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文心雕龙_物色_之_情以物迁_辞以情发_散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而自己的国家却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与当时的文艺思潮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春天里的鸟雀都在成双成对忙着筑巢, 而自己与家人在战争 的环境中连书信都很难往来, 生死难料。 虽然刘勰在“感物而动”这一层面没有注意到人心境不 同, 选择看待客体的视角也就有所不同。 但是, 在文学创作过 总之, “情以物迁, 辞以情发” 既指出了物对情的重要影 响, 又肯定了情对物的作用, 为我们确立了一个科学合理的文 学创作理论。 这个理论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文学 背景, 又对后世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起了一个很好的
2008 年第
12 期
安徽文学
227
“天人合一” 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代表性思
例如, 《诗经》中有很多篇就用到了 “兴” 当然, , 有很多
只是起到调节音律的作用, 但是, 更多的 “兴” 是通过景物 想。 它最早是由庄子阐述, 后被汉代思想家、 阴阳家董仲舒发 “兴” 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 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 的主体。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 宇宙是作为一种感性的世界 存在, 而且是与人的身心相对应的。宇宙万物和人成为不可 分割的统一整体。 它也影响了华夏文化的各个方面。 在关于 文学起源问题的探讨上, 有一个渗透着 “天人合一” 思想的重 要理论—— “缘情体物说” 。 孔子提出 “诗可以兴” 朱熹将 , “兴” 解释为 “感发意志” 。 《诗》 之六义: “风、 颂、 比、 中的 雅、 赋、 兴” “兴” 郑玄释作 , “兴 者, 托事于物” 二者虽然所指不同, 。 一个强调功能, 一个指艺 术手法。但都已含有 “物对人的感发” 这一理论内涵。 《礼记 ・乐记》 “人心之动, 中 物使之然也” 更是对此做出了确定。 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来诠释 “感发” 理论的是西晋陆机。 他在 《文斌》 中说: “遵四时以叹逝, 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 对人情感的刺激来抒发诗人的一己之情。 “关关雎鸠, 在河之 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正是雎鸠的相互吸引使得君子对 ” 淑女的爱慕心情更加强烈。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 思, 雨雪霏霏” 。 “杨柳” “雨雪” 将主人公在不同时刻的不同心 境展现的淋漓尽致, 可是使我们体会到他离家时的依依惜别 与归来时的内心凄凉。 总之, 刘勰的这一观点就更加完善了 “天人合一” 这种文 化心理和文学起源说: 人是从属于宇宙的, 情感又是由人派生 出来并且与天地四时的变化相对应, 人从自然中来, 并皆因自 然变化而变化, 文从情来, 情由物使, 这正体现了一种朴素的 唯物主义文学起源观。 其次, “情以物迁” 刘勰 包含了另外一层意思-- 物” “情” “ 异 异。这也是他对陆机观点因革的最好体现。他在首段提出:
参考文献: [1]周振甫.文心雕龙选译.中华书局,1980. [2] 中国文心雕龙学会. 论刘勰及其文心雕龙.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00. [3]牟世金.雕龙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4]王运熙.文心雕龙探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郭晋稀.文心雕龙注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6]萧涤非等撰写.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26
