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1重力流沉积体系
重力流
2.重力流的机械搬运和沉积作用沉积物重力流(gravity flow)是水下由重力推动的一种含大量碎屑沉积物质(包括粘土)的高密度流体。
当这种流体在斜坡上聚积,其位能大于与底面或与水体界面的摩擦阻力时,便产生流动,逐渐形成高速的重力流。
重力流的沉积过程常常是在一定位置上整体沉积。
在流动时,以整体形式搬运,并且有明显的边界,所以有人把重力流称为整体流(块体流)。
米德尔顿和汉普顿(Middlton and Hampton,1973)对水底重力流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颗粒的支撑机理和堆积的沉积物类型,可分成四类,即泥石流、颗粒流、液化流和浊流。
(1)泥石流(碎屑流, debris flow)定义:是一种含有大量粗碎屑和粘土、呈涌浪状前进的粘稠流体。
换句话说:是一种砾、砂、泥和水相混合的高密度流体。
发育部位和条件:在陆上山麓环境中常见。
泥石流流动所需坡度大于牵引流,一般为5°左右。
在水体中也能形成泥石流,如峡谷的源头处,海底扇的顶部。
但水体中的泥石流易被周围的水稀释,凝聚力减少,颗粒粒度变细,逐渐失去泥石流性质。
组成:泥石流中含水量仅40-60%,密度为2-2.4,粘度可高达100Pa·s (纯水仅0.001Pa·s)。
形成机理:由“基质凝聚力”支撑,即砂砾在块体内被填隙的粘土和水的基质起着支撑和搬运动力(泥和水混合组成的杂基支撑着砂、砾使之呈悬浮状态被搬运)。
沉积特征: 基质支撑结构的砾石质泥岩或含砾粗砂质泥岩。
水下重力流的四种类型(2)颗粒流(grain flow)定义:颗粒之间没有粘结力或凝聚力的流体(无凝聚力颗粒(砂、砾)所组成的重力流)。
发育部位和条件:未固结的颗粒沉积物(物质基础),斜坡(部位),地震、风暴(诱发因素)。
颗粒的扩散应力是颗粒流能形成流体的基本因素,它促使沉积物“液化”,未固结的砂体是经过分选、冲洗较彻底的高能产物,因突然受地震、暴风浪的强烈作用,使局部斜坡变陡或沉积物不稳而崩落,并顺坡高速向深部流动,最后在坡脚散开而沉积。
重力流沉积
二连盆地洼槽区—湖底扇岩性油藏成藏模式
赛汉塔拉凹陷中南部腾二段下部沉积相图
赛44 赛49
赛45
赛66 赛80
赛79
在横向上呈 丘状外形
赛1-赛79井油藏剖面图
S1 S44
S66 S80 S79
在生油洼槽内,湖底扇砂砾岩体夹于有利烃源岩内,形 成自生自储型砂岩上倾尖灭和透镜状岩性油藏。
浊积岩的结构构造
经典浊积岩,即低密度浊流沉积,其粒 度较细,限于砂级;沉积构造规模较小,限 于交错纹理。而高密度浊流沉积的粒度可达 中砾级,沉积构造的规模也可以很大。
浊积岩的沉积构造主要有:
(1)底痕:冲蚀痕与工具痕 槽模 沟模 锥模
(2)底痕:准同生载荷构造 重荷模 火焰构造
(3)粒度递变层理 分布递变 粗尾递变
阶地 Bouma
东濮凹陷重力流水道沉积模式
东濮凹陷重力流水道沉积相层序
漫溢 Bouma 沟道 Walker
六、重力流沉积的鉴别标志
1、浅水陆源碎屑沉积与深水页岩(或泥灰 岩)共生或组成韵律层。碎屑成分是陆源的、浅 水的,可含浅水化石、植物屑和鲕粒等,但无浅 水沉积构造(如大型交错层理、浪或波痕、泥裂 等)。
A段-底部递变层理段
砂岩、含砾砂岩; 正递变层理; 厚度较大; 多冲刷构造; 多底模构造;
典型浊积岩-鲍玛层序及其解释
B段-下部平行层理段
砂岩、含泥砂岩; 平行层理(粒度 和颜色变化); 或渐变接触A; 或多冲刷构造; 多底模构造;
典型浊积岩-鲍玛层序及其解释
C段-流水波纹层段
粉砂岩、泥质砂岩; 流水波纹层理、包卷 层理和变形层理; 或渐变接触B; 或冲刷下覆泥岩;
“流体”的构成:
大多数情况下是液体,即水; 少数情况下是气体,例如:
湖盆重力流沉积体系
沙111
沙108 沙112 沙丘7
沙南油田梧桐沟组浊积扇岩性油气藏
P3wt1砂岩朵状体
反演阻抗剖面(line202)
s1 s2 s3
s4
正演模型及对应地震剖面
阜12井预测砂层
阜5井出油砂层
三维小波变换连井剖面
阜5井南S3 反射异常体
f5_f8连片三维S3层段反射能量分布图
斜坡类型不同决定了砂砾岩体油气富集的特点
2、带供给水道的远岸浊积扇
3、近岸浅水砂体前方的浊积砂体 4、陡岸断槽浊积砂体 5、水下局部隆起的浊积砂体 6、湖底中央平原的席状或水道状浊积砂体
开展地震—地质相研究, 发现了赛80西水下扇岩性体
435
赛汉塔拉凹陷中南部 腾二段下部沉积相图
丘状 外形
赛80
目的层
结合沉积相研究,开 展岩性体的寻找与识别, 发现了赛80西水下扇岩性 体,在横向上呈丘状外形, 侧向变薄、尖灭现象明显。
第一项工作:宏观地质研究,明确有利勘探方向
乌里雅斯太凹陷构造—沉积模式
通过宏观地质综合研究,认为受坡折带控制的缓坡湖底 扇,陡带扇三角洲为乌里雅斯太凹陷勘探突破的有利方向。
通过开展精细砂层对比、层位标定和沉积相研究,认为木日格腾一下段, 在坡折带发育四期湖底扇的沉积.这四期扇纵向上互相叠置,平面上向北迁移。它 们由老至新分别为太31湖底扇、太41——太21井湖底扇、太43——太参1井湖底扇 及太47井湖底扇。由岩石学分析及倾角测井对古水流判定,其中前三期物源来自 东南,而太47井湖底扇则来自东北方向。
