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业去向
材料成形学
本专业具有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的授予权,学生 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学生毕业后进入钢铁企业、机械制造业、汽车 及船舶制造业、金属及橡塑材料加工业等领域从事与焊接材料成型、 模具设计与制造等相关的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经营 管理、贸易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与机械类专业有着类似的就业方向及 成长路线。同时,由于就业方向单位多属重工单位,工作环境不是太 理想,女生就业情况不如男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 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 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及各类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与技 术和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具有从事各类热加工工艺设备设计、生产 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工大学

工业学院
燕山大学 上海工程 湖北工业 江苏科技 西北工业
哈尔滨工 业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 大学
东北大学
淮阴工学 院
华北水利 水电学院 大连工业
大学 徐州工程
学院 清华大学
上海应用 技术学院
成都大学
安徽工业 大学
广东石油 化工学院 河南工业
技术大学 吉林大学
东南大学
合肥工业 大学
华中科பைடு நூலகம் 大学
大学 华东理工
大学 合肥学院
安徽工程 大学
重庆科技 学院
三峡大学
河北联合 大学
集美大学
大学
天津理工 大学
河北工程 大学
长春工程 学院
江苏石油 化工学院
景德镇陶 瓷学院
西南交通 大学
湖南科技 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四川理工 大学
攀枝花学 院
华中科技 大学文华
学院
重庆理工 大学
长沙理工 大学
长春工业 大学
浙江科技
大学
贵州大学 辽宁工业 南昌大学 广西大学 沈阳理工
大学
大学
兰州理工 沈阳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南京理工
大学
大学
新疆大学 吉林工学 郑州工业 大连交通 重庆理工

大学
大学
大学
河北工业 佳木斯大 河南理工 武汉理工 北京航空
大学

大学
大学 航天大学
河北科技 哈尔滨理 中原工学 长安大学 南昌航空
大学
科目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 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 技术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 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 排40周以上。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具有典型材料学科特征的机械类 学科, 机械学科和材料学科的基础知识构成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体 系。这一特点决定了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必然是宽口径 的,而由机械学科和材料学科的基础 知识共同构架的材料成形及控 制工程专业基础也必然是雄厚的。随着老专业的融合和科学技术的发 展,本专业人才培养必然走向厚基础、宽专业的模式。 3.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分类培养仍将占据主要的地位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还按照区分不 同的专业方向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这一方面是由于在由老 的铸、 锻、焊专业向新的材料成形专业转型时还难以完全摆脱原有的专业痕 迹,另一方面,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还没有适应专业的变化,仍然按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目录
简介 第一章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培养特色 就业去向 培养要求
科目 开设院校 第二章 历史沿革 发展趋势 存在问题 1.专业教学改革理论准备不足 2.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不明确 3.专业内涵不够明晰 4.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缺乏层次 5.拓宽口径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尚未解决 第三章 几点思考 研究问题 1.明晰专业内涵,确定发展方向 2.培养目标的定位 3.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实践落脚点 4.关注大学后教育问题 未来方向
桂林电子 科技大学 长沙学院
大连大学
大连交通 大学
昆明理工 大学
重庆理工
大学
南京工程 学院

