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冀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冀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冀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冀教版)

(试题顺序:23章,25章,27章,24章,26章,28章,共6套)

第二十三章达标检测卷

(120分,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某校组织了“讲文明、守秩序、迎南博”知识竞赛活动,从中抽取了7名同学的参赛成绩如下(单位:分):80,90,70,100,60,80,80.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90,80 B.70,80 C.80,80 D.100,80

2.某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课外体育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小彤的这三项成绩(百分制)分别为95分,90分,88分,则小彤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为()

A.89分B.90分C.92分D.93分

3.制鞋厂准备生产一批男皮鞋,经抽样(120名中年男子),得知所需鞋号和人数如下:

并求出鞋号的中位数是24 cm,众数是25 cm,平均数约是24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需要鞋号为27 cm的人数太少,所以鞋号为27 cm的鞋可以不生产

B.因为平均数约是24 cm,所以这批男鞋可以一律按24 cm的鞋生产

C.因为中位数是24 cm,所以24 cm的鞋的生产量应占首位

D.因为众数是25 cm,所以25 cm的鞋的生产量应占首位

4.已知一组数据2,3,4,x,1,4,3有唯一的众数4,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分别是() A.4,4 B.3,4 C.4,3 D.3,3

5.济南某中学足球队的18名队员的年龄如下表所示:

这18名队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第6题)

6.如图是根据某班40名同学一周的体育锻炼情况绘制的条形统计图,那么关于该班40名同学一周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平均数是8.625小时B.中位数是8小时

C.众数是8小时D.锻炼时间超过8小时的有21人

7.某市测得一周PM2.5的日均值(单位:微克/立方米)如下:31,30,34,35,36,34,31,对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众数是35 B.中位数是34 C.平均数是35 D.方差是6

8.某校要从四名学生中选拔一名参加市“风华小主播”大赛,将多轮选拔赛的成绩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每名学生的平均成绩x及其方差s2如表所示,如果要选择一名成绩高且发挥稳定的学生参赛,那么应选择的学生是()

A.甲B.乙C.丙D.丁

9.如果一组数据a1,a2,a3,…,a n的方差是2,那么一组新数据2a1,2a2,…,2a n的方差是() A.2 B.4 C.8 D.16

10.已知某校女子田径队23人年龄的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13岁,但是后来发现其中有一位同学的年龄登记错误,将14岁写成了15岁.经重新计算后,正确的平均数为a岁,中位数为b岁,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13,b=13 B.a<13,b<13 C.a>13,b<13 D.a>13,b=13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高一新生入学军训射击训练中,小张同学的射击成绩(单位:环)为5,7,9,10,7,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

12.某中学举行歌咏比赛,六名评委对某歌手打分(单位:分)如下:77,82,78,95,83,75,去

13.两组数据:3,a,2b,5与a,6,b的平均数都是6,若将这两组数据合并为一组数据,则这组新数据的中位数为________.

14.三位同学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的得分与他们三个人的平均成绩的差分别是-8,6,a,则a=________.

15.某公司欲招聘工人,对候选人进行三项测试:语言、创新、综合知识,并将测试得分按

的比确定测试总分.已知某位候选人的三项得分分别为88,72,50,则这位候选人的测试总分为________.16.某班40名学生参加了一次“献爱心一日捐”活动,捐款人数与捐款额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你认为这次捐款活动中40个捐款额的中位数是________.

(第16题)

(第18题)

17.一组数据1,5,7,x的中位数和平均数相等,则x的值是________.

18.甲、乙两地9月上旬的日平均气温如图所示,则甲、乙两地这10天日平均气温方差大小关系为s甲2__________s乙2(填“>”或“<”).

19.学校篮球队五名队员的年龄(单位:岁)分别为17,15,16,15,17,其方差为0.8,则三年后这五名队员年龄的方差为________.

20.某外贸公司要出口一批罐头,标准质量为每听454 g,现抽取10听样品进行检测,它们的质量与标准质量的差值(单位:g)如下:-10,+5,0,+5,0,0,-5,0,+5,+10.则这10听罐头质量的平均数及众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21,22题每题8分,23,24题每题10分,25,26题每题12分,共60分)

21.为了估计西瓜、苹果和香蕉三种水果一个月的销售量,某水果店对这三种水果7天的销售量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1)若西瓜、苹果和香蕉的售价分别为6元/千克、8元/千克和3元/千克,则这7天销售额最大的水果品种是________;

A.西瓜B.苹果C.香蕉

(2)估计一个月(按30天计算)该水果店可销售苹果多少千克?

(第21题)

22.“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抢救两名学生,以致双腿高位截肢,社会各界纷纷为她捐款.某市某中学九年级一班的全体同学参加了捐款活动,该班同学捐款情况的部分统计图如图所示:

(1)求该班的总人数;

(2)将条形图补充完整,并写出捐款金额的众数;

(3)该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第22题)

23.某市为了了解高峰时段16路公交车从总站乘该路车出行的人数情况,随机抽查了10个班次乘该路车的人数,结果如下:

14,23,16,25,23,28,26,27,23,25

(1)这组数据的众数为________,中位数为________;

(2)计算这10个班次乘该路车人数的平均数;

(3)如果16路公交车在高峰时段从总站共出车60个班次,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估计在高峰时段从总站乘该路车出行的乘客共有多少人?

24.某工厂甲、乙两名工人参加操作技能培训.现分别从他们在培训期间参加的若干次测试成绩中随机抽取8次,记录如下:

(1)请你计算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

(2)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操作技能比赛,从稳定性的角度考虑,你认为选派谁参加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

25.某校八年级一班要从班级里数学成绩较优秀的甲、乙两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为此,数学老师对两位同学进行了辅导,并在辅导期间测验了6次,测验成绩如下表(单位:分):

次数,1,2,3,4,5,6

甲,79,78,84,81,83,75

乙,83,77,80,85,80,75

利用表中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计算甲、乙测验成绩的平均数;

(2)写出甲、乙测验成绩的中位数;

(3)计算甲、乙测验成绩的方差;(结果取整数)

(4)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老师应该派谁参赛?简述理由.

2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汉字,寓意深广.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某校团委组织了一次全校3 000名学生参加的“汉字听写”大赛,赛后发现所有参赛学生的成绩均不低于50分.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次大赛的成绩分布情况,随机抽取了其中200名学生的成绩(成绩x取整数,总分100分)作为样本进行整理,得到下列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第26题)

请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a=________,b=________;

(2)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这次比赛成绩的中位数会落在________分数段;

(4)若成绩在90分以上(包括90分)的为“优”等,则该校参加这次比赛的3 000名学生中成绩为“优”等的大约有多少人?