主要沉积体系构成分析
重力流的四种基本类型及其形成机制 1、碎屑流:由水和粘土及碎屑组成的混合物(泥石 流)。砂、砾在块体内被填隙的粘土——水的基质 支撑搬运。 2、浊流:沉积物与水的混合而成的一种密度流,颗 粒是由流体内的紊流扰动的向上分力所支撑。 3、颗粒流:颗粒之间的相互碰撞作用而支撑颗粒的 块体搬运。 4、液化流:颗粒之间孔隙里向上的超孔隙流体压力 而支撑颗粒,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呈块体运动。
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模式汇总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重力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和类型 第三节 重力流沉积(物)岩及其基本特征 第四节 重力流沉积相及相模式 第五节 浊积岩的含油气性
第一节 概述
重力流始于浊流理论。
瑞士Forel(1887)首先提出比重流; Daly(1936)利用密度底流解释海底峡谷,Johnson(1938)称其为浊流。 Kuenen(1950)用水槽证实了密度流的搬运能力,
(3)颗粒流: 砾、砂、 水相混合,单纯颗粒间碰撞支撑。 沉积物中砾石<30%,砂>50%。
(4)液化流: 砾、砂、 水相混合,超孔隙压力支撑。 沉积物中砾石<30%,砂>50%。
(5)浊 流: 砂、泥、水相混合,颗粒间的湍流支撑。 沉积物中砂>50%,粘土杂基>10%(15%)。 密度较以上四者稍低。
文章《浊流是递变层理的起因》。 Heezen &Ewing(1952)解释了1929年加拿大格兰德滩的海底电缆事件。 Bouma(1962)对复理石的研究---浊流,鲍玛层序。
六十年代以后,浊流理论扩展为重力流理论。
重力流的概念:海洋或湖泊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水下 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大量泥砂并呈悬浮 状态搬运的高密度底流。
1.典型的浊积岩——具有鲍玛序列的浊积岩。
鲍玛序列:鲍玛1962年提出的典型的、标准的浊积岩 垂向层序,各段特征见后。
第三节 重力流沉积(物)岩 及其基本特征
F--深水页岩段 E--泥岩段
D--上平行纹层段 C--流水波纹层段 B--下平行纹层段
A--底部递变层段
第三节 重力流沉积(物)岩 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节 重力流形成的 基本条件和类型
鲍玛(1962)提出浊流形成的四个阶段:
12重力流
海 底 扇 相 模 式
Bill Yu
图 8—25 扇中水道形态与充填(据 Kolla 和 Coumes,1987)
Bill Yu
Bill Yu
(三)深水扇体相模式
1、点物源——富泥型 点物源 富泥型
Bill Yu
点物源——砂泥型 砂泥型 点物源
Bill Yu
点物源——富砂型 富砂型 点物源
线物源——砂泥型 砂泥型 线物源
Bill Yu
线物源——富砂型 富砂型 线物源
Bill Yu
线物源——富砾型 富砾型 线物源
Bill Yu
第八章
第一节
重力流沉积体系
沉积物重力流概念、 沉积物重力流概念、分类及基本特征
1、流体得力流:使砾、砂、粉砂、粘土等物质借助液态流 流体得力流:使砾、 粉砂、 体由高向低流动,服从牛顿流体定律。 体由高向低流动,服从牛顿流体定律。 2、沉积重力流:砾、砂、粉砂、粘土等沉积物和水体混合 沉积重力流: 粉砂、 物在重力作用下进行的流动,不服从牛顿流体定律。 物在重力作用下进行的流动,不服从牛顿流体定律。
Bill Yu
Bill Yu
碟 状 构 造
Bill Yu
低密度与高密度浊流的特征与区别
Bill Yu 高密度浊流的沉积层序
第二节 一、重力流形成条件
沉积物重力流形成机理
沉 积 物 重 1、足够的水深 力 流 2、足够的坡角 的 搬 3、等效水退(不稳定背景) 等效水退(不稳定背景) 运 4、充沛的物源 5、一定的触发机制 过 程
二、重力流分类
类型
支 撑 类 型 沉 积 物 剖 面 岩 石 类 型
碎屑流
颗粒流
液化流
浊流
重力流沉积物连续统一体示意图
重力流的分类及主要流体特征
科技视界
重力流的分类及主要流体特征
宋艺 渊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袁湖北 武汉 430100冤
