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绪论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绪论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e7e2d94ffd0a79563d1e7210.png)
创造一流知识,应用最佳证据 产生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第四届
委员会。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吉耀教授当选主任委员。
ChinaCLEN成立20周年庆典
2009年10月17日在上海召开ChinaCLEN成立20周 年庆典
回顾了临床流行病学在中国的发展,展示了20年取 得的成就,剖析了当前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临 床流行病学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会议同时就 “临床流行病方法学进展”、“临床科研与临床流 行病学”、“疾病处理与循证医学”等专题进行了 广泛交流和学术讨论。
在此基础上,在37个国家84所著名大学建立 了由6位临床流行病学家、1位统计学家、1 位经卫生经济学培训的临床医师、1位医学 社会学家及1位高级辅助人员组成的临床流 行病学工作组(Clinical Epidemiology Unit,CEU)。
INCLEN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建立了通 信刊物(INCLEN Newsletter),并将“慢 性病杂志”改编为“临床流行病学杂志”。
➢ 美国医学会和《British Medical Journal》联合创办了 《Evidence-based Medicine》杂志,这是EBM发展的 又一里程碑。
➢ 目前,国外越来越多的临床决策开始从基于专家意见, 转向基于临床证据。在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 家,EBM普遍应用到临床实践。
第二届全国临床流行病学/DME学术会议
第二届全国临床流行病学/DME学术会议于1991年4 月在上海举行。参加CHINACLEN的单位已达130个 。
1992年4月经中华医学会第20届常务理事会第12次 会议审议,同意组建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学会。
循证医学-循证医学绪论
![循证医学-循证医学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4b0b06d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7d.png)
证据;
-常依据病理生理机制直接进行决策; -患者一般不参与决策。
❖ 背景2:
❖ 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必然 -卫生资源有限与服务需求无限的矛
盾持续存在; – 当今的疾病谱已发生根本变化;
– 同时人口增长、年龄老化日趋严重 ;
– 以及高新技术/方法、昂贵设备/高价 药品的层出不穷。
EBM证据的分级
证据论证强度分级(V级)
等级
研究设计方案
Ia
高质的系统综述
I级 I b
CI小的RCT
Ic
全或无效应
II a
高质的队列研究系统综述
II级 II b
单个队列研究或质欠佳的RCT
II c
“结局”性研究
等级 III 级
IV级 V级
证据论证强度分级(V级)
研究设计方案
III a
高质的病例-对照研究之SR
2.绝对危险降低率 ARR
绝对危险增高率 ARI
(absolute risk reduction) (absolute risk increase)
3.相对危险降低率 RRR
相对危险增高率 RRI
(relative risk reduction) (relative risk increase)
4.治愈一例需治疗的病例数NNT 发生一例不良反应需治疗的病例 (number needed to treat) 数 NNH
循证医学
第一章 绪论
循证医学概论 (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
内容
一、循证医学产生背景 二、传统医学模式与循证医学模式 三、循证医学及其实施基础 四、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 五、循证医学实践的目的 六、实践循证医学的注意事项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ppt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abeef71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0.png)
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任务包括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分析疾 病的影响因素,评估疾病的危险因素,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流行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史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临床流行病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临床流行病学的现状
目前,临床流行病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成为医学 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传统医学与循证医学的结合
尽管传统医学存在局限性,但循证医学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取代传统医 学。在实践中,应该将传统医学与循证医学相结合,以充分发挥两者 的优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05
循证医学证据的来源与评价
循证医学证据的来源
随机对照试验
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可以提供最佳的 证据,但可能存在伦理、成本和时间限 制。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 ppt
contents
目录
• 临床流行病学简介 •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 临床流行病学实践 • 循证医学概念及发展历程 • 循证医学证据的来源与评价 • 临床决策与循证医学
01
临床流行病学简介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和任务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
临床流行病学是一种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疾病在人群中 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决策和干预依 据的学科。
