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可能线:(PPF: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是既定资源能够达到的两种商品的最大组合的点的轨迹。

资源:用来生产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的手段或物品。

自由资源:不需要任何代价就能够获得的资源,如:阳光和空气等。

经济资源:需要付出代价才能够获得的资源,如:人力、部分自然资源、资本资源。

相对于人类无穷的需求,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资源具有相对稀缺性。

微观经济学假设前提:1.经济人假设:消费者为了获得最大的效用而消费,生产者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而生产,世界上所有的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人都是完全自利的。2.完全信息假设:世界上所有经济人在做出选择时已经得到了所有的信息。

宏观经济学有假设前提:市场不完善,政府有能力。

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家庭、单个市场等微观经济体的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学科。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个别经济单位的稀缺资源配置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具体理论内容: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行为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生产要素报酬立论、福利经济学理论、一般均衡分布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个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府行为及其对于整个经济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国家对于稀缺资源的配置利用。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具体理论内容: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总量分析法。

微观经济学的考察对象:单个经济单位。

宏观经济学的考察对象:国民经济总体。

需求:在某一特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构成需求的条件:1.能够购买。2.有欲望购买。

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的价格。2.相关商品的价格。3.消费者收入。4.消费者偏好。5.消费者对于未来的预期。6.消费者数量。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与商品的价格一般呈反相关关系。

需求定理由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共同引发。

收入定理:商品价格的变动将带来实际收入的变动。

替代效应:商品价格的变动将带来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

需求定理的例外情况:

1.吉芬商品

2.炫耀性商品

3.证券、股票等特殊投资性商品

供给:在某一特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的数量。

构成供给的条件:1.能够提供。2.有欲望提供。

影响供给的因素:1.商品的价格。2.生产成本。3.生产技术水平。4.其他商品价格。5.生产数量。

6.生产预期。

7.政府政策。

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随着其价格的上涨而增加。

供给定理的例外情况:1.劳动力商品。2.珍品与收藏品。3.股票、证券等投资性商品。

均衡:与经济相关的变量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的情况。

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弹性:一个经济变量对另一个经济变量的反应灵敏度。即一个经济变量变化1%时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供给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

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有:1.商品的可替代性。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4.消费者预算中此商品的比重。5.消费者调节商品需求量所需要的时间。

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效用:商品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即消费者在消费某商品时获得的满足程度。

效用取决于:1.商品本身的客观物质属性。2.消费者的主观感受。

边际量:表示一单位的自变量的变化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

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用基数表示,可以计量,求和,一般采用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只能用序数表示,不能计量或计算,只能比较大小,一般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在拥有特定数量的货币时,消费者通过消费达到效用最大的,不愿意改变任何商品的消费量的,相对静止的状态。

消费者均衡的前提:1.消费者的偏好固定不变。2.消费者拥有的货币为定值。3.所有商品的价格不变。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为一件商品支付的最高和实际支付价格的差额,这是一种心理感受。

偏好:爱好或喜欢的心理,序数效用论排序的依据。

偏好的基本假设:1.完全性:特定两个商品之间的偏好一定可以进行比较大小。2.传递性3.任何商品的偏好都没有最大值。

无差异曲线:即等效用线,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点的轨迹。

边际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的情况下,消费者增加某一商品数量时所需要减少另一商品数量的值。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带来消费者所需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逐渐减少的。

预算线: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价格线。即商品价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