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Z 9010-201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解读

合集下载

云GIS平台概要设计方案_模板

云GIS平台概要设计方案_模板

时空信息云平台概要设计方案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11月目录1项目需求概要 (4)1.1项目名称 (4)1.2项目背景 (4)1.3建设目标和内容 (4)1.4设计原则 (5)2业务流程设计 (7)2.1用户权限分配 (9)2.2云GIS平台资源管理流程 (10)2.2.1云GIS站点获取流程 (10)2.2.2云GIS站点弹性调整流程 (12)2.3GIS服务发布、注册流程 (13)2.4GIS服务共享、管理流程 (14)2.5示范应用系统构建流程 (16)3总体架构总体设计 (18)3.1平台总体框架 (18)3.2总体技术路线 (20)3.3关键技术 (20)4时空信息数据库设计 (21)5云平台功能设计 (31)5.1云GIS服务运维管理系统设计 (31)5.1.1资源池管理 (32)5.1.2服务监控 (33)5.1.3服务度量 (36)5.1.4配额管理 (43)5.1.5弹性服务管理 (47)5.1.6租户隔离 (48)5.1.7用户管理 (51)5.1.8日志管理 (53)5.2云GIS自服务门户系统设计 (55)5.2.1服务目录 (56)5.2.2云服务访问统计 (61)5.2.3个性化工作平台 (61)5.2.4云GIS站点服务 (76)5.3示范应用 (91)6接口结构设计 (91)7安全体系设计 (142)7.1云平台软件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出错处理设计 (153)9运行环境设计 (156)9.1硬件环境配置 (156)9.2网络环境配置 (157)9.3部署模式 (159)9.3.1硬件环境部署 (159)9.3.2软件部署模型 (162)9.4软件平台配置 (164)9.4.1虚拟化软件 (164)9.4.2IaaS(Eucalyptus)云管理平台 (165)9.4.3操作系统 (165)9.4.4GIS软件 (166)9.4.5数据库软件 (168)10实施计划 (168)11 保障措施 (169)1项目需求概要1.1项目名称1.2项目背景1.3建设目标和内容1.3.1标准规范建设时空信息云平台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数据标准、服务规范、平台管理规范、安全标准。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及示范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及示范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及示范应用系统建设技术方案2015年1月目录1项目背景 (3)2总体目标及需求 (3)2.1总体目标 (3)3.2建设依据 (4)3.2.1指导性文件 (4)3.2.2技术规范 (5)3.2.3软件开发标准 (7)3.2.4软件接口标准 (9)3.3建设内容 (9)3建设方案 (10)3.4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 (10)3.4.1数据配置管理系统 (11)3.4.2管理交换系统 (11)3.4.3在线服务系统 (12)3.4.4运行维护系统 (15)3.4.5地名地址匹配服务子系统 (16)3.4.6快速成图系统 (16)3.4.7互联互通 (17)3.4.8数字XX门户网站建设 (18)3.5典型示范应用建设 (21)3.5.1应用建设模式 (21)3.5.2天地图.XX (22)3.5.3移动用图系统 (24)3.5.4地质灾害管理系统 (26)3.5.5对接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27)3.5.6对接城市管理运行(应急)指挥中心信息系统(一期) (27)3.5.7一村一镇一地图管理系统 (28)3.6一村一镇一地图建设 (29)3.6.1建设目标 (29)3.6.2数据内容 (29)3.6.3数据生产流程 (30)3.6.4数据建库 (30)3.6.5影像地图编制 (30)1项目背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数字中国的宏伟目标中国家、省(直辖市、自治区)、城市三级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域范围内自然、社会、经济、人文与环境等各种信息的定位基础、集成工具和交换平台。

三级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应整体规划、渐进实施、相互协调,并遵循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从而实现在分布式环境下多源、异质、异构地理空间数据的流通、共享以及互操作。

为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升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和广泛应用,减少重复投入,加快城市信息化进程充分,发挥测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作用,2006年国家测绘局启动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工作。

标准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及应用

标准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及应用

标准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及应用雷双友1,王志成1,龚玉叶1,李 云1(1.湖南省第二测绘院,湖南 长沙 410002)摘 要:从数据基础、 技术设计与实现、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研究并阐述了科学合理地建立标准、权威、准确、及时更新的地名地址数据库,以及为各行业部门、社会公众提供地名地址信息服务的方法,供相关行业参考借鉴。

关键词:标准地名;标准地址;成果应用中图分类号:P283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4623(2021)06-0132-03地名地址属于基础地理信息[1],地址是标识地理实体特定空间位置的结构化描述[2]。

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民政是地名管理的主管部门,主要行使行政区划、居民地、街路巷及门牌、山河湖岛、建筑物和台站港场的名称管理。

