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梁剑波教授谈中老年人养生之道
93岁老中医吃了60年的养生粥秘方
![93岁老中医吃了60年的养生粥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9ac6d23387c24028915fc348.png)
93岁老中医吃了60年的养生粥秘方前几天看了中央四台的《中华医药》节目,北京一名老中医已经93岁了,面对镜头精力旺盛思路清晰。
他至今都没有退休,不仅要给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看病,还经常参加各种会议,日程安排比30多岁的壮年人还满,每天精神矍铄,满面红光,从不知疲惫。
据他说,他30多岁的时候精力还没有现在好,因为白天来看病的人很多,到了晚上他就特别疲惫。
于是他夫人给他熬了一种粥,每天早晚喝一碗,3个月后他的精力明显比以前好很多,白天忙了一天晚上还可以给人看病。
就这样,他坚持喝了60年。
他长子应该也有60多岁了,从小跟着他一起喝这种粥,但从镜头后去像是40多岁的人。
一碗平常的粥有这么神奇的效果,真的很叫人心动,我赶紧把粥的熬制方法抄了下来:我的心啊一叶一花主要成份:绿豆50克+扁豆50克+莲子50克+薏米50克+大枣30克+枸杞10克1.先将绿豆、扁豆、莲子、薏米、大枣洗净,放进粥煲,加入一种黄色的水(什么水后面详述),用大火煮沸,然后改小火煲40分钟。
2.再放入狗杞,煮10分钟,即可。
(枸杞一定要最后粥快熬好前再放,以免药性丢失。
)那么,那个黄色的水是什么呢?这是此粥最关键的一种成分——黄芪水。
为什么要用黄芪?因为黄芪是中医中的五种大补药之一,有补气之功用,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
而且现代医学发现黄芪中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黄芪还可以泡水代茶饮。
注意黄芪属温性,上火之人可以在黄芪水中加入莲芯或者绿茶,以起平和之作用。
在这个粥里面,就有绿豆和莲子是寒性的,正好可以平和黄芪的温性。
怎么熬黄芪水?煮粥前,先用250克黄芪加入适量的水小火煮15分钟,将水滗出,再加入适量的水,再煮15分钟,将水滗出,最后再用这些药水去煮粥。
特别提醒:绿豆50克+扁豆50克+莲子50克+薏米50克+大枣30克+枸杞10克+250克黄芪,是1个人5天的用量。
老年人九个中医体质健康方法
![老年人九个中医体质健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850e4b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4.png)
老年人九个中医体质健康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逐渐出现各种问题,中医体质养生方法成为了许多老人保持健康的秘诀。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九个适合老年人的中医体质健康方法。
一、合理饮食老年人的消化能力有所减弱,应注意饮食的清淡和易消化。
饮食宜少盐、少油、少糖,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
二、适量运动老年人可以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还可以调节体质,保持身体的健康。
三、调节情绪老年人面临着种种压力,需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
可以进行放松训练,如听音乐、读书、旅游等,以缓解压力,舒缓身心。
四、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老年人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尽量避免熬夜。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以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保持身体的健康。
五、增强体质老年人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来增强体质,如按摩、针灸等。
这些方法可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脏腑功能,从而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六、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老年人较少外出,室内空气的质量对他们的健康影响很大。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可以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增强免疫力。
七、坚持适度休息老年人需要适度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适度休息可以让身体得到恢复,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八、合理药物使用老年人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遵医嘱,避免滥用和误用药物。
同时,药物的副作用也要引起重视,必要时要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九、定期体检老年人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身体的问题。
定期体检可以帮助老年人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早预防和治疗疾病。
老年人的健康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通过以上九个中医体质健康方法,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每位老年人都能够健康快乐地度过晚年。
中医养生之道老年人如何改善免疫力
![中医养生之道老年人如何改善免疫力](https://img.taocdn.com/s3/m/c993cd7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4.png)
中医养生之道老年人如何改善免疫力中医养生之道:老年人如何改善免疫力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人的免疫力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老年人的免疫力下降往往意味着容易感染疾病,甚至引发一些严重的慢性疾病。
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如何改善免疫力是至关重要的。
而中医养生对于老年人改善免疫力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方法。
本文将从调理饮食、保持适度运动、合理作息和中药调理四个方面讲解中医养生之道,帮助老年人改善免疫力。
一、调理饮食饮食是维持健康的关键,对于老年人改善免疫力尤为重要。
中医养生强调营养均衡,推荐老年人多食用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食物。
例如,常见的中医调理食材有枸杞、人参、黄芪等。
枸杞具有明目、养肝益肾的功效,适合老年人食用;人参和黄芪则能够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此外,老年人还应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猕猴桃、柠檬、核桃等,以帮助提高免疫力。
二、保持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是老年人改善免疫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养生强调运动的温和和持久性,不提倡过度运动和剧烈运动。
