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组织理论范式的转换

论组织理论范式的转换
论组织理论范式的转换

论组织理论范式的转换

2010年12月25日13:32 来源:作者: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07

罗珉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组织理论范式的转换,开始了关于组织的话语、组织的建构与批判,以及组织范式自身变革的对话。更重要的是,组织理论范式的转换,显示了组织发展的新话语、新思维,加快了组织理论新范式的传播。

【关键词】组织概念/自组织/新型组织范式/组织理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组织理论范式发生了转换。传统组织理论机械论(mechanism)坚持的是一种基于认识论的主体与客体二分法,强调的是行为个体(agent)、单个组织的独立性和分解模式。但在组织理论的新范式中,关系论(relationalism)的视野正在逐步取代还原论(reductionism)、构成论(constitutionalism)、实体论(substantialism)和目的论(teleology)的观点,主张行为个体、单个组织只有在与环境、背景的关系中才能够生存、定义、描述和认识。

一、自组织概念的提出

今天,自组织概念正在被引入组织理论概念体系,其结果是使组织的形态和边界变得模糊起来,与此相对应,组织范式也发生了转换。

在组织理论范式中,组织化有“自组织”(to self-organize,

self-organization)和“被组织”(to be organized)两种。长期以来,传统的组织理论范式强调的是“被组织”或“他组织”。所谓的“被组织”是指组织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如果受到外界的特定干预,那么其结构和功能是外界强加给组织系统的,外界以特定的方式作用于组织系统。或

者说,被组织是事物的组织化,不是它自身的自发、自行、自主、自我组织,走向组织化或有序化的过程,而是被外部力量驱动的组织过程或组织结果。在有些情况下,人们为了便于与自组织理论相对应,又把“被组织”称为“他组织”(heler-organization)。所谓的“他组织”是指组织系统在受到外界的特定干预(即外组织力)下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

组织理论新范式强调的是“自组织”。所谓的“自组织”,是指事物通过自发、自行、自我组织而走向组织化或有序化的过程。自组织系统无需外部指令而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自行创新、自行发展,自组织是一个不断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如果一个系统在获得空间、时间或功能结构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外界的特定干预,我们便说该系统是自组织的。这里‘没有受到外界的特定干预’是指那种结构或功能并非是外界强加给系统的,而且外界是以非特定的方式作用于系统的。”[1]

我们认为,自组织概念是一个动态的、演化的和自我进化的概念。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组织内部产生的隐性知识本身具有一种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推动组织功能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组织内部的要素构成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这一视角看,自组织是指一个组织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来不断降低自身的熵含量,提高其有序度的过程。如果组织是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自组织变化的结果就演化成一种林毅夫教授所说的自生能力。所谓的自生能力是指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企业组织)通过正常的经营管理能够在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市场上赚取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企业获得自生能力的基础是要顺应由相对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2] 在我们看来,自组织概念的提出与组织理论概念的发展直接相关的。正

是开放性、演化性和时间性被引入到管理学概念体系,才使组织的自身概念不断被修正或重新定义。组织“不再被机械论的世界观描述为被动的事物,而是关联于自发性的运动(autokinesis)”[3],或者说是“自组织”[3]。按照耗散结构理论的说法,开放式系统存在于“远离平衡”的条件中。这种开放式系统是动态的、自发的、变化的和进化的,从系统的变化过程中会产生某种高度复杂的秩序形式,形成新的模式和条件。重要的是,普里高津和斯唐热区分了可逆的“平衡结构”和不可逆的“非平衡结构”及“非耗散结构”,而后者正是自组织的,具有不可预测性、突现性和同时性变化的特征。

可以这样说,在物理学、化学和进化生物学这些领域,物质的能动概念衍生了“自组织”与“抗平衡”的概念,并将生命过程与机械过程区分开来。但在组织及其管理世界里,关系概念衍生了“自组织”与“被组织”的概念。在有机性关系思维下,组织不再被视为按照统一规格制造出来的“机器”,而是自组织的能动生命过程,组织作为生命系统自发并同步创造着其自我更新的条件,创造着进化的复杂性。[4]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组织概念的提出是与“组织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的概念有关,作为个体的人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其重要性绝对不容忽视。作为个体的人其随机性在组织系统寻找各种可能性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个体的人其生成、演进和进化等特性是在混沌和随机过程中产生的,而自组织概念最能够体现这些特性。自组织概念意味着在组织及其管理中允许个体有更大的随机性和自由度。自组织意味着作为个体的人将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通过不断实践和学习,利用已有知识来创造新知识,使人真正成为自我实现的人。将自组织概念应用于组织管理,将使各类组织

对其下属单位的管理从控制经营向自主经营转变,从他组织概念向自组织概念转变。

我们认为,传统组织理论和科层制组织形式的一大疏忽,就是没有考虑到专业化分工所形成的知识分化。知识的分化极大地促进了组织知识的增长,知识的利用方式和转移途径正在发生重大的调整与变化,以众多特殊条件为附属物的专门知识由于其使用价值高而正在逐渐成为被社会组织所利用的主要知识类型。因此,组织形式必然要从科层制组织形式的“他组织”或“被组织”范式转向“自组织”范式。

与自组织概念有关的是组织边界的重新确定问题。这既涉及组织的物理边界的界定,又关系到组织的心理边界(psychological boundary)的确定。组织概念的变化使组织的心理边界发生了变化,从人们的自我意识的角度看,自组织可以看成是主我(I),主我是指行为个体是一个对自己进行组织的自我主体的自我意识;而被组织则可以看成是宾我(me),宾我是指一个外界强加给组织系统的、使其能够被称为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心理概念①。自组织的心理边界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行为个体通过能够自我调整和自我监控的一定范围来确定的,本身既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开放性,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从社会认知的视角(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看,自组织过程是人类的基本认知过程,这一认知过程产生了群体独特的、一致的知觉和行为,形成了群体认同(group identification);群体认同使组织中的行为个体倾向于以符合群体规范和常规的方式知觉并行动,使组织内行为个体的行为相似性增强,进而又使自组织群体与被组织群体的差异性变大,并形成不同的组织行为与心理边界。行为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增强是自组织发展的动力,自组织群体与被组织群体