揖摘 要铱沉积物重力流是一种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的弥散有大量沉积物的高密度流体袁碎屑流和浊流较为常见沉积物重力流的流体特 征即流变特征遥 研究认为袁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碎屑流和浊流在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存在着多种流态之间的转换袁这种流体发育的最终阶段 特征决定了重力流沉积体系的形态与类别袁进而阐述了流体性质转换理论在沉积体系识别中的作用遥
conversations between the little boy and the operator, 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the operator was?冶 学生通过对文章中小男孩与接线员对话 的阅读袁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袁有的说院野She was kind ,because it was not her work to answer the boy爷s phone and help him.冶 有 的 说 野she was
故障出现后袁为了抢时间袁尽快启机袁没有保留野halt冶后 cpu 内数据袁 给故障分析造成极大困难袁甚至不能明确确认故障具体原因遥 建议花几 分钟时间袁提取 PLC 停机的必要故障数据后袁再重新启动 plc袁排除故障遥 4.8 CPU 状态显示建议
从这次故障来看袁当 cpu 发生野halt冶后袁上位机及 SIS 显示的是发 生故障前的 cpu 状态袁 不能显示故障后的状态遥 但是根据试验 cpu 野halt冶后袁其豫SW61 状态字仍然有效袁只是由于野halt冶后袁程序停止运 行袁不能将豫SW61 解析为定位变量遥 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在上位机及 SIS 接口机上安装施耐德 OFS 驱动软件袁其能访问 quantum PLC 状态 字变量袁豫SW 直接进入上位机袁避免故障遥 4.9 维护人员增加巡检次数袁重点检查 CPU 运行状态袁确保 CPU 故 障及时处理遥
重力流沉积相模式ppt课件
四、生物特征:
深水浮游生物为主
五、浊积岩体的分布与形态
沉积顺序 砾、粗砂→细砂、粉砂→粉砂、泥
展布形态 平面——扇形;横剖面——透镜;纵剖面——凸透镜
a-e b-e c-e d-e
e
重力流
3、足够的坡度:
足够的坡度是造成沉积物不稳定和易受触发做块体运动 的必要条件。
一般认为,最小坡角为3-5度。计算结果表明,形成重力 流的最小坡角为2-3度,只要重力流与湖水之间有足够的密 度差,就具备了形成重力流的充分条件。
也就是说,重力流的密度对坡度具有明显的补偿作用。
深水斜坡重力流侵蚀面,平凉太统山,平凉组
4、足够的水深:
足够的水深是重力流沉积物形成后不再被冲刷破坏的必 要条件。
一般认为,重力流沉积的水深为1500-1800m,最小水深 80m。最深的海底扇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外蒙特里深海扇,深 度达8000m。
因此,足够的水深是相对而言的,而且海洋与湖泊有 较大的差异。
三、沉积物重力流的基本类型
按照支撑机理:(分类) ❖ 碎屑流 ➢ 基质支撑 ❖ 颗粒流 ➢ 颗粒支撑 ❖ 液化流 ➢ 超孔隙压力支撑 ❖浊 流 ➢ 湍流支撑
沉积相输送到深水环境中去, 高密度重力流具有侵蚀下切 作用,使水道或峡谷不断向 海底延伸。 常被粗粒沉积 物充填,特殊情况下可有细 粒沉积物堆集。
1、杂基支撑的碎屑流
海南福山凹陷下第三系流沙港 组碎屑流沉积
2、靠颗粒碰撞的分散应力支撑的颗粒流
3、靠具超孔隙压力的粒间水流动支撑的液化沉积物流
4、靠介质的湍流支撑的浊流
浊流是靠液体的湍流来支撑碎屑 颗粒,使之呈悬浮状态,在重力 作用下发生流动。
重力流的概念及形成条件
重⼒流的概念及形成条件今天开始要介绍重⼒流沉积的相关知识,先来看看重⼒流的概念。
重⼒流是海洋或湖泊中,在重⼒的作⽤下,沿⽔下斜坡或峡⾕流动的,含⼤量泥砂并呈悬浮状态搬运的⾼密度底流。
从下图可以看到,重⼒流为通过海底峡⾕形成在⼤陆坡与洋盆之间的扇形体,也就是之前介绍过的陆隆区域,陆隆就是由⼀系列的海底扇相互叠合交叉形成的。
这⾥有个观点需要注意,重⼒流与牵引流的区别就在于,重⼒流中碎屑物是主动的、流⽔是被动的,碎屑物带着流⽔运动;⽽牵引流中碎屑物是被动的、流⽔是主动的,流⽔带着碎屑物运动。
同时,重⼒流是⼀种底流,底流就是在流体的底部运动,这也是由于它的密度⼤所造成的,属于其重要的特征之⼀。
下⾯来看看重⼒流的类型,按照流体的⽀撑机理主要可以分为4类:碎屑流、颗粒流、液化流和浊流。
碎屑流是以基质⽀撑,这⾥的基质⼀般是指粘⼟、细粉砂,从图中可以看到碎屑流中砾⽯是漂浮在粘⼟细粉砂杂基之中的;颗粒流是以颗粒为⽀撑的,依靠颗粒与颗粒碰撞流动。
液化流是以颗粒间的超孔隙压⼒⽀撑的,就是说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流体压⼒⼤于上覆地层的压⼒,沉积物可以在其中流动。
浊流是由湍流⽀撑的,形成的岩⽯为浊积岩,具有鲍马序列。