答案

一、1.C 2.B 3.D 4.D 5.B

6.B 解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故众数是8小时;

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是9,故中位数是9小时; 平均数是7×3+8×16+9×14+10×740=8.625(小时);

锻炼时间超过8小时的有14+7=21(人). 故选B .

7.B 8.B 9.C 10.A 二、11.7 12.80分

13.6 解析:由题意得???3+a +2b +5

4

=6,a +6+b

3=6,

解得?

????a =8,b =4,

∴这组新数据是3,4,5,6,8,8,8,其中位数是6.

17.-1或3或11 18.> 19.0.8 20.455 g ,454 g 三、21.解:(1)A

(2)140÷7×30=600(千克).

答:估计一个月(按30天计算)该水果店可销售苹果600千克. 22.解:(1)14÷28%=50(人). 故该班的总人数为50人.

(2)补全条形图如图所示,捐款金额的众数是10元.

(第22题)

(3)150×(5×9+10×16+15×14+20×7+25×4)=1

50×655=13.1(元), 因此该班平均每人捐款13.1元.

解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能直接反映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23.解:(1)23;24

(2)1

10×(14+16+23+23+23+25+25+26+27+28)=23(人). 故这10个班次乘该路车人数的平均数是23人. (3)60×23=1 380(人).

所以估计在高峰时段从总站乘该路车出行的乘客共有1 380人. 24.解:(1)x 甲=1

8

×(95+82+88+81+93+79+84+78)=85;

x 乙=1

8

×(83+92+80+95+90+80+85+75)=85.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85;

(2)选派甲参加比较合适.理由如下:由(1)知x 甲=x 乙=85,则s 甲2=1

8×[(78-85)2+(79-85)2+(81

-85)2+(82-85)2+(84-85)2+(88-85)2+(93-85)2+(95-85)2]=35.5,s 乙2=1

8×[(75-85)2+(80-85)2

+(80-85)2+(83-85)2+(85-85)2+(90-85)2+(92-85)2+(95-85)2]=41,∴s 甲

2

2

,∴甲的成绩

较稳定,∴选派甲参加比较合适.

25.解:(1)x 甲=79+78+84+81+83+75

6

=80(分),

x 乙=83+77+80+85+80+756=80(分).

(2)甲、乙测验成绩的中位数都是80分.

(3)s 甲2=1

6×[(79-80)2+(78-80)2+(84-80)2+(81-80)2+(83-80)2+(75-80)2]≈9,

s 乙2=1

6

×[(83-80)2+(77-80)2+(80-80)2+(85-80)2+(80-80)2+(75-80)2]≈11.

(4)老师应该派甲参赛,因为在甲、乙测验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都相同的情况下,甲的测验成绩更稳定,所以老师应该派甲参赛.

26.解:(1)60;0.15 (2)略. (3)80≤x <90

(4)3 000×0.4=1 200(人),则该校参加这次比赛的3 000名学生中成绩为“优”等的大约有1 200人.

第二十五章达标检测卷

(120分,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若m +n n =52,则m n 等于( )

A .52

B .23

C .25

D .3

2

2.若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之比为1:4,则它们的周长之比为( ) A .1:4 B .1:2 C .2:1 D .4:1

3.如图,在△ABC 中,若DE ∥BC ,AD =3,BD =6,AE =2,则AC 的长为( ) A .4 B .5 C .6 D .8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A(6,3),B(6,0),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1

3,在

第一象限内把线段AB 缩小后得到CD ,则点C 的坐标为( )

A .(2,1)

B .(2,0)

C .(3,3)

D .(3,1)

5.如图,在△ABC 中,点D 在线段BC 上,且△ABC ∽△DBA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AB 2=BC·BD B .AB 2=AC·BD C .AB·AD =BD·BC D .AB·AD =BD·CD

6.如图,小东用长3.2 m 的竹竿BE 做测量工具测量学校旗杆CD 的高度,移动竹竿BE ,使竹竿BE 、旗杆CD 顶端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的同一点A 处.此时,竹竿BE 与点A 相距8 m ,与旗杆CD 相距22 m ,则旗杆CD 的高度为( )

A .12 m

B .10 m

C .8 m

D .7 m

7.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的是( )

(第7题)

8.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2,BC =3,点E 是AD 的中点,CF ⊥BE 于点F ,则CF 等于( ) A .2 B .2.4 C .2.5 D .2.25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3题)

(第14题)

9.如图,在△ABC 中,AB =AC =18,BC =12,正方形DEFG 的顶点E ,F 在△ABC 内,顶点D ,G 分别在AB ,AC 上,AD =AG ,DG =6,则点F 到BC 的距离为( )

A .1

B .2

C .122-6

D .62-6

10.如图,在钝角三角形ABC 中,分别以AB 和AC 为斜边向△ABC 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E 和等腰直角三角形ACF ,EM 平分 ∠AEB 交AB 于点M ,取BC 的中点D ,AC 的中点N ,连接DN ,DE ,DF.下列结论:①EM =DN ;②S △CND =1

3S 四边形ABDN ;③DE =DF ;④DE ⊥DF.其中正确结论的

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假期,爸爸带小明去A 地旅游,小明想知道A 地与他所居住的城市的距离,他在比例尺为

000的地图上测得所居住的城市距A 地32 cm ,则小明所居住的城市与A 地的实际距离为________.

12.若

+y)=

,则

=________.

13.如图,已知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BC>AC.若S 1表示以BC 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S 2表示长为AD(AD =AB)、宽为AC 的矩形的面积,则S 1与S 2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14.如图,已知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DE ∥BC ,且S △ADE

四边形DBCE

=,

那么

=________.

15.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BE

EC

的值是________.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16.如图,小明同学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DEF测量树的高度AB,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斜边DF保持水平,并且边DE与点B在同一直线上.已知纸板的两条直角边DE=40 cm,EF=20 cm,测得边DF离地面的高度AC=1.5 m,CD=8 m,则树高AB=________.

17.如图,已知点P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PB=3,BF⊥BP,垂足是点B,若在射线BF上找一点M,使以点B,M,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P相似,则BM的长为________.18.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以BC边上的高AB1为边作正三角形AB1C1,△ABC与△AB1C1公共部分的面积记为S1,再以正三角形AB1C1边B1C1上的高AB2为边作正三角形AB2C2,△AB1C1与△AB2C2公共部分的面积记为S2,…,以此类推,则S n=________.(用含n的式子表示)

三、解答题(19,21题每题8分,24题14分,其余每题12分,共66分)

19.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试求出x及α的大小.

