的万物均是依赖乾天太阳之光热而得到光明温暖;而且坤地以及万物均是柔顺的顺应乾天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说,《周易》就将乾天称为阳物;将坤地称为阴物。

所以阴阳的来源其实很简单,很容易明白,那就是由于太阳的固有功能及其运动变化功能,而使天地万物得到光热度的不同,使其产生不同的实际变化现象,就有了阴阳之,这就是阴阳之意的来源,也是古人对天地自然变化规律不断认识总结的结果。

《易?系辞》曰:“阴阳之义配日月。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日月之道,贞明者也。

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其意思是:“以阳刚之义配太阳,以阴柔之义配月亮。

”“天地的道理,是古人长久观察研究而得到的。

日月的道理,就是永远给天下万物以光明温暖。

天下万物的生长变化,永远依靠的是太阳独一无二的功能,也就是万物生长只有靠太阳的功能。

”“规定乾天变化的规律就叫做阴和阳。

”乾天之上,闪闪发光的星辰无法计数;但是都是太阳之光的照耀,月亮也是依靠太阳之光而明亮,所以不能发光的月亮和地球一样,同属阴柔之类。

天上,天下的万物都是依靠太阳的功能而生长变化。

“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就是只有太阳才真正是万物生长变化的依赖,而没有第二个可依赖的。

万物都顺应的是太阳的变化规律,万物与太阳来说,万物属阴;这就是阴阳的来源。

(二)关于阴阳理论的形成:
根据杨国瑾先生的考证研究认为“古人2万年前发明<易经>。

[易字是一只飞鸟]。

后由伏羲氏著书叫V先天易>。

把四季日影长短连成曲线S,把曲线分布在圆面上(S)叫先
天太极。

再把日影长短定为阴阳消长。

画成六十四卦。

”也就说阴阳的起源在2万年以前,是由古人研究太阳的变化规律总结而来。

俱《史记》记载阴阳观点的形成,远在黄帝时期已经建立了,在皇帝时期, 已经能顺应天地四时的纲纪, 阴阳五行的故常, 死生的道理和存亡的大限。

而八卦、六十四卦的卦爻;阴爻(一一),阳爻(一),就是阴阳的体现。

俱记载夏朝的占卜书《连山》就已经应用了阴阳爻;商朝的占卜书《归藏》也应用了阴阳爻。

其实阴阳作为卦形符号,远在古人创立八卦时就己经确立了,因它本身就是远古时期用来表示阴阳的符号,也就是中华民族文字的雏形。

所以说阴阳在六十四卦中,主要是由那一阴爻(一一)和一阳(一)爻作为卦形符号而构成了六十四卦的阴阳变化原理。

阴阳理论的确立和广泛应用,俱记载是春秋时期的邹衍将阴阳五行的原理完全演绎而形成了系统的阴阳理论。

但是阴阳理论广泛的应用主要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黄帝内经》。

《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内经》对阴阳理论的论述应用达到了极致,《内经》对阴阳的原理,对天地自然之阴阳,对人体之阴阳,对天地自然之阴阳与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药物、治疗等等作了全面的论述。

《内经》是对阴阳理论应用最全面而独到的医学科学著作。

这就使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有了空前绝后,仅此一家,决无第二的伟大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又具有极伟大的医学意义、哲学、自然科学意义和人文科学意义。

《易?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意思是:“一阴一阳的称谓只是表示事物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能使其继承发展是谓善于应用,能使它成为表示万事万物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就是体现了万物的本性。

” 这里己经明确指出,阴阳理论就是表示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一种表示方法而己。

也就如用阴阳来表示天气阴阳变化的道理是一样的,天晴就是阳,天阴下雨就是阴;春夏太阳光明亮温度高就是阳,秋冬太阳光热不强,温度低,就是阴,白天明亮温度高就是阳,夜晚黑暗温度低就是阴;用这种方法表示事物千变万化的道理,就是阴阳理论。

其实《周易》关于阴阳理论的应用,主要在于对古人所创造的阴阳理论的肯定,评定,记载和传承,因为《周易》的主要意义就是对古代一些有主要意义的历史事件的记载,评定和推广发扬;以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关于阴阳理论的意义
(一)万物的阴阳属性
天为阳,地为阴,万物与太阳相类,太阳为阳,万物均为阴;但是万物是由天地阴阳之气化生而来,所以万物各有阴阳属性。

天为阳,天上之物有阴阳之分,天有阴阳变化之分;地为阴,地上之物有阴阳之分,万物均有阴阳变化之分;万事万物的相对性就是阴阳的体现。

所以,根据阴阳的特性,易学对万事万物的阴阳属性作了归类: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及其功能类似:光、热、高、上、强大、运动、速度、外在、亢进、兴奋、等等变化状态者为阳;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及其功能类似:晦暗、寒凉、低下、下降、弱小、沉静、缓慢、抑制、衰退、等等变化状态者为阴。

事物的阴阳属性,表示了事物的性质和事物在相对时空中的变化状态。

阴阳出自太极,那什么是太极?没有答案。

我认为任何对“太极”下定义都是不完整的,要么太抽象要么太具体。

我的理解是:把“太”字看成“大”和“点” 构成,抽象里面的意思就是“相对”。

这是太极的属性,也是《周易》中阴阳观的第一大性质。

“太极”可以大也可以小(当然也可长可短)重要的是理解“相对”的概念。

程度是怎样的呢?第二个“极”来说明,可以到极致到无穷。

在此我需要插入一个“圆”的概念,也可以说成是“轮回”。

在数学上我们都认为,数轴是一条直线没有起点和终点,它的“尽头”(这个说法不严谨,数学上定义
直线没有尽头)用“ + ∞”“-∞”表示。

科学家已经证明所有的轨道都是圆的,即便是光,它也是曲折前进的。

如果引用到数学上,我们可否认为“+ ∞”和“- ∞”可以相连接呢?我知道这个想法一提出肯定大部分受过高等数学教育的人无法认同,这只是个假设,可能这样“狭隘”的数学观念只能存活在科学领域。