再来看重⼒流的形成条件,主要有以下四点:1、重⼒流是在⼀定的滞⽔环境和⾜够的⽔深,为风暴浪基⾯之下,太浅会被风暴搅起再沉积;2、⾜够的坡⾓;3、充沛的物源;4、⼀定的触发机制,⽐如构造运动、洪⽔、地震、海啸巨浪、风暴潮和⽕⼭爆发。
今天先更新到这,下次讨论浊积岩的基本特征。
Ps:湍流是流体的⼀种流动状态。
当流速很⼩时,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合,称为层流,也称为稳流或⽚流;逐渐增加流速,流体的流线开始出现波浪状的摆动,摆动的频率及振幅随流速的增加⽽增加,此种流体称为过渡流;当流速增加到很⼤时,流线不再清楚可辨,流场中有许多⼩漩涡,层流被破坏,相邻流层间不但有滑动,还有混合。
这时的流体作不规则运动,有垂直于流管轴线⽅向的分速度产⽣,这种运动称为湍流,⼜称为乱流、扰流或紊流。
沉积体系
沉积体系概念及分类1.沉积体系概念沉积相分析测井相分析地震相分析物质组成、地质意义,微观→宏观细节。
但更大范围的规律(盆地分析),则前面只是基础,如何研究能否把多相带作为整体研究。
70 年代初期,首先在国外一些学者开始总结这样规律,相应出现适合盆地分析和沉积体系的概念。
Fisher (1967): 沉积体系是成因由现代或古代推测沉积过程和沉积环境联系的三维组合;Scott (1969): 沉积体系是指空间上关联的三维组合; Reading(1978): 沉积体系是成因上或环境上相互关系。
定义:强调空间组合,成因是提到,但却没有系统性,那么沉积体系类型。
(三维组合),我国陆相盆地,河流体系发育,固从水动力出发,建立能够进行成因分类的概念势在必行。
朱筱敏(1987):提出沉积体系,由同一水动力系统控制的多种沉积相(相、亚相、微相)的组合称为沉积体系。
2.沉积体系划分陆上体系域:河流体系、冲积扇过渡体系域:三角洲、扇三角洲、堡坝一.冲积扇沉积体系1.冲积扇形成条件及形态① 造山运动高地形:首要,存在大量碎屑物② 干旱、半干旱气候:潮湿长年河流,间歇性水流 ③ 地形陡降突变:陡—缓易使大量物质沉积④ 保有需要长期稳定沉降:地史保存下降,否则风化剥蚀尽 ⑤ 平面呈扇状,剖面透镜状、楔状 冲积扇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相带) 2.冲积扇沉积相类型① 漫流沉积:河床渗出,席状或丘状沉积,细 ② 河床充填:间歇性河床,切割底床,粗③ 筛状沉积:特殊物源, 如石英岩,舌状大量砾石层,渗透性好,不能形成地表流,渗流,扇体表面的砾石层称筛状沉积。
④泥石流沉积:特殊物源,泥砂砾混合物源沉积3.冲积扇体系的沉积特征 二.河流沉积体系 1.河流形成及类型:条件:① 常年水流(间歇不断)潮湿气候可形成长年河流。
② 地史上可保存⇒长期稳定沉降按类型分:辫状河、平直河(不易保存)、曲流河(河流体系模式图)、网状河(注入三角洲系列)分为三种类型: 2.河流沉积相类型1)河床亚相心滩边滩滞留微相2)堤岸亚相决口扇3)河漫亚相河漫沼泽河漫湖泊河漫滩4)牛轭湖亚相1)河床亚相:在主河道内部的全部沉积,(大石河)① 滞留微相:主水流上较粗沉积② 边滩微相:凹岸呈半月型砂体(曲流河 ③ 心滩微相:两河道夹持(江心洲) 2)堤岸亚相:坚邻河道的特殊沉积 ① 天然堤微相:堆积陡坝② 决口扇微相:冲破陡坝形成小型扇体 3)河流亚相: ① 河漫滩: ② 河漫湖:③ 河漫沼泽:潮湿浅水 4)牛轭湖亚相:河流改道结果 3.河流体系沉积特征河流自身水动力影响,单向水流造成,自身特征表现在地质相标志、沉积相、地质相有别于一.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1.扇三角洲形成条件① 定义(Mcgowen )1970: 由相邻高地直接进积到安静水体的沉积体。
重力流沉积相模式共61页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深水重力流沉积 六节
碎屑流沉积的层序模式
海南福山 凹陷古近 系流沙港 组碎屑流 沉积
2. 颗粒流(grain flow)沉积 颗粒相互碰撞产生分散压力,基质很少
(颗粒支撑)。因而颗粒流要求坡度陡。颗 粒流规模小,在自然界中不太常见。
结构构造: 块状无层理 中下部反粒序,顶部正粒序 常见撕裂砾石 贫基质,常见亮晶胶结
典型浊积岩的鲍玛序列
C段——流水波纹层段:以粉 砂为主,有细砂和泥质,呈小 型流水波纹和上攀波状层理, 常见包卷层理、泥岩撕裂屑和 滑塌变形层理。
D段——上平行纹层段:由泥 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组成, 具断续平行纹层。由薄的边界 层流形成,厚度不大。
典型浊积岩的鲍玛序列
E段——泥岩段:为块状泥岩, 仍属低密度重力流沉积。
沿不连续剪切面崩塌,内部很 层理基本上连续未变形,可在
弹性 少发生变形或转动
趾部和底部发生某些塑性变形
塑性界线
沿不连续剪切面崩塌,伴有转 动,很少发生内部形变
具有流动构造,如褶皱、张断 层、擦痕、沟模、旋转岩块
沉 积 物
块 体 流
岩屑流
颗 粒
惯性
流 粘性
塑性 流体界线
