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评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评析

张涵

摘要:法国哲学家德波提出的“景观社会”理论,是一个十分独特而又表述十分艰涩的理论体系。德波把“景观社会”与马克思的“商品社会”相比较,重在面对当今世界新情况提出他的“社会批判”理论。德波阐明了什么是“景观”及“景观社会”,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景观社会”形成了“意象统治一切”,提出由“景观社会”中的“真-伪”二重性所以“伪世界”充斥,要有一种“革命性”的“总体策略”才能超越“景观社会”中“意象与幻觉的统治”等关键性命题,具有相当的现实性批判意义。

关键词:景观社会;意象统治一切;伪世界;总体策略

法国哲学家德波(GuyErnestDobord,1931-1994)在其学说体系中特别重视一个独特的概念即“specta-cle”。我国大部分学者将“spectacle”译为“景观”。德波在自己着作中对这个概念并未直接给予定义,而是通过研究性的讨论来背景性地指认其中概括的内容。德波利用“景观社会”这个概念,透视当代西方社会境况,由此展开了他所提出的社会批判理论中的“意识形态”批判。

一、“景观”及“景观社会”

德波着作中的“景观”(spectacle)这个词,出自拉丁文“spectae”和“specere”,我国学者张一兵曾解释说,其意思本身是“去看”和“被看”。台湾有的学者将其译为“奇观”。德波第一次使用这个一词,是在他发表于《情境主义国际》1959年第3期的关于《广岛之恋》的影评文章中。据胡塞的考证,这个词大体在“景观”意义上使用,应该是源出于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一书。

在德波看来,“景观”是新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关键词,这是指一种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景象,也意指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做秀。德波是要借其概括自己看

到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新特质。这被他认为是当代社会存在的主导性本质,其主要体现为一种被展现的景观性。

虽然德波本人没有专门直接界定他所重视的“景观”这个概念,后来的弗尔茨和贝斯特在其笔下对于“景观”有过方方面面的定义:其一,景观指“少数人演出而多数人默默观赏的某种表演”。所谓的少数人,是指作为幕后操控者的资本家,他们制造了充斥当今全部生活的景观性“演出”;而多数人,则是指的那些被支配的观众,即普通的芸芸众生,他们在“一种痴迷和惊诧的全神贯注状态”中沉醉地观赏着“少数人”制造和操控的“景观性演出”,这“意味着控制和默从,分离和孤独”。所以,德波里亚用“沉默的大多数”来形容“痴迷的观众们”。([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波德里亚:一个批判性读本》,陈维振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94页)其二,“景观”的这种作用并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手段,它既不是暴力性的,不是政治意识形态控制,也不是商业过程中看得见的强买强卖。然而,正是在这种不干预中实现了隐性控制,这形成了最深刻的“奴役”。其三,在景观所造成的广泛“娱乐”迷惑之下,“大多数”会偏离自己本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沦为“景观控制”的奴隶。对“景观”概念的实质,贝斯特还有另外一种概括:“景观的现实是:(1)一种真正的社会阶级统治的机构设施;(2)一种意识形态,源于现实的社会状况,‘已经变得十分实际,并在物质上得以解释’;以及(3)这种意识形态拥有一种真正的‘催眠行为’的刺激力量”。([美]贝斯特:《现实的商品化和商品化的现实:波德里亚、德波和后现代理论》,载[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波德里亚:一个批判性读本》,陈维振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6页)可见,这种种定义本身就体现出他们对“景观”的批判性质。

二、从“抽象统治一切”到“意象统治一切”

为什么资本主义社会会出现以上所说的“景观”呢?德波讲,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的新情况;他是为引伸马克思的理论才提出了这一概念。德波强调,他的

论述,是从马克思那里引伸而来的,是对马克思话语的特意改写。在德波看来,马克思在揭示关于劳动一般的抽象与商品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时,认为商品社会在深层上

是“抽象统治一切”。因为马克思曾经这样论述:“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

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

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8-89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个人现在受抽象统治,而他们以前是互相依赖的。但是,抽象或观念,无非是那些统治个人的物质关系的理论表现。……关系当然只能表现在观念中,因此哲学家们认为新时代的特征就是新时代受观念统治,从而把推翻这种观念统治同创造自由个性看成一

回事”。德波强调,从生产出发来考察商品社会,这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点。商品普遍交换的前提在于价值统治一切,而价值的基础是劳动一般,这是对劳动的抽象。德波解释说,也正是在劳动抽象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普遍的交换体系,这种交换体系才可能造就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因此物的统治关系对应于有关社会生活本身的

抽象;更为重要的是,在商品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以物为直接基础,但这种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恰恰是隐而不现的,因而马克思认为物的依赖关系本身也变成了

一种抽象存在。

德波为论证他所强调的“景观”而提出“意象统治一切”,据他自己讲这是因为必须面对当今世界新情况而提出新的理论。从20世纪40-50年代开始,随着电子传媒在西方世界的兴起,特别是电视的普及,使西方社会进入到被学者们所称的“文化消费”时代。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发展,特别是时尚与广告的弥漫,使得人们的消费主要成为被广告引导的。广告中所宣传的产品意象成为人们消费的依据。因此,消费不再只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而首先变成了是否合乎时尚以在文化时尚中表现由其

引导的“身份”需要的消费;凡是不能经过广告符号与意象加工的物品,也就不具有消费的优先权。当德波站在大众文化基础上来看待这种社会情况,便认为在这个社会中,“意象”是“统治一切”的。国外有学者指出,德波的论述是立足于与马克思不同的社会层面:在马克思时代,甚至在卢卡奇时期,主要还是大工业生产隆隆进军之时,消费并没有真正进入到体现资本主义社会控制的视野,更谈不上电子媒介在消费中突出起中介作用问题。所以贝斯特在评论德波时指出:德波理论的基础,是站在现代传媒社会的基础上的。我国学者仰海峰又由此特别指出,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理解德波。也就是说,当“意象统治一切”时,社会的生产就变成了意象的生产。因为,进入大众传媒世界之后,物的消费过程,首先必须转变为符号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例如,通过广告的影响,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定的消费意象之后,人们才会去购买物品。对于这种购物经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买东西,很大程度上是依据广告,对于一种全新的产品,如果在广告中没有出现过,往往是少有问津。德波把他所理解的马克思受“抽象统治”的看法,发展为受“意象统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物的消费以意象为中介时,物往往是“意象”地将自己表现出来,这种表现不只是直接表现自己的“使用价值”,而是表现自己的“意象价值”,意象的生产也就变成了“表现的垄断过程”,如果说商品社会是“抽象统治一切”的话,那么在这时的社会则是“意象统治一切”,以致资本本身成了意象。德波讲,这种情况下的社会就是他要论述的作为“意象统治一切”的社会,也就是“意象社会”,即“景观社会”。

德波基于把他所理解的马克思关于人“受抽象统治”的看法发展为关于受“意象与幻觉”的统治,给出了他所解释的“商品社会”与“景观社会”的比较。他强调,如果说商品社会的产生体现了“从存在到拥有”(beingintohaving)的转变,那么这时社会的产生则体现了“由拥有向展示”的转化(havingintoappearing)。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卷就写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而德波在其着作《景观社会》一开头则写道:“在现代生产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