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那个决定人的行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刚出生的小马小鸭小鸡独自能站立会觅食,刚出生的人没有其他人的照料会死。
本能主要是指受基因决定的复杂的行为模式。
人类本能的需求由基因决定,但满足这些需求的方式确实千差万别,不同的社会文化有不同的食谱和处理食物的方式,而且将不同食物赋予不同的意义。不能用遗传来解释。
人能够在行为之前思考行为的后果并选择行为的方式。
同一个人,在垃圾场能表现出吐痰行为,在五星级宾馆却不会表现这种行为。
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情景下也会表现不同的行为,如考试作弊不作弊,上课迟到不迟到,那是因为个人的经验和认识不同(历史环境不同),所处的具体心理(内部)环境也不相同。
气象学家指出,人的身体与精神反应都深受气象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人的行为。气温升高,攻击行为和暴力犯罪增加。
请对方辩友用遗传解释一下斯坦福监狱实验和米尔格拉姆实验。
守辩
假定情况
对策
对方辩友提起本能什么的。
对方辩友对先天遗传与本能行为的描述只能说明先天遗传是行为的必要因素,并不能说明先天遗传对这些行为的主导作用,本能行为的具体表现只能由具体环境来决定。
华生说过“在人类的反射目录中,找不出哪一种相当于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所说的本能”。
请问对方辩友:为什么现在我们都在这个教室上课,请问这个行为是由哪一个基因片段决定的?(这个当然是因为我们的课表这样安排的缘故,是环境因素。)
请问对方辩友:为什么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为不同的行为呢?
请问对方辩友:为什么不同的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却表现出相同的行为?
请问对方辩友:为什么下课人特别多时候齐大西区门口同学们不管红绿灯就过,而在中环的时候就得等红绿灯呢?(情景压力,环境因素。)
对方辩友提非行为的东西(如智力,性格什么的)。
对方说的是人的智力(或人格,其他的),并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人的行为,我方的观点是后天遗传决定人的行为,并不是环境决定论(决定整个人)。请对方清楚。
对方辩友提非人类的东西(如动物什么的)。
今天要讨论的是人的行为,并不是其他动物的行为。人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人的行为自然不能与其他动物的行为相提并论。人的本能行为与动物的本能行为也有本质的区别,因其受到文化、心理、社会诸因素影响。
主要小论据
提供者
小论据摘要
亚里士多德指出:人在本质上社会性的动物
个体的智力曲线千差万别,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后天学习的因素所引起的。
麦考尔等人的纵向研究发现,斯坦福-比奈测分两岁半到十七岁平均变化为28.5分,最高的个体变化达40分。
泰勒的一项研究揭示,上层社会的儿童四岁时平均智商为110-115,到了成人仍能保持这一水平,甚至还有提高,而下层社会的儿童(如贫困的黑人儿童)四岁时的平均智商为95,到了成人时会下降至80-85。
著名实验
实验内容摘要
分析
斯坦福监狱实验
1971年,津巴多受聘担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他在那里进行了声名狼藉的斯坦福监狱实验,随意指派24名师范学院学生在位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的地下室内的模拟监狱内充当“囚犯”和“看守”(另有3名大学生作为候补,但没有参加实验)。
这些学生很快就进入所扮演的角色,“看守”显示出虐待狂病态人格,而“囚犯”显示出极端被动和沮丧。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
遗传决定论危害巨大,种族主义(种族奴役,种族隔离,种族清洗,话语暴力)的根源。
王充在《论衡》中说,“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行,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
1938年2月6日,《纽约时报》报到了美国宾州一座农庄里一个5岁多的女童安娜,由于母亲担心其是私生子害怕社会压力,一直被关在储存室里,被发现时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也不会自己吃饭,也没有任何情感表达。
直立行走和说话本来是人类的特征,但是,对每一个具体的儿童来说,遗传只是提供了直立行走和说话的可能性,没有人类的社会环境,这种可能性不可能变成现实性。
丹尼斯在德黑兰的孤儿院发现,该院58%孤儿1岁以上还不会独立坐,85%到三岁还不会走路,开始站立和扶着栏杆走的年龄平均为70周。后来,抽出10个婴儿进行实验,增加保育员,这些婴儿开始站立和扶着走的年龄提前到平均41周。
这些参与者都没有什么虐待狂和受虐狂的基因,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不得不表现出这些行为而已。
米尔格拉姆实验
权力服从研究
参与者将被隔离在一个小房子里,但可以透过墙壁与隔壁的人说话。
参与者将扮演“老师”,提问隔壁的“学生”、并被寄予一个“电机控制器”。学生一旦答错,就按下按钮~每次电压会逐渐升高最高450瓦特。参与者将以为“学生”会真正受到电击。但事实上,“学生”并不存在。惨叫只是出于一台录音机。
行为分类:本能行为,社会行为
分析
辩题分析:
后天环境和先天遗传都是人的行为的必要因素。
环境:人的当前行为由人所处的当前外部环境和个体的内部环境所决定,内部环境包括生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生理环境即是个体当前的生理构造及生理机能,个体在先天基础上在后天环境中形成,心理环境主要是个体的经验,在后天环境中形成。
