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义(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的要求在中国历史上没有被提出过。平等 与民主精神在中国并不感生疏,但行动所发挥的只 有民有和民享的意思,始终不见有人提到民治的制 度和办法。
将第八、九两特征结合而看,科学与民主的不出现,可以归并 到第五特征所谓中国只有中古史而无近代史,文化停滞这一问题。 所以这三个特征分开说可以,归并起来也可以。
基督教传来···
• “罗马处于紧要处,无善法,直到基督教从东方 传来,才填补了这一空缺。” • 一新信仰代兴,一新社会组织随之以起。宗法制 度之破灭,超家族的组织之开出,实以这种新精 神为之先,这种新精神即基督教。由此,西方人 的大集团生活开始·· · • 我们不可误会大集团生活就从宗教家的意识要求 造出来,造成西方人之集团生活的,是事实而不 是理想。不过这些事实,却特别与基督教有关, 那就是从基督教所引起的血的斗争!
四点意见,在此提醒:
第一,中国非是迟慢落后。
申诉夙见结束上文
走路慢者,慢慢走,终有一天可以到达那地点;若走 向别一路去,则那地点永不能到达。中国正是后者。
第二,中国已是陷于盘旋不进了。
中国走上了与西洋不同的路,而在此路上,又 走不出去,遂陷于盘旋不进。
第三,中国较之西洋,是因其过而后不及的。
例如科学和德谟克拉西,Biblioteka Baidu中国皆有萌芽茁露。后 来之不见,乃是它向别途发展的结果。因此中国文 化有些不及西洋处,亦有些搞过西洋处。
• 基督教的兴起有着巨大的革命性: • NO1:基督教推翻各家各邦的家神邦神,反而对一切偶像崇 拜,不惜与任何异教为敌; • NO2:基督教打破了家族小群和阶级制度,人人如兄弟一般 来合组超家族的团体,即教会。 • 基督教带来的血的斗争促成其集团生活的形成: • NO1:凡团体必须有内外界别,并且界别愈严,则团结愈固 • NO2:团体必须有其反抗者或者竞争,来使生活振奋组织紧 张,若缺乏这种对象,则必日就懈散,甚至团体解散; • NO3:团体境遇不顺,遭受折磨,其分子向心力转强。而若 境遇顺好,则其分子或不内向,甚至且发生离心倾向而内 战起来。 • 综此三者看来,基督教引起的血的斗争则是锻炼西方人集 团生活的最佳机会了!
总而言之,中国文化是 一个整体。它为中国人所享 用,亦出于中国人所创造, 复转而陶铸了中国人。
第二章
• • • • • 一、冯友兰氏的解释 二、反证冯说未尽是 三、文化之形成及其个性 四、阶梯观与流派观 五、申诉夙见结束上文
冯友兰氏的解释
冯友兰大致本于唯物史观,以产业革命 前后彼此的生产方法不同来解释家庭在中国 人生活里关系特见重要(第七特征)。
致力于优生学的潘光旦,著有《民族特性与民族卫 生》、《人文史观》等 致力于教育学的庄泽宜,著有《民族性与教育》 巨册 五、知足自得 九、韧性及弹性 六、守旧 十、圆熟老到 七、马虎 八、坚忍及残忍
比较公认的中国人的特点:
一、自私自利 二、勤俭 三、爱讲礼貌 四、和平文弱
以上十点,即中国文化所结之果,在论究 中国文化要义时,应当把它本原都予抉通,要 于其本末因果之间没有不洽不贯之处才行。
西方的集团生活
—从罗马帝国的兴衰说起· · ·
• 崇拜祖先,以家族体系组成的社会,所谓宗法社 会者是。 • 积若干家而“居里”;积若干“居里”而为部落 ;积若干部落而为邦。社会组织的扩大,与宗教 观念信仰对象之展开,要必相因相待。社会组织 最大止于邦;信仰亦至于邦神而止。然而每个小 范围(家、居里、部落)仍各自保有其祭祀、佳 节、集会和首领,此即谓之多神教。 • 罗马以希腊、意大利千数邦中之一,何以征服其 余呢?
西方人产生的老问题—在团体与个人这两端,此高彼低 一轻一重之间,翻覆不已,出现种种所谓的“个人主 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极权主义”·· ·
• 德谟克拉西风气:“实为人类社会生活一大进步之见证” 。个人认为,其应该是一种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构造、社 会本位的变化,这也应该就是适应社会发展,符合人们生 活的一种社会变化。 • 如:西洋社会人生,从中世到近代为一大转变,其间有“ 宗教改革”、“文化复兴”、“人文主义”· · · ,这些都是 个人自由主义之抬头,它是过强的集团生活下激起来的反 抗。 • 那么:西方人究竟是怎样走进这问题之中,而我们中国人 何以会留在这问题之外?