(第19题)

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4),B(-2,1),C(-5,2).

(1)请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

(2)将△A1B1C1的三个顶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同时乘-2,得到对应的点A2,B2,C2,请画出△A2B2C2;

(3)求△A1B1C1与△A2B2C2的面积比.(不写解答过程,直接写出结果)

(第20题)

21.如图,AB∥FC,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分别延长FD和CB交于点

G.

(1)求证:△ADE≌△CFE;

(2)若GB=2,BC=4,BD=1,求AB的长.

(第21题)

22.如图,一条河的两岸BC与DE互相平行,两岸各有一排景观灯(图中黑点代表景观灯),每排相邻两景观灯的间隔都是10 m,在与河岸DE的距离为16 m的A处(AD⊥DE)看对岸BC,看到对岸BC上的两个景观灯的灯杆恰好被河岸DE上两个景观灯的灯杆遮住.河岸DE上的两个景观灯之间有1个景观灯,河岸BC上被遮住的两个景观灯之间有4个景观灯,求这条河的宽度.

(第22题)

23.如图,在矩形ABCD中,已知AB=24,BC=12,点E沿BC边从点B开始向点C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点F沿CD边从点C开始向点D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如果E,F 同时出发,用t(0≤t≤6)秒表示运动的时间.

请解答下列问题:

(1)当t为何值时,△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当t为何值时,以点E,C,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D相似?

(第23题)

24.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DC,CB上的点,且DE=CF,以AE为边作正方形AEHG,HE与BC交于点Q,连接DF.

(1)求证:△ADE≌△DCF.

(2)若E是CD的中点,求证:Q是CF的中点.

(3)连接AQ,设S△CEQ=S1,S△AED=S2,S△EAQ=S3,在(2)的条件下,判断S1+S2=S3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第24题)

答案

一、1.D 2.B 3.C 4.A

AB

=BC

AC2

=BC·BD,AB·AD=AC·DB.

6.A 解析:∵BE ∥CD ,∴△AEB ∽△ADC ,∴AE AD =BE CD ,即88+22=3.2

CD ,解得CD =12.故旗杆

CD 的高度为12 m .故选A .

7.A 8.B

(第9题)

9.D 解析:如图,过点A 作AM ⊥BC 于点M ,交DG 于点N ,延长GF 交BC 于点H. ∵AB =AC ,AD =AG ,∴=

又∵∠BAC =∠DAG , ∴△ADG ∽△ABC. ∴∠ADG =∠B. ∴DG ∥BC.∴AN ⊥DG. ∵四边形DEFG 是正方形, ∴FG ⊥DG.∴FH ⊥BC. ∵AB =AC =18,BC =12, ∴BM =1

2

BC =6.

∴AM =AB 2-BM 2=12 2. ∵AN AM =DG BC ,即AN 122=612, ∴AN =6 2.

∴MN =AM -AN =6 2.

∴FH =MN -GF =62-6.故选D .

10.D 解析:∵△A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M 平分∠AEB ,∴EM 是AB 边上的中线. ∴EM =12

AB.

∵点D ,点N 分别是BC ,AC 的中点, ∴DN 是△ABC 的中位线. ∴DN =1

2AB ,DN ∥AB.

∴EM =DN.①正确.

由DN ∥AB ,易证△CDN ∽△CBA. ∴S △CND S △CAB =????DN AB 2=14

. ∴S △CND =1

S 四边形ABDN .②正确.

(第10题)

如图,连接DM ,FN ,则DM 是△ABC 的中位线, ∴DM =1

2AC ,DM ∥AC.

∴四边形AMDN 是平行四边形.

∴∠AMD =∠AND.易知∠ANF =90°,∠AME =90°, ∴∠EMD = ∠DNF.

∵FN 是AC 边上的中线, ∴FN =1

2AC.∴DM =FN.

∴△DEM ≌△FDN.

∴DE =DF ,∠FDN =∠DEM. ③正确.

∵∠MDN +∠AMD =180°,

∴∠EDF =∠MDN -(∠EDM +∠FDN)=180°-∠AMD -(∠EDM +∠DEM)=180°-(∠AMD +∠EDM +∠DEM)=180°-(180°-∠AME)=180°-(180°-90°)=90°.

∴DE ⊥DF.④正确.故选D .

二、11.160 km 解析:设小明所居住的城市与A 地的实际距离为x km ,根据题意可列比例式为1500 000=32x ×105

,解得x =160.

12.32 解析:由x x +y =35,得5x =3x +3y ,化简得2x =3y ,所以x y =32. 13.S 1=S 2 解析:∵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BC>AC , ∴BC 2=AC·AB ,又∵S 1=BC 2,S 2=AC·AD =AC·AB ,∴S 1=S 2. 14.1∶3 15.

3

3

解析:由∠B =45°,∠BAC =90°,可知AC =AB ,由∠D =30°,∠ACD =90°,可知CD =3AC ,则CD =3AB.即AB CD =13=3

3

.易知△ABE ∽△DCE ,

∴BE EC =AB CD =3

3

. 16.5.5 m 解析:由已知得△DEF ∽△DCB ,∴EF CB =ED

CD ,∵DE =40 cm =0.4 m ,EF =20 cm =0.2

m ,CD =8 m ,∴0.2CB =0.4

8

.∴CB =4 m .

17.16

3

或3 解析:∵∠ABC =∠FBP =90°,∴∠ABP =∠CBF.当△MBC ∽△ABP 时,=

,得BM =4×4÷3=

16

3

;当△CBM ∽△ABP 时,BM ∶BP =CB ∶AB ,得BM =4×3÷4=3. 18.32×????34n

解析:在正三角形ABC 中,AB 1⊥BC ,

∴BB 1=1

2

BC =1.

在Rt △ABB 1中,AB 1=AB 2-BB 12=22-12=3,

根据题意可得△AB 2B 1∽△AB 1B ,记△AB 1B 的面积为S ,∴S 1S =????322.∴S 1=3

4S.

同理可得S 2=34S 1,S 3=34S 2,S 4=3

4S 3,….

又∵S =12×1×3=3

2,

∴S 1=34S =32×3

4

S 2=34S 1=32×????342,S 3=34S 2=32×????343,S 4=34S 3=32×????344

,…,

S n =32

×????34n

.

三、19.解:因为四边形ABCD ∽四边形EFGH ,所以∠H =∠D =95°,则α=360°-95°-118°-67°=80°.再由x ∶7=12∶6,解得x =14.