数据管理
建立数据库、数据清理与准备、数据质量评估。
病因推断与验证
01
病因推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数据,推断疾病的原因。
02
因果推断标准
根据证据强度、一致性、接近性、简单性等标准进行因果推断。
03
病因验证
通过实验或观察研究,对病因进行验证和确认。
临床流行病学绪论
![临床流行病学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a3c7e94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c.png)
第一节 临床流行病学简史
• 临床流行病学是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临床医学 问题的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思想萌发于18世纪, 但学科的形成不足百余年。
• 正是由于临床流行病学的应用与发展,使得人类对疾病的 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正是由于临床诊疗技术评价性研究的大量开展,使得现代 医学的临床诊疗效果有了更多科学证据的支持,从而为循 证医学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保证。
将统计学引入流行病学领域
(二)学科形成期
(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
• 在这期间,西方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得到 了空前发展,人群向城市聚居。为传染病的大面 积流行提供了可能。传染病的流行使流行病学的 诞生成为了必然。
特点:以传染病为主的流行病学学科的形成。
(二)学科形成期
(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
生→随着人类对病因及危险因素认识的不断深化→防治策 略与措施不断完善→流行病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轨迹。在这 条历史长河中,许多流行病学先驱尤其是一些具有敏锐观 察力和科学精神的临床医生功不可没。
(一)学科形成前期
(公元前500年至18世纪末)
特点:学科尚未形成,有自发的防病 要求和尚不成熟的思想
① 古希腊著名医师希波克拉底
(二)学科形成期
(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
• (3) 18世纪法国革命对流行病学产生了深远影 响。路易斯(PCA Louis)被喻为现代流行病学先驱 之一。
• 通过放血疗法对炎症性疾病的疗效对比观察,利 用寿命表对结核病的遗传研究。确立了在该领域 的地位。
• 和英国统计总监法尔(William Farr)在英国首创了 人口和死亡的常规资料收集,提出了如标化死亡 率、人年、剂量反应关系、患病率=发病率×病 程等许多重要的流行病学概念。为流行病学的定 量研究、对照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循证医学第一讲绪论
![循证医学第一讲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93b21fda50e2524de5187ea8.png)
循证医学第一讲绪论Evidence--Based Medicine Evidence Based MedicineIntroduction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詹思延z All trials: RR, 1.02; 95% CI, 0.98-1.06.z In 47 low-bias trials with 180 938 participants, (RR, 1.05;95% CI, 1.02-1.08).z beta carotene (RR, 1.07; 95% CI, 1.02-1.11),it i A (RR 11695%CI 110124)z vitamin A (RR, 1.16; 95% CI, 1.10-1.24),z vitamin E (RR, 1.04; 95% CI, 1.01-1.07).z Vitamin C and selenium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mortality.JAMA. 2007;297:842-857 z Do you often say?–“…You are at risk of developing coronary disease…”–“…eating animal fat means a heart attack…”–“…do not eat too much fat, exercise more, stop smoking and drinking.This will make you healthier…”Ifz If yes,–what’s your evidences?Where do you get these evidences?z Where do you get these evidences?–Do you believe them?z If no evidence, how to do?提纲z循证医学产生背景z有关的概念z如何开展循证实践产生的背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发展和应用R ANDOMIZED C ONTROLLED CLINICAL T RIALS,RCT •1948: 世界上第一个RCT诞生, 由英国Austin B. Hill 爵士于1948年发表在BMJ,Streptomycin and respiratory tuberculosis•1950年代:方法学上进一步完善•196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各个学科•1970年代:已完成大量随机临床试验世界上第一个RCT 由英国Austin B. Hill 爵士设计设计。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简介ppt课件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简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ed9b66c1c708a1294a4438.png)
五、系统综述与传统综述
特点
研究计划书 提出问题范围 文献要求 原始文献来源 检索方式 原始文献选择 原始文献评价 结果的合成 结论推断 结果更新 技术力量
系统综述
有 常集中于某一具体的医学问题 具有严格要求 全面、明确且为多渠道搜集 制定明确的检索策略,常由专业人员参与 遵循明确选择标准,具有客观性 遵循严格的评价标准 定性和定量结合 客观性强,遵循研究依据 随着新的研究文献出现,需要定期更新 团队
2. 帮助临床研究团队中的所有成员掌握临床 研究方法,提高临床研究的水平和能力, 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
➢ 临床研究选题和创新的方法及技巧。 ➢ 临床研究设计实施的规范化操作。
临床研究过程
在临床实践中 发现和提出问题
查阅国内外 相关文献
提出工作假说
(Hypothesis)
研究设计
(Design)
收集临床资料
postpartum (10) Operative vaginal delivery (5) Pain during labour (18) Perineal pain (5) Perineal trauma (10) Post-partum haemorrhage/retained