剪切作用分布在整个沉积物块 体中,杂基支撑强度主要来自 粘附力,次为浮力,非粘滞性 沉积物由分散压力支撑,流动 高浓度时呈惯性,低浓度时呈 粘性。一般发育在较陡的坡度
3.按照沉积物支撑机理可分为:碎屑流、 颗粒流、液化流、浊流等。
根据力学性质划分的块体搬运类型(据Nardin et al.,1979)
块体搬运作用 力学性质 沉积物搬运和支撑机理
沉积物构成
岩崩
沿较陡的斜坡以单个碎屑自由 颗粒支撑的砾石,无组构在开
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模式共63页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模式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重力流、浊流、浊积岩的沉积模式以及相关的一些知识
重力流、浊流、浊积岩的沉积模式以及相关的一些知识深水浊积扇与滑塌浊积扇是寻找隐蔽油气藏的重要场所,浊积扇砂体以其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条件成为油田最具潜力的勘探目标之一。
二、什么叫沉积物重力流、浊流、浊积岩?沉积物重力流(Sedimentgravityflow)是指沉积物或沉积物与水的混合物在重力作用下,顺斜坡运动形成流动,简称沉积物流,也称块体流。
按支撑沉积物的颗粒机制的差异,可分为4类:a.浊流,沉积物主要由流体湍流的向上的分力支撑;b.液化沉积物流,沉积物由粒lbJ逸出的向上运动的流体支撑;c.颗粒流,沉积物直接由颗粒与颗粒间的相互作用(碰撞或紧密靠近)所产生的分散应力支撑;d.碎屑流,沉积物中较粗颗粒由基质支撑,基质是较细的沉积物与孔隙内流体的混合物,它有一定的屈服强度。
四种主要的沉积物重力流(Middleton&Hampton,1973)浊积岩(turbidite)就是由浊流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组合。
狭义的浊积岩(典型浊积岩)是指可以用Bouma序列描述的、由经典浊流沉积而形成的;广义的浊积岩是指形成于深水环境的各种类型重力流沉积物及其所形成的沉积岩的总称。
它既包括典型浊积岩,也包含不能用Bouma序列描述的岩系(通常所说的沟道浊积岩),如块状砾岩、块状砂砾岩、块状砂岩、或由顺坡的块体运动形成的一些滑塌堆积,甚至包括远洋泥页岩等。
沉积物重力流按流变学演化示意图(Donad.R.Lowe,1982)在自然界中出现的沉积物重力流,常常包含一种以上的机制,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即使经典浊积岩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单一的湍流支撑和悬浮作用,其下部的块状段也包含隙间流体的向上流动和颗粒碰撞产生的分散应力支撑,而在沉积的后期阶段还有牵引作用。
而且这几类沉积物重力流在其流动过程中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最常出现的是向浊流转化,如碎屑流加水稀释、颗粒流加水和泥,液化流加水均可变成浊流。
所以,这4类沉积物重力流中以浊流最普遍。
浊积岩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
第二十三章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23-1 沉积物重力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和类型一、形成条件●沉积物重力流属于非牛顿流体,其搬运和沉积作用不服从牛顿内摩擦定律。
●重力流搬运的驱动力——主要是重力;因此沉积物重力流属于再搬运沉积体系,●它的发生地点——主要是海底或湖底的斜坡地带。
沉积物重力流的形成条件1.足够的水深——是重力流沉积物形成后不再被冲刷破坏的必要条件。
▲一般认为1500~1800m,最小水深100m(Klein认为是80m)。
最深达8000m(美国加利福尼亚岸外蒙特里深海扇)。
▲足够的水深是相对的,海洋与湖泊有较大差异。
▲其形成水深必须在风暴浪基面以下。
2.足够的坡度角是造成沉积物不稳定和易受触发而作块体流运动的必要条件。
▲一般认为,最小坡度角为3°~5°。
但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海底滑塌坡度角仅有0.5°;▲重力流的密度对坡度有明显的补偿作用(Lüthi,1981)。
我国中、新生代断陷湖盆陡岸或缓岸都有重力流沉积物形成。
计算结果表明,形成重力流的最小坡度角2°~3°即可,只要重力流与湖水之间有足够密度差,就具备了形成重力流的充分条件。
3.充沛的物源——是形成沉积物重力流的必要条件。
洪水注入的碎屑物质火山喷发的喷溢物质沉积物重力流物质来源浅水的碎屑物质碳酸盐岩物质物源成分——决定重力流沉积物类型。
随物源成分的变化,重力流沉积物类型也有规律地变化,如陕西洛南上张湾罗圈组重力流沉积物:上部的浊流碳酸盐减少下部的碎屑流和颗粒流陆源碎屑增多4.一定的触发机制▲重力流沉积物的形成——属于事件性沉积作用。