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自组织内的行为个体既具有自我独特性的知觉和行为,又以群体内行为个体的行为相似性来提升群体的社会同一性(social identity)。

据此,我们可以重新定义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组织是一个不断与外部环境发生作用的自组织系统和自组织过程。自组织过程既包含了秩序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又强调突现(emergence)、或然性(probability)和创生(creation)。按照这种新范式,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就成为组织生命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范式原则,但它必须以过程性、演进性的新视角为补充。

应当看到,自组织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认识组织系统的自组织现象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也使我们对社会组织这个“社会人造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的动力源泉、前提条件、组织形式、过程途径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为组织理论新范式的思维方式形成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二、新型组织范式的出现

新型组织范式发端于彼得·德鲁克1988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新型组织的出现》一文。德鲁克(1988)指出:“20年后的典型大企业,其管理层将不及今天的一半,管理人员也不及今天的1/3。在组织结构、管理对象和控制范围上,这些企业将和(20世纪)50年代以后崛起的、今天仍被教科书奉为经典的大制造业公司没有丝毫相似之处,而更接近于那些被现在的经理人员和管理学家所忽略的组织。在我的脑海里,未来的典型企业应该被称为信息型组织。”[5]德鲁克认为,这些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组织,虽然也生产和制造产品,但其组织形态和整个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都将发生巨大变革。企业组织将更倾向于采用专家型结构,“它(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由各种各样的专家组成。这些专家根据来自同事、客户和上级的大量信息,自主决策、自我管理,其组织

类型更像是医院或者交响乐队,而非典型的制造企业。”[5]“传统部门的职责将发生巨大变化,主要负责标准维护、人员培训和工作分配,而不具体处理事务。”

[5]德鲁克在这篇论文中强调了坚持以人为焦点,在此基础上加上信息化的扁平型组织结构的“基于信息的组织理论”,这种理论也可以称为注重人的自我实现的“柔性组织理论”(flexible organizational theory)。德鲁克强调:“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将无可选择地以信息为基础……导致这种变化的还有经济学方面的原因,尤其是对大型企业的改造甚至重新创业。然而,最终导致这种变化的还是信息技术。”[5]德鲁克认为,这种以信息为基础的大型组织,将会“拥有更加‘扁平’(flat)、层级更少的结构”。[5]

德鲁克把知识社会中的组织管理方式概括为“从指挥到信息”[5]。德鲁克认为,在棒球比赛中,组织结构、队员的行为方式是相当固定的;而在网球双打中,队员的行为是完全受实时信息支配的:两个队员之间没有固定的上与下、主与从的关系,几秒钟以前是A选手配合B选手,几秒钟过后又反了过来。这是一种典型的“应急式领导力”(emergent leadership)或“随机应变性领导力”(contingency leadership)[5]。美国管理学家维多利亚·格里菲斯(Griffith,1998)认为,“应急式领导力”概念的理论基础是一种被称为“复杂系统自组织理论”的管理哲学。这种理论认为,在一个与外界保持信息畅通的系统中,系统的秩序和创造性就会自然形成,组织新范式的实质是“让创造力来管理组织自身”。[6]

这里,我们注意到,无论是专家型组织,还是信息型组织,德鲁克所强调的“基于知识的、本质上是自我传导的”组织范式,实质上是一种“自组织”和“自我管理”范式,而不是传统的“他组织”和“被管理”范式,它既包含了

自主性(autonomy)、知识员工(knowledge workers)、授权(empowerment)、扁平型组织结构(flat structure)、有机体(organism)、员工自我控制

(self-control)、任务导向(task orientation)等概念,说明自组织具有共生共荣、相互依赖的成员群体等多个组织要素,也包括了通过原则中心领导(principle-centered leadership)、共同愿景(shared vision)、宗旨(purpose)、使命(mission)、目标(goal orobjectives)和政策(policy)来影响组织的自组织活动方式的思想,这些影响组织自组织活动方式的因素决定了组织的活动边界和活动方式。更为重要的是,“自组织”和“自我管理”范式形成了组织成员的新心理契约(mental contract)、可雇佣性(employability)和责任(responsibility)等概念。这种影响方式与传统理论的“他组织”或“被组织”范式不同,甚至是相对立的。

彼得·德鲁克的新型柔性组织范式得到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埃德加·沙因等人的全力支持。沙因(Schein,1989)在《斯隆管理评论》上著文表示他完全同意德鲁克的见解。[7]汤姆·彼德斯(Peters)也在论著中表达了他对德鲁克的柔性组织理论的支持,他将阶层制、职能化和科层制视为被组织或他组织的代表,他(Peters,1992)在《管理的解放》一书中预言说,科层制必将走向灭亡。他认为,后现代企业组织不应设计得像由硬石头垒成的金字塔,而应该像一个嘉年华式(carnival)的聚会场所。“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不仅需要疯狂的组织和成员,而且更需要瞬息万变的组织和产品,来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组织应该被视为狂欢的场所。”[8]汤姆·彼德斯(2003)在《重新想象:激荡年代里的卓越商业》一书中再次强调基于传统阶层制和职能化概念的组织架构必将死亡。他说:“旧组织已经成了一堵墙,成了可恶的障碍,成了