上海电机 学院
学院
北方民族 大学
大学
第二章
历史沿革
新中国5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本科教育长期居于绝对的主导地 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大批应用型、技术型和职业型人才 主要是由本科教育培养的。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在全面学习苏联 的做法中,形成了“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本科教育思想。各 学校纷纷成立了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等按行业领域划分专业。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做法对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为国 民经济建设培养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此也产生了很多问题, 诸如:专业设置过窄、人文素质教育薄弱、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 偏死、培养模式单一等。这些问题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快速 向大众化教育发展而变得愈益突出。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 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
技术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 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 排40周以上。 主要专业实验:塑性成型工艺过程综合实验、铸造工艺过程综合实 验、焊接工艺过程综合实验、材料性能及检证、CAD上机实验。
长江大学
株洲工学 院
江汉大学
湖南理工 学院
东南大学
西华大学
郑州航空 工业管理
学院 太原理工
大学 山东交通
学院 湖南工学
大学 湖南大学
重庆大学
四川大学
河南科技 大学
北京理工 大学
北华大学
辽宁科技 大学
华南科技 大学
北京科技 大学
福建工程 学院
华北科技 学院
大学 上海理工
大学 天津科技
大学 天津工程 师范学院 山东理工
开设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院校
陕西科技 太原科技 内蒙古科 湖北汽车 辽宁石油
大学
大学
技大学 工业学院 化工大学
陕西科技 内蒙古工 江苏理工 武汉科技 中国石油
大学
业大学
大学
大学
大学
陕西理工 沈阳工业 扬州大学 湘潭大学 西安石油
学院
大学
大学
西安理工 辽宁工程 福州大学 广东工业 中北大学
大学 技术大学
主要专业实验:包括材料冶金与成型工艺综合实验、材料成型设备方 法综合实验、材料成型自动控制综合实验等。
培养特色
本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注重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 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创新精 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80年代初期,随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立,中国一些高等院 校的热加工类专业转向材料类学科发展,并由此形成了热加工类专业 在材料学科和机械学科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 业大多转入材料学科,而铸、锻、焊专业有相当数量保留在机械学 科。1998年教育部进行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时,设立了材料成 形与控制工程这样一个新 的本科专业,其范围涵盖原来的部分机械 类专业和部分材料类专业。目前,中国有百余所高等学校办有材料成 形与控制工程专业,其中多数以原来的热加工类专业 (如铸造、塑 性加工、焊接、热处理等)为主体。由于各院校原有的专业基础不 同,专业的定位及发展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培养模式及培养计划 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优质、高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效、低消耗、敏捷及无污染生产的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当今制造技 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制造技术向着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 发展;制造技术向高精度方向发展;综合考虑社会、环境要求及节约 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制造技术将越来越受到重视。铸、锻、焊技术目 前正向着近净成形、近无余量加工、精密连接、微连接与微成形等方 向发展,并由此构成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厚基础、宽专业将成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技术与控制工程、技术经济、CAD/CAM基础、表面工程学、焊接冶金 学、金属材料焊接、焊接方法与焊接设备、焊接检验、塑性成型理 论、橡塑材料成型工艺学、橡塑成型模具、金属冲压工艺与模具设 计、模具制造技术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知识等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机械热加工实习、机械设计课 程设计、专业实习、综合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 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 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 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热加工工艺基础、自 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 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 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 业知识,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 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简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研究热加工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能 和表面形状,研究热加工过程中的相关工艺因素对材料的影响,解决成 型工艺开发、成型设备、工艺优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模具设计理论及 方法,研究模具制造中的材料、热处理、加工方法等问题。是国民经济 发展的支柱产业。
第一章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基础、材料成型加工及其 控制工程、模具、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设计制造等专业知识,能在 机械、模具、材料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工艺与 设备的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 人才。本专业分为四个培养模块: (一)焊接成型及控制: 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掌握焊接成型的基础理论、金属材料的焊接、 焊接检验、焊接方法及设备、焊接生产管理等全面知识的高级技术人 才。 (二)铸造成型及控制 这是目前社会最需要人才的专业之一。主要有砂型铸造、压力铸造、 精密铸造、金属型铸造、低压铸造、挤压铸造等专业技术及专业内新 技术发展方向。 (三)压力加工及控制 分为锻造和冲压两大专业方向,在国民经济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模具设计与制造: 掌握材料塑性成型加工的基础理论、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模具的计算 机辅助设计、材料塑性加工生产管理等全面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2002年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曾在西宁召开会 议,对中国各高校中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的 现状进行了分析, 认为目前该专业大体上有三种主要的培养模式,一类是以原热加工类 专业为基础,在拓宽基础的前提下,为适应国内人才需求的行业特 色,采用有 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另一类也是以原热加工类专业为 基础,但取消专业方向,加强基础知识,扩展适应领域,进行宽口径 的通才式培养模式;第三类是以原机械类 专业为基础,涵盖热加工 领域,形成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类型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除上述三种 培养模式之外,由教育部批准的焊接技术与工程目录外本科专业,其 专业领域也应隶属于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的专业范畴。对于上述情 况,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曾责成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牵头制定了针对上述四种情况的 指导性专业培养计划,并于2003年4月报送教育部高教司和机械类教
主要专业实验:塑性成型工艺过程综合实验、铸造工艺过程综合实 验、焊接工艺过程综合实验、材料性能及检证、CAD上机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开设院校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一般开设在理工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院或者机械学院。材料成型的四个分类差别较大,因而各大高校均 只侧重于某一分类,例如哈工大侧重于焊接、北科大侧重于压力加 工,西工大偏重于热加工和铸造,兰州理工大学偏重于液态成型等位 居全国前列。
学指导委员会。
发展趋势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既不完全是按照行业特点设立的专业, 也不是按照学科特征设立的专业,因此其发展具有其特殊性。按照对 目前本专业的情况及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分析,估计本专业今后的发展 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制造技术将成为本专业今后的主导技术发展方向
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及 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的全过程,以实现
课程设置
由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包括焊接、铸造、压力加工、模具设计四个 方面,每个方面之间差别较大。因而课程开设将依据学校的侧重点而 异。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基础外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计算机应用、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金属学、材料冶金与成型工 艺、材料成型设备及方法、材料成型微机应用、先进制造技术、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