placenta (7) Pre-labour rupture of membranes (7) Preterm labour (45)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 during pregnancy (7) Symptoms during pregnancy (9)
every second, reads an abstract every two seconds and downloads a full-text article every three seconds. The cochrane library usage data 2009
临床流行病绪论
![临床流行病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1464cb5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9.png)
患病率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患 某病的病例出现的频率。
死亡率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死 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
病死率
表示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 死亡者所占的比例。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性研究
通过收集和分析队列、病例对照和横断面研究等数据,探讨疾病 分布状态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
多学科协作:临床流行 病学研究涉及到多个学 科领域,如医学、统计 学、生物统计学、社会 学等,需要多学科协作 ,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未来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向
总结词
大数据的应用
精准医疗的发展
健康管理的拓展
大数据、精准医疗、健康管理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医疗数 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以发现新的 疾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高医疗 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手 段,实现疾病的精准预防和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 量。
临床研究
通过对特定患者群体进行深入调查,以揭示疾病的发生、发 展、预后和影响因素。
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病因
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
危险因素
研究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
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策略的制定
疾病预防
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描述性研究主要是通过收集和分析疾病在人群中 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如发病率、患病率、死 亡率等指标。
实验性研究主要是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等方法,探 讨干预措施对疾病的影响和效果,为临床实践提 供科学依据。
如何提高临床流行病学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第一章临床流行病学绪论
![第一章临床流行病学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7a81dc31be23482fb4da4cc1.png)
(2)三者共识 : 创造性地将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有机地与临床医学相
结合,发展和丰富了临床研究方法
(3)美国洛克非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在该组织发起与支持 下1982年建立: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international clinical
epidemiology Network, INCLEN)
学科性质
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是临床医学,是在临床 医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方法学,构成临床医 学的重要基础课之一。
研究对象
•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
研究内容
•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是临床研究的设 计、测量和评价。
二、临床流行病学的学科发展及现状
1 临床流行病学萌芽——1938年。先驱John Paul(美·耶鲁大学)提出观点:
21
Robert H. Fletcher( Harvard Medical School ): 临床流行病学是将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应 用于临床,解释和观察临床问题的一门方法 学。临床流行病学区别于其他医学学科的最 重要特征是所研究的对象是病人群体,其所关心的是病人 群体中临床事件(clinical events)的概率变化,分析临床事 件是以一个完整的人体作为统计单位,而不是以人体中神 经传递介质、组织培养、细胞膜及基因序列等作为观察单 位。因此临床流行病学是宏观研究临床问题的科学。
第一节 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
9
定义
• 临床流行病学是将现代流行病学及生物统计学的原 理和方法引入临床医学领域,研究患病群体的疾病 自然史,以及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评价的交叉学科。 作为一门近代发展迅速且应用广泛的方法学科,临 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从传统临床医学的患者个体 扩大到患病群体;通过严谨的设计、测量和评价, 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诊断、预防治疗和 预后的规律,并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的证据。因此, 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重要的基础课程和科学研 究必需的方法学科。