暴虐的统治者。”[9]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型组织范式的出现,标志着组织管理从设计型管理(management by design)向实践型管理(management by practice)或社群型管理(management by communities)的转变。[10]在传统的组织理论视角下,企业绩效与企业设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企业的结构、程序以及环境决定着企业的绩效,从而将企业内部个体的不同角色与行为置于组织的最底层,而且不重视组织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知识员工。这种设计型管理的治理哲学强调的是经理人员决定知识在组织中的配置。事实上,设计型管理是经理人员在稀缺资源的约束下对企业的核心领域进行的管理。经理人员自身的眼界是有限的,他们试图对各种知识活动进行统一,他们所营造的环境旨在鼓励学习朝着强化和刺激能力的方向发展。严格地说,采取设计型管理的组织是一种缺少了时空结构概念的组织,是不完整的组织,是静止不变的机械式组织和没有生命力的组织,而不是运动中的过程性组织;而实践型管理或社群型管理是以知识员工的实践社群为基础的。[11,12]这种方法将组织管理的重点放在了新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形成过程上,强调人际互动过程的重要性。工作社群是知晓(knowing)的活动实体,通过其日常的实践来揭示知识的特定形式。知晓受组织中个体间关系与集体性关系(interpersonal and collective relations)的约束,并受到信任、互惠感、交流语言以及社会化战略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方式具有实验性(experimental)特征,是以社群的社会动力(social dynamics)与社群文化为基础的。

组织管理从设计型管理向实践型管理或社群型管理的转变,引发了组织时空结构概念的变化。长期以来,人们把组织结构概念理解为空间结构(space structure),所运用的组织范式往往是他组织范式,而忽略了与组织动力学

(organizational dynamics)相联系的组织时间—空间结构(space-time structure)的概念。这种时空结构概念既包含组织最重要也是最有活力的自组织过程,又包含组织的系统功能、组织与环境在变动中的适应关系等。缺少时空结构概念的组织是不完整的组织,或者说是静止不变的机械式组织和没有生命力的组织,而不是运动中的过程组织。时空结构概念下的实践型管理是一种自组织过程,正是这种自组织过程的相互协同作用才能使组织具有活力,才能使进化贯穿于组织化的始终。应当强调的是,组织进化的最终结果并不仅仅是一种适应,而是一种自我创造的内在连贯性和多样性的进化。正是时空结构概念下的自组织的相互协同作用才能使组织具有活力,才能使进化贯穿于组织化的始终。正如美国圣塔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的生物学家、复杂性理论学家斯图亚特·考夫曼(Kauffman,1991)所说的那样,“也许,我们已经开始把进化理解为自然选择与自组织的婚配。”[13]在社群的实践型管理中,组织结构不断演进,是一种柔性的组织结构,典型地表现为由传统的金字塔结构转变为中心—边缘双元结构。

在我们看来,组织范式从他组织范式向自组织范式的转变、从设计型管理向实践型管理或社群型管理的转变,导致了组织内部的权力中心由单一权力中心转变为多元权力中心。知识能够再创造知识,是一种“权力话语”(powerful discourse),能够形成新的约束、引导、控制模式。知识配置的效率就来自于组织中的权力分配与知识配置的匹配,权力中心是知识结点与权力结点的合一。在组织理论新范式中,互动主体之间不存在依附与从属的关系,具有独立而平等的地位,是一种同侪关系(peer relation)。[14,15]知识从原来的高层管理者以及研发人员手中更多地分散到企业内部的知识员工与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手

中,由此导致了多元权力中心的产生,大大促进了知识的创造。[16,17] 可以这样说,组织理论范式的这场论战对深化组织理论新范式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三、组织理论范式转换的意义

从组织范式的论争中可以看出,范式之争实质上就是思维方式之争。传统的组织理论范式是一种构成论、实体论和机械论范式,这种范式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客观的实体(objective reality);而组织理论的新范式是一种关系论、生成论、有机论范式,把组织看成是一个视野中的实体(perspectival reality),或者是一个生成的、演进的实体(generative and evolutionary reality),主张行为个体、单个组织只有在与环境、背景的关系中才能够生存、定义、描述和认识。

从某种意义上说,组织理论范式的转换是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运动,它在本质上是对传统还原论、机械论、构成论、目的论、实体论与线性思维的一种反动和批判。在这场思维方式运动中,组织理论新范式要用整体思维、过程思维、关系思维和非线性思维对组织及其管理进行再审视,并对被传统还原论、机械论、构成论、目的论、实体论与线性思维所遗漏、丢弃的东西进行重新筛选,从中找出和分析被传统还原方法所忽视的东西。

可以这样说,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层制组织以转移知识为目的的知识—决策配置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决策权的分散与根据知识进行授权将是组织的唯一选择。要适应未来竞争的需要,必须打破原来等级森严的模式,重建组织系列概念和原则,并建构组织的新范式。

在我们看来,自组织范式强调组织知识是存在于组织成员头脑中和组织

特定时空条件下的意会知识,本身具有在组织内部分散分布的特性,这就使得组织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和一般组织成员的关系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按照法国巴黎矿业学院管理学家哈切尔(Hatchuel,2001)的“知识与人际关系、权力关系的不可分原则”[18],组织知识的分化必然会导致组织的战略变革,组织内部流程和结构的重新设计,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理论范式是一种基于知识配置的组织理论范式。

我们认为,自组织范式与被组织或他组织范式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对立中的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组织范式是对被组织或他组织范式的一种扬弃,自组织范式是对他组织范式的批判性继承。如果我们将组织比喻为人体的话,其骨骼部分和肉体部分是现代组织理论的遗产,而促进其成长和变革的维生素(vitamin)和荷尔蒙(hormone)则是自组织范式。

我们认为,组织理论新范式强调演进性,关注不可逆事件、组织及其管理的演化,力图使我们对组织及其管理的认识和理解更接近于实在本身。组织理论新范式要求我们改变组织理论研究的方法、真理和质量标准以及思维框架。这些特征包括非线性、偶然性、不可排除的不确定性、混沌、自组织性、多视角和多重衡量标准等。可以这样说,关于组织理论范式还存在着广泛的争论,还没有形成一个可以赢得广泛共识的新范式。准确地说,我们处于范式之间,处于一个混沌、冲突、曲解与夸张并存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争端与教条的兴起,而且在范式的诸多重要特征上存在着广泛的争议。

组织理论范式的转换,对组织理论的发展是有益的,它开始了关于组织的话语、建构与批判,以及组织范式自身变革的对话。更重要的是,组织理论范式的转换,显示了组织发展的新话语、新思维,加快了组织理论新范式的传播。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 2(1): 40-57.