专业部门所管理和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地名,其命名、更名由专业部门负责。

在加速发展的改革开放40年里,社会各行业对地名地址的使用需求非常强烈,国防建设、经济建设、社会运行、行业管理、公众生活均需要位置准确、名称准确、详实丰富的地名地址信息支持。

为保持地名地址信息的现势性,国土、交通、公安、民政、水利、工商等部门因行业管理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时段对地名地址信息进行采集、更新。

但是,由于各部门在地名地址信息方面缺乏共享机制,信息关注点不一致,数据标准不一致,地名类型覆盖面不足等原因,导致一地多名、一地多址、命名不规范等,给行业管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怎样科学合理地建立一套全省唯一、标准、权威、准确、及时更新的地名地址数据库,并为社会提供服务,在当今科技、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成为政府部门亟待协调和解决的事情。

1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基础1.1 地名数据基础为充分掌握地名底数,统一和规范地名管理,保护、传承和弘扬地名文化,加快提高地名信息化管理水平,满足社会对地名的使用需求,提升政府综合治理能力,从2014年8月开始至2018年6月,国务院成立领导小组部署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要求以县为单元进行地名登记、实地核查、考证,形成了标准统一的地名数据库。

基于三维模型的地名地址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三维模型的地名地址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1引言地名地址是各行业最常使用的基础数据之一,由于以往地名地址数据管理的不规范,给地名地址使用带来了很多不便。

北屯市编制了地址门牌编码规则,并下发了规范使用地名地址的通知,要求公安、工商等使用地名地址的单位在办理业务时所需门牌号以民政部门办理的门牌证为准,从而使得当地的地名和地址门牌信息保持了统一和规范。

北屯市通过地名地址管理系统的建设理顺了地名地址管理体系,创新了管理方式。

该系统除了地名地址业务管理,还加入了三维模型场景,实现了地名地址在实景三维模型上的表达与应用。

2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地名地址管理系统基于SOA 服务式架构,通过其提供的服务注册和目录功能,开发前端应用客户端及服务端,实现一体化的数据管理。

系统采用B/S 架构,运行在政务外网,浏览器端兼容谷歌、360等主流浏览器,实现地名地址浏览、管理以及门牌业务办理等功能。

系统由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应用层组成。

其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2.1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是本系统的依托,其包含服务器、交换机、GIS平台软件、Oracle 数据库软件、Tomcat 中间件、操作系统、防火墙以及网络设施等。

2.2数据层数据层包含标准地名数据(地名普查成果)、业务地名数据、地址(门牌)数据、三维模型以及关联数据等。

需要说明的是:三维模型都是栅格数据,而地名地址数据是矢量数据,为了【作者简介】陈平星(1975~),男,湖南耒阳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地理信息和行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基于三维模型的地名地址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oponym and Address ManagementSystem Based on 3D Model陈平星(新疆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830002)CHEN Ping-xing(Xinjiang Corps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Group)Co.Ltd.,Urumqi 830002,China)【摘要】地名地址数据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数据,建设地名地址管理系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数据管理方式。

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

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

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捷泰政府事业部产品支持部2013年9月标题北京捷泰天域科技有限公司| [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 1 -概述1概述“天地图”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成果,是由国家测绘局主导建设的为公众、企业提供权威、可信、统一地理信息服务的大型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网站,旨在使测绘成果更好地服务大众。

运行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网络,以门户网站和服务接口两种形式向公众、企业、专业部门、政府部门提供24小时不间断“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

各类用户可以通过“天地图”的门户网站进行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浏览、查询、搜索、量算,以及路线规划等各类应用;也可以利用服务接口调用“天地图”的地理信息服务,并利用编程接口将“天地图”的服务资源嵌入到已有的各类应用系统(网站)中,并以“天地图”的服务为支撑开展各类增值服务与应用,从而有效缓解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技术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动态更新难等突出问题。

“天地图”的目的在于促进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改进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服务方式,更好地满足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社会公众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

在各省市“天地图”的构建过程中,Esri中国(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针对整个平台服务的搭建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不仅形成了一套完全符合电子地图规范的地图制图模板,也提供了一套符合规范的服务接口以便于对接到天地图主节点,因此本文就整个天地图数据服务的构建提供说明。

北京捷泰天域科技有限公司 | [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 - 2 -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流程2 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流程3电子地图制作3.1天地图数据规范地理实体数据及电子地图数据规范详见:《CH/Z 9010-201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数据规范 CH/Z 9011—2011》 《1:400万- 1:5万地理实体数据整合技术要求》(20100201:试行稿)3.2 电子地图配图及缓存进行电子地图制作与服务发布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前期数据处理、电子地图配图和地图服务发布。