临床流行病绪论
![临床流行病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b4a0f3e7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3.png)
促进多学科合作
临床流行病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如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等 ,可以促进多学科的合作和交流 ,提高医疗保健工作的综合水平 。
02
临床流行病学发展史与现状
发展史
18世纪中叶
临床流行病学起源于18世纪 中叶,当时医学家开始关注 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 因素。
2023
临床流行病绪论
目 录
• 临床流行病学定义与重要性 • 临床流行病学发展史与现状 •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与方法 • 临床流行病学的应用领域与前景 • 临床流行病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临床流行病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临床流行病学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 临床流行病学是研究如何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流行病 学原则和方法,以评估和改善医疗保健质量和效果 的一门学科。它结合了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和临 床实践的知识,以解决临床问题,改善患者和人群 的健康。
现状
广泛应用
国际化发展
临床流行病学已经成为医学研究和实践中的 重要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病因研究、疾病预 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估等领域。
随着国际交流和合作日益增多,临床流行病 学研究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逐 步实现国际化。
研究成果转化
未来挑战
越来越多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成果被转化为 实践应用,为医生、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提供 科学依据。
临床研究是临床流行病学的重要 手段之一,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如研究的可靠性不高、可重复 性差等,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 改进。
加强学科交叉和合 作
临床流行病学是一门涉及医学、 统计学、流行病学、社会学等多 学科的综合性学科,需要加强学 科交叉和合作,共同推进临床流 行病学的发展。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https://img.taocdn.com/s3/m/43e2823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7.png)
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
通过系统回顾和分析现有研究文献,为临床决 策提供最佳证据。
随机对照试验
通过随机分配患者到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不 同治疗方案的效果,以评估疗效和安全性。
证据等级和推荐等级系统
根据研究设计和结果的质量,对证据进行分级,并根据证据级别提出相应的推 荐意见。
循证医学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 效果,为医生选择最佳治 疗方案提供参考。
02
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实践 方法,强调利用最新、最可靠的研究证据来指导临床决策。
重要性
循证医学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开支,为个体化治疗 提供依据。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 》
2023-10-28
目录
• 临床流行病学 • 循证医学 •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联系
与区别 •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来
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 结论
01
临床流行病学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
临床流行病学是一种以病人为中心,以实证为基础,研究和解决临床问题的 医学方法学。
证据质量与偏倚控 制
临床研究证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 医疗决策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因 此对研究中的偏倚控制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的障碍
由于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涉 及多个学科领域,跨学科合作与 交流可能会面临语言、文化、方 法学等方面的障碍。
缺乏高级统计和分 析方法的研发与…
对于复杂的多因素分析、交互作 用分析等高级统计和分析方法的 需求日益增加,但目前尚缺乏足 够的研发和应用。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https://img.taocdn.com/s3/m/1b46032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a.png)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联合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五
某医院通过对病历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某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在特定人群中发生率 较高,通过对该人群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这部分人群具有某些共同的危险因素。 因此,通过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降低了该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案例六