回到“太极”的概念来,极“大”亦是极“小”,这里的“大”和“小”分别就是
“阳”和“阴”。

我们都知道“太极生两仪”。

“两仪”分别指“阳”和“阴”,它们不是从太极里面“分”出来的,而是“生”出来的。

如果是“分”那么太极就消失了,如果是“生”那么太极仍然存在。

我们可以认为在太极中有无数对的阴阳组合,因为刚才已经解释过了,太极中如此“相对”的概念是无穷尽的。

那么阴阳的属性是什么呢?阴和阳个代表世间万物的两种相对属性,必须是成对出现,阴阳不能
孤立存在。

可以说阴阳是同生同灭。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生和死,中国人通常把生者生存空间叫做阳间,而死人的归宿就是阴间,阳阴相对生死。

不要说这样的阴阳相对是偶然,阴阳观恰恰是中国人传统思想的源泉,我们现在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传统思想源于《周易》,说到底是阴
阳思想占领了中国人数千年,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属性,不可更改。

像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
人之心不可无。

” “不以成败论英雄。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礼让为先。

当仁不让。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细细品味这些话,里面都是阳中带阴,阴中含阳。

我们对于中国智慧的古语不懂得去运用。

这些古语不是教我们如何去做,而是明示我们这样辩证的道理,指引着我们如何变通,这就是“易”的体现。

阴阳之道告诉我们要有“相对”的思想还告诉我们“循环”的概念,可以是看做是阴阳互变。

我们看到的这幅太极图,俱记载是宋朝的理学家周敦颐所作;周氏所作太极图的理论是:“太极而无极。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极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

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五行一阴阳也。

阴阳一太极也。

太极而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二气交感,万物化生,而变化无穷焉”这是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太极图。

周氏太极图看似简单,但是后世的易学家们却对其含义品评深刻,一般认为其含义有如下几种:
其一,太极图体现了事物一分为二的观点;体现了事物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也就是说万事万物内部都有着相反的两种属性,也就是阴阳属性;表现了事物内部阴与阳,静与动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相互对立统一的规律;对立统一的规律普遍地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始终。

其二,太极图体现了阴阳相互依存,互为其根的规律;就是说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二个方面,既存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任何一面都不能脱离另一面而独立存在;正如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热,就没有寒一样。

其三,太极图体现了阴阳消长的规律:事物总是处在发展变化的运动状态,阴减少时阳就增多,阳减少时阴就增多,也就是一方减少,一方增加的意思。

正如《易?系辞》曰:“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则署来,署往则寒来,寒署相推而岁成焉。


太极图的阴阳图表现了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由微到著,由著到微的渐变过
程。

假如我们把太极园图看作是一个太阳年的三百六十五天,那么阴阳鱼就表示
了四季的变化过程,阳鱼就代表春夏,阴鱼就代表秋冬;假如我们把太极园图看作是地球自转一周所形成的昼夜,那么阳鱼就代表太阳从东方升起,又逐渐升到中空,又逐渐西斜,日落,黑夜来临,阴鱼就是黑夜的象征,黑夜离去,黎明到来,往复循环,一个阴阳鱼构成的太极图就是一个一个太阳日和一个一个太阳年。

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呈现时间空间相互统一的渐变过程,这个渐变过程就是事物的发展过程由数量的变化达到某一极限时,才会发生
质量的变化。

其四,太极图体现了阴阳转化的规律:阴阳转化的规律就是指阴阳消长变化由数量的变化发展到一定限度时,发生质量的变化过程。

这正是周氏太极图阴阳理论中所指出的“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的含义。

四、阴阳之道对华夏子女的影响
之前的篇幅已经提到了阴阳之道对我们的祖先以及现在的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影响,重复的不再啰嗦,古代无论是“中华”、“中原”还是“中国”我们的标签都有个“中”字。

这源于阴阳合一的思想,几千年传承造就了我们中庸的性格。

这个“中”是阴阳,是太极,是道。

这种文化标签是我们所独有的,西方人学不来,其弥足珍贵不必多言,就希望我们把周易的思想传递下去,造福后也周易一书的精髓除了告诉后人阴阳之道外,最重要的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国泰民安。

其实几千年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就被推崇开来,曾经兴盛一时,但后来衰败下来,落到今日重提“和谐社会”,希望这是个好的开始。

生活中的起承转合虽然不是生硬的开关,就竟是什么也不知道,也没必要之道,或许生命的意义在于“等待被发现”,说到底都贯通着阴阳。

最后引用两个卦名,人在“泰”卦的时候要警惕,下一步就是“否”卦等着你。

身处“否”卦也不要紧,要相信经过63天“泰”卦就会再次降临。

引用文献:
[1] 孔颖达•《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 杨庆中.《周易与处世之道》,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3] 王炎升.《周易经世学新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4] 刘安.《淮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⑸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⑹王夫之.《周易外传》,中华书局,1977.
[7] 李鼎祚.《周易集解(上下册)》九洲图书出版社,2006-9.
[8] 朱伯崑.《周易知识通览》齐鲁书社,200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