天地图数据融合技术要求

天地图数据融合技术要求

天地图数据融合技术要求(试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4年2月目录1 说明 (1)2 技术依据 (1)3 术语 (1)4 成果数据规格 (2)5 数据处理总则 (2)5.1 数据源 (2)5.2 基本原则 (2)6 技术流程与分类处理要求 (3)6.1 技术流程 (3)6.2 分类处理要求 (4)6.2.1道路数据处理要求 (4)6.2.2铁路数据处理要求 (5)6.2.3水系数据处理要求 (6)6.2.4居民地数据处理要求 (6)6.2.5境界与政区数据处理要求 (6)6.2.6绿地数据处理要求 (6)6.2.7地名地址与兴趣点数据处理要求 (7)7 数据质量要求 (7)附录A 数据分层与命名 (8)附录B 属性结构 (9)附录C 属性参考值域 (16)1说明天地图是由国家、省、市三级节点构成的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随着天地图应用的日益广泛与深入,采用“超链接”和“服务聚合”的方式已无法满足跨省(市)域、跨层级(国家、省、市)的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查询、专题信息挂接、综合统计分析等应用需求。

为此,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于2013年启动国家、省、市节点同构试点,旨在通过节点间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平台软件同构与数据融合,实现更深层次的分布式信息资源集成与协同服务,并为未来基于云架构的分布式服务资源动态调度奠定基础。

数据融合是节点同构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整合国家、省、市各级节点的数据资源,提高天地图各级节点数据的现势性,丰富数据内容。

数据融合的主要对象包括水系、交通、居民地、境界、地名、地址、兴趣点与遥感影像等。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天地图国家、省、市级节点数据融合的总体原则、成果规格、技术流程及处理与质量要求。

各级节点在进行数据融合时,应遵循本技术要求的规定,并按照实际情况,针对本地数据特点,编制数据处理的相关细则。

2技术依据●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1.7●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CH/Z9010-2011●导航地理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GB/T 19711-2005●车载导航地理数据采集处理技术规程,GB/T 20268-200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GB/T 917-2009●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 7408-20053术语●数据融合:从不同数据源、不同数据精度和不同数据模型的地理空间数据中抽取所需要的信息,构建新的地理空间数据集。

2013-03-22 广东省地名地址数据库(一期)更新与完善技术设计书

2013-03-22 广东省地名地址数据库(一期)更新与完善技术设计书

广东省地名地址数据库(一期)更新与完善技术设计书广东省地图院2012年12 月05日广东省地名地址数据库(一期)更新与完善技术设计书承担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设计人:审核意见:审核人:年月日批准单位或部门(盖章):审批人:年月日目录1任务概述 (1)1.1任务来源 (1)1.2项目实施范围 (1)1.3项目实施工作内容 (1)1.4项目承担单位 (2)1.5成果接收单位 (2)1.6项目完成期限 (2)1.7项目主要术语 (2)2已有数据及资料分析 (3)2.1广东省1:1万DLG核心要素更新成果 (3)2.2数字城市地名地址数据 (3)2.3导航数据 (3)2.4广东省行政界线数据库 (4)2.5生僻字库 (4)2.6挂图和图册等 (4)3设计依据 (5)4项目主要技术指标 (6)4.1数学基础 (6)4.2成果格式 (6)4.3地名数据分类 (6)4.4几何表达基本规则 (6)4.5结构化地名地址描述规则 (7)4.6地名地址编码规则 (7)4.7坐标表达规则 (8)4.8地名地址数据多尺度表达规则 (8)4.9名称简化规则 (8)4.10涉密敏感词标识规则 (9)4.11数据组织 (9)4.12成果形式 (12)5设计方案 (12)5.1作业所需软件和硬件 (12)5.2作业流程与技术要点 (13)6质量保证措施和检查要求 (20)6.1质量要求 (20)6.2质量检查措施与检查方法 (21)6.3过程检查 (21)6.4最终检查 (21)6.5数据安全措施 (21)7生产时间和人员安排计划 (21)8提交成果 (22)附录A地名地址分类与代码表 (23)附录B数据源分析说明表 (41)附录C广东省地名地址数据库元数据格式及样本 (42)附录D过程检查记录表 (44)附录E最终检查记录表 (45)1任务概述1.1任务来源为了加快广东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开通广东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启动了广东省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备案公告2012年第1号(总第145号)--依法备案行业标准253项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备案公告2012年第1号(总第145号)--依法备案行业标准253项的公告
2011-11-15
2012-01-01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5
34114-2012
CH/Z 9010-201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
2011-11-15
2012-01-01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6
34115-2012
CH/Z 9011-201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电子地图数据规范
2011-11-16
2012-05-0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27
34136-2012
MT/T 742.2-2011
煤矿水中六价铬的测定方法
MT/T 742.2-1997
2011-11-16
2012-05-0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28
34137-2012
MT/T 743.1-2011
煤矿水中总磷的测定方法
2011-05-18
2011-06-01
工业和信息化部
60
34169-2012
YD/T 1725-2011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Iub接口测试方法
YD/T 1725-2007
2011-05-18
2011-06-01
CH/T 3007.2-2011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 测图规范 第2部分:1:5000 1:10000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正射影像图 数字线划图
2011-11-15
2012-01-01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4
34113-2012
CH/T 3007.3-2011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 测图规范 第3部分:1:25000 1:50000 1:100000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正射影像图 数字线划图