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每天坚持一定的时间。
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此外,老年人还可以选择按摩、针灸等传统中医疗法,以辅助免疫力的提升。
三、合理作息合理的作息对于老年人的免疫力改善至关重要。
中医养生强调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
老年人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并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
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加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此外,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有节制地进行各种活动,避免过度劳累,以保持免疫力的平衡。
四、中药调理中医养生强调借助中药调理免疫力。
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具体情况,在中医的指导下选择适宜的中药进行调理。
例如,黄芪具有益气固表的作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鹿茸可以滋补气血,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党参则有补气养阴的功效,对调理免疫力很有帮助。
名老中医梁剑波教授谈中老年人养生之道【精选】
![名老中医梁剑波教授谈中老年人养生之道【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7bf8043f172ded630a1cb611.png)
名老中医梁剑波教授谈中老年人养生之道【精选】名老中医梁剑波教授谈中老年人养生之道[按语]广东省名老中医、广州中医学院教授、肇庆市中医院名誉院长梁剑波主任医师应中山大学工会之邀,来我校作中老年人养生防病的专题讲座。
梁老多才多艺。
从医数十年,造诣湛深,医学医德誉满园内外。
他年逾70仍耳目明,发乌颜荣,行动敏捷,谈锋犀利,讲话深入浅出,寓意深远。
所言者多是梁老多年积累之经验体会,与会者皆曰:“受益匪浅~”现应广大师生的要求,特整理如下。
今天有机会到华南最高学府,与大家共同谈养生问题,本人觉得非常荣幸,由于我的普通话说的不准,听起来不易懂,所以让我用广州话来说,但广州话也说不准,(笑声)带点新会、肇庆的口音,请大家原谅。
近几个月我曾来这里为一些教授看过病,在《点羊城晚报》有时也写点不成样子的文章,谈到养生之道这个问题,中山大学校领导让我为大学介绍养生的经验,其实,养生之道,恐怕在座的学者、专家比我还高明得多,正应了广州人的一句话:“学府门前卖文章”。
我自己,用广州话是:“毛管都会竖直”,因为来这里不知讲什么好。
但我记得中国有句成语:“抛砖引玉”,如果我的讲话作为一块砖,能引出大学的玉,我就很高兴~养生之道,在中国典籍里是浩如烟海,真是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很多人都认为我对养生之道有研究,很多地方请我去谈,但究竟要讲什么呢,我今年71岁,耳聪目明,与一些同龄人相比,我的确显得年轻些,这几年我是怎样走过来的呢,如果从这里开始讲,比只搬《内经》、《遵生八笺》或前人的吐纳、气功等作容易明白,故我不耻浅陋,谈谈我自己的养生之道。
这里来的都是中老年专家,国家的财富,我觉得谈一下也有好处,让大家都能健康长寿,造福人类,为后代人材的培养多下点功夫,有什么不好呢,我是在51至52刚时得冠心病的,比较重。
因为长期诊病,每天门诊量一般210-280人次,量少时也有180人次,四名助手围着,行医40年,忙得整个人烦躁易怒,全身不适,失眠,瘦得挺历害,当时我在中同医学院教书,刚好是大跃进年代,教务很忙,既要写书,又抓一个祖国医学教研组,一病下来几乎垮了,身体检查结果是:早期动脉硬冠心病,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
名老中医谈养生之道(41)欲求长生不老,清心寡欲是法宝
![名老中医谈养生之道(41)欲求长生不老,清心寡欲是法宝](https://img.taocdn.com/s3/m/f1e1816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4.png)
名老中医谈养生之道(41)欲求长生不老,清心寡欲是法宝来春茂
【期刊名称】《家庭中医药》
【年(卷),期】2003(010)002
【摘要】@@ 我的日常生活很有规律,坚持做到早睡早起,每天睡眠6至7小时,从不午睡.每早5时起床即解大便,洗漱毕,练气功、打太极拳约1小时.
【总页数】1页(P34)
【作者】来春茂
【作者单位】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名老中医谈养生之道(42)健身防病八要 [J], 郭谦享
2.名老中医谈养生之道(32)动可延年乐则长寿 [J], 朱良春
3.名老中医谈养生之道(33)舒便效宏的手按膝部静坐法 [J], 苏文海
4.名老中医谈养生之道(23)珍先天防老重后天长寿 [J], 刘玉书
5.名老中医谈养生之道24从老慢支谈自我保健 [J], 刘立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健身养生饮食箴言录
![健身养生饮食箴言录](https://img.taocdn.com/s3/m/1d20cabc0029bd64793e2c15.png)
健身养生饮食箴言录一、养生箴言录(一)古谚、俗谚、歌谣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劳力者恒享大寿,逸惰者常生疾疚。
人老吃粥,多寿多福。
若要不失眠,煮粥添白莲。
行一善得一乐,行千善乐无边;乐善不倦,眉寿永年。
一吸便提,气气归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古、一秤金诀)一乐百病消,一乐解千愁。
功名乃瓦上之霜,利禄如花尖之露。
人生无千年之寿,花开无百日之红。
人生不为名利牵,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沉为谁动。
田也空屋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握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朝走西,暮走东,人生犹如采花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
(古、空空诗)春天洗脚,升阳固托;夏天洗脚,湿邪乃却;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洗脚,舟田暖和。
(古人四季洗脚歌)早睡早起,没病惹你。
二便畅通,一身轻松。
乐享天年,无疾而终。
若要老人安,三里灸不干。
保持精气,顺其自然,气功修炼。
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妄耗其真,不知持满,不知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是谓得道。
百病生于气。
《黄帝内经》敖(傲)不可长,欲不可从(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
------古人得道者,生以寿长,声色滋味能久乐之。
《吕氏春秋》一昔(夕)不卧,百日不复。
马王堆竹简《十问》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
等我回头看,还有挑脚汉。
《昔时贤文》(二)古代名家论养生保持精气,顺其自然,气功修炼。
祸莫大于不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生存不为自己),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把自己放在最后,即不贪取),而身先(反而比别人长寿),外其身而身存(把生命置之度外,生命反得生存)。
89岁国医大师的养生妙法