某地区疾控中心通过对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某种传染病在特定人群中 发病率较高,通过对该人群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这部分人群具有某些共同的行为 习惯。因此,通过对这些行为习惯进行干预,降低了该传染病的发病率。
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包括系统评价、临床试 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 究等,其中系统评价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多个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 比较,提供相对客观和全面的临床证据。
循证医学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
01
决策依据
02
个体化治疗
03
成本控制
04
教育培训
05
政策制定
循证医学强调以临床证据 为决策依据,这有助于避 免传统医疗决策中过度依 赖个人经验或有限的临床 知识。
循证医学为医疗政策的制 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 于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可 持续性。
03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 联系
临床流行病学在循证医学中的角色
提供基于实证的研究证据
临床流行病学通过对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和需求进行系统评价,为医生提供最佳的 实证研究证据,帮助医生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的临床决策。
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某医院通过对病历数据的流行病学分析,发现某种手术的并发症与患者年龄、性 别、病情等因素有关,进而改进了治疗方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案例二
一项基于社区的流行病学研究,通过对某城市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数据进 行分析,揭示了高血压、高胆固醇等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关系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我国临床流行病学的建立与发展
1980年在美国洛氏基金会资助下我国首次派出4 名学者参加英国剑桥大学的临床流行病学培训班 学习。
1982~1983年上海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派 遣高年资临床医师赴美国、加拿大培训临床流行 病学。
临床流行病学硕士生培训项目
在INCLEN的资助下,上海医科大学从 1993年开始在国内首次建立了临床流行病 学硕士生培训项目,开始招收3年制临床流 行病学硕士生,每年4名。
华西医科大学从1994年开始建立了临床流 行病学硕士生培训项目,也是每年招收4名 ,学制是2年。
第九届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
(二)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的建立与发展
1982年在美国洛氏基金会卫生科学部前主 任Kerr White和Scott Halstead等的发起 和支持下,建立了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 (International Clinical Epidemiology Network,INCLEN)。
第一期项目(phase Ⅰof the project)是 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建立5个国际临 床流行病学资源和培训中心(Clinical Epidemiology Resource and Training Center,CERTC), 为全世界部分国家培训了 大量临床流行病学高级专业人才。
首届全国临床流行病学/DME学术会议
1989年4月在卫生部直接领导下,由华西医科大 学和上海医科大学发起,在成都召开了首届全国 临床流行病学/DME学术会议。
在会议期间成立了中国临床流行病学网络(China Clinical Epidemiology Network, CHINACLEN) ,选举华西医科大学为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上海医科大学、广州中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 和第四军医大学为副主任委员单位,参加 CHINACLEN的医学院校及相应机构共44所。 CHINACLEN的建立是我国临床流行病学发展史 上的一个里程碑。
产生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吉耀教授当选主任委员。
第十一届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
2010年7月28日至8月1日 山东 烟台 大会主题:提高临床研究质量与临床决策水平
(四)循证医学产生的背景
1.传统医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经验医学为主 -病理生理机制进行决策 -零散的研究报告,注重短期疗效 -病人不参与决策
同期,在国家卫生部的领导下,通过世界 银行医学教育贷款项目“临床科研设计、 测量与评价(Desig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n the Clinical Research, DME)”的支持,在13所院校成立DME组 织,并在上海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和 广州中医学院建立了3个DME国家级培训中 心。
华西医科大学的《创建临床流行病学科,培养高 质量医学人才》获得1993年全国普通高校国家级 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中华医学杂志开辟临床流行病学专栏,不少应用 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研究临床问题的文章出现在国 家一级杂志上,表明临床流行病学作为一门新兴 的学科日益深入临床各领域,并逐渐为临床高级 专家所接受,日益显示其重要意义。
2006年在上海召开第九届全国临床流行病学 学术会议。
创造一流知识,应用最佳证据 产生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第四届
委员会。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吉耀教授当选主任委员。
ChinaCLEN成立20周年庆典
2009年10月17日在上海召开ChinaCLEN成立20周 年庆典
回顾了临床流行病学在中国的发展,展示了20年取 得的成就,剖析了当前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临 床流行病学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会议同时就 “临床流行病方法学进展”、“临床科研与临床流 行病学”、“疾病处理与循证医学”等专题进行了 广泛交流和学术讨论。