[13]Stuart A Kauffman Antichaos and adaptation [J]. Scientific American, 1991, 265(2): 78-84.

[14]Yochai Benkler. Coase's penguin, or Linux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 [J]. The Yale Law Journal, 2002, 112(3): 369-446.

[15]Don Tapscott, and Anthony Williams. Wikinomics: How mass collaboration changes everything [M]. New York: Penguin, 2006.

[16]Raymond T Sparrowe, Robert C Liden, Sandy J Wayne, and Maria L Kraimer. Social network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s and group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44(2): 316-325.

[17]Jonathon N Cummings. Work groups, structural diversity, and knowledge sharing in a global organization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4, 50(3): 352-364.

[18]Armand Hatchuel. The two pillars of new management research [J].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1, 12(SI): 33-39.^

转自《外国经济与管理》(沪)2008年8期第18~22,38页【作者简介】罗珉,西南财经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成都 610074)

从翻译的界定看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

第4卷 第12期 中 国 水 运 Vol.4 No.12 2006年 12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December 2006 收稿日期:2006-11-12 作者简介:龙佳红 女(1971-)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讲师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430070)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 从翻译的界定看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 龙佳红 摘 要:简要梳理了译界对翻译这一概念的界定。传统和现代译论主要围绕翻跨语际转换性质来界定.当代译论则主要围绕跨文化转换性质来阐释翻译。对翻译界定的演进中还折射出翻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从以原语为中心的规定性研究转向以译语为中心的描写性研究,从微观语言层面的内部研究转向宏观文化层面的外部研究。 关键词:翻译 翻译学 传统译论 现代译论 当代译论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06)12-0190-03 对翻译这一概念的界定,是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对翻译的界定集中反映了人们对翻译活动性质、目的、过程和作用的认识。传统和现代译论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将翻译视为语言转换活动。而当代译学由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及借鉴了西方当代多种文论思潮,主要从文化和权力等宏观层面将翻译界定为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和传播行为,从而凸显出翻译背后复杂的文化、政治和权力因素。这一核心概念的演进,折射出翻译学科的发展趋势——即翻译内涵逐步扩大,翻译研究疆域不断拓宽。翻译研究也从单一视角微观层面的内部研究转为多维视角宏观层面的外部研究;从静态的以翻译结果(文本分析)为中心的研究转为以动态的翻译过程为中心的研究;从以原语为依规的规定性研究转为以译语为中心的描写性研究。 将翻译理论分为传统、现代和当代三类是参照潘文国“按学科意识的自觉与否,将翻译理论分为传统、现代、当代三大类。”(2002:34)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语言学的发展,翻译研究者纷纷以语言学为理论指导来研究翻译,翻译研究告别了传统经验漫谈式的模式,从而走以语言学、符号学等理论为指导的科学模式,代表人物有费道罗夫、奈达,卡特福德等。1976年比利时洛文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当代翻译学的诞生,也标志着翻译研究从现代的语言学范式开始转为更深厚的当代哲学话语范式。 一、传统和现代翻译理论对翻译的界定 传统译论和现代翻译理论主要将翻译界定为语言转换活动,认为原文的意义可以准确地传达或移植到译文中,无论东方或西方都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忠实、对等。这无疑合理地界定了翻译的职责和译者的使命。例如中国译论主要围绕忠实来界定翻译。典型的定义有:“文学翻译是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遗地再现出来。”(茅盾,1984:511)从最早阐述翻译理论的支谦提出“因循本旨,不加文饰”,到道安提出“五失本,三不易”,再到玄奘提出的“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再到近代严复提出的信 达雅,都是遵循忠实原则,将翻译视为能忠实再现原文思想的语言转换活动。西方译论也主要围绕“对等”来界定翻译。前苏联语言派译论代表人物安德烈.费道罗夫这样界定翻译—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美国翻译家奈达以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为基础,将翻译定义翻译为从语义到文本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奈达后来又将交际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提出了“动态对等”和“对等效应原则”。英国翻译研究者卡特福德的定义为“翻译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1991:24)卡特福德是等值翻译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参照,认为原语和译语的等值关系基本上可以量化。 传统译论和现代语言学翻译学派深刻揭示了翻译活动的符际转换性质,为翻译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翻译研究以内部微观研究为主,主要探讨如何去译,它将忠实或“等值”视为翻译研究的中心,将研究的视角锁定于具体的语言操作和文本分析之维度,揭示了翻译是跨语际、跨符际的转化活动,却忽略了翻译活动跨文化转换的性质,忽略了翻译所赖以发生的复杂的文化和社会历史语境。当代译学则以其宏大的研究视角,引入当代哲学话语范式,从文化之维揭示了翻译复杂的过程、性质和作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当代翻译研究是对传统和现代翻译研究的一种补充。 二、当代翻译理论对翻译的界定 当代翻译理论流派众多,翻译研究学派(也称文化学派、操纵学派),是其中影响深远的一个学派。该学派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该派最主要的贡献是将文化研究的宏大视角引入翻译研究,即从文化层面审视考察翻译与文化的复杂关系。从此翻译研究范式从以原语、原文为中心转向以译入语、译文为中心。文化学派大大提高了翻译的地位,认为翻译是构建译入语文化的重要力量,研究的中心从“如何去译”