![89岁国医大师的养生妙法](https://img.taocdn.com/s3/m/35226e47bed5b9f3f90f1c7a.png)
89岁国医大师的养生妙法作者:来源:《祝您健康·养生堂》2019年第02期段亚亭曾任重庆市中医院院长,主任中医师。
国医大师。
重庆首批名老中医、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对中医妇科、内科、男科有较深的研究。
在治病中强调治病求本,力求明确诊断,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证、病、方药为一体的综合疗法。
段老每晚会在温水中坐浴15分钟。
他认为男性40岁后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每晚温水坐浴,同时有意识地做收缩肛门的动作,可以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预防、缓解痔疮症状和因前列腺疾病引起的各种尿路症状。
除此之外,温水坐浴还可以缓解失眠多梦、睡眠不足、全身乏力、疲倦无神。
虽然温水坐浴好处多多,但不宜温度过高或坐浴时间太长。
未生育或处在生育期年龄的年轻男性尽量少采取温水坐浴。
段老每天将5~10 克西洋参研磨成粉,再加入2枚鸡蛋、5克枸杞混合蒸熟后,在早晨食用。
段老与老伴一起服用此方20 余年。
西洋参味甘性凉,具有补气养阴、清火生津的功效,能抗疲劳、抗休克及延缓衰老。
适宜阴虚火旺、咳嗽咯血、热病气阴两伤、烦倦口渴、心烦失眠等人群。
常用剂量3~6克,炖服或研粉吞服。
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大便稀溏,女子痛经、闭经、带多者不宜食用。
老年男性中,常有酸软乏力、头昏脑重、胸闷腹胀、大便偏稀、口黏腻苔厚、口干、口苦、口臭等问题,中医称为湿阻症。
针对湿阻症,段老常用一个经验方:除湿汤。
【药材】藿香10 克、佩兰10 克、菖蒲10 克、苍术10 克、厚朴10 克、薏仁30 克、茯苓15 克、猪苓15 克、党参15 克、甘草10克【用法】每日1 剂,水煎,分3 次服。
【功效】可健脾除湿,主治湿阻证。
汤中藿香、佩兰、菖蒲芳香化湿,解表和中;苍术、厚朴健脾燥湿,理气化湿;薏仁、茯苓、猪苓淡渗利湿,湿从小便出;党参、甘草益气和中。
段老自创了按摩头部养生操,每天坚持按摩使他黑发重生,精神矍鑠。
具体方法如下:1.双手五指同按鼻翼处,按揉至眼角,并轮刮眼眶25~30 次,起明目作用。
活得自在即养生
![活得自在即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8377101fc8d376eeafaa3120.png)
活得自在即养生作者:张雪亮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1年第11期⊙ 张雪亮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经常有人问我,怎样做才是养生?怎么样才能长命百岁?每到这时,我就想起上面这段出自《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的27个字。
这里说的“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是讲心安理得,没有太大压力,心情放松,内心悠闲,虽有欲望而不贪婪,我理解就是强调自在。
潇洒自在是养生的重要因素一位著名的文坛长寿老人,接近100岁时候,别人问及他的长寿有何秘诀,他笑说:我说了你们可能不相信,我的经验就是抽烟、喝酒、不运动!另外一位90多岁的长寿诗人,更大胆地总结自己的养生之道为“三美主义”:美酒、美食和美人!这两个实例,是2 0 0 7年9月,在山东一次养生论坛上,一位新闻界的朋友跟我讲的两个真实的名人养生长寿的经验,听来初觉荒诞,但仔细一想,并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文人历来个性张扬潇洒,喜欢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无拘无束。
以上两位的经验和医学常识相悖,其中不乏遗传的个体化差异因素,但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活得潇洒自在,几乎没有压力,是养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肆意而为与规律生活并不矛盾有人讲究生活规律,比如午睡,每天坚持1小时。
但也有人反对,如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著名中医耳鼻喉科专家干祖望老先生就把午睡和烟、酒、赌并列说成是“ 四害”,但他呢,84岁高龄时,身体好得很,住16层楼,每天上下都自己走,不坐电梯。
性格也是张扬恣肆,认为有7桩好事要持之以恒地去做,第一就是好打抱不平,认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乐在其中。
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反映出一个自在的重要性。
他就是不喜欢午睡,他把打抱不平做成一件善事,与中医讲究的生活规律、心情恬淡并不矛盾,也是一种规律,也是一种心境。
与那些具体的养生方法和观念相比,活得自在是更重要的。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另一位老教授,比干老还大9岁,叫吴考槃,他认为养生书籍,大部分内容都差不多,与其呆在故纸堆里人云亦云,还不如自出己意,从我所好,按自己喜欢的方法去生活,他概括自己的养生经验是“从我所好,以享天年”。
中医对老年人养生与健康的指导
![中医对老年人养生与健康的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7bd4b9f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11.png)
中医对老年人养生与健康的指导最初,请让我们明确一个问题:老年人对于中医养生和健康方面的指导有着独特的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渐衰退,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
因此,中医在提供老年人养生和健康指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医养生理论养生是中医传统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根据中医理论,老年人应该以“养心”为重。
中医强调心脏的重要性,将心称为“君主”,主管血液循环和心理活动。
因此,老年人应该注重调养心脏,如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等。
其次,中医强调阴阳平衡。
阴阳是宇宙万物运行的动力和基础。
老年人的身体通常偏向于阳虚,因此需要注意补阳。
中医提倡适当的运动,如太极拳和气功,来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
二、中医饮食调理中医养生强调饮食调理的重要性。
老年人应该注意合理膳食,食用有益健康的食物。
根据中医的分类法,老年人应该多食用滋阴清热的食物,如冬瓜、苦瓜和莲子等。
此外,食物的烹饪方式也要注意,避免过度油腻和油炸食品。
中医还强调饮食的节制。
老年人的消化能力减弱,容易引发消化问题。
因此,老年人应该少吃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中医还提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慢慢咀嚼食物和定时进餐等。
三、中医草药应用中医草药被广泛应用于老年人的养生和健康中。
根据中医理论,草药可以补充体内的元气和调理脏腑功能。
老年人常用的中草药包括人参、黄芪等,这些草药被认为可以增强免疫力和提高身体抵抗力。
然而,老年人在服用草药时需要谨慎。