20.分析:(1)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两点的坐标特征得出对应点的位置,进而得出答案; (2)将△A 1B 1C 1三个顶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同时乘-2得出各点坐标,进而得出答案; (3)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位似比,进而得出答案. 解:(1)如图,△A 1B 1C 1即为所求.

(第20题)

(2)如图,△A 2B 2C 2即为所求. (3)S △A 1B 1C 1∶S △A 2B 2C 2=1∶4.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位似变换以及轴对称变换,找准对应点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21.(1)证明:∵AB ∥FC ,∴∠A =∠ECF.又∵∠AED =∠CEF ,且DE =FE , ∴△ADE ≌△CFE.

(2)解:方法一:∵AB ∥FC ,

∴∠GBD =∠GCF ,∠GDB =∠F. ∴△GBD ∽△GCF.∴GB GC =BD CF

. ∴

22+4=1

CF

.∴CF =3. 由(1)得△ADE ≌△CFE. ∴AD =CF =3,

∴AB =AD +BD =3+1=4.

(第21题)

方法二:如图,取BC 的中点H ,连接EH. ∵△ADE ≌△CFE ,

∴AE =CE.∴EH 是△ABC 的中位线. ∴EH ∥AB ,且EH =1

2

AB.

∴∠GBD =∠GHE ,∠GDB =∠GEH. ∴△GBD ∽△GHE. ∴DB EH =GB GH .∴1EH =22+2. ∴EH =2.∴AB =2EH =4. 22.解:由题意可得DE ∥BC , 所以AD AB =AE AC

.

又因为∠DAE =∠BAC , 所以△ADE ∽△ABC.

所以AD AB =DE BC ,即AD AD +DB =DE BC

.

因为AD =16 m ,BC =50 m ,DE =20 m , 所以1616+DB =2050.

所以DB =24 m .

答:这条河的宽度为24 m .

23.解:(1)由题意可知BE =2t ,CF =4t ,CE =12-2t. 因为△C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CF 是直角,所以CE =CF. 所以12-2t =4t ,解得t =2.

所以当t =2时,△C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①若△EFC ∽△ACD ,则EC AD =FC

CD ,

所以12-2t 12=4t 24,解得t =3,

即当t =3时,△EFC ∽△ACD. ②若△FEC ∽△ACD ,则FC AD =EC CD ,

所以4t 12=12-2t 24,解得t =1.2,

即当t =1.2时,△FEC ∽△ACD.

因此,当t 为3或1.2时,以点E ,C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D 相似.

24.(1)证明:由AD =DC ,∠ADE =∠DCF =90°,DE =CF ,得△ADE ≌△DCF. (2)证明:因为四边形AEHG 是正方形,所以∠AEH =90°. 所以∠QEC +∠AED =90°. 又因为∠AED +∠EAD =90°, 所以∠QEC =∠EAD. 因为∠C =∠ADE =90°, 所以△ECQ ∽△ADE. 所以CQ DE =EC AD

.

因为E 是CD 的中点,CD =AD ,所以EC =DE =12AD.所以EC AD =1

2.

因为DE =CF ,所以

CQ DE =CQ CF =1

2

.即Q 是CF 的中点. (3)解:S 1+S 2=S 3成立. 理由:因为△ECQ ∽△ADE , 所以CQ DE =QE AE .所以CQ CE =QE AE .

因为∠C =∠AEQ =90°, 所以△ECQ ∽△AEQ.

所以△AEQ ∽△ECQ ∽△ADE. 所以S 1S 3=????EQ AQ 2,S 2S 3

=????AE AQ 2

.

所以S 1S 3+S 2S 3=????EQ AQ 2+????AE AQ 2=EQ 2+AE 2AQ 2

.

在Rt △AEQ 中,

由勾股定理得EQ 2+AE 2=AQ 2, 所以S 1S 3+S 2

S 3

=1,即S 1+S 2=S 3.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第二十三章达标检测卷 (120分,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某校组织了“讲文明、守秩序、迎南博”知识竞赛活动,从中抽取了7名同学的参赛成绩如下(单位:分):80,90,70,100,60,80,80.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90,80 B.70,80 C.80,80 D.100,80 2.某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课外体育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小彤的这三项成绩(百分制)分别为95分,90分,88分,则小彤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为() A.89分B.90分C.92分D.93分 3.制鞋厂准备生产一批男皮鞋,经抽样(120名中年男子),得知所需鞋号和人数如下: 并求出鞋号的中位数是24 cm,众数是25 cm,平均数约是24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需要鞋号为27 cm的人数太少,所以鞋号为27 cm的鞋可以不生产 B.因为平均数约是24 cm,所以这批男鞋可以一律按24 cm的鞋生产 C.因为中位数是24 cm,所以24 cm的鞋的生产量应占首位 D.因为众数是25 cm,所以25 cm的鞋的生产量应占首位 4.已知一组数据2,3,4,x,1,4,3有唯一的众数4,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分别是() A.4,4 B.3,4 C.4,3 D.3,3 5.济南某中学足球队的18名队员的年龄如下表所示: 这18名队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13岁,14岁B.14岁,14岁C.14岁,13岁D.14岁,15岁 (第6题)

6.如图是根据某班40名同学一周的体育锻炼情况绘制的条形统计图,那么关于该班40名同学一周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平均数是8.625小时B.中位数是8小时 C.众数是8小时D.锻炼时间超过8小时的有21人 7.某市测得一周PM2.5的日均值(单位:微克/立方米)如下:31,30,34,35,36,34,31,对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众数是35 B.中位数是34 C.平均数是35 D.方差是6 8.某校要从四名学生中选拔一名参加市“风华小主播”大赛,将多轮选拔赛的成绩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每名学生的平均成绩x及其方差s2如表所示,如果要选择一名成绩高且发挥稳定的学生参赛,那么应选择的学生是() 甲乙丙丁 x8998 s211 1.2 1.3 A.甲B.乙C.丙D.丁 9.如果一组数据a1,a2,a3,…,a n的方差是2,那么一组新数据2a1,2a2,…,2a n的方差是() A.2 B.4 C.8 D.16 10.已知某校女子田径队23人年龄的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13岁,但是后来发现其中有一位同学的年龄登记错误,将14岁写成了15岁.经重新计算后,正确的平均数为a岁,中位数为b岁,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13,b=13 B.a<13,b<13 C.a>13,b<13 D.a>13,b=13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高一新生入学军训射击训练中,小张同学的射击成绩(单位:环)为5,7,9,10,7,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 12.某中学举行歌咏比赛,六名评委对某歌手打分(单位:分)如下:77,82,78,95,83,75,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是________. 13.两组数据:3,a,2b,5与a,6,b的平均数都是6,若将这两组数据合并为一组数据,则这组新数据的中位数为________. 14.三位同学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的得分与他们三个人的平均成绩的差分别是-8,6,a,则a=________.15.某公司欲招聘工人,对候选人进行三项测试:语言、创新、综合知识,并将测试得分按343的比确定测试总分.已知某位候选人的三项得分分别为88,72,50,则这位候选人的测试总分为________.16.某班40名学生参加了一次“献爱心一日捐”活动,捐款人数与捐款额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你认为这次捐款活动中40个捐款额的中位数是________.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上)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 1.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2.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1.2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1.判定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HL”)。 2.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3.角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推论: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事斜边的一半。 1.3: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1.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从边: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矩形的性质定理: 定理1:矩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矩形的判定定理: 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5.菱形的性质定理: 定理1:菱形的4边都相等。 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菱形的判定定理: 1.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7.正方形的性质定理: 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4条边都相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即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 8.正方形的判定定理: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1.4: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1. 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 定理1: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 定理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最新冀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