2008 年第
12 期
安徽文学
经 典 重 释
即 “物同情异” 这层关系。 正如韩成武先生在 《杜诗艺谭》 中所 说,人的主观情感对于客观景物的反应, “ 并不像风吹草靡、 石 击浪生那样的被动。 面对阴沉的景物, 不一定就心情凄惨; 面 对阳和的景物, 也不一定就心情舒畅。人的心情主要是生自 他所经历的社会生活,是生活上的顺逆决定着他心情的性 质” 。所以, 我们应该知道当景物与人的情感发生碰撞时, 景 物会影响人的心情, 而人也会根据自己的处境、 心境去选择 “物” 去看待 , “物” 。 我们可以看一下唐代文坛的“咏蝉诗三绝” 。虞世南的 《蝉》 居高声自远, , “ 非是藉秋风” 他对蝉充满了赞美之情, , 赞 美了蝉的品格清高,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积极昂扬的。而李 商隐的 《蝉》 表现的却是另一种风格。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 声。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烦 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仕途不遇, 一生夹杂在 “牛 李” 两党的缝隙中, 遭人排斥。 所以整首诗着眼于蝉处境的卑 下, 且以蝉喻己, 写出了自己官场生活的艰辛。骆宾王的 《在 狱咏蝉》 更是特定环境下的特定心声,无人信高洁, “ 谁为表予 心” 写出了诗人身陷囹圄的孤独与苦闷。清人施补华 , 《岘俑 说诗》 “虞世南 云: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 , 骆 宾王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 , 李商隐 ‘本以高 难饱, 徒劳恨费声’ 是牢骚人语” 指出了同样的 , , “蝉” 意象在 持不同心境的诗人笔下所传达的不同情思, 评价很是深刻。 又如, 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写下 《春望》 一诗。 “国破山河 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 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在这首诗中, 诗人心 中挂念着国家和自己家人的安危, 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惆怅和 悲哀。带着这种心情去面对春天的丽景, 即使花儿绽放得再 美丽, 鸟儿飞得再高, 也只能平添作者心中的一份忧愁。 因为 眼前景与心中情产生了强烈的反差, 这种不相协调更加导致 了诗人的心理失衡。 所以, 诗人只能有这样的感受: 花草树木 以少总多, 情貌无遗矣” 。 “所谓诗人丽则而约言, 辞人丽淫而 繁句也” 这些可以很明显地看出, 。 刘勰主张要用有限的词句 贴切地描绘出具体的物象, 而且其中还要蕴含无尽的情思。 而如果要达到这种要求,心” “物” “ 与 没有一个反复交会、 碰撞 的过程是不可能实现的。 “自近代以来, 文贵形似, 窥情风景 之上, 钻貌草木之中” 他认为, 。 自从刘宋以来, 作品描写重在 逼真, 竭尽全力去刻画事物的外貌。 然而, 接下来他又说, 吟 “ 咏所发, 志惟深远, 体物为妙, 功在密附” 。可见, 他更注重的 是 “情” “物” 对 的渗透, 单纯地以物写物并不能满足刘勰的要 求。这样就把物情互动提高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刘勰的这一观点也必然会影响到了后世的文人。 王国维 的 “写境” “造境” 说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有造境, 有写境, 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由难区别, 因大诗人所 造之境, 必合乎自然, 所写之境, 必邻于理想故也” 其实, 写 。 “ 境” “造境” 与 的区分也正是出于对 “物” “情” 与 互动关系的考 虑。 明代谢榛 《四溟诗话》 卷三说,夫情、 “ 景有异同, 模写有难 易, 诗有二要, 莫切于斯者。 观则同于外, 感则异于内, 当自用 其力, 使内外如一, 出入此心而无间也。景乃诗之媒, 情乃诗 之胚, 合而为诗, 以数言而统方形, 元气浑成, 其浩无涯矣。这 ” 更是对情景统一于文学创作理论的具体阐释。 刘勰之所以能够形成这样的理论也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 的文艺思潮所影响的。