试论库恩的范式理论及该理论缺陷

人 文 论 坛 166 INTELLIGENCE 试论库恩的范式理论及该理论缺陷 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 陈 杪 摘 要:库恩的范式理论是一种历史主义的观点,具有深刻的启发性。但是同时库恩的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缺陷,本文认为这种缺陷在于库恩看待科学知识的相对性、以及其科学革命观的非理性化。 关键词:范式 科学革命 相对性 非理性化 美国科学史家库恩,以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而享誉世界。而人们对其“范式”理论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它是“智慧历史的一座里程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掘”;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它是“完全不足信的”和“耀眼的错误”。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呢?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库恩的范式理论。 一、库恩范式理论简介 何谓科学活动,科学是怎样发展的?对这个问题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回答。第一种认为:科学发展始于事实,事实经验不断地被归纳为理论或理论不断地为经验所“证实”,如逻辑经验主义;第二种则主张:科学发展始于问题,通过经验的“证伪”而不断由一种理论取代另一理论,如波普尔证伪主义。 而库恩则通过对科学史的研究,将科学进步的图景概括为: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新的危机。在解释这个过程中,库恩引入了一个新的名词即“范式”。尽管“范式”在库恩自己的著作中涵义也不尽相同,但它大致可表述为:“某一特定的科学共同体成员们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该学科的一种共同的传统,并为该学科的发展规定了共同的方向。”当一门学科缺少一定的范式,即科学家对基本问题、观点没有达成一致,则该门学科仍处于前科学状态。而范式一旦形成,则形成成熟的常规科学。“一个范式和一种更秘藏的研究方式的取得,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的发展已经成熟的标志。”而当在常规科学研究中总是发现反常规问题,人们对该范式的信念开始发生动摇,则该范式危机就出现了,这时另一种范式取而代之,一场科学革命随之而来,之后确立新的范式形成新的常规科学并如此反复。 由此可见,“范式”这个概念成了库恩科学观的核心概念,体现了他对于科学活动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正是由于 范式的存在,科学才成为科学,科学家才成为科学家。不同的科学共同体在不同的范式指导下,对同一自然现象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范式论揭示了科学不仅仅是纯粹理性和纯粹逻辑范围内的事情,科学活动及其发展是与科学以外的社会和历史因素紧密联系着的,是多种要素综合影响下的整体性活动。强调科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是库恩范式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 库恩科学观的另一部分“科学革命”理论也相当具有启发性。库恩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以一种范式向另一种范式跃进转化的方式即科学革命的方式进行的,而非归纳主义科学观特征的积累进步。“科学革命在这里被当作是那些非积累的发展事件,在其中一套较陈旧的范式全部或局部被一套新的不相容的范式所代替。”因此,科学革命的根本内容是抛弃旧范式而接受新的范式。库恩用“革命”这一概念来强调科学进步的非积累性。认为一个范式发生危机经由科学革命而由另一范式所取代。科学的长期进步不仅包括在理论框架内确证事实和定律的积累,而且也时常包括推翻一种范式,并用另一不相容的新范式取而代之。而每一次科学革命既是科学知识体系的重建过程,又是对科学活动的主体——科学家的重新塑造过程。科学共同体在自身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实践标准等方面发生“达尔文式的进化”。 二、范式理论的缺陷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中也有着较大的缺陷。库恩只承认知识的相对性,忽视其真理性,具有相对主义倾向。库恩认为,范式仅仅是科学家用来解决“谜题”的工具。新范式取代旧范式仅仅是因为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于旧范式,但却并不意味着更加接近客观真理。例如库恩指出:“我认为不存在独立于理论的方式来重建像‘真实在哪儿’这种说法;一个理论的本体与它的自然界中的‘真实’对应物之间契合这种观念,现在在我看来原则上是虚幻的。”因此库恩的立场缺少一个基本要素即“前后相继的理论会逐渐逼近真理。”库恩认为科学理论是科学家们通过建立范式,在理论框架内所进 行的对话与交流。但是,科学理论除了在科学共同体之间进行交流外,其最根本的功能应是用于客观地认识自然现象,从而揭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且,在科学发展史中,每一次爆发科学革命,其根本上是因为革命之后的科学理论相比于革命前的科学理论包含更多的真理要素。例如伽利略的物理学代替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代替牛顿力学正是因为这些理论包含更多的真理要素,更为客观地揭示了自然规律。 库恩的科学理论发展模式即科学革命理论也具有非理性色彩。在阐述新范式如何产生时,库恩曾指出:“新范式或者是一种容许日后阐释的充分的暗示,都是一下子突现出来的。有时是在午夜里,有时是在一个深为危机所烦恼的人的头脑里。”他认为科学范式和科学理论的产生,是科学家是个人心理格式塔的瞬间的转变,是一种云翳顿开的体验,夸大了灵感、想象、直觉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其实,在范式的转换过程中离不开人们长期细致的观察以及刻苦艰辛的实验,还需要运用逻辑工具进行一系列的艰苦的理性思考的过程。这是人的内心因素与现实世界在人的主观努力下,运用理性思维,使人产生一个心理转变的复杂过程。 综上所述,库恩的科学观虽然是从历史的角度阐述科学发展,注重历史的、社会的因素,可谓一种创举,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存在着非理性色彩和相对性。本人认为,库恩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科学发展的内部历史,在具体解决某一相同问题上,一个范式的解答必定是因为更加逼近客观真理而超过另一范式,才能吸引众多的科学家,从而一个新的范式代替旧的范式,科学自此向前发展。参考文献: [1] [澳]艾伦·查尔莫斯:《科学究竟是什么》,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 林学俊:《试论库恩的范式及其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3]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