测绘行业标准

测绘行业标准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 000 1:2 000
数字栅格地图
105
CH/T 9008. 3-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 000 1:2 000
数字正射影像图
106
CH/T 9008.2-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 000 1:2 000
数字高程模型
1:50 000地形图合成孔径宙达航空摄影测量技
术规定
78
CH/T 3010-2012
1:50 000地形图合成孔径宙达航空摄影技术规

79
CH/T 3009-2012
1:50 000地形图合成孔径雷达航天摄影测量技
术规定
80
CII/T 2011-201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运行维护
技术规范
卫星激光测距数据库建设规范
21
CH/T 2018-2018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测试技术规范
22
CII/T 3020-2018
实景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激光雷达测量技术规程
23
CH/T 3021-2018
倾斜数字航空摄影技术规程
24
CII/T 6007-2018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形变监测技术规范
25
CH/Z 6008-2018
30
CH/T 1039-2018
空中三角测量成果检验技术规程
31
CH/T 1040-2018
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精度检测技术规程
32
CH/T 3019-2018
1:25 000 1:50 000光学遥感测绘卫星影像产
品生产技术规范
33
CH/T 4020-2018

数字杭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地名地址数据采集与建库专业技术设计书

数字杭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地名地址数据采集与建库专业技术设计书

数字杭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地名地址数据采集与建库专业技术设计书地名地址数据采集与建库专业技术设计书1地名地址数据采集与建库专业技术设计书项目承担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批准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2数字杭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地名地址数据采集与建库专业技术设计书目录1 项目情况 (5)1.1项目来源 (5)1.2 工作内容 (5)2已有资料情况 (6)3 作业依据与基本规定 (6)3.1 作业依据 (6)3.2 基本规定 (7)3.3 成图精度 (7)4 技术方案 (7)4.1生产流程 (7)4.2技术路线 (8)4.3地名地址外业采集 (9)4.3.1地名地址外业采集内容 (9)4.3.2信息数据的采集方法 (10)4.3.3信息数据注意事项 (10)4.3.4地名在图上的定位原则 (12)4.3.5数据采集常见问题处理 (12)4.3.6阶段成果提交 (12)4.4 数据入库 (13)4.4.1总体要求 (13)4.4.2结构化地名地址描述 (13)4.4.3地名/地址代码编码规则 (14)4.4.4地名/地址分类代码 (15)4.4.5几何表达基本规则 (16)4.4.6空间要素分层 (17)4.4.7地名/地址数据的属性结构 (17)4.5 数据检查 (20)4.5.1数据检查程序 (21)34.5.2数据检查比例 (21)4.5.3数据检查内容 (21)4.6项目组织 (24)4.6.1作业前准备 (24)4.6.2工作周期、人员投入及组织结构 (24)4.6.3软、硬件配备 (25)5 成果提交 (25)附件1:术语和定义 (26)附件2:兴趣点分类与编码 (29)附件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代码表 (36)4数字杭州地理空间框架地名地址数据采集建库专业技术设计书1 项目情况1.1项目来源数字杭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根据杭州市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软硬件条件和信息资源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全市权威的、统一的、现势性强的地理空间框架,为面向国土、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旅游等领域开展应用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平台。

地名地址数据规范[1]

地名地址数据规范[1]
6. 数据模型 .......................................................................................................... 5
6.1. 概念模型........................................................................................................................ 5 6.2. 逻辑模型........................................................................................................................ 7
5. 基本约定 .......................................................................................................... 5
5.1. 数学基础........................................................................................................................ 5 5.2. 数据格式........................................................................................................................ 5 5.3. 表示方法........................................................................................................................ 5

[VIP专享]地名地址数据建库技术规程

[VIP专享]地名地址数据建库技术规程

[VIP专享]地名地址数据建库技术规程地名地址数据建库技术规程地名地址数据建库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名地址数据的分类与编码、数据建库的成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地名地址数据的采集、处理、建库和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52-2001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10114-2003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17941-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23705-2009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编码规则CH/Z9010-2011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名geographic name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