最新冀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 23章 数据分析 冀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 1、一般地,我们把n 个数 n x x x ,...,,21的和与n 的比,叫做这n 个数的算术平 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作- x ,读作“x 拔”,即 )....(1 1n x x n x ++= - 2、已知n 个数 n x x x ,...,,21,若 n w w w ,...,,21为一组正数,则把 n n n w w w w x w x w x ......212211+++++叫做n 个数n x x x ,...,,21的加权平均数, n w w w ,...,,21分别叫做这n 个数的权重,简称权. 23.2中位数和众数 1、一般地,将n 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如果n 为奇数,那么把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n 为偶数,那么把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一般地,把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众数.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23.3方差 设n 个数据 n x x x ,...,,21的平均数为- x ,各个数据与平均数偏差的平方分别是2 2 22 1)(,...,)(,)(- -----x x x x x x n .偏差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用2 s 表 示,即 ??? ??? ??????-++-+-=---2 22212)(...)()(1x x x x x x n s n 当数据分布比较分散时,方差较大;当数据分布比较集中时,方差较小.因此,方差的大小反映了数据波动(或离散程度)的大小.

23.4用样本估计总体 由于抽样的任意性,即使是相同的样本容量,不同样本的平均数一般也不同;当样本容量较小时,差异可能还较大.但是当样本容量增大时,样本的平均数的波动变小,逐渐趋于稳定,且与总体的平均数比较接近.因此,在实际中经常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同样的道理,我们也用样本的方差估计总体的方差. 24章 一元二次方程 24.1一元二次方程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 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0(02 ≠=++a c bx ax 其中,2ax 是二 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这个方程的根. 24.2解一元二次方程 1、配方法:通过配方,把一元二次方程变形为一边为含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平方,另一边为常数,当常数为非负数时,利用开平方,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求出原方程的根.配方时,先将常数项移至等号右边,然后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再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2、对于一元二次方程02 =++c bx ax : 当042 >-ac b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42 =-ac b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42 <-ac b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我们把ac b 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02=++c bx ax 的根的判别式. 3、当042≥-ac b 时,一元二次方程02 =++c bx ax 的两实数根可以用 a ac b b x 242-±-= 求出.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全集

1.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 教学内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能用“基本事实”和“已经证明的定理”为依据,证明等腰三 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证明。 主要教法: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直尺,作业纸 学情分析: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在初中数学八(下)的第十一章中,我们学习了证明的相关知识,你还记得吗?不妨回忆一下。 1、用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证明。经过_________称为定理。 2、证明与图形有关的命题,一般步骤有哪些?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推理和证明的依据有哪几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初中数学中,选用了哪些真命题作为基本事实: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还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也都看作是基本事实。 5、在八(下)的第十一章中,我们依据上述的基本事实,证明了哪些定理?你能一一列出来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预习检查: 三、新课讲授: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期中数学复习题 考号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 一、正确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各题均为单选) 1.方程2560x x ++=的解是( ) A .-2,3 B .2.-3 C .2,3 D .-2,-3 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51630x x -++=,若把二次项系数变为正数,且使得方程根不变的是( ) A .251630x x ++= B .251630x x --= C .251630x x +-= D .251630x x -+= 3.如图2,点E 是□ABCD 的边BC 延长线上的一点, AE 与CD 相交于点G ,AC 是□ABCD 的对角线, 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 A .2对 B .3对 C .4对 D .5对 4.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能直接开平方的是( ) A .23510x x +-= B .(1)(2)8x x ++= C .20x x += D .2(21)7x -= 5.如图4,点P 是Rt △ABC 的斜边BC 上异于B ,C 的一点,过点P 作直线截△ABC ,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满足条件的直线的条数是( ) A .1 B .2 C .3 D .4 6.已知:一块长方形土地的长比宽的2倍还多12m ,面积为320m 2. 则这块土地的周长是( ) A .42m B .84m C .60 m D .120 m 7.如图5,身高为1.6m 的某学生想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她沿着树影BA 由点B 向点A 走去,当走到点C 时,她的影子顶端正好与树的影子顶端重合, 测得BC =3.2m ,CA =0.8m ,则树的高度为( ) A .4.8m B .6.4m C .8m D .10m 二、准确填空(每小题3分,共30分) 8.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560x mx +-=的一个根是x =3,则m = . 9.将方程2210x x +-=配方后,得到的新方程为 . 10.若30x y -=,则x ∶y = . 11. 一种药品经过两次降价后,每盒的价格由原来的60元降至48.6元,那么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是 . 12.如图7,铁道口栏杆的短臂长为1.2m ,长臂长为8m ,当短臂端点下 降0.6m 时,长臂端点升高 m (杆的粗细忽略不计). 13.已知:在△ABC 和△C B A '''中, B A AB '': =BC ∶C B ''= AC ∶C A ''= 12 , 且△ABC 的周长是12cm ,则△C B A '''的周长是 cm . 三、挑战技能(共70分) 14.(6分) 解方程:2280x x +-=; 图4 A C P A C 图5 A 图2 B C E G D

苏教版初三九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解答题(Word版 含解析)

苏教版初三九年级上册数学压轴解答题(Word版含解析)一、压轴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l: 1 6 2 y x =-+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B、C, 且与直线2l: 1 2 y x =交于点A. (1)分别求出点A、B、C的坐标; (2)若D是线段OA上的点,且COD △的面积为12,求直线CD的函数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设P是射线CD上的点,在平面内里否存在点Q,使以O、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阅读理解: 如图,在纸面上画出了直线l与⊙O,直线l与⊙O相离,P为直线l上一动点,过点P作⊙O的切线PM,切点为M,连接OM、OP,当△OPM的面积最小时,称△OPM为直线l与⊙O的“最美三角形”. 解决问题: (1)如图1,⊙A的半径为1,A(0,2) ,分别过x轴上B、O、C三点作⊙A的切线BM、OP、CQ,切点分别是M、P、Q,下列三角形中,是x轴与⊙A的“最美三角形”的是.(填序号) ①ABM;②AOP;③ACQ (2)如图2,⊙A的半径为1,A(0,2),直线y=kx(k≠0)与⊙A的“最美三角形”的面积 为1 2 ,求k的值. (3)点B在x轴上,以B3为半径画⊙B,若直线3与⊙B的“最美三 角形”的面积小于 3 2 ,请直接写出圆心B的横坐标B x的取值范围.