中草药服用应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根据个体状况进行合理的调配和剂量控制,以避免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四、中医按摩和针灸疗法中医按摩和针灸疗法在老年人健康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医按摩可以刺激经络和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通畅。
针灸疗法被认为可以调整身体的气血和阴阳,起到平衡和调理的作用。
然而,老年人在接受中医按摩和针灸疗法时也应密切关注健康状况。
老年人通常身体较为脆弱,应选用温和的疗法,避免剧烈刺激。
老年人应如何通过中医养生增强免疫力
![老年人应如何通过中医养生增强免疫力](https://img.taocdn.com/s3/m/7750778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62.png)
老年人应如何通过中医养生增强免疫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免疫力也会随之减弱。
在这个时候,通过中医养生的方法来增强免疫力,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平衡、气血通畅、脏腑功能协调等密切相关。
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的各项机能已经不如年轻时那么旺盛,因此更需要注重调理和保养。
首先,饮食调理是中医养生的重要一环。
老年人的饮食应该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为原则。
多食用一些具有健脾益胃、补养气血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红枣、桂圆等。
同时,要适当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肉、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生冷以及刺激性的食物,以防损伤脾胃。
在饮食的规律上,要做到定时定量,不过饥过饱。
每日三餐要有规律,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此外,老年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季节变化,选择一些适宜的食疗方。
比如,在秋冬季节,体质虚寒的老年人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羊肉汤来温补阳气;在夏季,暑湿较重时,可以喝一些绿豆汤来清热利湿。
其次,起居有常也是老年人养生的关键。
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 7 小时。
睡眠环境要安静、舒适,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
睡前避免过度兴奋和劳累,可以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睡眠。
同时,老年人要顺应四季的变化来调整起居。
春季要晚睡早起,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夏季要晚睡早起,注意防暑降温;秋季要早睡早起,注意防燥;冬季要早睡晚起,注意防寒保暖。
适度的运动对于老年人增强免疫力也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
这些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调节呼吸和心态。
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每天坚持运动 30 分钟左右,能够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气血运行,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中医的情志调理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同样不可忽视。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如愤怒、焦虑、抑郁等。
老年人如何通过中医养生保持身心健康
![老年人如何通过中医养生保持身心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8da19c6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e.png)
老年人如何通过中医养生保持身心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各种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
中医养生作为我国传统的保健方法,对于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老年人如何通过中医养生来实现这一目标呢?首先,饮食调理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环节。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均衡,适量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
中医认为,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性味和功效。
例如,山药、薏米、芡实等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红枣、桂圆、枸杞等则有补气血的功效。
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进行调理。
在饮食方面,还需注意饮食的规律。
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此外,老年人应少吃辛辣、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脾胃。
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更要严格控制饮食,遵循医生的建议。
其次,起居有常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至关重要。
老年人应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保证 7 8 小时的睡眠时间。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
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按摩足底涌泉穴,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睡眠质量。
在起居方面,要顺应季节的变化。
春季要注意防风保暖,避免过早减衣;夏季要防暑降温,避免高温时段外出;秋季要防燥润肺,适当多喝水;冬季要防寒保暖,尤其是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
再者,适度运动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
这些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调节身心。
运动要注意适量,避免过度劳累。
一般来说,每天运动 30 60 分钟为宜。
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运动后要进行放松活动。
除了运动,老年人还可以通过按摩、艾灸等中医保健方法来促进健康。
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
如经常按摩头部的太阳穴、风池穴,可缓解头痛、头晕;按摩腹部的中脘穴、天枢穴,有助于促进消化。
长寿的秘诀——简介名老中医梁剑波的养生观
