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入门结课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物理入门结课论文
题目: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接受度的比较分析
姓名:李冠宇
学号:1019121115
指导教师:郝会颖
日期:2013年12月1日
摘要
与火电厂相比,核电站是非常清洁的能源,不排放这些有害物质也不会造成"温室效应",因此能大大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核能的利用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核能技术的应用历来在各国存在广泛争议。2011年3月的福岛核泄漏事故再度引发国际社会对核能技术安全性与可推广性的关注,并争论不休。在福岛核泄漏事故中,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的接受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分析了福岛核泄漏事故中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的接受度,从决定因素的角度探讨了造成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的接受度差异的原因,并对我国未来的核能发展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核能技术;接受度;科学家;公众
0 引言
在环境保护、能源供应紧张等因素制约下,核能作为清洁能源逐渐在世界各国得到推广,成为各国转变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效应的主要备选方案。尽管核技术不断完善,然而由于其安全问题,是否应该推广始终备受争议。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事故、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等核事故带来的信任危机尚未消除,2011年3月,日本9级地震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事故使公众对核能的信任程度进一步降低。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4 月12日公布,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暂定评估等级上调至国际核能事件分级表(INES)中最严重的7 级。日本、韩国、菲律宾、德国、瑞士、中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爆发反核示威游行活动,公众对核能表现出恐慌的情绪,对核能的接受度更是不断降低。然而,此次事故后科学家对核能的接受度仍然较高,具体表现为科学家认为核事故带来的危害严重性不高,对健康的风险总体来说低于其他能源,从长远来看核能仍然是替代化石能源的主要备选方案,这与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见,目前公众与科学家对于核能的接受度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核能技术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而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特别是进入推广阶段之后,核能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则更为明显。那么影响核能接受度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公众与科学家对核能的接受度出现明显分化?如何弥补对核能的
公众接受度与科学家接受度的鸿沟?在日本核事故及全球反核行动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回答上述问题,对于在我国弥补核能的公众接受度与科学家接受度的鸿沟,调整核能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案例回顾
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始终是处于嬗变的状态,这集中体现在灾难前后公众对核能态度的差异。每次灾难之后,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就会出现明显降低的趋势。1979年美国三里岛的核泄漏事故造成美国公众对核能的恐惧感。经过三里岛核泄漏危机之后,强大的压力使美国能源政策发生转向,在之后的三十多年美国没有再建一座核电厂。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被定级为最严重的7级,造成31名消防人员死亡,数千人受到强核辐射,数万人撤离。切尔诺贝利事故不仅仅是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三国的灾难,并且波及全球,带有放射性物质的粉尘飘到了欧洲,使各国公众对核能产生了恐惧心理。核能的公众接受度往往对本国的核能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日本则是典型代表。
为应对能源资源贫瘠的问题,日本近年来大力发展核能以满足本国的能源需求,其核能规模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法国和美国。根据世界能源协会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至2009年5月,日本运行的核反应堆53座,装机容量为17915兆瓦。日
本公众对核能接受度变化有三个阶段:1995年之前,在长期的
国民教育下,日本核能公众接受度良好,很少有人质疑政府的能源政策;1995年至1999年间,伴随着国内经济因素、舆论因
素的影响,日本核能的公众接受度趋于复杂:无核实施的地区、准备建造核设施的地区与已有核设施的地区的公众接受度差异
较大;1999年9月30日,日本东海镇发生核泄漏事故,导致日本公众的核能接受度急剧降低:认为核设施安全或比较安全的人数比例从事故发生前的62.6%下降到13.5%,支持政府发展核能的人数比例从81.9%下降到32.2%。可见,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
并不是随着技术进步而提高的,每一次核危机带来的恐惧感使公众难以理性地评判核能的安全性。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海域发生9级地震,并引
发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与之前核事故相比,此次福岛核泄漏事故具有以下特点:(1)由强烈的地震所引发;(2)网络时代的到来促使公众对核能的恐惧感得以蔓延。这两个特点在全球范围内导致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大幅降低。大地震引发的核泄露使得日本公众的情绪“雪上加霜”,对核能的恐惧感进一步加深;相关新闻报道、专家评论以及各种谣言充斥在网络媒体上,使世界各国公众陷入核危机的恐慌中,由此带来新一轮的全球性反核浪潮。3月20日,日本东京爆发千人反核大游行。3 月28日,韩国环境运动联合会会员在首尔举行反核示威,抗议韩国政府扩建核电站。距离日本较远的德国公众对核危机的反映却更为强烈。
3月26日,数十万德国公众在柏林、慕尼黑、科隆、汉堡四个
城市参与反核示威游行,要求政府关闭目前德国的17座核电站。在多方压力下,德国环境部长于5月31日宣布德国将于2022
年前关闭国内所有的核电站。全球公众对核危机的恐慌也波及到中国,集中表现在3 月16日、17日不少城市出现的“抢盐风波”,在对核漏的恐惧下,公众难以理性判断核能的安全性,在科学与谣言面前选择了相信后者。科学家是推动核能技术发展以及核工程建设的主导力量。与公众相比,科学家更具理性。科学家在应对福岛核危机时主要有以下表现:(1)对核辐射进行检测,分析此次核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2)预测未来核能发展趋势;(3)通过媒体对大众就有关核能技术、辐射防护、核电站
安全等知识进行科普教育。在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日本政府立即正式请求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援助。国际原子能机构向日本政府提交的调查报告分析了此次福岛核泄漏事故的原因,指出东京电力公司没有健全的处理事故责任制,并对各国核电站安全性的完善提出建议;同时国际原子能机构也承认日本政府和
技术人员在灾难初期尽可能地做了最佳的处理。
美国资深核工程师、三里岛事件现场主任莱克·巴雷特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曾指出“日本的技术人员已经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尽其所能采取了最佳的处理办法”,并认为“福岛事件对人们所造成的惊吓超过了本身应有的
程度……虽然福岛的核泄漏是一个造成百亿美元损失的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