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顺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8-1998(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火力发电厂顺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 658—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8—03—19批准1998—10-01实施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火力发电厂顺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的内容、方法,以及应达到的标准,适用于300MW及以上机组采用分散控制系统构成的顺序控制系统订货合同和工程建设的最终在线验收测试。

对于采用其他顺序控制装置构成的顺序控制系统也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5000—94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JB/TS234—9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验收大纲
SDJ279—90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
电建[1996]159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
3 定义
3.1 顺序控制sequencecontr01
实现生产过程所要求的一系列顺序动作的控制。

3.2 子组级顺序控制sub-groupofsequencecontrol
控制范围仅限于单台辅机及其附属设备的顺序控制。

3.3组级顺序控制groupofsequencecontrol
控制范围包括有关联的多个子组级的顺序控制。

3.4开关量信号on-offsignal
只有电路合通或断开两种工作状态的信号。

4 测试条件
4.1 顺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前应达到下列基础条件:
a)顺序控制装置、变送器、过程开关和执行器等部件,均按有关规定安装、调试,并按SDJ279验收合格。

b)顺序控制系统的投入率应超过95%,而且累计动作次数已达到五次及以上。

各系统的控制功能已基本达到原设计要求,并已随机组连续运行90天以上。

c)顺序控制系统所有部件的制造厂技术资料及控制系统的软件资料完整、齐全。

d)顺序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运行记录完整。

运行记录应包括系统动作、停用及故障处理等情况。

4.2 测试过程中,安装在电子设备间内的控制装置的环境条件应符合以下规定:
温度15℃一30~C
湿度45%一80%,任何情况下不许结露
温度变化率不大于5℃/h
振动振幅小于0.5mm
含尘浓度小于o.3mg/m3
照明离地面0.8m处照度不低于2001x
安装在现场的控制装置环境条件应满足装置制造厂的规定。

4.3 供电条件:
按有关标准或装置制造厂的规定,其允许误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电压土10%
频率土1%
4.4 气源应清洁、干燥,露点至少比环境温度低10℃,压力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土10%。

4.5 试验用仪器应满足下列要求:
a)校验用的标准仪器应具备有效的证书。

其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被校仪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3
b)电流信号发生器:4mA~20mA。

c)多路开关信号发生器:可提供多路独立开关量信号。

d)数字电压表:4 1/2位,电压分辨率o.1mV。

e)步话机:发射功率不小于5W,工作频率400MHz~500MHz。

5 功能测试
5.1 机组的全部顺序控制系统均应进行功能测试。

凡是已投入使用的顺序控制系统的动作的正确率应达到100%。

5.2 功能测试的方法是启动每个子组级和组级的顺序控制系统,根据原设计控制逻辑核对每个步骤的工作。

测试顺序控制系统的工作与生产流程实际要求是否符合,以及有关整定值(参数动作值、返回值、延时值等)是否符合要求。

测试应包括顺序控制系统的全部功能,即正常启、停,备用,故障处理及人工远方操作等。

5.3 任何子组级和组级顺序控制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实际应用的次数达到五次及以上,而且其动作已符合生产流程实际要求时,允许对该子组级或组级顺序控制功能不再进行测试而直接承认该系统的功能测试合格。

5.4 对于实际应用次数少于五次的顺序控制系统以及局部顺序步,应逐一进行功能测试。

在测试时,如果生产过程中的条件不可能自然出现时,应使用开关量信号发生器采取模拟方法进行测试。

6 性能测试
6.1 中央处理单元存储余量的测试:
利用编程器或工程师工作站测试每个顺序控制装置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及使用量,存储余量应大于存储容量的40%。

6.2 输入/输出可扩余量的测试:
检查顺序控制装置所配置的输入/输出总数、实际引入装置的输入输出数、装置安装机架安装输入/输出的可扩容量和端子排的使用余量。

输入/输出点应留有不低于总输入/输出点10%一15%的余量。

安装机架和端子排应留有不低于总使用量10%~15%的余量。

6.3 中央处理单元热备用功能的测试:
对于冗余的中央处理单元,应测试其自动切换功能。

测试时,利用断开电源等手段使正在工作的中央处理单元退出工作,备用的中央处理单元应自动投入工作而不影响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

6.4 冗余部件的功能测试:
对于工作电源等其他所有冗余部件,也应测试其自动投入功能。

测试时,应采用停止工作部件工作的方式测试备用部件自动投入工作的功能。

6.5 装置在线诊断功能的测试:
根据装置具有的诊断功能,采用人为地制造故障(断开通信线路、拔出模件、断开输入点等)的方式测试装置的在线诊断功能。

记录装置的全部诊断功能和测试过的诊断功能。

6.6 模件在线更换功能的测试:
对于具有模件在线更换功能的装置应进行模件在线更换功能测试。

测试时应对每种模件测试一次。

当测试有可能引起控制系统误动作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在线更换模件后,顺序控制系统的所有功能均应不受影响。

7 抗干扰能力测试
7.1 顺序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电缆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敷设。

检查屏蔽电缆的屏蔽层接地情况,应接地良好。

7.2 顺序控制系统的接地应符合顺序控制装置制造厂的要求。

当控制系统地线接入电厂电气接地网时,
控制系统地线与电气接地网只允许有一个连接点,且接地电阻应小于o.5/1。

接地线截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7.3 顺序控制系统抗射频干扰能力的测试:
发射功率为5W,工作频率400MHz一500MHz的步话机在距离敞开门的顺序控制装置机柜1.5m处使用时,顺序控制系统应能正常工作。

7.4 顺序控制系统输入回路实际干扰电压的测试:
测量实际干扰电压时,应选择电缆长度相对较长、敷设途中与高压厂用电动机电路距离较近的输入回路进行测试。

测试干扰电压的输入回路数不得少于控制系统总输入回路的1%。

顺序控制系统输入回路的实际干扰电压不得超过顺序控制装置输入模件抗干扰电压值的60%。

8 接人率和完好率的考核
8.1 输入输出点的接入率和完好率
8.1.1 顺序控制系统输入输出点的接入率不得低于99%,完好率不得低于99%。

考核输入输出点的接入率和完好率时,应记录全部未接入顺序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点和工作不正常的输入输出点的位置、原因。

8.1.2 输入输出点的接入率计算。

其计算方法为:
J=I/DX100%
式中:I——实际接入顺序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点数量;
D——原设计应接入顺序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点数量。

8.1.3 输入输出点的完好率计算。

其计算方法为:
F=R/KX100%
式中:R-- 抽样检查时合格的输入输出点数;
K——总抽样检查点数,抽样检查点数应不小于系统总数的5%。

8.2 顺序控制系统的完好率
8.2.1 顺序控制系统的完好率可分为每套顺序控制系统的完好率(F)和整个机组顺序控制系统的完好率(F)。

整个机组顺序控制系统完好率应不小于90%。

8.2.2 完好率的统计工作自整套系统投入工作后即开始进行。

开始计算完好率的时间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8.2.3 完好率的统计期应不少于90天,且顺序控制系统使用次数达到五次及以上。

若在此期间,统计计算结果完好率不合格,可将统计使用次数延长10次;如果仍超过规定,则系统完好率判定为不合格。

8.2.4 完好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Fi=ni/NiX100%
F:Σni/ΣNiX100%
式中:ni——第i套顺序控制系统成功使用的次数(所谓成功使用是指该顺序控制系统无故障地运行到顺序终了);
Ni——第i套顺序控制系统使用的总次数。

使用总次数和成功使用次数根据运行班志(依据计算机记录)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