![长寿的秘诀——简介名老中医梁剑波的养生观](https://img.taocdn.com/s3/m/3459522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1.png)
长寿的秘诀——简介名老中医梁剑波的养生观
吴兆华
【期刊名称】《家庭医学:上半月》
【年(卷),期】1996(0)12
【摘要】1996年2月24日《羊城晚报》以“悬壶济世梁剑波”为题报道梁老的仁心仁术,其中有段写着“将其即席报告整理成文,在校内刊物登出,教职员工争相阅读,一时‘洛阳纸贡’。
”该“成文”即拙稿也,后经多次删改,并请梁老在百忙中审订,遂成现稿。
【总页数】4页(P24-27)
【关键词】名老中医;梁剑波;养生之道;劳逸适度;中老年人;养生观;免疫功能;鼻咽癌;百岁老人;中医药治疗
【作者】吴兆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6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名老中医谈养生——做到“三通”,必是寿星老人多利用阳光保健康
![名老中医谈养生——做到“三通”,必是寿星老人多利用阳光保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0247b2f6f121dd36a32d82a8.png)
龙源期刊网 名老中医谈养生——做到“三通”,必是寿星/老人多利用阳光保健康作者: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3年第09期名老中医谈养生——做到“三通”,必是寿星文/李俊德尚志钧,男,汉族,生于1918年。
任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中医内科教授。
尚先生生活规律,养生有术,爱好广泛,特别喜爱轻音乐、江南丝竹音乐、广东音乐,一生以“三通”为生活准则,所以虽78岁,仍健康无病。
我认为人生在世,如能保持“三通”,则能健康长寿。
“三通”即:心通、胃通、二便通。
1.心通:即是心情舒畅,保持乐观。
遇事想得开,挺得住。
人们生活在自然界,必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所以在成功时不骄傲,失败时不苦恼,平日言行要谨慎,多尊重别人,少些个人欲望,这样不顺心的事就会少。
2.胃通:就是吃东西不要过饱,饮食量及温度、硬度,以自己能耐受为宜。
过量、过冷、过硬的食物,易损伤脾胃,引起肠胃积滞不通。
特别是老年人的脾胃虚弱,更要定时定量、细嚼慢咽。
古人有“已饥方食,未饱先止”之说,老年人尤应如此。
3.便通:即要保持大、小便通顺,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年高便秘之人,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每晚排大便一次,如大便在肠道停留时间长,有毒物质被吸收,则有损健康。
古人云:“肾司二便”。
平时注意固肾气,节制房事,就有利于二便通顺。
老人多利用阳光保健康文/董劲松抹防晒别洗澡晒太阳做好准备我们在晒太阳的时候,每次可晒2小时左右。
晒太阳时,不宜空腹,不可入睡,酌情暴露身体,经常转换体位。
刚刚晒完太阳的人,不能去沐浴,哪怕是热水也不行。
夏天,在晒太阳。
中医养生之道老年人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中医养生之道老年人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5256f2d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0.png)
中医养生之道老年人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中医养生之道:老年人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所面临的常见健康问题之一。
根据中医养生之道,采取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帮助老年人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保持身体健康。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养生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老年人预防心血管疾病。
1. 饮食调理中医养生强调饮食调理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老年人应该保持均衡营养的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盐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
建议多食用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等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
此外,老年人可以适量摄入具有清热解毒、护心养血作用的食材,如红枣、山楂、莲子、黑木耳等,帮助调理心血管功能。
2. 合理运动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脏的代谢能力和心肌收缩力。
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坚持锻炼。
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同时,老年人应该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心脏受到过大的负担。
3. 心理调节中医养生非常注重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避免产生过多的压力和消极情绪。
可以通过学习放松技巧,如冥想、听音乐、与亲友交流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调节心理状态。
心理的稳定和愉悦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影响。
4. 中医药调理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老年人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按照个体情况选择中医药调理的方法。
例如,常用的中药材有山楂、红花、丹参等,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祛风降脂的作用。
然而,使用中药时应注意遵循医嘱,不宜自行使用或擅自增减剂量。
5. 合理用药针对老年人容易患心血管疾病的特点,合理用药可以帮助预防疾病的发生。
老年人应该注意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相关指标,遵医嘱定期测量并进行调理。
同时,注意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不随意停药或更换药物,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出现身体不适或药物副作用,应及时就医咨询。
老人养生之道方法
![老人养生之道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080ea761eb91a37f1115cd8.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老人养生之道方法
导语:养生的方法比较多,在养生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对年轻人如果想要养生,不仅是要正确的饮食,运动也是很关键的,运动增强体质有
养生的方法比较多,在养生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对年轻人如果想要养生,不仅是要正确的饮食,运动也是很关键的,运动增强体质有很好效果,这对年轻人来讲,在预防疾病上有很好帮助,那老人养生之道是什么呢,这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