行为客体:人的行为目标指向。
行为环境:行为主体与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
行为手段:行为主体作用于客体时所应用的工具和使用的方法等。
行为结果:行为主体预想的行为与实际完成行为之间相符的程度。
人类行为的发生过程是以内外环境的刺激为基础的,刺激人类行为产生的最重要的刺激源是与人的客观需求相联系的因素。因此可以说,刺激——人——行为3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人类丰富多彩的行为。
方仲永到少年五岁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的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12-13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泯然众人矣”。
曾子杀彘(zhì,猪),孟母三迁(西汉·刘向《烈女传·卷一·母仪》:“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现在学生上学择校。
高尔顿对一百年间(17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868)全球的总统,首相,将军,文学家,科学家共977人的家谱进行了调查,发表《遗传与天才》,断言天才是遗传的,得出遗传决定论。美国霍尔说过:“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如果一个儿童在15岁以后才开始接触语言,他的语言能力将无法被激活。
1920年印度传教士辛格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区勾达姆里村发现的两个狼孩卡玛拉和阿玛拉。两个狼孩被捕时最大的特点是习得了狼的行为,四肢行走,昼伏夜行,而完全失去了人性,不会说话,不吃熟食,不愿穿衣,不会直立行走。大狼孩经过几年的训练之后学会了直立行走,穿衣服和吃熟食,但到17岁去世时只学会了50个词汇,知道了一些极其简单的数字概念,说一些简单的话,智力水平相当于3.5岁的正常儿童的水平。
分析辩题,确定定义
辩题
己方:后天环境决定人的行为
对方:先天遗传决定人的行为
定义
后天【acquired】:出生以后获得,指人或动物离开母体后的生长时期。哲学名词,指来自经验和实践。
先天【congenital】:自出生即存在的或自出生开始的谓与生俱来,先于感觉经验和直接实践。指人或动物诞生前的胚胎时期。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一•参附汤》“先身而生,谓之先天;后身而生,谓之后天。”
《高子遗书·会语六一》:“命之所有,先天也;人之肎(kěn)为,后天也。无先天不起后天,无后天不成先天。”
环境:环境(environment)是指周围所存在的条件,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通常所说的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环境为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丰富的资源和必要的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
行为是人类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及具体的生活方式,它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不同的个人或群体,在社会文化制度、个人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或对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所做出的能动反应。现代心理学家一般认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外显活动。一般来说,人的行为由5个基本要素构成:
行为主体:人,具体而言是指具有认知、思维能力,并有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
华生经典名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我可以保证:任意挑选任何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能、嗜好、趋向、能力、天资和他们祖先的种族如何,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盗贼。”
米德等人研究了新几内亚的三个民族的行为特点,结果表明:来自同一个祖先的不同民族各具特色。山丘地带的阿拉比修族,崇尚男女平等,成员相互友爱、团结协作,没有恃强凌弱和争强好胜的现象,一派祥和。河川地带的孟都古姆族,以狩猎为主,男女间有权力之争,对孩子处罚严厉,其表现为攻击性强,冷酷无情,妒忌心强,妄自尊大,争强好胜。湖泊地带的张布里族,女性是社会的主体,二男性则处于从属地位,这种社会分工使女人表现出刚毅、支配、自主愉快和的性格,男人则有明显的自卑感。
——————————————
实验结果:
结果在米尔格伦的第一次实验中,百分之65(40人中超过27人)的参与者都达到了最大的450伏特惩罚。尽管他们心理不太舒服。
同上,迫于情景压力,甚至能够使得人们触及道德底线。
设辩
类型
内容
攻辩
请问对方辩友:以前很多同学都在人文楼上自习,现在好多同学都上图书馆上自习,请问上图书馆上自习这个行为是由哪一个基因片段决定的?(这个当然是因为这学期图书馆开通了比人文楼环境更好的自习室的缘故,是环境因素。)
人一出生后,先天的遗传便难以变更,人的行为表现在后天环境中,随后天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为不同的行为,不同的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却可以表现出相同的行为。