罗马有其特殊条件,并且遵循了巧妙途径
• 特殊条件:罗马不是单纯的一族一宗教,而是杂 糅的。在当时,两城邦若有共同信奉即算亲戚。 罗马宗教杂糅,故与多城邦都有关系,而罗马也 很注意保存这些亲戚关系的证据,如:它保存“ 爱纳”的纪念 ·· ·
• 巧妙政策:罗马不会强迫那些被征服者信奉它的 神,却将被征服者的神移来增加到罗马。罗马于 是有较他邦皆多的神,仿佛宗教的总汇,它就利 用宗教的吸引力助成其统治。
——梁漱溟
主讲人:赵孟丽 策划与制作:赵孟丽(1、2章) 张丹萍(3、4章) 党林媛(5、6章) 景倩(7、8章) 邵志威、马腾、屈臻、潘烨峰(9-14章)
• 一、此所云中国文化 • 二、中国文化个性殊强 • 三、试寻求其特征 • 四、参考佐证的资料
此所中国文化
通俗的讲,文化就是人所依靠之一切。
盛也宗教,衰也宗教!!
• “古人(初民)间彼此那般不同,那般不羁与善变, 社会的联系与统一是不易建立的。· · · 自然必须有件事 物,较实力为大,较利益为尊,较哲学学说为具体准 确,较契约更为固定;它即在人人心中而对人人有权 威——这便是宗教信仰。” • 罗马帝国这一伟大局面的形成,得益与宗教。它是人 们宗教信仰的神圣与差异与罗马拥有的杂糅宗教相契 合的结果。 • 然而,在罗马帝国这一伟大局面形成之后,它自己却 没有与这一伟大局面相适应的伟大宗教。“只以旧宗 教之衰而罗马兴;罗马盛时,旧宗教乃益衰。而由于 宗教荒虚,人们精神无主,罗马亦不能不衰矣。”
前三大特征: 一、广土众民 二、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 三、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 从以上三特征看,无疑有一种伟大的力量 蕴寓于其中。 然而,明明知道中国文化的伟大力量蕴藏于 知识、经济、军事、政治之中,却又的的确确指 不出其力量究竟在哪;的的确确指不出其力量来, 又明明白白见其力量伟大无比。真是奇怪!这种 “矛盾”便当是中国文化的第四特征。
反证:
秦国要直接掌握其人民,奖励耕种,用 以对外,其势便不容家庭家族在中间横梗、 牵掣而弛散其组织关系。可见生产方法绝不 是家庭家族解体的唯一因素。 欧洲的瑞典于1907年新颁民法,颇重家 庭制度,特置家权一节,最重要的为家产共 有,且于亲权之外并立家长权。但瑞典到而 是世纪还未经历产业革命。 苏联重视对女子所应有的特别教育,使家 庭制度重新被看重而巩固起来。显然不是因为 生产工具生产方法的变动。
第五特征:社会历久不变,文化停滞不前
涵括两个问题:
从社会史上将,难判断出中国是什么社会。
后两千年的中国,不见进步。(只有中古,而无近代)
第六特征:中国文化中几乎没有宗教
中国人缺乏宗教兴味,宗教在中国文化中 不居重要之位。
家庭制度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 第七特征:
家庭生活是中国人第一重社会生活。亲戚邻里 朋友等关系式第二重社会生活。在这两重生活生活, 集中了中国人的要求,范围了中国人的活动规定了 其社会的道德条件和政治上的法律制度。
第十特征: 道德氛围特重
融国家于社会人伦之中,纳政治于礼俗教化之中
与第六特征(宗教缺乏)实为一事。宗教 缺乏为负面,道德特重为正面。
第十一特征: 中国不属于普通国家类型
第十二特征: 中国文化与中国兵值得研究探讨
第十三特征: 孝与中国文化有很大关系
第十四特征: 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有相当的关系
参考佐证的资料
第八特征:中国学术不向着科学前进
中国人自古在物质方面的发明和发见,原是很 多。如四大发明、钞票、算盘。在论理和数理方面, 论理曾有的百家争鸣,数理上有第五世纪世界最精 者——圆周率。可现如今,空间上没有推广发达, 时间上没有继续进步,出现了退而不进的现象。
第九特征:民主、自由、平等一类要求不见 提出,及其法制不见形成
生产家庭化,未经过产业革命,生活方法在某一阶段 内都是以家为本位。人依靠社会史间接 的,直接生存依靠的是家。生产制度和 社会制度也都以家为本位。 生产社会化,经过产业革命的地方,主要是用于机器 生产,即打破了以家为本位的生产方法, 而是以社会本位行其生产。人直接生存 依靠的是社会。
反证冯说未尽是
家庭在中国人生活里之所以特重,并非 “生产家庭化”单这一点所能解释。