老人养生之道:
老年人一旦气血不足,常见的症状,就是面色苍白或者是萎黄,头晕眼花,甚至是会出现心悸毛病,以及多有失眠症,活动不利,四肢有麻感,皮肤出现问题,或者是身体的其他的脏器也开始出现毛病了。
这个时候,就要明白,你的养生必须抓起来了。
所以,中老年人的养生宗旨,也就呼之而出,主要是用在补血养血,益气生血上面。
中老年人如果想要气血充足的话,就得在平时的时候,吃一些可以补血的食物,一般情况下,蔬菜类的补血物有黑木耳,或者是菠菜,以及胡萝卜等。
而对于水果类的则有桑葚,荔枝等。
肉类就相对较多了,猪肉,羊肉,甲鱼等都可以起到补血的作用的。
中医上有一个说法,那就是,久视伤血,也就是说,人不能长时间地去看某个东西,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导致你的气血而损等。
因此,在这个时候,中老年人,要避免常时间看书,看电视,看报等。
有效合理地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好,这样,才不至于在没有补血的情况下,却把血给损耗了。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国医大师养生之道 做到四点必长寿
![国医大师养生之道 做到四点必长寿](https://img.taocdn.com/s3/m/3fb80de8d15abe23482f4d6c.png)
国医大师养生之道做到四点必长寿*导读:养生现在在生活中是很流行的,不仅仅是老年人追随养生,现在很多的年轻人也是追随养生的,并且有很多的大师也是在追随养生,在生活中能够怎么增加寿命呢?国医大师有什么养生之道呢?……长寿秘方1:一是不争名不争利,心态上凡事顺其自然。
二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三是爱运动,每天早上练八段锦。
他说:"我冲凉有个秘方,冷热水交替,是相对的冷热交替。
这样血管不断收缩扩张,就像是做了一次血管按摩一样。
"长寿秘方2:60年长期坚持吃一种养生粥,所用原料:绿豆50克,薏苡仁50克,莲子50克,扁豆50克,大枣30克,枸杞子10克,黄芪250克(普通人每天30克就可以了)。
黄芪水的制作:黄芪250克加适量水泡20分钟,煮15分钟,沥出汤水。
然后再加2碗水煮20分钟,再加一碗水煮15分钟,两部分汤水合并用来煮粥。
养生粥的做法:将前五种食材洗净放入沙锅,加入黄芪水,急火煮沸后慢火炖40分钟,加入枸杞子一起再煮10分钟。
每天取五分之一,早饭前和晚上各吃一半。
长寿秘方3:吃东西要细嚼慢咽。
陆老常说:"要带着一种享受的态度去吃东西。
"他每天都会吃2个鸡蛋,他认为鸡蛋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能够抗衰老。
每天早起,陆老都会用手搓耳朵、揉肚子,让血液流动顺畅。
习惯晚上睡前泡脚,以便让自己休息得更好。
长寿秘方4:人的长寿与衰老均与气血息息相关。
气血流畅、循环周身,则脏腑调和、健康长寿。
颜老常吃的膏方中主要是一些健脾、补气、活血的药物,不外乎红花、桃仁等。
提倡每天早上空腹用开水冲服,不主张一天服两次。
现在老年人为了养生很大的目的就是为了长命百岁,为了能够活的时间更长一些,所以养生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并不是随随便便的就能活得长命百岁的,所以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名老中医谈养生——长生有术惠天下百岁老人的养生共性
![名老中医谈养生——长生有术惠天下百岁老人的养生共性](https://img.taocdn.com/s3/m/66ee53bde009581b6ad9eb04.png)
龙源期刊网 名老中医谈养生——长生有术惠天下/百岁老人的养生共性作者:李俊德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1年第05期名老中医谈养生——长生有术惠天下文/李俊德李少波,男,汉族,生于1910年2月。
系甘肃中医学院中医主任医师。
李老出身养生世家,师承家传,喜爱武术。
练功60余年逐渐祛除了青年时期所患的诸如肺结核、尘肺、鹤膝风、胸膜炎等顽症,挽回了生命,并获得了后半生的健康体质。
李老博采释、道、儒各家之精义,以中医《内经》理论为基础,总结出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方法——“真气运行法”,经过十五年来的锻炼、研究、推广,证明对久治不愈的慢性病有比较满意的效果。
我出身于养生世家,祖父练功四十余载,身体一贯健康,80岁时无病而逝。
我在青年时期体弱多病,肺结核、尘肺、神经衰弱、鹤膝风、胃肠功能紊乱、严重痔瘘、胸膜炎等顽疾同时袭来,医药罔效,后经祖父传授行气导引术挽回了生命,逐渐祛除了各种难治之症。
当时还患有严重失眠,后来就以练功代替睡眠,每夜至多睡3-4小时,其余均为练功时间。
晨起练内家拳、五禽导引、漫步周天等动静结合的功,闲时喜静坐调息。
由于多素爱武术,曾专练目力多年,现在我的视力仍为1.5,书写小字仅戴200度花镜。
我曾患多发性关节炎,骨质增生,以运动形式适当治疗,现在四肢关节大都无碍,唯膝关节在下楼时尚感不适,但不影响我繁忙的工作。
本人承师家传,练功六十余年,并博采释、道、儒各家之精义,以《内经》的理论为基础,总结出用以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方法,即“真气运行法”。
该法是旺盛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手段,能凝神调息、培养真气、贯通经络、燮理阴阳,使人体生理有序化,从而发挥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控制的潜在能力。
我数十年练“真气运行法”,向无感冒。
目前我虽八十有四,仍耳聪目明、精力充沛,且有很好的记忆力,这都是以“真气运行法”贯通任督脉,周天运转、还精补脑而得到的。
我的日常生活也很有规律,穿衣喜欢宽舒自然。
因练功关系,一般比别人衣着单薄些。
中医养生之道老年人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中医养生之道老年人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311bbf8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5.png)
中医养生之道老年人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应如何通过中医养生之道来预防心血管疾病呢?下面将从饮食、运动、调节情绪等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饮食调理中医养生的饮食调理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之一。
老年人应注意控制饮食热量,适量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
蛋白质可以选择些易消化的食材,如鸡蛋、鱼肉等,膳食纤维则可以从水果、蔬菜以及全谷类粮食中获取。
此外,老年人要少食用盐、油和糖,避免过度摄入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
二、适宜运动适量的运动对于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
中医养生强调的“和为贵”原则告诉我们,老年人的运动方式应以柔和、缓慢而适量为主。
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老年人需要根据自身身体情况选择体育运动项目,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和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负担。
三、合理调节情绪情绪对心血管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医养生中强调调节情绪的重要性,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遇到困扰时,可以通过与亲友交流、参与兴趣爱好、学习舒缓压力的方式来调节情绪。