▲起因于一定的触发机制洪水地震海啸在巨浪等阵发性因素风暴潮火山喷发直接或间接诱发下块体流除洪水密度流直接入海或入湖外,大多数斜坡带沉积物→必须达一定厚度和重量→经滑动、滑塌等触发机制→才能形成大规模沉积物重力流。
二、基本类型1.海相沉积物重力流米德尔顿等(Middleton and Hampton,1973,1976)按支撑机理把沉积物重力流→泥石流(或碎屑流)、颗粒流、液化沉积物流和浊流4个类型。
沉积相及微相划分
4、可划分为扇根、扇中和 扇端 亚相
5、物源充足时,形成向上变粗变厚的相序 6、平面相组合:物源区残积、坡积物相--扇--沉积区冲积平原或湖海区 7、砂体平面上为扇形、横剖面为透镜状,纵剖面为顶面下凹的透镜型
冲积扇
冲积扇沉积微相及特征
(一)泥石流沉积--冲积扇沉积的主体 泥石流:山区发生的,泥、砂、砾与水混合而成的在重力作用下进行搬 运的高密度流体。 泥石流沉积特点:常出现在冲积扇根部。形态为:长舌状。沉积物为: 泥、砾、砂,粗碎屑分布不均,成分复杂;砾石分选、磨圆差; 杂基支 撑;沉积体内成层性不明显,多呈块状。
沉积岩特征包括:岩性特征(岩石的颜色、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岩 石类型及组合)、古生物特征(生物的种属和生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
此处涉及另外一个概念,岩相(lithofacies),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岩石或岩相组合,因此,岩相是构成沉积相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序递变规律(Walther 相律)
1 相序定律:只有那些没有间断的,现在能看到的相互邻接的相和相区,才 能重叠在一起”,或者说,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 在垂向上依次叠覆出现而没有间断。
沉积
相临沉
坡度
积体系
沉积物
陡 阵发性水流、重力流、 盆内水体
分 选、
较陡 阵发性水流、重力流、 粒 磨
盆内水体
度圆
较缓
阵发性水流、盆内水 体
变变 细好
缓 稳定水流、盆内水体
扇三角洲 •旱地型扇三角洲 •湿地型扇三角洲
辫状河平原 扇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
山麓——洪积相
洪积扇: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出现
季节性暴雨时,山区河流携带 大量的碎屑物质进入平原,在 出口处,碎屑物堆积下来,形 成的半圆锥形沉积体。
重力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支撑机理:颗粒间相互碰撞产生的分散力 特点:具有块状层理、底模和突变的顶底 界面,可见反向递变层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液化沉积物流
形成机理:向上逃逸的 离间水产生的牵引力。
构造特征:块状构造、 流体逃逸构造、底 模构造、砂火山和 包卷层理等。
浊流
浊流:由水、泥、砂等近于均匀混合, 并有湍流支撑的水体底部的浑浊流。 可划分为:低密度浊流和高密度浊流。
基本概念沉积物重力流是指泥砂砾混杂的重力驱动的悬浮搬运的高密平面形态可为扇形或长条状形成的重力流沉积物可由砂砾岩组成也可以泥岩沉积为主
重力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本节重点 1.重力流基本概念和形成条件。 2.重力流的基本类型。
1.基本概念 沉积物重力流是指泥、 砂、砾混杂的,重力驱 动的,悬浮搬运的高密 度底流。
*陆相沉积物重力流 按形成机理可分为:洪水型 滑塌型 火山喷发 型 按沉积形态可分为:扇形体系沟道或槽谷体、 层状或带状体系
按沉积物源类型:陆源碎屑型、碳酸盐碎屑 型、火山碎屑性; 按沟道发育:发育沟道的浊积扇,不发育沟 道的沉积扇; 按沉积位置:盆地陡坡近岸水下扇、湖盆中 央深水湖底扇。
2.重力流沉积的基本形态
平面形态可为扇形或长条状,形成的重力 流沉积物可由砂砾岩组成,也可以泥岩沉 积为主。
3.形成条件 较大的水深; 足够的坡度角和足够的密度差; 充沛的物源; 一定的激发机制。
重力流基本类型
按沉积环境:海相、陆相和湖 相
海相沉积物重力流 按沉积物支撑机理可分为:泥石流(或碎屑 流) 颗粒流 液化沉积物流 浊流
泥石流
泥石流是高浓度的沉积物分散体,具有屈 服强度和高的粘性,是水和粘土杂基支撑 碎屑物质的块体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足够的坡角是造成沉积物不稳定、易
受触发而作块体运动的客观必要条件。
Wesere(1978)认为,最小坡度为 3~5º。