当时著名画家顾恺之的画论是 “传神 写照” 世说新语・巧艺》 , 《 记载: 顾长康画人, 或数年不点睛。 人问其故, 顾曰:四体妍蚩, “ 本无关于妙处, 传神写照, 正在阿 堵中” 。文载: 顾长康画裴书则, 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 顾 曰:裴楷俊朗有识具, “ 正此是其识具。 看画者寻之, 定觉益三 毛如有神明, 殊胜未安时” 。其实, 这种绘画理论与魏晋人物 品藻和诗文评价的注重神韵是相通的, 它超脱了表象, 通过精 神的指引而直达客体的实质。所以, 可以做到 “情貌无遗” 。 而这恰恰是与刘勰的理论相通的, 所以, 可以说, 刘勰的理论
阴阳惨舒, 物色之动, 心亦摇焉” 。认为阴沉的天 劲秋, 喜柔条于芳春。 表达了四季的更替对人心情的触动这 “春秋代序, ” 一观点。齐梁间钟嵘的 《诗品》 “若乃春风春鸟, 也有 秋月秋 蝉, 夏云暑雨, 秋日祁寒, 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 。 气使人感到凄凉, 阳和的天气使人感到舒畅。此外还有, “是 以献岁发春, 悦豫之情畅; 滔滔孟夏, 郁陶之心凝; 天高气清,
经 典 重 释
《文心雕龙・物色》 “情以物迁, 之 辞以情发” 散论
◎王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2)
摘 要 《文心雕龙・物色》 篇中提出了 “情以物迁, 辞以情发” 的观点。本文从物情合一这一角度来探讨此观点的多重内 涵, 将物与情置于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之中。 关键词 《文心雕龙・物色》 物 情
也是 篇价值的重要体现。 程中, 刘勰注意到了 “心” “物” 对 的影响, 提出了 “辞以情发” 指导作用, 《文心雕龙・物色》 。 具体的阐述还有 “写气图貌, 既随物以宛转; 属采附声, 亦与心 而徘徊” 目既往还, , “ 心亦吐纳” 情往似赠, , “ 兴来如答” 等等。 这是 《文心雕龙》 “情以物迁” 在 思想基础上的质的飞跃。 它将 “物” “心” 与 统一于文学创作过程中, 既肯定了 “物” 对人的情 感的影响, 又没有忽视 “心” 的重要作用。 “ ‘皎日’ 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连形: ‘ , ‘ ‘ , 并
霰雪无垠, 矜肃之虑深” 。周振甫先生将这句翻 刘勰继承了前人的理论, 《物色》 在 篇中提出 “情以物迁, 阴沉之志远; 辞以情发” 。 首先, 同前人一样, 刘勰认识到了作为客体的自然景物会 对作为主体的作家的情感产生作用。 “物” “情” 即 感发 。如他 所提到的 “情以物迁” 感情由于景物而改变。 , “物色之动, 心 亦摇焉” 景物的变化使人的心情也跟着动荡起来。其实, , 类 似的观点, 刘勰在 《文心雕龙》 其他篇中也阐述过。 《明诗》 篇 中提出: 人禀七情, “ 应物斯感, 感物吟志, 莫非自然。 他认为 ” 译为 “因此新年春气发扬, 情怀欢乐而舒畅; 初夏阳气蓬勃, 心 情烦躁而不畅; 秋天天高而气象萧森, 情思阴沉而深远; 冬天 大雪纷纷渺无边际, 思虑严肃而深沉” 这个恰当的解释使我 。 们可以看到刘勰认为春夏秋冬四季景物的不同给人带来的心 情也使不同的。这是 “情以物迁” 的重要体现, 对后世产生了 非常深远的影响。例如, “悲秋” 历来 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杜甫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中 渚青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
wenku.baidu.com
不尽长江滚滚来……” 诗人展现给我们的是萧瑟的秋 人的七种感情受到外物的刺激发生感应, 然后再唱出情志来。 萧萧下, 《神思》 中也说:物以貌求, “ 心以理应” 物象用它的形貌来打 。 动作家, 作家心里产生情理来作为反应。刘勰道出了文学创 作的规律之一, 即自然万物的种种变化都有可能引起人的情 感反应。这一现象在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景, 这就为我们理解下面的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 台。艰难苦恨繁双鬓, 潦倒新亭浊酒杯。作了很好的铺垫。 ” 然而, 刘勰的 “情以物迁” 只是简单地将人的情感置于一 个被动的位置, 而忽略了同样的景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