此外,老年人还可以利用中医养生的方法,如按摩、针灸等来缓解身心压力,促进血液循环。
四、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中医养生要求老年人要戒烟限酒,远离烟草和酒精对心血管的不良影响。
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戒烟限酒更为重要。
研究表明,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对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
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老年人的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养生学说告诉我们,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充足睡眠、定期体检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此外,老年人还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受到环境污染的伤害。
综上所述,中医养生之道为老年人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适宜的运动、调节情绪、戒烟限酒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老年人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衰老进程。
老年人预防皮肤问题的中医养生之道是什么
![老年人预防皮肤问题的中医养生之道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686bd26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5.png)
老年人预防皮肤问题的中医养生之道是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皮肤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和问题,如皮肤干燥、瘙痒、皱纹增多、色素沉着等。
这些皮肤问题不仅影响老年人的外貌美观,还可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适。
中医认为,皮肤是人体内在脏腑功能的外在表现,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气血、阴阳平衡,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改善皮肤问题。
那么,老年人预防皮肤问题的中医养生之道究竟是什么呢?首先,饮食调理是关键。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许多食物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对于老年人来说,应多吃一些具有滋阴润燥、养血润肤作用的食物。
比如,银耳、百合、雪梨、山药、枸杞、黑芝麻等,这些食物能够滋养肺肾,润肺生津,从而使皮肤得到滋养。
此外,老年人还应注意饮食的均衡,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 A、C、E 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猕猴桃、坚果等,这些维生素有助于抗氧化,延缓皮肤衰老。
同时,要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和吸烟,这些不良习惯容易导致体内湿热内生,影响皮肤的健康。
其次,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老年人的皮肤健康也至关重要。
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养肝血,使气血充盈,皮肤得以濡养。
老年人应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保证 7 8 小时的睡眠时间。
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按摩涌泉穴,有助于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此外,创造一个安静、舒适、黑暗的睡眠环境,也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再者,适度的运动能够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对皮肤健康有益。
老年人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运动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通过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使皮肤的血液循环更加通畅,从而保持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情志调节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面。
老年人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焦虑、紧张和抑郁。
中医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不良的情绪会影响脏腑的功能,进而反映在皮肤上。
因此,老年人要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老中医梁剑波教授谈中老年人养生之道[按语]广东省名老中医、广州中医学院教授、肇庆市中医院名誉院长梁剑波主任医师应中山大学工会之邀,来我校作中老年人养生防病的专题讲座。
梁老多才多艺。
从医数十年,造诣湛深,医学医德誉满园内外。
他年逾70仍耳目明,发乌颜荣,行动敏捷,谈锋犀利,讲话深入浅出,寓意深远。
所言者多是梁老多年积累之经验体会,与会者皆曰:“受益匪浅!”现应广大师生的要求,特整理如下。
今天有机会到华南最高学府,与大家共同谈养生问题,本人觉得非常荣幸,由于我的普通话说的不准,听起来不易懂,所以让我用广州话来说,但广州话也说不准,(笑声)带点新会、肇庆的口音,请大家原谅。
近几个月我曾来这里为一些教授看过病,在《点羊城晚报》有时也写点不成样子的文章,谈到养生之道这个问题,中山大学校领导让我为大学介绍养生的经验,其实,养生之道,恐怕在座的学者、专家比我还高明得多,正应了广州人的一句话:“学府门前卖文章”。
我自己,用广州话是:“毛管都会竖直”,因为来这里不知讲什么好。
但我记得中国有句成语:“抛砖引玉”,如果我的讲话作为一块砖,能引出大学的玉,我就很高兴!养生之道,在中国典籍里是浩如烟海,真是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很多人都认为我对养生之道有研究,很多地方请我去谈,但究竟要讲什么呢?我今年71岁,耳聪目明,与一些同龄人相比,我的确显得年轻些,这几年我是怎样走过来的呢?如果从这里开始讲,比只搬《内经》、《遵生八笺》或前人的吐纳、气功等作容易明白,故我不耻浅陋,谈谈我自己的养生之道。
这里来的都是中老年专家,国家的财富,我觉得谈一下也有好处,让大家都能健康长寿,造福人类,为后代人材的培养多下点功夫,有什么不好呢?我是在51至52刚时得冠心病的,比较重。
因为长期诊病,每天门诊量一般210-280人次,量少时也有180人次,四名助手围着,行医40年,忙得整个人烦躁易怒,全身不适,失眠,瘦得挺历害,当时我在中同医学院教书,刚好是大跃进年代,教务很忙,既要写书,又抓一个祖国医学教研组,一病下来几乎垮了,身体检查结果是:早期动脉硬冠心病,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