但大量的实践表明,形成重力流的最小坡 度 2~3º即可,只要重力流与湖水之间有
图 11—8 沉积物重力流的搬运过程(据 Kruit 等,1975)
足够密度差,就具备了形成重力流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重力流的密度对坡度有明显的补偿作用
带砾石。换句话说,沉积物重力流就是以液化的砾、粉砂和粘土为主体,借重力由高向低流动的块
体流。沉积物重力流是不服从内摩擦定律的非牛顿流体,其剪切应力于剪切变形率之间的关系为:
τ
= τB
+η
du dy
式中,τ B 为屈服应力,η 为塑性粘滞系数或称刚性粘滞系数。
沉积物重力流可以分为水下的和陆上的两大类。水下沉积物重力流是指在水体底部流动的沉积 物与水混合的高密度流体。由其定义不难得出:
山喷发—喷溢物质、以及浅水的碎屑物质和碳酸盐物质等,都可为沉积物重力流提供物质来源。物
源的成分觉得重力流沉积物类型。随着物源成分的变化,重力流沉积物类型也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系石油教研室,于兴河教授,2002 年编著
5、一定的触发机制
重力流沉积物的形成属于事件性沉积作用,其起因于一定的触发机制,诸如洪水、地震、海啸 巨浪、风暴潮和火山喷发等阵发性因素直接或间接诱发下,会导致块体流和高密度流的形成。例如 1929 年 11 月 8 日发生在 Newfoundland 海岸的地震导致了大陆坡物质滑塌,在深海平原形成一次大 规模的浊流沉积(图 11—9)。
成在湖泊、海洋等地球表面的低洼地带,因未遭受剥蚀而得以长期保存下来。
二、重力流分类
根据运移的沉积物块体内部解体程度,可将块体—重力搬运作用及其沉积产物区分为以下几类: 岩崩(Rock fall)、滑动(Sliding)和沉积物重力流。Middleton 和 Hampton(1973)根据碎屑支撑机 理,即碎屑呈悬浮状态的机理,将重力流分为碎屑流或泥石流(Debris flow)、颗粒流(Grain flow)、 液化流(Fluidized flow)和浊流(Turbidity currents)四种类型(图 11—1,表 11—1)。上述这些作 用,在一次块体搬运事件中,可能一起发生,且可以相互转化(图 11—2)。
图 11—9 地震作用导致浊流模拟图(据 B.C.Heezen 和 M.Ewing,1929)
二、浊流的形成阶段
满足以上各方面条件为沉积物重力流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沉积物重力流发育的不同阶段,沉 积模式、沉积物类型、沉积体的空间展布等均有着很大的差异。
鲍马(1962)认为浊流的形成与活动可分成四个阶段: ①三角洲阶段:大陆是重要的浊流物质来源,河流将大部分剥蚀物质搬运到盆地边缘形成三角 洲。由于地震、海啸、暴风等作用的影响或者仅因为岸边沉积物的大量堆积而形成不稳定的陡坡(因 超孔隙压力而液化)等原因,都能使大量物质发生整体移动。
足够的水深是保证重力流沉积物形成
后不被冲刷破坏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重
力流沉积的水深是 1500~1800m,其中碎
屑流是一个例外,碎屑流可以发育在陆上
地区,对水深没有要求。足够的水深是相
对而言,这方面海洋与湖泊有较大的差异。
但无论是何种沉积环境,水深的大小如何,
其形成深度必须在风暴浪基面以下。
2、足够的坡角
表 11—1 四种重力流的内部结构和层序特征
重力流分类 力学性质 沉积物搬运和支撑机制
沉积物构造
序列
岩性剖面
碎 屑 流
块 体 流
颗 粒 流
塑性
剪切作用分布在整个沉积 物块体中,杂基支撑强度 主要来自粘附力,次为浮 力;非粘滞性沉积物由分 散压力支撑,高浓度流动 时呈惯性,低浓度时呈粘 性。一般发育在陡坡
第一节 沉积物重力流概念、分类及基本特征
在大家比较熟悉的浅水环境中,大多数沉积物由液态流(Fluid flow)搬运,使砾、砂、粉砂、粘 土等物质借助液态流体由高向低流动,服从牛顿流体定律,这种流动就称为流体重力流(Fluid gravity flow)。而沉积物重力流是砾、砂、粉砂、粘土等沉积物和水体混合物流的总称,沉积物颗粒推动沉 积体的运动。通常文献中提到的重力流均指沉积物重力流。
③这种流动必然对流过的斜坡或沟谷产生侵蚀冲刷作用,由于其对斜坡或沟谷的垂向和侧向上 的侵蚀,常形成截切构造或揉皱构造。
④这种流动既可以发生在陆上,也可以发生在水下。陆地上的沉积物重力流以碎屑流为主。由 于地表的风化剥蚀作用,陆上沉积物重力流极容易破坏而不能很好地保存;水下的沉积物重力流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系石油教研室,于兴河教授,2002 年编著
盘碟构造,泄水构 造,火焰状—重荷模 构造、包卷层理等
递变差 (粗尾递变)
湍流支撑
杂基支撑、随机组
构、碎屑的粒级变化 大,杂基含量不等, 可有反向粒级递变,
粒级递变、 鲍马序列等
流动构造,撕裂构造