3.数学概念 若点P 在ABC ?的内部,且APB ∠、BPC ∠和CPA ∠中有两个角相等,则称P 是 ABC ?的“等角点”,特别地,若这三个角都相等,则称P 是ABC ?的“强等角点”. 理解概念 (1)若点P 是ABC ?的等角点,且100APB ∠=,则BPC ∠的度数是 . (2)已知点D 在ABC ?的外部,且与点A 在BC 的异侧,并满足 180BDC BAC ∠+∠<,作BCD ?的外接圆O ,连接AD ,交圆O 于点P .当BCD ?的边满足下面的条件时,求证:P 是ABC ?的等角点.(要求:只选择其中一道题进行证明!) ①如图①,DB DC = ②如图②,BC BD = 深入思考 (3)如图③,在ABC ?中,A ∠、B 、C ∠均小于120,用直尺和圆规作它的强等角点 Q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4)下列关于“等角点”、“强等角点”的说法: ①直角三角形的内心是它的等角点; ②等腰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都是它的等角点; ③正三角形的中心是它的强等角点; ④若一个三角形存在强等角点,则该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⑤若一个三角形存在强等角点,则该点是三角形内部到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其中

苏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期末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苏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期末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选择题 1.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122a x m -+=的解为1x =,则a m -的值为( ) A .5 B .4 C .3 D .2 2.某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每分钟红灯亮30秒,绿灯亮25秒,黄灯亮5秒,当小明到达该路口时,遇到红灯的概率是( ) A . 13 B . 512 C . 12 D .1 3.已知OA ,OB 是圆O 的半径,点C ,D 在圆O 上,且//OA BC ,若 26ADC ∠=?,则B 的度数为( ) A .30 B .42? C .46? D .52? 4.如图,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4,以AB 为直径的圆交BC 于点F ,CF 为半径作圆,D 是⊙C 上一动点,E 是BD 的中点,当AE 最大时,BD 的长为( ) A .23 B .25 C .4 D .6 5.如图,AB 是O 的直径,AC 切O 于点A ,若70C ∠=?,则AOD ∠的度数为 ( ) A .40° B .45° C .60° D .70° 6.如图1,在菱形ABCD 中,∠A =120°,点E 是BC 边的中点,点P 是对角线BD 上一动点,设PD 的长度为x ,PE 与PC 的长度和为y ,图2是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其中H 是图象上的最低点,则a +b 的值为( )

A .73 B .234+ C . 14 33 D . 22 33 7.用配方法解方程2890x x ++=,变形后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2 49x +=- B .()2 47x +=- C .()2 425x += D .()2 47x += 8.设()12,A y -,()21,B y ,()32,C y 是抛物线2 (1)y x k =-++上的三点,则1y , 2y ,3y 的大小关系为( ) A .123y y y >> B .132y y y >> C .231y y y >> D .312y y y >> 9.如图,BC 是A 的内接正十边形的一边,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则下列结 论正确的有( ) ①BC BD AD ==;②2BC DC AC =?;③2AB AD =;④51 2 BC AC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0.关于二次函数y =x 2+2x +3的图象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它开口向下;②它的对称轴是过点(﹣1,3)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③它与x 轴没有公共点;④它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3,0). A .1 B .2 C .3 D .4 11.如图,点P (x ,y )(x >0)是反比例函数y= k x (k >0)的图象上的一个动点,以点P 为圆心,OP 为半径的圆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 ,若△OPA 的面积为S ,则当x 增大时,S 的变化情况是( ) A .S 的值增大 B .S 的值减小 C .S 的值先增大,后减小 D .S 的值不变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检测试卷(有答案)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如果∠α是等边三角形的一个角,那么cosα的值等于() A. B. C. D.1 2.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每一支曲线上,y都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k的取值围是 A.k>3 B.k>0 C.k<3 D.k<0 3.正方形网格中,如图放置,则tan的值是() A. B. C. D.2 4.在Rt△ABC中,∠C=90°,AB=13,AC=12,则sinB的值是 A. B. C. D. 5.如图所示,已知△ABC中,BC=12,BC边上的高h=6,D为BC上一点,EF∥BC,交AB于点E,交AC 于点F,设点E到边BC的距离为x.则△DEF的面积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B. C. D. 6.在半径为12的⊙O中,60°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 A.6π B.4π C.2π D.π 7.某住宅小区六月份中1日至6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6天的平均用水量是() A.30吨 B.31吨 C.32吨 D.33吨 8.关于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2=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无实数根 D.无法判断 9.下列说确的是() A.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 B.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C.弧是半圆 D.三点确定一个圆 10.某小组5名同学在一周参加家务劳动的时间如下表所示,关于“劳动时间”的这组数据,以下说确的是()劳动时间(小时)3 3.5 4 4.5 人数 1 1 2 1 A.中位数是4,平均数是3.75 B.众数是4,平均数是3.75 C.中位数是4,平均数是3.8 D.众数是2,平均数是3.8 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 11.方程的解为________. 12.△ABC的三边分别为、、2,△A′B′C′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2 ,如果△ABC∽△A′B′C′,那么△A′B′C′的第三边的长是________. 13.若方程x2﹣bx+2=0的一个根为1,则另一个根为________.