注意:我们要讨论的是人的行为,我们的观点环境决定行为论,而不是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整个人)。因此我们主要研究人的行为与先天遗传、后天环境的关系,可以不必太纠结于非人(动物什么的)的和非行为(人格,智力什么的)的部分。
遗传: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目前已知地球上现存的生命主要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遗传学上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后代的现象。
决定:起决定作用。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决条件;起主导作用。
行为:动物所做的有利于眼前自身存活和未来基因存活(包括利他活动)的一切事情,或者说是在个体层次上,动物对来自体内的生理变化和来自体外的环境变化所做出的整体性反应。
事实是:出身上流社会的人比出生下流社会的人一定有更优越的学习和发展的环境而不是有更优秀的基因。
夫妻两人出生时都不近视,后来看书不当都近视了,他们的孩子就有60%的几率近视,远远高于正常的先天近视率。
说明,基因从上一代的环境中得到改变,然后可以影响下一代。
墨子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变亦变”。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华生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它的构成单位是反射,而反射就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刺激和反应都描述的是主体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遗传只是内部环境的一部分。
暴力电影中对暴力的美化神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青少年的暴力倾向,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暴力电影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校园暴力和校园枪击案的“黄金时期”。
遗传:正常情况下,遗传物质在合子(受精卵)形成后将不再改变。
决定:A决定B,A是B的必要因素,A对B起主导作用。
行为:行为的五要素中,有四个是属于当前环境的,遗传只属于行为主体的一部分。
逻辑分析:
后天环境和先天遗传都是人的行为的必要因素。只需证明,两个因素中后天环境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
人的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共同过程,其中环境是行为重要组成部分,而遗传只是行为主体——人这个总体的一部分。因此先天遗传、后天环境和人的行为的关系中,后天环境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先天的遗传在保证后天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可以决定人的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但对于人的行为,先天遗传只能间接地产生影响,当然没有后天环境地直接作用作用大。
若是参与者表示想要停止实验时,实验人员会回覆他:请继续。这个实验需要你继续进行,请继续。你继续进行是必要的。你没有选择,你必须继续。如果经过四次回覆的怂恿后,参与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实验便会停止。
否则,实验将继续进行,直到参与者选择施加三次450瓦特电压结束~
——————————————
实验假设:
一致认为只有少数几个人大约10分之1甚至是只有1%。会狠下心来继续惩罚直到最大伏特数。
本能主要是指受基因决定的复杂的行为模式。
人类本能的需求由基因决定,但满足这些需求的方式确实千差万别,不同的社会文化有不同的食谱和处理食物的方式,而且将不同食物赋予不同的意义。不能用遗传来解释。
人能够在行为之前思考行为的后果并选择行为的方式。
同一个人,在垃圾场能表现出吐痰行为,在五星级宾馆却不会表现这种行为。
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情景下也会表现不同的行为,如考试作弊不作弊,上课迟到不迟到,那是因为个人的经验和认识不同(历史环境不同),所处的具体心理(内部)环境也不相同。
气象学家指出,人的身体与精神反应都深受气象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人的行为。气温升高,攻击行为和暴力犯罪增加。
请对方辩友用遗传解释一下斯坦福监狱实验和米尔格拉姆实验。
守辩
假定情况
对策
对方辩友提起本能什么的。
对方辩友对先天遗传与本能行为的描述只能说明先天遗传是行为的必要因素,并不能说明先天遗传对这些行为的主导作用,本能行为的具体表现只能由具体环境来决定。
华生说过“在人类的反射目录中,找不出哪一种相当于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所说的本能”。
请问对方辩友:为什么现在我们都在这个教室上课,请问这个行为是由哪一个基因片段决定的?(这个当然是因为我们的课表这样安排的缘故,是环境因素。)
请问对方辩友:为什么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为不同的行为呢?
请问对方辩友:为什么不同的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却表现出相同的行为?
