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016部编版)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64分)
1.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规定使用统一的文字,作为全国规范文字的是()
A.行书 B.楷书 C.小篆 D.草书
2.秦朝负责监察职能的中央官员是()
A.皇帝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3.人们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来赞扬我国历史上某次革命的首创精神。
和该历史事件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秦末陈胜、吴广 B.秦末项羽、刘邦 C.商汤 D.周武王4.文景之治是谁统治时期(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文帝、汉景帝
D、汉景帝
5.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第。
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分封制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下列选项与汉武帝有关的是()A. 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B. 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C. 开创中央集权制
D. 创立分封制
7.他是一代明君,是襄阳枣阳人,历史上称他的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他是()
A、刘彻
B、刘备
C、刘秀
D、刘邦
8. 《新全球史》载:在古典时代,一些个人也完成了长途旅行,张骞历尽艰险从长安到达了遥远的西方,张骞“长途旅行”的主要目的是()
A.打击匈奴 B.开拓疆域 C.管理西域 D.开通商路
二、非选择题(第1题18分,第2题18分)
1.(18分)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原文大意:(各国)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发制度不相同,
穿戴也都不一样,语言不同,字形各异。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应了什么时期的历史情况?
(2)为了解决材料一中出现的这种情况,秦始皇采用了什么措施?
(3)采取这些措施起到什么作用?
(4)为巩固材料二图中的疆域,统治者在边疆修筑了什么军事设施?在地方又实行哪一项制度?
2.(18分)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话说秦皇汉武”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读图说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人物提出的主张。
【史海泛舟】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董仲舒的这段话与后来汉朝实行的哪一项国策有关?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这项国策的实行对“孔子之术”的影响。
【比较归纳】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雪》(3)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皇汉武”并称的主要原因。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秦统一后的相关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规定使用统一的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
2.【答案】D【解析】秦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立太尉、丞相、和御史大夫,分别负责军事、行政和监察百官。
据题意负责监察百官的中央官员是御史大夫。
故本题选D。
3.【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陈胜、吴广起义,这次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故选A。
4.【答案】C【解析】西汉初建立时,经济凋敝,汉初的统治者休养生息,恢复经济。
到文帝、景帝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国家开始逐渐恢复,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
5. 【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的相关知识。
汉武帝即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
“推恩令”的实行,削弱地方分裂割据势力,使王国越分越小,无力对抗中央,也就消除了威胁兵权的因素。
故选A。
7.【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汉光武帝刘秀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西汉灭亡后,刘秀建立了东汉,刘秀就是汉光武帝,刘秀在在位期间,实行轻徭薄税,兴修水利,罢免贪官污吏,加强中央集权,精兵简政。
在文化上,重用文人贤士,史称“光武中兴”,本题选C。
8. 【答案】A【解析】为了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张骞出使西域。
后来张骞又一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与西域的通道,有利于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因此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二、非选择题1.【答案】(1)秦统一前或春秋战国时期。
(4分)(2)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
(4分)(3)作用: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4分)(4)(万里)长城(3分)郡县制(度)(3分)
2.【答案】(1)主张:梵书坑儒(4分)(2)国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分);影响:使儒家学说被确立为封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并延续了两千多年。
(4分)。
(3)主要原因:①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②都采用创新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③这些制度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且对封建社会历史起到推动作用;④都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6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11人物提出的主张是:梵书坑儒;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
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董仲舒的这段话与后来汉朝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国策有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汉武帝开始图形。
该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
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
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这项国策的实行对“孔子之术”的影响是:使儒家学说被确立为封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并延续了两千多年。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皇汉武”并称的主要原因是:①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②都采用创新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③这些制度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且对封建社会历史起到推动作用;④都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