砂级颗粒流沉积的厚度通常仅数厘米,含砾的颗粒流沉积的厚度一般也仅数十厘米。颗粒流沉 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发育逆粒序(反粒序)或粗尾递变层理,但一般仅以层序中、下部为限,层 序顶部则仍常出现正粒序。撕裂砾石多见于中部最粗层段。特征之二是基质含量很少,碳酸盐颗粒 流沉积中常出现亮晶胶结物。多见于碳酸盐沉积中。此类沉积数量稀少,但它的出现有重要的古地 貌意义。
A—富泥质碎屑流沉积;B—贫泥质碎屑流沉积(据冯曾昭等,1994)
图 11—4 几种颗粒流和碎屑流沉积模式(据 Barbara W.Murck 等,1995)
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第十一章
四)浊流沉积
浊流沉积或浊积岩是研究得最早的重力流沉积,也是研究得最为透彻的重力流沉积。我国地层 中浊流沉积发育普遍而且典型。浊积岩内部最突出最明显的特征是递变构造,也就是鲍马序列。鲍 马序列是一次浊流由强到弱的沉积作用所形成的粒度递变层,经典的鲍马序列由五个层组成,每个 层都强调在顶底界面限定的层内碎屑颗粒变化是下粗上细(图 11—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系石油教研室,于兴河教授,2002 年编著
最常见的是 AE、ABCE 组合。在陆源碎屑岩中,颗粒主要为粉砂至中、细砂;在碳酸盐岩中,其颗
粒主要是来自台地边缘的碳酸盐碎屑,有一定的磨圆。
2、高密度浊流沉积
此类沉积虽然分布局限,但特征明显,多期重复性好,是一类不容忽视的浊积岩。此类沉积较
2、贫泥质型
此类碎屑流沉积的泥质含量较低,通常具颗粒支撑(图 11—3B)。这反映在碎屑流流动过程中 颗粒的相互接触也是一种支撑因素,含量不高的泥、水基质除了提供浮力和屈服强度作用外,还能 起到润滑作用。
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第十一章
二)颗粒流沉积
由于颗粒流的形成要求相当高的坡度,而这在沉积盆地中通常并不具备,故颗粒流沉积不很常 见;即使出现,规模通常也不大(图 11—4)。
“盘碟”宽度减小、弯曲度变大的趋势。因而变形构造,尤其是碟状构造是其主要标志之一。向上 盘碟构造逐渐消失,变为无构造段,而在液化作用强烈时,可见泄水管构造。单元层顶底界面清楚, 与上下层呈突变接触,但无明显的侵蚀面,底部可具沟模。以中、细砂岩为主,成分与结构成熟度 均低。
A
B
图 11—3 碎屑流(泥石流)的分类
发育在海底水道内,与碎屑流沉积共生。
Donald.R.Lowe (1982)指出:低密度浊
流由粘土、粉砂和细到中粒砂的质点,由流体
的湍动就可进行悬浮搬运,与浓度无关;高密
度浊流由粘土到细卵石的宽广质点范围,由湍
流和自身高浓度引起阻碍沉降作用和细粒物质
的悬浮力联合搬运,当颗粒浓度大于 20%~30 %时才变得有效。
(Lüthi,。
3、等效水退(不稳定背景)
等效水退包括等效海退、等效潮退,其客观作用是使沉积物置于一个坡度较大、一触即发的不
稳定状态。等效水退可以是因地壳上升运动引起的大构造水退,可以是同生断裂运动引起的局部构
造水退,也可以是三角洲、冲积扇等沉积物不断加积引起的沉积水退等。
4、充沛的物源
充沛的物源为重力流提供物质基础,是形成重力流的充要条件之一。洪水注入的碎屑物质和火
低密度浊流沉积为主,一般为中、粗砂级,常含有细砾组分。粗尾递变层理、平行层理、中至大型
交错层理,它们在垂向上呈规律性出现,构成似鲍马序列,如 ABCE,ABE,ABC 等(图 11—7A)。
有时粗尾递变层理被逆行沙丘层理所取代,形
成一套高流态状况下形成的沉积构造组合(图
11—7B),反映了高密度流特征。此类沉积常
三)液化流沉积
形成液化流沉积的关键条件是沉积物中饱含水和快速堆积,并多发生在供给沉积物较细的情况 下。我国已发现的少量液化流沉积主要限于陆屑沉积中,整层通常为块状,单元层底部稍显正粒序, 向上有不太发育的平行纹理,再向上为盘碟(或碟状)构造发育段(图 11—5),自下而上常表现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系石油教研室,于兴河教授,2002 年编著
图 11—7 高密度浊流的沉积层序(据冯曾昭等,1994)
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第十一章
第二节 沉积物重力流形成机理
一、重力流形成条件
根据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和实践经
验,形成重力流的必要条件可概括为五个
方面(图 11—8):足够的水深,足够的坡
角,等效的水深,充沛的物源和一定的角
发机制。
1、足够的水深
类型 碎屑流 颗粒流 液化流
浊流
支 撑 类 型
沉 积 物 剖 面
岩 石 类 型
图 11—1 重力流沉积物连续统一体示意图 (Middleton 等,1976)
三、重力流的基本特征
图 11—2 一次块体重力流搬运事件中 不同作用推测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