[GB/T 16820-2009,4.85]3.2门(楼)址Building address院落、独立门户或建筑物表示编号的文字描述,包括门牌号码和楼牌号码。

[GB/T 23705-2009,3.5]3.3地址address门(楼)址地理实体位置的结构化描述。

3.4标准地址standard address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书写,并经过官方认可的地址全称。

3.5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沿街巷或在小区中具有地理表示作用的店铺、公共设施、单位或建筑等。

[CH/Z 9001-2007,3.8]3.6街巷名road or lane name街巷指供各种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城市道路。

街巷名是街巷规范名称的文字描述。

[GB/T 23705-2009,3.3]3.7小区名zone or block name小区指居住相对集中的生活聚集地,如居民小区、自然村等。

小区名是小区规范名称的文字描述。

数字县域地名地址调查研究——以新化县为例

数字县域地名地址调查研究——以新化县为例
产业论 I d s F
数字县域地名地址调查研究——以新化县为例
文 / 杨娜娜 创辉达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4
【摘要】本文以“数字新化地理信息基础工 程建设”为例,对数字县域项目中的地名地 址调查工作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明确了主 要技术指标(坐标参考、数据库标准 规范), 从数据收集整理、外业调查、内业建库等方 面详细 绍基于 Android 自主研发了地名地址 数据采集系统,系统以卫星影像和其它矢量 数据为底图,实现了数据的快捷录入、批量 导出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工作效率 和数据准确性,为其它县域的地址名数据调 查提供了实践参考。
1、任务分析 主要建设任务是对新化县城区 40 平方千米
除城区外的 25 个乡镇集镇采取野外调查的方 式采集地名地址数据,结合收集的各类资料,对 新化县全县域进行地名地址数据生产,建立完整 的地名地址数据库。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1 数学标准 坐标系为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投影方式 为高斯 - 克吕格投影、中央经线为 111。 1.2 分类规则 在现有数据分类的基础上,参照天地图地名 分类开展分类设计。分类设计的主要原则是:科 学合理,有利于与国家标准接轨;有利于地名的 地图表达;有利于地名的多尺度表达;有利于数 据的应用。地名数据分为餐饮美食、汽车 非四 轮车服务、运动休闲、地产小区、购物、生活服 务、医疗卫生、宾馆酒店、旅游景点、政府机构、
参考文献: [1] 陈 孝 明 . 浅 析 房 地 产 企 业 资 金 管 理
存 在 的 问 题 对 策 [J]. 行 政 事 业 资 产 与 财 务 ,2020(08):44-46.
[2] 张震 . 浅谈房地产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 必要性 措施 [J]. 纳税 ,2019,13(35):228-229.