在此基础上,在37个国家84所著名大学建立 了由6位临床流行病学家、1位统计学家、1 位经卫生经济学培训的临床医师、1位医学 社会学家及1位高级辅助人员组成的临床流 行病学工作组(Clinical Epidemiology Unit,CEU)。
INCLEN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建立了通 信刊物(INCLEN Newsletter),并将“慢 性病杂志”改编为“临床流行病学杂志”。
只有发展临床流行病学,让直接为病人服 务的临床医师接受严格的培训,既掌握生 物医学科学,又能将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 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实践中,才能使临床研究得以深入发展。
Fletcher RH认为临床流行病学是将流行病学 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临床以解决临床上碰 到的问题,其区别于其他医学的最重要特 征:其研究对象是病人群体,而不是动物, 所关心的是病人群体中临床事件的概率变 化,分析临床事件是以一个完整的病人个 体为统计单位,而不是人体中的神经传递 介质、组织细胞及基因序列等作为观察单 位。
上海医科大学将临床流行病学写入我国著名的《实用 内科学》第9版(1992年)。上海等地已正式将临床流 行病学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培养的必修课,列为职称晋 升的条件之一。
第三届全国临床流行病学/DME学术会议
在1993年4月在广州举行的第三届全国临床流行 病学/DME学术会议上正式成立了中华医学会临 床流行病学学会。
此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湖南医科大学、山东 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同济 医科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北 京医科大学等20余所医学院校相继建立了各种形 式临床流行病学/DME单位,有实体的,也有松 散的。
对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了临床流行病学课程,不 少院校还编写了相应的教材,建立了住院医师、 主治医师临床流行病学继续教育短训班。
Medical practice should all be based on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所有医学干预都应基于严格的研究证据之上
绝大多数医师都会赞同“临床医师 对临床研究的评估技巧掌握得并不好” 这个观点。如有个别医师持有不同观 点,我们有大量的证据可以反驳他们 这种乐观的想法。
-传统医学教育方法的缺陷。
4.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及相关技术的发展
绪论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许能锋 教授
2011年9月6日 上街校区第16/6教室
心血管病一级预防:阿司匹林利不大于弊?
临床研究案例
Ⅰ类抗心律失常药(Encainide、Flecainide)的CAST试验 婴儿肺炎诊断方法更新研究
1989年一项震惊整个医学界的研 究
Iain Chalmers et al. Effective Care in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1984年4月,在卫生部的领导、并在科教司原司 长刘秉勋同志主持下,由原华西医大组织举办了 第一次全国DME学习班,13所部属院校主管教学 的校长和专家70余人与会,以世界银行首席医学 顾问Dr. John Evens和国际临床流行病学创始人 之一Dr. David Sackett为首的九位国际著名专家 负责讲学。自此,正式在全国拉开了临床流行病 学发展的序幕。 之后,又举办了7次全国性学习 班,培训了许多临床流行病学骨干教师。
生的影响
一、学科发展背景与简史
(一)临床流行病学学科的提出与创建 (二)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的建立与发展 (三)我国临床流行病学的建立与发展 (四)循证医学产生的背景 (五)循证医学的发展简史
(一)临床流行病学学科的提出与创建
1938年美国耶鲁大学John R.Paul教授首次 提出临床流行病学概念,认为临床流行病学 家应从病人着手研究临床问题。
Of 226 maneuvers in obstetrics & childbirth(在产科使 用的226种方法中),通过临床试验或系统评价显示:
20% were beneficial (有效: 疗效大于副作用) 30% were harmful or of doubtful value (有害或疗效可疑) 50% had no RCT evidence available (缺乏同期随机对照试验证据)
重要启示
Experience is not reliable. Medical interventions, old or new, should all be scientifically evaluated. 经验是不可靠的. 医学 干预, 不管新旧, 都应接受严格的科学评估
Ineffective therapies must be stopped and new ineffective innovations must not be allowed to start. 应停止使用无效的 干预措施, 阻止新的无效措施引入医学实践
——《柳叶刀》主编 Richard Horton
我国临床研究的现状
我国目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临床研究 既没有主导国内临床实践, 也没有在国际临床研究领域产生重
要的影响(在国际知名杂志发表的论文比例甚微——
0.2%)
路在何方
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 引领你探索…
提纲
一、学科发展背景与简史 二、学科的定义与作用 三、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四、循证医学的实践方法 五、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对临床产
Sackett Dl精辟地分析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 流行病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认为在20世纪中 期,几乎所有基础医学和绝大多数流行病学研 究都是与临床密切结合的,能解决病人存在的 实际问题,而以后在生物医学中出现了分子生 物学革命,流行病研究中出现了计算机信息革 命,这两场革命导致基础医学和流行病学越来 越脱离临床,不能直接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 Feinstein AR认为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研究的 “建筑学”,即临床研究的方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