由于我爱好饮酒,左心室肥大,主动脉弓增长增宽,高血压……,没一样称得上健康人,于是注意查找前人养生的著作、近人的文献报道,自己摸索出一条经验,就是几句话,细玩起来,有一定道理。
第一句是“不必跑步”,这是就我的经验来说,我搞了几十年的中、西医,见到猝死者多为经常跑步的人,此事与现在提倡跑步养生的说法有出入。
现在的一般说法是跑步怎样有益健康,说跑步能使心血管扩张,使筋骨长健等。
我自己认为,我有上述数种疾病,跑步,心脏负但了吗?值得研究,跑步时高度兴奋,心血管扩张;一静下时,血行突然受阻,久面久之就会影响心房心室的瓣膜。
那么跑步对其他人有什么好处呢?我看国外有几个球员,象打足球的,多是猝死,肇庆有六位领导,是经常跑步,电机厂那位最明显,跑步4年多,那天与刘x x 两个人交谈间,突然脑袋一搭拉就死了。
同样情况,一共六例。
我觉得书本与自己的感受不同,故我告诫了好多人,叫他们勿跑步,若跑步,应按照《内经》提倡的那样:“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
”我抓住院工作30年,一早我便叫大家下楼散步,慢步上楼。
坚持40-50天,许多人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等也慢慢地降下来。
有个叫严x x的比较明显,他长得较胖,坚持跑步3-4年,肚皮似乎收缩了,但一不跑步又胖了起来,以后再也难负担了,于是改为散步,结果最终解决问题。
因此,60岁以上或中年人喜爱跑步的,怎么不妨学古人“披发缓形”,“广步于庭”呢?慢慢地闲庭信步,我看是可以的,且它的含义我觉得很深奥。
散步也有几种方式,譬如:“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像我们这样要工作到深夜十二点的人,不吃饱怎么能维持?故我不主张晚饭少吃一口,而主张饭后散步,清晨不必散步,晚饭后散步有点好处,能望远山和绿树,心旷神怡,看看绿草植物,对视神经萎缩,中心性视网膜尖炎,晶体混浊的同志照此办理而收效。
中医认为,绿色可养肝。
青的食物能入肝经,肝开窍于目,故远望青绿植物,眼睛可得保养,迟一些昏花。
所以我主张晚饭不要少吃,就算少吃也未必能活到九十九,故每个人可据自己的特点,尤其是专家教授,每晚都要读书、看报、写文章、手记,工作十分忙杂,须自己掌握分寸,所谓“专家医生”的话,不一定全信,我本身是医生,您也不一定要信我,首先要相信自己,最近我又写了一篇《再谈我的养生之道,请勿轻信医学滥言》。
因有少数人,片面追求稿费而随便地“卖”:什么“鸡蛋壳可补脑,多吃几个也也无妨”,什么“不宜吃鸡屁股,它含毒最多”,等等。
十天前的《x x 晚报》说不宜吃鸡屁股,十天后却又说鸡屁股的营养最丰富。
撰写的两人都是专家,叫我信谁呢?这些医学滥言,不可轻信。
吃两件鱿鱼两面三刀件海蜇皮,立即增加胆固醇,稍为买条猪肠炸酥吃,又要增加甘油三脂?我们的食物结构很复杂,蔬菜可溶脂肪,吃两件猪肠又怎么会使血脂立即增高呢?!我认为,如果今天散步,吃某些东西没有不舒服,以后就可以放心地“照章办理”。
所以说“晚饭少吃一口,活到九十九”是个性而不是共性。
有些人可少吃一口,不如我们这样忙碌的人可以,而散步以晚饭后进行效符合“养生之道”。
第二句是“无须吃素”,好些报道说,某国的百岁老人是吃素的,某某山区老人是吃素的,长寿至140岁,云云。
请勿轻信,我们这样的日理万机,工作繁忙,不是几条青菜、芥兰、荷兰豆或两面块莲藕可解决问题的。
如果这样,我们研究生物、营养的专家就不必谈食物营养搭配,每日需要多少卡路里了,医院也不用设营养师了,对不对?这点是最辩证的,以某朝代一个百多岁的人来概括众人均吃素,根本荒谬!不是我信口开河,我做过校长,副市长,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医院院长,管的事多而繁琐:学校的房子快倒了就来找我;职工的鸡丢了来找院长,我的心肝都操碎了,难道靠几片青菜就能解决问题?我的太太也开玩笑地说,这样熬瘦了我的先生还得了?(笑声)因此营养是很重要的,但我们的收入有限,可吃容易办到的如鸡蛋,牛奶、豆浆、鱼类、鸡猪肝、羊肉等,吃得复杂一些不要紧,同时不要过分强调“忌口”,基本的营养物也不敢吃。
如有的人吃鲤鱼就肚痛,我却认为他肚痛的肠胃不习惯,再煮而食之却不痛了,还有些吃两块鸡肉也喉痛的亦不要怕,凡是不敢吃某些东西的人都有点僻性偏见,多吃一、二次就好。
我体会到不必吃素也无须“戒口”,吃素不能解决在座的日常复杂事务之需要,吃素未必长寿。
故我有一文曾说,鼎湖山的老和尚可以吃素,但我们万万不可能吃素。
当然,“甘脆肥浓,腐肠之物”。
甘脆肥浓是易舒肠胃的食品,但我们并非整天不停地吃,肉食十分需要。
您看看,古时的孔子孟子都知道,“五十非帛不暖不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2000多年前的人都有这个头脑,难道我们今天还说吃素可以长寿?我主张极力反对,不必跑步,无须吃素应是养生的第一真义。
第三,四句是“爱好广泛,劳逸适度。
” 爱好不妨广泛些,58岁那年我体会较深,知识分子工作较单调,如研究文学的就只与文字打交道,井水不犯河水,容易引起早期动脉硬化。
40-42岁就来病了,眼镜越来越深,容易产生卡他性耳鸣,等等。
为什么会这校呢?细致地研究,都是生活过分单调所致。
现在离休干部多较长寿,与爱好广泛有关。
如跳舞、写诗词、练书法、种花、载竹、种兰、养鱼、养鸟、弹吉他,拉提琴或二胡等,确实在生活中起调节作用,是长寿健康之道。
因此,我觉得爱好广泛是养生的真谛之一。
最近我另辟一小庭院种兰、养鱼、但没养鸟,因为我自己有些反感,当年我被囚禁“牛栏”达11个月之久,戴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游行三天,被人囚禁,我是喜动的,顿觉全身不适,故我一离开“牛栏”,便叫太太马上放走小鸟,我不养鸟,儿子养鸟我也反对。
我近日书一联:“唯善读书是安乐法,栽花种竹生命调心”。
我喜画画,因爱画者多寿,好棋者多夭,君试看张大千80多岁,去年才死,我们的齐白石95岁才仙逝。
黎雄才生生今年84岁,耳聪目明,下乡时我和他一起骑单车跑40公里。
故作画、写生是一件快事。
特别是我们整天对着病人,悉眉苦脸,使人伤感,故我学书法,1-2天临两面三刀帖书法。
呀!好像吃了一帖清凉散,全身舒服了,得空之余,我曾写两幅石莲花,题两句下去,心情很愉快,送给远道而来的朋友,这是养生之道的一条重要经验。
我最近为养生之道又写一书,《南方周末》来约稿出版,对我促进较大。
养鱼,种兰花,每天用丝质布逐块叶擦干净,这种劳动很好,令心情怡悦,自我陶醉嘛!有时去买些硬壳做肥料,过几天看看它,花开花落,对我们心身心有好处,爱好广泛,不仅是种花养鱼,听音乐,练书法等,甚至带孙儿去饮早茶也是一种享受,抱抱他,亲亲他,尽天伦之乐,要教他饮茶。
说到茶,它是养生之大内容。
几千年来,从唐代开始,我们中国人没被肝炎等疾病“杀”绝,茶叶有一功,唐朝的陆羽被称为“茶王”,为茶写过很多文章,有一套茶经,其他如唐代卢同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一代文豪苏东坡亦爱饮茶,“吃玩东坡肉,必泡一壶雨前茶”。
饮茶的作用非常大,它具强心、利尿、提神、养颜、益智、固齿等功效。
爱好广范,应包括饮茶在内,在座诸位不防带孙儿多往您校的:“紫荆楼”饮茶。
(笑声)朋友来了即使怕睡不好,亦不防饮淡淡的咖啡,不必放糖,可放几粒盐,如此调节生活,花钱不多,比死啃书本有用。
迎”,右“气口”,出现此现象是较严重的,故我从不吓人,即使其病情很重,也先安慰其家人。
我说:“这个病须慢慢来,可以解决。
” 这一点很重要,因我算是一个颇有名气的医生,您吓唬他一下,全家也吃不下饭,很多年青人不理解我这种做医生的道德,以为我可治万病,可我拉他在一旁悄悄说明此病晃治,但我不能当着病者及家属说这样,有的病人3-5年都可活下来,虽有病,但也可带病延年,您何必吓得家人惊慌失措呢?没有必要嘛!也不说明你有真“功夫”,因为你未必有把握治好他,你不说,家人或更信任你,结果还可提高你的医疗技术。
从此点看来,我更理解火与怒能伤人。
当然过喜也可伤人的呀!《儒林外史》在座的老专家肯定看过,范进中举,考了几十年试不中,最后考上举人便喜疯癫了!(笑声)这件事就是欢喜过度造成的嘛,故平素应有涵养,遇事情便不会立即上“火”,一下子就动怒。
所以,“遇事勿急,勿火勿怒”应持之以恒。
我这六句话,需经常有恒心去做,这样才能“百岁乃度”。
即是说,活到一百岁也不为奇,我自己是按此而行的,我的一个叔父也是这样做的。
我的七叔梁思礼在航天部工作,是总工程师,有年新会环城中学剪彩时他回来,他患有冠心病,早期动脉硬化,见到我就说,我俩年令差不多,可你不显老,我说,我老了,不是吗?近来因为用脑,头发脱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