目前应用测量规范最新版本

目前应用测量规范最新版本

序号标 准 号1CJJ/T8-20112CH/Z9010-20113CH/Z9011-20114CH/T1023-20115CH/T1024-20116CH/T9012-20117GB/T20257.1-2007 8GB/T20257.2-2006 9GB/T50026-2007 10GB/T25528-2010 11GB/T25529-2010 12GB/T25530-2010 13GB/T25597-2010 14GB/Z25598-2010 15GB/Z25599-2010 16CH/T1020-201017CH/T1021-201018CH/T1022-201019CH/T8018-200920CH/T9006-201021CH/T2009-201022CJJ/T73-2010CH/T9008.1-2010 23CH/T9008.2-2010 24CH/T9008.3-2010 25CH/T9008.4-2010 2626CH/T9009.2-201027CH/T9009.3-201028CH/T9009.4-20102930GB/T24356-200931GB/T24355-200932GB/T24354-200933GB/T12898-200934GB/T18314-200935GB/T18316-200836GB/T 17160-200837GB/T 21740-200838GB/T 13923-200639GB 21139—200740GB/T 17278-200941GB/T 17694-200942GB/T 17798—2007 43GB/T 18317-200944GB/T 18578—2008 45GB/T 19710—2005 46GB/T 20258.1—2007 47GB/T 20258.2—2006 48GB/T 21336—2008 49GB/T 21337—200850GB/T 21740—2008 51GB/T 22022—2008 52GB/T 23705-2009 53GB/T 23706-2009 54GB/T 23707-2009 55GB/T 23708-2009 56GB/Z 24357-2009 57GB/T 12409-2009 58GB/T 25529-2010 59GB/T 14911-2008 60GB/T 17159-2009 61GB/T 19391-2003 62GB/T 23709-2009 63GB/T 16818-2008 64CH/T2004-199965CH/T2002-199266GB/T 14912-2005 67CH/T 1018-2009 68CH/T 1004-2005 69CH/Z 1001-2005 70CH 1016-200871CJ/T 213-200572CJJ/T 106-2010 73CJ/T 214-200774CJJ 100-200475CJ/T 215-200576GB/T 13923-2006 77CJJ103-2004书 名城市测量规范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电子地图数据规范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影像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数据组织及文件命名规则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一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二部分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工程测量规范地理信息 数据产品规范地理信息 分类与编码规则地理信息 服务地理信息万维网地图服务接口地理信息 目录服务规范地理信息 注册服务规范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量型接收机RTK检定规程1:5000 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更新规范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 1:2000数字高程模型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 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 1:2000数字栅格地图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1:10000 1:25000 1:500001:100000数字高程模型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1:10000 1:25000 1:500001:10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1:10000 1:25000 1:500001:100000数字栅格地图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地理信息 图示表达公共地理信息通用地图符号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地理信息 术语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地理信息元数据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2部分:1:5000 1:1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地理信息 质量评价过程地理信息 质量原则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地理信息 时间模式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编码规则地理信息 核心空间模式地理信息 空间模式地理信息 地理标记语言(GML)地理信息 元数据 XML模式实现地理网格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测绘基本术语大地测量术语卫星定位系统术语及定义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基本技术规定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测量外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导线测量电子记录规定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与数据认定测绘技术设计规定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地理编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出 版实施日期行业标准2012/6/1行业标准2012/1/1行业标准2012/1/1行业标准2012/1/1行业标准2012/1/1行业标准2012/1/1国家标准2007/12/1国家标准2006/10/1国家标准2008/5/1国家标准2011/3/1国家标准2011/3/1国家标准2011/3/1国家标准2011/3/1国家标准2011/3/1国家标准2011/3/1行业标准2011/1/1行业标准2011/1/1行业标准2011/1/1行业标准2009/7/1行业标准2010/5/1行业标准2010/5/1行业标准2010/10/1行业标准2010/7/1行业标准2010/7/1行业标准2010/7/1行业标准2010/7/12010/7/1行业标准2010/7/1行业标准2010/7/1行业标准国家标准2009/12/1国家标准2009/12/1国家标准2009/12/1国家标准2009/10/1国家标准2009/6/1国家标准2008/12/1国家标准2008/12/1国家标准2008/12/1国家标准2006/10/1国家标准2008/3/1国家标准2009/10/1国家标准2009/10/1国家标准2007/12/1国家标准2009/10/1国家标准2008/12/1国家标准2005/8/1国家标准2007/12/1国家标准2006/10/1国家标准2008/8/1国家标准2008/8/1国家标准2008/12/1国家标准2008/12/1国家标准2009/10/1国家标准2009/10/1国家标准2009/10/1国家标准2009/10/1国家标准2009/12/1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行业标准行业标准行业标准行业标准行业标准行业标准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地名地址数据规范

地名地址数据规范
本规范由国家测绘局地理信息与地图司提出。 本规范起草单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3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地理框架数据中的地名地址数据的分类、描述、地理标识 表达规则。
2. 引用标准
(1)GB/T 18521-2001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 (2)CH/Z 9002-2007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分类、 描述及编码规则》
满足 GB/T 7408 规定
小于或等于采集时间。格式满 足 GB/T 7408 规定
当前有效地址的停止使用时间 为空;无法确定停止使用时间 时,将外业调查发现该地址已 经被废弃的日期作为本字段的 值。格式满足 GB/T 7408 规定 汉字、字母和数字组合。汉字 字符集遵循 GB 18030 规定。 汉字、字母和数字组合。汉字 字符集遵循 GB 18030 规定 数字组合。符合 GB/T18521
3. 地名地址数据的定义
地名地址数据是公共地理框架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地名、地址信息的 结构化描述与标识。其以坐标点位的方式描述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 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和属性,是专业或社会经济信息与地理空间信息通过地理编码 或地址匹配进行挂接的媒介与桥梁。
4. 术语
4.1. 地名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经标准化处理,并由有关政府机构按法定的程序和权限批 准予以公布使用的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名称。
4.2. 地址
具有地名的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位置的结构化描述。
4
5. 基本约定
5.1. 数学基础
(1)坐标系统: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2)坐标单位:度。
5.2. 数据格式
便于读取的通用交换格式或公开格式(如 Shapefile)。

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1.1)

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1.1)

主要内容概述在线地理信息数据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网络地理信息服务运行支持系统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的运行维护案例分析1.1网络地理信息服务基本概念1.什么是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网络地理信息服务是利用现代网计算机技术,发布地理空间信息,提供信息查找、交换、分发以及加工、处理和其他增值服务。

