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缺损患者观察与护理查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额骨缺损后3个月后,额骨缺损部位压力不高,无感染、溃疡等不 利于切口愈合的因素。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均行头颅CT及额骨X线拍片检查。数字 化成型组常规行薄层CT扫描,层厚2mm,并进行额骨三维重建, 然后用“钛网数字化成型机”对二维钛网进行成型加工,制造出 与患者额骨缺损完全一致的二维个性化钛网修复体,灭菌备用; 三维易塑型组选取比缺损边缘大2cm以上的三维易塑型钛网,用 传统模具进行预塑,灭菌备用。
术后短期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整形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3个月后 随访中根据以下标准最后评定疗效。①优:钛合金网板固定可靠,外 形美观,术后无并发症发生;②良:钛合金网板固定可靠,术后并发 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③差:钛合金网板滑脱移位,或因其他手术并 发症而取出钛合金网板。
病人常有较重的不安全感等思想负担,且可引起头痛、头晕、怕振动 等综合征。颅骨缺损的时间愈长,颅骨缺损综合征及继发性脑损害的 发生率愈高。为了恢复颅腔的密闭性,保持生理性颅内压稳定,减轻 颅骨缺损综合征。对颅骨缺损直径在3厘米以上,无肌肉覆盖,无禁 忌证者都应行颅骨修补。一般认为开颅术后3~ 6个月修补为宜;儿童 则3~5岁后即可做成形手术。
绝大多数轻、中型及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多以 非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颅内 压监护、亚低温治疗、脱水治疗、营养支持 疗法、呼吸道处理、脑血管痉挛防治、常见 并发症的治疗、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处 理、抗菌药物治疗、脑神经保护药物等。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原则救治病人生命,恢复 神经系统重要功能,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手术治疗主要针对开放性颅脑损伤、闭合性 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或因颅脑外伤所引起的 合并症或后遗症。主要手术方式有大骨瓣减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损伤 复合存在。其分类根据颅脑解剖部位分为头皮损伤、颅骨 损伤与脑损伤,三者可合并存在。头皮损伤包括头皮血肿、 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颅骨骨折包括颅盖骨线状骨折、 颅底骨折、凹陷性骨折。脑损伤包括脑震荡、弥漫性轴索
1.一般表现 (1)意识障碍绝大多数病人伤后即出现意识丧失,时间长短不一。意识障碍由轻到 重表现为嗜睡、蒙眬、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 (2)头痛、呕吐是伤后常见症状,如果不断加剧应警惕颅内血肿。 (3)瞳孔如果伤后一侧瞳孔立即散大,光反应消失,病人意识清醒,一般为动眼神 经直接原发损伤;若双侧瞳孔大小不等且多变,表示中脑受损;若双侧瞳孔极度缩 小,光反应消失,一般为桥脑损伤;如果一侧瞳孔先缩小,继而散大,光反应差, 病人意识障碍加重,为典型的小脑幕切迹疝表现;若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光反应消 失,多为濒危状态。 (4)生命体征伤后出现呼吸、脉搏浅弱,节律紊乱,血压下降,一般经数分钟及十 多分钟后逐渐恢复正常。如果生命体征紊乱时间延长,且无恢复迹象,表明脑干损 伤严重;如果伤后生命体征已恢复正常,随后逐渐出现血压升高、呼吸和脉搏变慢, 常暗示颅内有继发血肿。 2.特殊表现 (1)新生儿颅脑损伤几乎都是产伤所致,一般表现为头皮血肿、颅骨变形、囟门张 力高或频繁呕吐。婴幼儿以骨膜下血肿较多,且容易钙化。小儿易出现乒乓球样凹 陷骨折。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伤后反应重,生命体征紊乱明显,容易出现休克症状。 常有延迟性意识障碍表现。小儿颅内血肿临床表现轻,脑疝出现晚,病情变化急骤。 (2)老年人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时间长,生命体征改变显著,并发颅内血肿时早期 症状多不明显,但呕吐常见,症状发展快。
X线平片检查包括正位、侧位和创伤部位的切线位平片,有助于颅骨骨折、 颅内积气、颅内骨片或异物诊断,但遇有伤情重笃病人不可强求。颅骨线性 骨折时注意避免与颅骨骨缝混淆。
CT检查可以快速如实反映损伤范围及病理,还可以动态观察病变的发展与 转归,但诊断等密度、位于颅底或颅顶、脑干内或体积较小病变尚有一定困 难。 (1)头皮血肿头皮软组织损伤的最主要的表现是帽状腱膜下血肿,呈高密 度影,常伴凹陷骨折、急性硬膜下血肿和脑实质损伤 (2)颅骨骨折CT能迅速诊断线性骨折或凹陷骨折伴有硬膜外血肿或脑实质 损伤。CT骨窗像对于颅底骨折诊断价值更大,可以了解视神经管、眼眶及 鼻窦的骨折情况。 (3)脑挫裂伤常见的脑挫裂伤区多在额、颞前份,易伴有脑内血肿,蛛网 膜下腔出血等表现,呈混杂密度改变,较大的挫裂伤灶周围有明显的水肿反 应,并可见脑室、脑池移位变窄等占位效应。 (4)颅内血肿①急性硬膜外血肿典型表现为颅骨内板与脑表面有一双凸透 镜形密度增高影。②急性硬膜下血肿表现为在脑表面呈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 度区。慢性硬膜下血肿在颅骨内板下可见一新月形、半月形混杂密度或等密 度影,中线移位,脑室受压。③脑内血肿表现为在脑挫裂伤附近或深部白质
自体颅骨瓣颅骨修复
任何原因需进行开颅手术,在切取颅骨瓣后,不能立即原位回植,可 经自体皮下埋置保存留用。自体颅骨组虽并发症少,修复外形满意, 但需再次手术而增加病人的痛苦,且存在颅骨吸收变小甚至坏死而修 复后松动,固定不稳的缺点。如能在简化保存自体颅骨操作,降低保 存自体颅骨的环境要求且自体颅骨不变形的情况下,使用自体颅骨回 植将是最佳的颅骨修补术。好在现在有了颅骨冷冻保存技术,可以将 患者的自体骨瓣完好地保留起来,时间可长达几年之久,待病人术后 需要修补时,随时将自存骨瓣装回到患者缺损的部位,以达到严丝合 柱上方,由23块形状和大小不同的 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中耳的3对听小骨未计入)。除下 颌骨及舌骨外,其余各骨彼此借缝或软骨牢固连结,起着 保护和支持脑、感觉器官以及消化器和呼吸器的起始部分 的作用。 人和脊椎动物头部的骨架。 以眶上缘及外耳门上缘连线为分界线,将颅分为脑颅和面 颅两部分。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包括成对的顶骨和颞骨, 不成对的额骨、蝶骨、枕骨和筛骨,共8块,围成颅腔, 容纳脑。面颅为颅的前下部分,包含成对的上颌骨、颧骨、 鼻骨、泪骨、腭骨及鼻甲骨,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舌 骨,共15块,构成眶、鼻腔、口腔和面部的骨性支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