托马斯库恩范式转换 俞力洋

托马斯库恩的范式转换 (学号:0617242 姓名:俞力洋专业:机械工程) 摘要: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在马克思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基础上,“扬弃”了证伪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定义了“范式”----这一新的科学哲学模式。库恩力图表明:我们在一些基本方面已经被一些陈旧的“范式”所误导,而科学革命的本质就是旧“范式”全部或部分地被一个与其完全不同的新“范式”所取代。之所以将这种新旧“范式”之间的转换称之为革命,一个机其明显的方面是,科学共同体中某一小部分人逐渐感觉到现存的、起引导作用的“范式”已无法有效的探究自然界的某一方面,因此,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总结出更加正确的、新的常规科学。 关键词:库恩;范式;科学革命 正文:1947年,库恩以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研究生的身份开始其学术生涯,后来库恩将自己注意力从物理学转移到科学史方面。库恩最基本的目的是要敦促学术界改变对熟悉资料的看法和评价。如果我们总是考察和验证那些从经典著作或教科书中得出的、旧规老套的科学成就,而反对个别有足够理由支撑的新的客观结论视之若无物,甚至极力打压,那么新的科学观将永远无法诞生。如此一般,那科学的发展就变成了无数科学家对已有科学成就的编年史梳理以及对阻碍科学累积的“错误”和“神话”进行解释和描述。但是,科学史不是编年史学科,也不是科学累积发展观。因为研究牛顿是哪一天被苹果砸中的、勾股定理是谁先想到的是毫无意义的,并且那些被贴上是“错误”和“神话”标签的结论从某些角度来考虑确是更加符合客观实际,而大多数的科学家却视若无睹而继续着他们对科学的编年史累积的大学问。然而,这样的选择将很难把科学发展再看做是一个知识添加而增长的过程,同时这无疑也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库恩发现,一些基本观念,特别是一些经典著作或教科书上用于教学的、“言之有理”的观念与如今历史研究所展现的事业完全不相符。比如,人类在2006年之前一直坚信不疑地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而这一观点在经历了很多年的科技进步和外部环境变化后受到质疑。由于美国天文学家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后来还发现冥王星虽然质量足够大且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但是

关培兰《组织行为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组织理论与组织结构)【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组织理论与组织结构 15.1 复习笔记 一、组织及组织理论 1.组织的定义 组织是为达成某些目标而设计的集合体,是成员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框架。它满足以下几个特点:(1)是社会实体;(2)有确定的目标;(3)有一定的结构和协调模式的动态系统;(4)与外部环境相联系。 2.组织的重要性 (1)组织将资源组合在一起完成特定的目标。组织能够通过运用现代的制造技术和新的信息技术,重新设计组织结构和管理实践以增进效率,并为创新提供条件。 (2)组织适应并影响着迅速变化的环境。通过所有这些活动,组织为所有者、消费者和雇员创造价值。 (3)组织也必须应付和适应当今劳动力多样化的挑战,更加注重伦理和社会责任,改变雇员的职业生涯模式,找出有效的办法激励雇员完成组织的目标。 3.组织理论 (1)组织理论研究的回顾 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现代组织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①采用系统理论。把组织视为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开放系统。 传统的组织理论是一个封闭系统,不考虑组织与外界的联系。实际上,组织并不是孤立

的,外在的复杂多变的因素对组织内在因素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组织是一个投入一产出系统,是一个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开放系统。 ②对人际关系十分重视。 改进人际关系,特别是管理者和职工的关系是现代组织理论发展的又一大趋势。具体表现为: a.组织平衡理论。参加者按照个人效用来衡量组织,组织则根据组织目标的完成程度来衡量成员的贡献,诱因与贡献的平衡决定成员加入、保留,还是退出。 b.交叉角色理论。组织是由许许多多交叉的角色所组成的集合体。管理者必须充分注意交叉的角色组之间、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其等级、希望、冲突、绩效,利用角色组之间的相互交叉和影响使组织充满活力。 c.交叉群体组织理论。组织是由互相关联的交叉的群体组成的,这些群体是由几个群体交叠处的个人来连接的。这就突破了传统组织理论中一人一职一位、各部门之间严格划分界限的观念。 d.把组织看做信息处理系统。组织既然是开放系统,组织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有效地收集、解释和使用适当的信息。工作任务不确定性越大,在任务执行期间需要处理的信息量也越大。所以组织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的系统。 (2)后现代组织理论的范式 范式就是某一学科或体系的理论框架,包括定律、原则、基本思维方式、判断标准、应用模型等。范式的转换意味着科学体系的根本性变革,它反映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的转变。 今天,迅速变化的环境引起了一系列的挑战,如全球竞争、多元化等。在组织领域,工人对完全意义上的工作和个人发展与职业成长机会的期望,要求组织及其管理者作出新的不

教育的范式转换

教育的范式转换1 所谓范式(paradigm),是一套被普遍接受的信念、理论或世界观2。此术语是由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Kuhn, Thomas)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1962)一书中提出的。由于一个成熟的范式将直接为实践者提供主题、工具、方法及前提。因而,"范式"的概念一经提出,就被科学界人士广为关注,继而成为各门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 范式不是静态的,而是通过应用来不断完善与拓展的3。用库恩的话来讲,范式是一个在新的、迫切的环境下进一步清晰和细化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某个范式初步成形后,其后的研究者所做的工作往往是为这一范式添砖加瓦,使这种范式更加完善与丰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某种新的范式将以竞争的姿态出现4。通过新的实践的选择,新的范式可能会取代旧有的范式,而成为学科的公认范式,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之为范式转换。 信息时代,知识的编码化与数字化将把人类带入知识经济与数字化生存的知识社会,知识老化的速度大大加快。据专家们分析: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往后40年工作生涯所需;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延伸为5~22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技急速发展,因此每个人一辈子的工作生涯中,必须随时接受最新的教育,人们都必须持续不断增强学习能力,方能获得成功。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人类必须把12年制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学习5。 终身教育的理念,最早是由蓝格朗(Paul Lengrand)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会议上提出的6,此后,"终身教育"就成为联合国推动发展教育的基本理念。在此基本理念的引领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与学习一个固定的知识相比,学习如何学习更为重要。正如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所言:"21世纪的文盲将不是那些不会读写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不会选择、不会反思的人。" 90年代初,学习范式已被提出,当时批评与质疑之声颇多,有人甚至斥之为"狂热"。然而,近十几年来,有关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异常活跃,将学习范式的理念原则、实现方法勾勒得越来越清晰。整个教育界的变革姿态无疑都在表明:在教学范式与学习范式的竞争中,学习范式胜出! 教学范式的基础理论是客观主义的,即认为世界是实在的、有结构的,而这种结构是可以被认识的,因此存在着关于客观世界的可靠知识。教学的作用便是将这种知识正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学生最终应从所传递的知识中获得相同的理解7;而学习范式的基础理论是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诸多新生代理论,认为理解是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的,因而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8。(详见第二章第一节) 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转换,是在整合了教学范式中的积极要素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却也是一种质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上加以阐释:一个是"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另一个是"面向结果"向"面向过程"的转变。 一、"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在教学范式中,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是主要的教学源,控制着学生对信息的访问。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广泛分布与方便获取改变了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教师不再(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维持自己作为"专家"的角色,而是通过帮助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9。在学习范式中,学生承担着自我学习的责任,他们的角色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并将最终被培养成为具有处理信息能力的、独立的终身学习者。下表展示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