苏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期末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期末试卷试卷(word 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6,它的侧面积为( ) A .6π B .12π C .18π D .24π 2.如图,矩形ABCD 中,3AB =,8BC =,点P 为矩形内一动点,且满足 PBC PCD ∠=∠,则线段PD 的最小值为( ) A .5 B .1 C .2 D .3 3.某大学生创业团队有研发、管理和操作三个小组,各组的日工资和人数如下表所示.现从管理组分别抽调1人到研发组和操作组,调整后与调整前相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团队平均日工资不变 B .团队日工资的方差不变 C .团队日工资的中位数不变 D .团队日工资的极差不变 4.如图,P 为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称中心,以P 为圆心作圆,过P 的任意直线与圆相交于点M ,N .则线段BM ,DN 的大小关系是( ) A .BM >DN B .BM <DN C .BM=DN D .无法确定 5.将一副学生常用的三角板如下图摆放在一起,组成一个四边形ABCD ,连接AC ,则tan ACD ∠的值为( ) A 3 B 31 C 31 D .236.一元二次方程x 2=9的根是( ) A .3 B .±3 C .9 D .±9 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在边DC 上,DE :EC=3:1,连接AE 交BD 于点F ,

则△DEF 的面积与△BAF 的面积之比为( ) A .3:4 B .9:16 C .9:1 D .3:1 8.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若△ADE 的面积为4,则△ABC 的面 积为( ) A .8 B .12 C .14 D .16 9.关于二次函数y =x 2+2x +3的图象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它开口向下;②它的对称轴是过点(﹣1,3)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③它与x 轴没有公共点;④它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3,0). A .1 B .2 C .3 D .4 10.如图,在 O 中,AB 是O 的直径,点D 是O 上一点,点C 是弧AD 的中点,弦 CE AB ⊥于点F ,过点D 的切线交EC 的延长线于点G ,连接AD ,分别交CF BC 、于点P Q 、,连接AC .给出下列结论:①BAD ABC ∠=∠;②GP GD =;③点P 是ACQ 的外心;④AP AD ?CQ CB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1.如图是二次函数y =ax 2+bx+c 图象的一部分,图象过点A(﹣3,0),对称轴为直线x =﹣1,下列结论:①b 2>4ac ;②2a+b =0;③a+b+c >0;④若B(﹣5,y 1)、C(﹣1,y 2)为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则y 1<y 2.其中正确结论是( )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9.1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这三种位置关系对应的半径r与点到圆心的距离d 之间的关系. 2.经历探索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过程,体会数学分类讨论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数量关系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课前准备 无 教学过程 的位置关系可以归纳为三

29.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初步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数量关系定理及其运用. 3.通过对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直观演示,培养学生能从直观演示中归纳出几何性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特别是直线与圆相切的关系,这是以后学习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关系. 【教学难点】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圆的半径大小关系的对应,它既可作为各种位置关系的判定,又可作为性质. 课前准备 无 教学过程 如图(1),直线l与圆有两个公共点,这时我们就说这条直线与圆相交 直线叫做圆的割线. 如图(2),直线l与圆有一个公共点,这时我们说这条直线与圆相切 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点叫做切点.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教材第6~7页练习第1,2题.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9.3 切线的性质和判定 教学目标 1.探究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和切线的判定方法,会判断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 2.积极引导学生从事观察、探究、推理证明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3.经历探究圆的切线的性质和判定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通过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圆的切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教学难点】 圆的切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应用. 课前准备 无 教学过程 问题: (1)这个图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 (2)测量∠OTA (3)猜想:切线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数学摸底试卷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亲爱的同学们请相信自己,沉着应答,你一定能愉快地完成这次测试之旅,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次测试吧。祝你成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 将图1所示的图案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的图案是( ) 2. 如图2,AB ∥CD ,直线l 分别与AB 、CD 相交,若∠1=130°,则∠2=( ) (A )40° (B )50° (C )130° (D )140° 3. 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是( ) (A )b a < (B )b a = (C )b a > (D )无法确定 4. 二次函数2)1(2 +-=x y 的最小值是( ) (A )2 (B )1 (C )-1 (D )-2 5. 图4是广州市某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根据 图4,下列说法 中错误.. 的是( ) (A )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24℃ (B )这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为16℃ (C )这一天中2时至1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升高 (D )这一天中只有14时至2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降低 6.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2 2 )(n m n m -=- (B ))0(1 2 2≠= -m m m (C )422)(mn n m =? (D )6 4 2)(m m = 7. 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3的是( ) (A )1 = y (B )1=y

(C )3-=x y (D )3-=x y 8. 只用下列正多边形地砖中的一种,能够铺满地面的是( ) (A )正十边形 (B )正八边形 (C )正六边形 (D )正五边形 9. 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cm ,侧面积为65πcm 2,设圆锥的母线与高的夹角为θ(如图 5)所示),则sin θ的值为( ) (A ) 125 (B )135 (C )1310 (D )13 12 10. 如图6,在 ABCD 中,AB=6,AD=9,∠BAD 的平分 线交BC 于点BG=24,则 E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 F ,B G ⊥AE ,垂足为G ,ΔCEF 的周长为( ) (A )8 (B )9.5 (C )10 (D )11.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1. 已知函数x y 2 = ,当x =1时,y 的值是________ 12. 在某校举行的艺术节的文艺演出比赛中,九位评委给其中一个表演节目现场打出的分数如下:9.3,8.9, 9.3,9.1,8.9,8.8,9.3,9.5,9.3,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 13. 绝对值是6的数是________ 14. 已知命题“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写出它的逆命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如图7-①,图7-②,图7-③,图7-④,…,是用围棋棋子按照某种规律摆成的一行“广”字,按照这种 规律,第5个“广”字中的棋子个数是________,第n 个“广”字中的棋子个数是______ 16. 如图8是由一些相同长方体的积木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三 视图,则此几何体共由________块长方体的积木搭成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上)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 1.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2.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1.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1.判定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HL”)。 2.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3.角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推论: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事斜边的一半。 1.3: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1.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从边: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矩形的性质定理: 定理1:矩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矩形的判定定理: 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5.菱形的性质定理: 定理1:菱形的4边都相等。 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菱形的判定定理: 1.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7.正方形的性质定理: 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4条边都相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即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 8.正方形的判定定理: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1.4: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1.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 定理1: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 定理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3章、第24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各一套)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3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在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记作 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差”.一组数据的平均差 越大,就说明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则样本:、、、、的平均差是()A. B. C. D. 2.生物工作者为了估计一片山林中雀鸟的数量,设计了如下方案:先捕捉只雀鸟,给它们做上标记后放回山林;一段时间后,再从中随机捕捉只,其中有标记的雀鸟有 只.请你帮助工作人员估计这片山林中雀鸟的数量约为() A.只 B.只 C.只 D.只 3.某市有近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B.近万名考生是总体 C.其中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 D.名学生是样本容量 4.对于一组统计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众数是 B.平均数是 C.方差是 D.中位数是 5.数学课上,全班同学每人各报一个数.如果男生所报的数之和与女生所报的数之和相等,且男生所报数的平均值是,女生所报数的平均值是,那么全班同学所报数的平 均值是() A. B. C. D. 6.数据:,,,,的平均数是,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A. B. C. D. 7.一组数据:,,,.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别是() A.,, B.,,