2.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的构成基于SOA架构,由分布式节点组成。

各节点按照统一的技术体系与标准规范,提供本节点的地理信息服务资源,通过服务聚合的方式实现整体协同服务。

1.1网络地理信息服务基本概念(续)3. 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的特点是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以及专业标准的支持遵循“统一设计、分步实施、逐渐完善”的模式 需要地理信息数据生产部门、科研部门、企业、用户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便利开展组织实施采用各类数据源,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1. 2 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的对象按权限划分:非注册用户:可以进行一般性地理信息访问与应用;注册用户:可以进行授权地理信息访问与应用。

按使用方式划分:普通用户:通过门户网站进行信息浏览、查询、应用;开发用户:通过服务接口、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调用网络地理信息服务资源,开发各类专业应用。

1.3网络地理信息服务内容电子地图:二维、三维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基础地理、遥感影像、专题信息专题地理信息产品:地图客户端、导航设备等地球科学的科普知识:教学素材1. 4 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的形式 地理信息浏览查询地理空间信息分析处理服务接口与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查询地理空间信息下载1. 5 网络地理信息服务技术架构⏹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服务提供者–一个可通过网络寻址的实体,它接受和执行来自使用者的请求。

–它将自己的服务和接口契约发布到服务注册中心,以便服务使用者可以发现和访问该服务。

服务使用者–一个应用程序、一个软件模块或需要一个服务的另一个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2011年11月30日
主要内容目 录
1
编编制制背背景景
2
概概念念理理解解
3
数数据据组组织织
4
技技术术要要求求
5
处处理理流流程程
6
示示例例解解析析
编制背景 目 录
• 为什么做地理实体-传统模型限制因素
• 什么是地理实体-基本地理实体数据内容
铁路实体
铁路实体由铁路中心线构成,并形成连通的铁路 网络。铁路实体按铁路名称或线路名称代码构 建,即将具有同一名称或线路名称代码,并且在 空间上相连的铁路中心线定义为表示该铁路的实 体。
工概念作理业解绩-任目现职录以后
• 什么是地理实体-基本地理实体数据内容
实体层
1CHN11000000023891 Name:人民医院



ElemID:0001 ClasID:
DataVersion:
LifeCycle:


图元层
辑 表


ElemID:0002
ElemID:0003
ElemID:0004

ClasID:
ClasID:
ClasID:
DataVersion:
LifeCycle:
工概念作理业解绩-任目现职录以后
• 地名地址数据概念模型
主要内目容 录
1
编编制制背背景景
2
概概念念理理解解
3
数数据据组组织织
34
技技术术要要求求
5
处处理理流流程程
6
示示例例解解析析
工数据作组业织绩-任目现职录以后
几何表达
数据组织
(表达原则)
多尺度表达
逻辑表达
工数据作组业织绩-任目现职录以后
• 地理实体表达原则
工概念作理业解绩-任目现职录以后
• 什么是地理实体-特征
地理实体是可以标志的; 地理实体是可以区分的; 地理实体完整的描述方法……
工概念作理业解绩-任目现职录以后
• 什么是地理实体-平台地理实体概念模型
地理实体数据的概念模型
工概念作理业解绩-任目现职录以后
• 什么是地理实体-平台地理实体数据描述
主数据库 (T0)
更新
主数据库 (T1)
工编制作背业景绩-任目现职录以后
平台服务对数据层的要求-3
——适时更新
数据服务
客户数据库 (T0’)
如何更新客户数据库?
传统: 批量式更新: 提供整个新版的主数据库副本给用户 平台: 增量式更新: 只提供发生变化的要素信息给用户
增量更新—基于时态标识与版本管理
编制背景-什么目事 录
• 欧盟
2007 年通过了建设欧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决议; 推出了一系列数据规范,为成员国空间数据共享提供了标 准转换模型,包括坐标系、格网、地名、管理单元、地址、 地籍、交通、水系等; 这些数据也尽可能地采用面向实体的数据模型
编制背景-什么目事 录
• 英国
英国军械测量局(OrdnanceSurvey) 2000年,数字国家框架”计划; 构建新一代的数据产品,MasterMap; 对面状图元赋予唯一、永不变更的标志码
DataVersion:
DataVersion:
LifeCycle:
LifeCycle:
LifeCycle:
工数据作组业织绩-任目现职录以后
• 地理实体逻辑结构
EntiID: G102000000 Name:京哈线
实体层
图元层
ElemID:0001 ClasID:420100
DataVersion:
编制背景 目 录