请问对方辩友:为什么下课人特别多时候齐大西区门口同学们不管红绿灯就过,而在中环的时候就得等红绿灯呢?(情景压力,环境因素。)
对方辩友提非行为的东西(如智力,性格什么的)。
对方说的是人的智力(或人格,其他的),并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人的行为,我方的观点是后天遗传决定人的行为,并不是环境决定论(决定整个人)。请对方清楚。
对方辩友提非人类的东西(如动物什么的)。
今天要讨论的是人的行为,并不是其他动物的行为。人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人的行为自然不能与其他动物的行为相提并论。人的本能行为与动物的本能行为也有本质的区别,因其受到文化、心理、社会诸因素影响。
主要小论据
提供者
小论据摘要
亚里士多德指出:人在本质上社会性的动物
个体的智力曲线千差万别,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后天学习的因素所引起的。
麦考尔等人的纵向研究发现,斯坦福-比奈测分两岁半到十七岁平均变化为28.5分,最高的个体变化达40分。
泰勒的一项研究揭示,上层社会的儿童四岁时平均智商为110-115,到了成人仍能保持这一水平,甚至还有提高,而下层社会的儿童(如贫困的黑人儿童)四岁时的平均智商为95,到了成人时会下降至80-85。
著名实验
实验内容摘要
分析
斯坦福监狱实验
1971年,津巴多受聘担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他在那里进行了声名狼藉的斯坦福监狱实验,随意指派24名师范学院学生在位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的地下室内的模拟监狱内充当“囚犯”和“看守”(另有3名大学生作为候补,但没有参加实验)。
这些学生很快就进入所扮演的角色,“看守”显示出虐待狂病态人格,而“囚犯”显示出极端被动和沮丧。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
遗传决定论危害巨大,种族主义(种族奴役,种族隔离,种族清洗,话语暴力)的根源。
王充在《论衡》中说,“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行,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
1938年2月6日,《纽约时报》报到了美国宾州一座农庄里一个5岁多的女童安娜,由于母亲担心其是私生子害怕社会压力,一直被关在储存室里,被发现时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也不会自己吃饭,也没有任何情感表达。
直立行走和说话本来是人类的特征,但是,对每一个具体的儿童来说,遗传只是提供了直立行走和说话的可能性,没有人类的社会环境,这种可能性不可能变成现实性。
丹尼斯在德黑兰的孤儿院发现,该院58%孤儿1岁以上还不会独立坐,85%到三岁还不会走路,开始站立和扶着栏杆走的年龄平均为70周。后来,抽出10个婴儿进行实验,增加保育员,这些婴儿开始站立和扶着走的年龄提前到平均41周。
这些参与者都没有什么虐待狂和受虐狂的基因,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不得不表现出这些行为而已。
米尔格拉姆实验
权力服从研究
参与者将被隔离在一个小房子里,但可以透过墙壁与隔壁的人说话。
参与者将扮演“老师”,提问隔壁的“学生”、并被寄予一个“电机控制器”。学生一旦答错,就按下按钮~每次电压会逐渐升高最高450瓦特。参与者将以为“学生”会真正受到电击。但事实上,“学生”并不存在。惨叫只是出于一台录音机。
行为分类:本能行为,社会行为
分析
辩题分析:
后天环境和先天遗传都是人的行为的必要因素。
环境:人的当前行为由人所处的当前外部环境和个体的内部环境所决定,内部环境包括生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生理环境即是个体当前的生理构造及生理机能,个体在先天基础上在后天环境中形成,心理环境主要是个体的经验,在后天环境中形成。
行为客体:人的行为目标指向。
行为环境:行为主体与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
行为手段:行为主体作用于客体时所应用的工具和使用的方法等。
行为结果:行为主体预想的行为与实际完成行为之间相符的程度。
人类行为的发生过程是以内外环境的刺激为基础的,刺激人类行为产生的最重要的刺激源是与人的客观需求相联系的因素。因此可以说,刺激——人——行为3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人类丰富多彩的行为。
方仲永到少年五岁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的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12-13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泯然众人矣”。
曾子杀彘(zhì,猪),孟母三迁(西汉·刘向《烈女传·卷一·母仪》:“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现在学生上学择校。
高尔顿对一百年间(17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868)全球的总统,首相,将军,文学家,科学家共977人的家谱进行了调查,发表《遗传与天才》,断言天才是遗传的,得出遗传决定论。美国霍尔说过:“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如果一个儿童在15岁以后才开始接触语言,他的语言能力将无法被激活。
1920年印度传教士辛格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区勾达姆里村发现的两个狼孩卡玛拉和阿玛拉。两个狼孩被捕时最大的特点是习得了狼的行为,四肢行走,昼伏夜行,而完全失去了人性,不会说话,不吃熟食,不愿穿衣,不会直立行走。大狼孩经过几年的训练之后学会了直立行走,穿衣服和吃熟食,但到17岁去世时只学会了50个词汇,知道了一些极其简单的数字概念,说一些简单的话,智力水平相当于3.5岁的正常儿童的水平。
分析辩题,确定定义
辩题
己方:后天环境决定人的行为
对方:先天遗传决定人的行为
定义
后天【acquired】:出生以后获得,指人或动物离开母体后的生长时期。哲学名词,指来自经验和实践。
先天【congenital】:自出生即存在的或自出生开始的谓与生俱来,先于感觉经验和直接实践。指人或动物诞生前的胚胎时期。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一•参附汤》“先身而生,谓之先天;后身而生,谓之后天。”
《高子遗书·会语六一》:“命之所有,先天也;人之肎(kěn)为,后天也。无先天不起后天,无后天不成先天。”
环境:环境(environment)是指周围所存在的条件,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通常所说的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环境为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丰富的资源和必要的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