组织二元性_管理研究的一种新范式_刘洋

第41卷第6期2011年11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Vol.41,No.6 Nov.2011 DOI:10.3785/j .issn.1008-942X.2011.07.061[收稿日期]2011-07-06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http://www.journals.zj u.edu.cn/soc[在线优先出版日期]2011-10-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132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2112 )[作者简介]1.刘洋,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2.魏江,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创新与战略研究;3. 应瑛,女,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技术创新研究。组织二元性:管理研究的一种新范式 刘 洋 魏 江 应 瑛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摘 要]组织二元性已经逐渐成为管理研究中的一种新范式,然而,已有研究对组织二元性的内涵与外延却未能达成共识, 基于对不同视角的组织二元性理论框架也略显混乱。基于组织学习、技术创新、组织架构、组织适应等领域相关研究的梳理,组织二元性的内涵与外延得以明确界定。以此为基础,搭建组织二元性跨个体、 团队、组织、组织间的多层次研究框架,有利于构建中国的管理理论。[关键词]组织二元性;均衡;多层次框架;管理研究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A New Paradigm for Manag ement ResearchLiu Yang Wei Jiang Ying  Ying(School of Management,Zhejiang University,Hang zhou310058,China)Abstract: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has become a new paradigm for management research nowadays.However,extant literature indicates that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is still undertheorized andunderconceptualized,and therefore,there is no agreement about its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By review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technological innovation,organizationalarchitecture and organizational adaption,we try to clearly define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Based on the definition,we then build a multi-level framework ofindividuals,teams,organizations and inter-organizations for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whichcontribut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anag ement theories.Key  words: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balance;multi-level framework;management research一、引 言 当人们开始意识到,在特定情境下,一些看似对立的需求能够通过特定的程序,在特定的系 统中得以实现[1] ,学者们便试图去平衡那些看起来“矛盾对立”的战略行为,并把焦点从“取舍”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辅导用书(理论和研究范式)【圣才出品】

第三章 理论和研究范式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理论与范式 1.理论 (1)含义 理论,是指为解释某个现象,按照一定的规范所抽象出来的概念体系。 (2)特点 ①理论的目标是对某个现象做出解释。 ②理论是一个概念体系。理论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概念,二是概念之间的联系。概念 理论 理论与范式 库恩和范式理论 三种范式对比 大众传播理论的三种范式 客观经验主义范式 诠释经验主义范式 批判理论范式 理论研究的逻辑 理论研究的程序与工具 实证研究的程序 关于因果性 获取数据的具体方法 一般评估标准 如何评估理论 客观经验主义范式的评估标准 诠释经验主义范式和批判理论范式的评估标准 理 论 和研 究 范式

是为帮助人们思考而对某些现象或现象的集合所赋予的标签。 ③理论的建立必须遵循规范的程序。 (3)概念 一类是具体的概念,一类是抽象的概念。 ①具体的概念,是指人们能够直接观察到的,比如身高、商品购买等。 ②抽象的概念,是指无法直接观察的现象,比如智商、态度等。 (4)命题 命题是对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判断。概念之间的关系很多,比如相关、因果关系等。 (5)假说 在没有得到完全证明之前,这些命题只能称为假说。假说是提出来供人们思考的命题,有关其真与假的判定要到这种思考完成后才能做出。 2.库恩和范式理论 (1)范式的概述 ①含义 库恩把不同的学者之间所持有的,这种不可通约的研究范例称为范式。 ②特点 a.它是指导一个学术群体中大部分成员的范例和前提假设,它指导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b.范式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公认并共享的世界观,围绕着某个范式会形成“无形的学院”。范式本身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如果一个范式的拥护者压倒多数,那么这个范式会成为主流范式。 c.不同学术共同体之间的范式不可通约,它们相互矛盾、针锋相对。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现状及展望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现状与展望 一、产业组织核心理论的发展进程概述 1.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源最早可以追溯至亚当·斯密(1776)的劳动分工理论和竞争理论。他通过对重商主义学说和重商主义时代国家干预私人经济主体活动的批判,提出了所谓的自由竞争的思想。斯密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认为自由竞争是一个导致利益和谐与市场均衡的过程。自斯密之后,经济学界有关产业组织问题的先驱性研究多集中于竞争理论和所谓理想竞争状态的确定等方面。1879年,马歇尔夫妇合著的《产业经济学》首次出版,将产业组织定义为产业内部的结构,马歇尔被看做产业组织学的创始人。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揭示了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关系,即“马歇尔冲突”。1933年,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分别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所谓的垄断竞争理论,他们否定了以往要么垄断、要么竞争的一种极端对立的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通常是各种不同程度的竞争与垄断交织并存。这些早期的研究虽然开启了产业组织研究的大门也卓有成效,但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共出现过三个主要的学派,即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和新产业组织理论。 2.哈佛学派研究范式 1959年,贝恩的《产业组织》出版,是第一部系统阐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标志着哈佛学派形成。哈佛学派主要以经验性的分析为主,通过对跨部门的产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推导出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了是企业的市场行为,而企业的市场行为又决定了企业市场绩效,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S-C-P)的分析框架。它强调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即S →C→P,因此通过公共政策调节市场结构从而影响市场行为,最终保证良好的市场绩效成为了经济中最重要的事务。SCP理论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并影响了整整一代的学者和决策者。哈佛学派的SCP范式虽然统治了产业组织学界近半个世纪,但其本身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分析范式,存在许多缺陷。 3.芝加哥学派研究范式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理论界对哈佛学派最猛烈的批判来自于芝加哥学派。他们推翻了SCP范式中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他们看来,市场效率才是决定市场结构和市场效率的基本因素,即P→S →C关系。而且通过可竞争市场理论指出产业的进入壁垒并不像SCP范式里面指出的那么高。芝加哥学派相信市场的力量,主张放松管理,对当时美国的产业组织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随着芝加哥学派的崛起以及随后众多学者的追随,哈佛学派的SCP研究范