阶梯观与流派观
阶梯观,在此时指“独系演进论”,其是说文化演 进各处都循着一条路线,其表现之不同等,便是代表此 一条路线的各阶段。但从民族学和人类学的探究,此假 说几乎已全被否认。不但整个文化难以划分为阶段,即 便是文化的某部分也不能断定其有一定的阶段
几种迷误见解,即错误的各流派
把一切人类不分种族不分地域,都看成相同 的。 对各处社会文化的不同,不容否认时,则持大同小异之说, 以为不足重视。
文化之形成及其个性
文化之形成,既非一元的,又非机械的。
经济为人生基本之事,虽在全部文化中影 响很大,但在文化中不具有决定力。文化中一 切都出于人的发明与创造,但文化并不是应于 人们生活所必须而来的。
任何一处文化,都自具个性。
中国人的家特见重要,是中国文化特强的个 性之一种表现。
佛教和基督教都是家庭制度的敌人,但传入中国 后,却被很快的中国家族化。
器具技术及其相关的社会制度(农工生产) 国家政治、法律,宗教信仰,道德习惯,警察军 队等(维持有条理的社会秩序)
文化
一切教育设施(使文化传播、进步) 音乐,戏剧及一切游艺(精神食粮)
文化之本义:经济,政治及至一切无所不包。 中国文化:未受近百年影响变化之固有的我们 自己的文化。
中国文化个性殊强
一、独创自发,非从他受
中 国 文 化 个 性
二、自具特征,自成体系 三、绵永独立民族生命,至今岿然独存 四、伟大的同化他人之力 五、时间绵延最久,拓展空间最大 六、高度的妥当性,调和性 七、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即远且大
试寻求其特征
本书要进行的工作: 工作的进行:
第一步、将中国文化容易看出的特异之处,一一寻求罗 列起来。会发现某点与某点想关联,归并相关 联的部分。这样,特点就不再多了。 第二步、拈取其中某一特征研究入手,彻底分解解析, 引出其他特征。这些特征贯串起来,都原本 于唯一的总特征。这样,中国文化便通体明 白,要义在握。
使大家洞然了悟中国文化的意义(或说精神)。
抗战期间,中国未被灭的原因:
国大(土地广袤,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国大,不易亡在亍此,不易兴亦在亍此
国 大 的 劣 个人的责任感觉轻微 势
国家不统一(领袖不易得人,其机缘会合资 望养成倍须时间)
感觉力迟钝(“事不关己”) 活动力减低(力不从心)
中国文化的特征
中西文化的分水岭
• 本书观点:宗教问题是中西文化的分水岭。 • 中国古代社会与希腊罗马古代社会,彼此原都不 相远。但西洋继此而有之文化发展,,则以宗教 若基督教者作中心;中国却以非宗教的周礼教化 为中心。“宗法社会的生活无所骤变(所改不骤 ),而润泽以礼文,提高其精神。中国遂逐渐以 转进于伦理本位,而家庭生活乃延续于后,西洋 则以基督教转向大团体生活,而家庭以轻,家族 以裂,此其大较也。” • 综述,西洋自有基督教以后,总是过着集团而斗 争的生活;而中国自受周礼教化以后,大体过着 散漫而和平的生活。
第四,中国文化史人类文化的早熟。
第三章
• • • • • 一、中西社会对照来看 二、中西文化的分水岭 三、基督教与集团生活 四、欧洲中古社会 五、近代社会之萌芽
中西社会and中西文化···
• “中西社会:若从社会构造上,彼此两方差不多, 则其文化必定大致相近;反之,若社会构造彼此不 同,则其他便也不能不两样了···” • 由此,社会构造是一国文化的要领所在了。 • eg:英美与苏联:社会构造不同形成一个为个人本 位的社会,另一个为社会本位的社会。 • “英美、苏联经过许多婉转变化,诚然说之不尽, 然而亦可一言而尽。那就是各自守定宗旨不放,而 于团体与个人之两端,却尽可扬之抑之,时张时弛 ···” • So··· ···
恒进步论,以为历史总是前进的。
循序渐进观。
按作者的观点,人类文化史的全部 历程,应是:
最早一段,受自然限制极大,在各 处不期而有些类似,乃至有某些类同, 随后就个性渐显,各走各的路。期间又 从接触融合与锐进领导,而出现几条干 路。到世界大交通,而融会贯通之势成, 今后将渐渐有所谓世界文化出现。在世 界文化内,各处仍有其情调风格不同。 其次,此世界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 倒可能次第几个阶段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