行为是人类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及具体的生活方式,它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不同的个人或群体,在社会文化制度、个人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或对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所做出的能动反应。现代心理学家一般认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外显活动。一般来说,人的行为由5个基本要素构成:
行为主体:人,具体而言是指具有认知、思维能力,并有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
华生经典名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我可以保证:任意挑选任何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能、嗜好、趋向、能力、天资和他们祖先的种族如何,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盗贼。”
米德等人研究了新几内亚的三个民族的行为特点,结果表明:来自同一个祖先的不同民族各具特色。山丘地带的阿拉比修族,崇尚男女平等,成员相互友爱、团结协作,没有恃强凌弱和争强好胜的现象,一派祥和。河川地带的孟都古姆族,以狩猎为主,男女间有权力之争,对孩子处罚严厉,其表现为攻击性强,冷酷无情,妒忌心强,妄自尊大,争强好胜。湖泊地带的张布里族,女性是社会的主体,二男性则处于从属地位,这种社会分工使女人表现出刚毅、支配、自主愉快和的性格,男人则有明显的自卑感。
——————————————
实验结果:
结果在米尔格伦的第一次实验中,百分之65(40人中超过27人)的参与者都达到了最大的450伏特惩罚。尽管他们心理不太舒服。
同上,迫于情景压力,甚至能够使得人们触及道德底线。
设辩
类型
内容
攻辩
请问对方辩友:以前很多同学都在人文楼上自习,现在好多同学都上图书馆上自习,请问上图书馆上自习这个行为是由哪一个基因片段决定的?(这个当然是因为这学期图书馆开通了比人文楼环境更好的自习室的缘故,是环境因素。)
人一出生后,先天的遗传便难以变更,人的行为表现在后天环境中,随后天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为不同的行为,不同的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却可以表现出相同的行为。
注意:我们要讨论的是人的行为,我们的观点环境决定行为论,而不是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整个人)。因此我们主要研究人的行为与先天遗传、后天环境的关系,可以不必太纠结于非人(动物什么的)的和非行为(人格,智力什么的)的部分。
遗传: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目前已知地球上现存的生命主要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遗传学上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后代的现象。
决定:起决定作用。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决条件;起主导作用。
行为:动物所做的有利于眼前自身存活和未来基因存活(包括利他活动)的一切事情,或者说是在个体层次上,动物对来自体内的生理变化和来自体外的环境变化所做出的整体性反应。
事实是:出身上流社会的人比出生下流社会的人一定有更优越的学习和发展的环境而不是有更优秀的基因。
夫妻两人出生时都不近视,后来看书不当都近视了,他们的孩子就有60%的几率近视,远远高于正常的先天近视率。
说明,基因从上一代的环境中得到改变,然后可以影响下一代。
墨子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变亦变”。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华生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它的构成单位是反射,而反射就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刺激和反应都描述的是主体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遗传只是内部环境的一部分。
暴力电影中对暴力的美化神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青少年的暴力倾向,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暴力电影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校园暴力和校园枪击案的“黄金时期”。
遗传:正常情况下,遗传物质在合子(受精卵)形成后将不再改变。
决定:A决定B,A是B的必要因素,A对B起主导作用。
行为:行为的五要素中,有四个是属于当前环境的,遗传只属于行为主体的一部分。
逻辑分析:
后天环境和先天遗传都是人的行为的必要因素。只需证明,两个因素中后天环境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
人的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共同过程,其中环境是行为重要组成部分,而遗传只是行为主体——人这个总体的一部分。因此先天遗传、后天环境和人的行为的关系中,后天环境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先天的遗传在保证后天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可以决定人的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但对于人的行为,先天遗传只能间接地产生影响,当然没有后天环境地直接作用作用大。
若是参与者表示想要停止实验时,实验人员会回覆他:请继续。这个实验需要你继续进行,请继续。你继续进行是必要的。你没有选择,你必须继续。如果经过四次回覆的怂恿后,参与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实验便会停止。
否则,实验将继续进行,直到参与者选择施加三次450瓦特电压结束~
——————————————
实验假设:
一致认为只有少数几个人大约10分之1甚至是只有1%。会狠下心来继续惩罚直到最大伏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