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传导通路(借鉴参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解剖学教案
第19 次课授课时间:2012年12月18日教案完成时间:2012.11.18 课程名称人体系统解剖学年级2012 专业层次临床医学五年制
教员杨向群专业技术职
务教授
授课方式
(大、小班)大班课
授课题目(章、节)
神经传导通路Neuropathways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书基本教材:张传森,等主编. 《模块法教学-人体系统解剖学》2012.6,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柏树令,主编.系统解剖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感觉传导路和运动传导路的概念,掌握主要感觉传导路、运动传导路的途径。注意纤维的交叉部位。重点: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路,头面部浅感觉传导路,视觉和瞳孔对光反射传导路,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锥体系的概念,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
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
1. 感觉传导路:本体感觉、浅感觉、视觉、听觉传导路,50分钟;
2. 运动传导路35分钟。
3.小结5分钟。
4. 病例讨论:30分钟。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学组长(主讲教员)签名:
教研室主任签名: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
分 配
神经系统内存在着两大类传导通路,即感觉(上行)传导通路和运动(下行)传导通路。一方面,经过周围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传来的各种内外环境刺激,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最后传至大脑皮质,产生感觉。另一方面,由大脑皮质发出传出纤维,经脑干和脊髓的运动神经元支配周围躯体和内脏效应器。总的来说,它们分别是反射弧组成中的传入部和传出部。
上行(感觉)传导路:
感受器→周围神经→中枢(数次中继后)→大脑皮质
下行(运动)传导路:
大脑皮质→脑干或脊髓运动神经元→周围神经→效应器
复习大脑皮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定位。
复习脑干和脊髓内重要的传导束。
学习传导路过程中需掌握:
1.传导路的性质和作用;
2.传导路的名称;
3.传导路交换神经元的次数、部位;
4.传导路交叉的次数、部位;
5.起始与终止部位,感受器或效应器;
6.损伤后出现的症状表现。
一、感觉传导路
(一)躯干和四肢的本体觉传导路proprioceptive sensory pathway 本体感觉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因其位置较深,又称深部感觉。如人在闭眼时能感知身体各部的位置。本体感觉传导通路除传导深部感觉外,还传导精细触觉,如辨别两点间距离和物体的性状及纹理粗细等。
1. 感受器
躯干四肢肌、腱、骨膜、关节等处的深部感觉感受器,如游离神经末梢、肌梭、腱梭、精细触觉感受器。
2. 神经元:三极神经元
第1级神经元:脊神经节内大型假单极细胞
第2级神经元:薄束核、楔束核
第3级神经元: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5’
从感觉的种类引引出传导路
55’
3. 交叉平面
薄束核、楔束核发出的二级纤维向腹内侧弓行称弓状纤维,越过中线,左右交叉称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转折上行组成内侧丘系。
4. 经内囊部位
内囊后肢
5. 终止部位:中央后回上2/3处,中央旁小叶后部,邻近的中央前回额叶皮质。
6. 损伤后症状:
伤侧本体感觉及精细触觉丧失,即运动觉消失、肌张力减退,两点间辨别觉、实体感觉消失,形成感觉性运动失调。
第1级神经元
肌肉、肌腱、关节周围突中枢突和皮肤感受器经脊神经经后根,薄束、楔束第2级神经元第3级神经元
丘系交叉
内侧丘系经内囊后肢
薄束核、楔束核丘脑腹后外侧核
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中央前回
(二)躯干和四肢的痛、温度、触(粗)觉传导通路
1. 感受器
躯干、四肢皮肤粘膜的游离神经末梢、温度觉小体等
2. 神经元(3级)
第1级神经元:脊神经节内的中、小型假单极神经元
第2级神经元:主要在脊髓后角,脊髓板层Ⅰ、Ⅳ、Ⅴ层
第3级神经元:丘脑腹后外侧核
3. 交叉平面
第2级神经元的轴突在脊髓经白质前连合至脊髓对侧的外侧索、前索,组成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
4. 经内囊部位:内囊后肢
5. 终止部位:中央后回上2/3,中央旁小叶后部
6. 损伤后症状:
脊髓丘脑束一侧被损伤时,产生对侧痛、温觉障碍的平面较受损伤的相应平面低1~2个脊髓节段。对触、压觉的影响由于薄束、楔束传导举例时注意与平、战伤结合
.
. .
pain temperature pathway
simple touch pathway
的精细触觉仍完好,故症状不明显。
在脊髓内,脊髓丘脑束纤维的排列有一定的次序,自外向内、由浅入深,依次排列有来自骶、腰、胸、颈部的纤维。脊髓内肿瘤压迫一侧脊髓丘脑束时,痛、温觉障碍首先出现在身体对侧上半部,逐渐波及下半部。若受到脊髓外肿瘤压迫,发生感觉障碍的次序则相反。
躯干、四肢、 周围突 中枢突
皮肤内感受器 经脊神经
白质 脊丘侧束(痛温觉)
前连合 脊丘前束(粗触觉) 脊髓灰质后角 丘脑腹后外侧核
经内囊后肢
(三)头面部的痛、温度、触(粗)觉传导通路 1. 感受器
头面部皮肤、口腔及鼻腔的粘膜 2. 神经元(3级)
第1级神经元:三叉神经节
第2级神经元: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 第3级神经元:丘脑腹后内侧核 3. 交叉平面
三叉神经脑桥核核脊束核发出的二级纤维越至对侧组成三叉前束,由三叉神经脑桥核发出的不交叉的纤维组成三叉后束,此二束合成三叉丘系。
4. 经内囊部位:内囊后肢
5. 终止部位:中央后回下1/3部
6. 特点:
痛温觉由三叉神经脊束核管理,触、压觉的纤维终于三叉神经脑桥核及脊束核。
头面部皮肤、口、 周围突 中枢突
鼻腔粘膜感受器 经三叉神经 经三叉神经根入脑桥
.
. .
中央后回中上2/3部、中央旁小叶后部
第2级神经元
第3级神经元 第1级神经元
.
第1级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