C.,, D.,, 8.一组数据:,,,,,,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A. B. C. D. 9.在汶上县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周年歌咏比赛中,我校选手的得分情况如下:,,,,,,.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B., C., D., 10.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一个数据输成,那么由此求出 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1.高一新生参加军训,一学生进行五次实弹射击的成绩(单位:环)如下:,, ,,,则这五次射击的中位数是________环,方差是________. 12.重庆迎来了持续高温天气,某一周的最高气温分别为(单位:):、、、 、、、.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 13.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相等,则的值是________. 14.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称为________.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________,样本中的数量叫做样本容量. 15.设甲组数据:,,,,的方差为,乙组数据:,,的方差为,则与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16.田大伯为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需了解自己鱼塘里鱼的数量,为此,他从鱼塘先捞出 条鱼做上标记再放入鱼塘,经过一段时间后又捞出条,发现有标记的鱼有条,则田大伯的鱼塘里鱼的条数是________. 17.一批灯泡共有万个,为了考察这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查了个灯泡的使用寿命,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________. 18.已知一个样本,,,,.它们的平均数是,则这个样本的方差 ________.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试卷练习(Word版 含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练习(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M,若CD=8 cm,MB=2 cm,则直径AB的长为() A.9 cm B.10 cm C.11 cm D.12 cm 2.如图,点I是△ABC的内心,∠BIC=130°,则∠BAC=() A.60°B.65°C.70°D.80° 3.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8,点M是AB上的一点,点N是CB 上的一点, 4 3 BM CN ,当∠CAN与△CMB中的一个角相等时,则BM的值为() A.3或4 B.8 3 或4 C. 8 3 或6 D.4或6 4.某中学篮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 年龄(单位:岁)1415161718 人数15321 则这个队队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15,16 B.15,15 C.15,15.5 D.16,15 5.生产季节性产品的企业,当它的产品无利润时就会及时停产.现有一生产季节性产品的企业,一年中获得利润y与月份n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n2+15n-36,那么该 企业一年中应停产的月份是( )

A .1月,2月 B .1月,2月,3月 C .3月,12月 D .1月,2月,3 月,12月 6.如图,点A 、B 、C 都在⊙O 上,若∠ABC =60°,则∠AOC 的度数是( ) A .100° B .110° C .120° D .130° 7.用配方法解方程2890x x ++=,变形后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2 49x +=- B .()2 47x +=- C .()2 425x += D .()2 47x += 8.如图,A 、B 、C 、D 是⊙O 上的四点,BD 为⊙O 的直径,若四边形ABCO 是平行四边形,则∠ADB 的大小为( ) A .30° B .45° C .60° D .75° 9.二次函数y=ax 2+bx+c 的y 与x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x … 1 3 4 … y … 2 4 2 ﹣2 …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抛物线开口向上 B .抛物线与y 轴交于负半轴 C .当x=﹣1时y >0 D .方程ax 2+bx+c=0的负根在0与﹣1之间 10.如图,A ,B ,C ,D 四个点均在⊙O 上,∠AOB =40°,弦BC 的长等于半径,则∠ADC 的度数等于( ) A .50° B .49° C .48° D .47°

2020-2021学年最新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精编试题

期中检测题 (本检测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某篮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如下表所示: A .18,19 B .19,19 C .18,19.5 D .19,19.5 2.若点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P >BP,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P 2 =BP ?AB B.BP 2 =AP ?AB C.AB 2 =AP ?AB D.以上都不对 3.2014年8月26日,第二届青奥会将在南京举行,甲、乙、丙、丁四位跨栏运动员在为该运动会积极准备.在某天“110米跨栏”训练中,每人各跑5次,据统计,他们的平均成绩都是13.2秒,甲、乙、丙、丁的成绩的方差分别是0.11、0.03、0.05、0.02.则当天这四位运动员“110米跨栏”的训练成绩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一组数据3,3,4,2,8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 A.3和3 B.3和4 C.4和3 D.4和4 5.某商品原价289元,经连续两次降价后售价为256元,设平均每 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289(1?x )2=256 B.256(1?x )2=289 C.289(1?2x )2=256 D.256(1?2x )2=289 6.已知 2121003 m x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值应为( ) A.m =2 B.23m = C.3 2 m = D.无法确定

7.若(0)n n ≠是关于x 的方程2 20x mx n ++=的根,则m n +的值为( ) A.1 B.2 C.?1 D.?2 8.(2013?宜宾中考)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k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k <1 B.k >1 C.k =1 D.k ≥0 9.为了解某一路口某一时段的汽车流量,小明同学10天中在同一时段统计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单位:辆),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下折线统计图: 由此估计一个月(30天)该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超过 200 辆的天数为( ) A.9 B.10 C.12 D.15 10.如图,在长为8 cm,宽为4 cm的矩形中,截去一个矩形,使得留下的矩形(图中阴影部分)与原矩形相似,则留下矩形的面积是( ) A.2 cm 2 B.4 cm 2 C.8 cm 2 D.16 cm 2 11.如图,在梯形ABCD中,AD ∥B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D =1,BC =3,则AO CO 的值为( ) A.12 B.1 3 C. 14 D.1 9 第9题图

2018年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二十三章数据分析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 2.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意义. 3.会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权”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4.体会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意义,会计算简单数据的方差. 5.体会样本和总体的关系,知道可以通过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估计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方差. 6.能对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进而进行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1.在实际问题情境中理解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经过进一步数据处理的过程,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增强统计意识,提高统计能力. 3.通过观察、理解、讨论、合作交流,体会如何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区分刻画“平均水平”的三个表示集中趋势的数据代表,让学生获得一定的评判能力,进一步发展其数学应用能力. 5.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6.通过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学习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认识统计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2.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3.将知识的学习放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通过数据分析与处理,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4.通过计算器的使用,了解科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学好文化知识. 【重点】 1.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概念、意义及计算. 2.能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在实际问题中,能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值描述一组数据的特征,并根据恰当的统计量进行决策. 4.能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 【难点】 1.利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在实际问题中,能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值描述一组数据的特征,并根据恰当的统计量做出决策. 3.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1.现阶段的统计学习,是从实际问题出发,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表示数据、分析数据和做出判断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理解相关概念,体会统计的基本思想,掌握简单的分析数据的方法,逐步建立数据分析的概念.在教学中多创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统计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 2.统计观念反映的是由一组数据所引发的想法、能推测到的可能结果以及自觉地想到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等,是在亲身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一种感觉,在教学中多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