在线服务的构建过程


服务内务数数据据库源设计,数据选择提取,数据规范化 ……

数据准备
地理信息
按照公共数地据 理框架数据规范的要求分不同比例尺进行处理
公共地理框架数据
地公地共图图地理 建立在框线架的数据软件系统,实现包括WMS、WFS等多种访问接 口,使用户发可布以访问地理信息服务资源
传统地图是作为专题信息的地图背景; 实体被切割为多个空间目标; 未建立唯一、可维护的标志性关联; 不同比例尺数据表达同一地理实体的空间目标,属性有时不 一致
编制背景-什么目事 录
• 为什么做地理实体-国外研究背景
地理实体建模技术的发展
美国 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The National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NSDI)
• 地理实体数据采用面向实体的构模方法,描述客观世界中 独立存在的“地理实体”。
• 以点、线、面几何图元为空间数据表达与分类分层组织的 基本单元,每个图元均赋以唯一的图元标识、分类标识与 生命周期标识,可实现信息内容分类分级与基于图元的增 量更新。
• 一个地理实体由若干图元组合而成,具有唯一的地理实体 标识
地理信息资源总量 不断增加、质量不 断提高
编制背景 目 录
纵横互联 统一标准 联动更新 在线集成 协同服务
平台总体构架
工编制作背业景绩-任目现职录以后
• 为什么做地理实体-平台建设需求
服务层 ~ 门户网站 ~ 在线服务系统 ~ 管理系统
数据层 ~ 基于实体,细化分层 ~ 适于在线服务
运行支持层 ~ 网络 ~ 存储与服务 ~ 安全保密
工概念作理业解绩-任目现职录以后
• 什么是地理实体-基本地理实体数据内容
道路实体
道路实体由道路中心线或车道中心线构成,并形 成连通的道路网络。道路实体按道路名称或路线 编号构建,即将具有相同名称或路线编号,并且 在空间上相连的道路中心线或车道中心线定义为 表示该道路的实体。
工概念作理业解绩-任目现职录以后
编制背景 目 录
编制背景 目 录
编制背景 目 录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并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黑龙江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陕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北京吉威数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国信司南(北京)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图元标志码(ElemID)唯一标识; 一个地理实体(Entity)在不同尺度的数据集中,由一 个或多个图元构成,这些图元通过共同的实体标志 码(EntiID)进行关联; 图元具备生命周期,以数据集版本号及图元产生与消亡 时间进行标志。
工数据作组业织绩-任目现职录以后
• 地理实作背业景绩-任目现职录以后
平台服务对数据层的要求-1
—便于挂接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信息 • 电子政务率先建设的四个信息库
–宏观经济数据库 –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 –人口基础信息库 –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
工编制作背业景绩-任目现职录以后
平台服务对数据层的要求-1
——便于挂接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信息
欧盟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Infrastructure for Spatial Information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INSPIRE)
英国军械测量局“数字国家框架”计划
(Digital National Framework)
编制背景-什么目事 录
• 美国
1994年,12906号令 ,建立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 负责协调NSDI建设发布地理信息框架数 据内容系列标准(FGDC- STD- 014.X- 2008) 对地籍、行政管理单元、水系、交通、数字正射影像、高程、 大地控制等七类框架数据做了规定 地籍、行政管理单元、水系、交通用面向实体的数据模型
为了提高响应速度,优化软硬件系统配置,如建立服务器
地图图片缓存等。 性能优化
在服务注册中心登记注册,使用户可以发现和使用新提 供的服务 服务注册
提供使用
编制背景 目 录 服务发布
编制背景 目 录
编制背景 目 录
编制背景 目 录
编制背景 目 录
编制背景 目 录
编制背景 目 录
编制背景 目 录
1949/10/01
1
3
2
Time
1980/06/10
1988/02/20
1
4
2
1 6
5
5
1995/02/06 8
7 5
工编制作背业景绩-任目现职录以后
平台服务对数据层的要求-4
——国家、省、市互联互通
工编制作背业景绩-任目现职录以后
--解决用工户编跨制作地区背业多景尺绩度数-据任调用现问题职以后
1
编编制制背背景景
2
概概念念理理解解
3
数数据据组组织织
34
技技术术要要求求
5
处处理理流流程程
6
示示例例解解析析
工概念作理业解绩-任目现职录以后
• 什么是地理实体-地理实体概念
现实世界中具有共同性质的自然或人工地物。 数据库中的地理实体,是指在现实世界中再也不能划分 为同类现象的现象。 GIS中的地理实体,是一种与现实地理世界保持一定相 似性的实体模型。
河流实体
河流实体按由河流骨架线构成,并形成连通的水 系网络。河流实体按河流名称构建,即将具有同 一名称,并且在空间上相连的河流的骨架线定义 为表示该河流的实体。如果河流通过水库或湖泊 等相连,则构建骨架线时需同时采集穿越水库或 湖泊的虚拟线,以保证水网数据的连通。
工概念作理业解绩-任目现职录以后
• 什么是地理实体-基本地理实体数据内容
宏观经济
法人单位
人口
地理框架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