一、现实主义理论范式

一、现实主义理论范式: 1.物质主义的本体论materialism 哲学上强调知识可以经由感官、经验得自现实的自然世界。 政治上强调现实而不是义务,×道德伦理、发动舆论、尊重国际法→世界和平(!安全) √理性、精明、谨慎地面对现实,反对狂热和意识形态2.权力至上,国家利益至上(寻求对其他国家在思想和行为上的控制) 新现实主义大师吉尔平:※地理、资源、工业、战备、人口(国家的本质:垄断暴力)早期现实主义大师卡尔:※军事和经济力量 传统现实主义者摩根索:※主权(意味着平等) 3.物质→权力→主权→平等→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 国家主权意味着各国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存在超越国家之上的中央权力。 国际社会:水平的、无政府的 国内社会:垂直的、有政府的 4. 如何保证国际社会在无政府状态下正常运转?→有限国家理性 ①有限的 ②基于生存欲望而非自私自利 ③大多数国家都是理性的 5.国际社会→结构(新)现实主义者沃尔兹:国际结构 视角:×个人、政治家,×国家层面,√国际层面 结构关系:实力关系(国际结构)、功能关系(人体结构) 系统论:×单元的简单相加 结构的三个内涵:(无政府状态下,单个国家之间实力对比的状态) (1)国际体系的排列原则(无政府的:暴力冲突难以根除) (2)体系单元的功能分化(单个国家之间:功能相似) (3)体系单元间的实力分配(实力对比:决定国际事件结果的因素) 6.国际结构:单极、两极、多极,三种结构稳定论 国际结构相对稳定:无政府状态难以改变、国家实力对比变化的缓慢 (1)多极结构稳定论: 优点: 联盟具有灵活性势力均衡 缺点: 灵活性必须随时存在,敌我状态不能稳定需要一个强大的平衡者 需要充分的信息 大国数目多,利益关系复杂,误解误判↑ E.g 19世纪欧洲均势:最强大的英国愿意推行“均势”政策 1815-1914 总体保持稳定,但最后导致的结果却是一战(2)两极结构稳定论(↑沃尔兹): 优点: 两个大国相互制约优于单极主导沟通方便,利益清楚 维持体系稳定是两个大国共同利益 缺点: 冷战期间两极格局受核威慑制约 古希腊地区内部两极格局,受外部影响 (3)单极结构稳定论: 先进工业部门产值达到世界一半以上,军力达到世界一半以上 无论多强大也难以控制世界;可以控制或破坏世界稳定;引发其他地区性冲突和战争。

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转变

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转变——从刚性视角到柔性视角 2014年04月22日17:03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济南)2013年11期第141~145页作者:魏强/陈传明/李行健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280 【作者简介】魏强,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生,青岛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组织理论;陈传明,南京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行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人文学院学生 所谓范式,根据托马斯·库恩(1962)的定义,是指某些科学研究的实践所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等。在任何科学的发展领域,如果一门学科要获得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范式。然而发展到一定阶段,该学科如果想获得突破,必须要超越原来的旧范式,而代之以一门新范式。 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Anderews、Ansoff为代表的规划学派开始初步确立,中间经由资源学派(Ruemlt,1974、1984)、定位学派(Porter,1980、1990)推动,一直发展到90年代的能力学派(Parahalad,1990;Barney,1990),在理论、思想与研究模型方面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主线,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出现了变化:从刚性视角到柔性视角。 所谓刚性视角,是指在战略管理的研究领域中,主要从静态的角度去孤立地研究战略管理的各个构念(Construct)之间的关系,一般不考虑时间的动态性,而且也很少考虑各个构念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只考虑这些构念之间单向的影响关系。如战略管理的研究领域中,涉及最多的构念是战略、组织结构、绩效。从刚性视角出发,一般认为,企业战略决定结构(Chandler,1962),而企业战略、组织结构都会影响企业绩效(Rumelt,1974)。而且,这种因果关系是单向的。 柔性视角是指主要从动态视角去考虑问题,而且考虑了这些变量之间互相反馈的关系。仍以上述战略、组织结构、绩效三个构念为例。在现实中,往往是企业组织结构决定企业战略:当企业的组织结构确定时,企业中人、群体、组织之间的关系也已经确定,企业战略往往受制于这些关系的影响。因此,现实情况可能与Chandler的理论模型正好相反(爱迪思,1997)。而企业绩效反过来也会影响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形成。在Chandler(1962)的《战略与结构》一书中,也描述了美国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在企业绩效下降,面临逆境时,企业的领导人如皮埃尔·杜邦、阿尔弗雷德·斯隆如何重组公司组织结构,从而能够制定并执行正确的战略,而在市场上超越竞争对手的案例。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企业绩效往往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决定企业的战略与组织结构。 尤其是到了上个世纪末,顾客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变化速度也越来越快。技术、市场等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白热化,竞争对手所推出的竞争措施也是日新月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之间越来越重视能力的竞争,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知识的创造、培养与转移机制。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仅仅从刚性视角去考察并解决问题,往往会忽视了目前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到失败的命运。市场竞争的实践推动战略管理的理论与研究视角也必须创新,研究范式也必须从刚性视角转变到柔性视角。 一、刚性视角的理论模型、适用条件与理论缺陷

法学方法论的范式转换

法学方法论的范式转换 [摘要]法学方法在德语语境中指法律适用的方法。德国的法学方法论最具有代表性,在先后经历了历史法学、概念法学、自由法学和利益法学的百年发展后,方法论完成了从“概念法学”到“利益法学”的最大范式转换。二战后,评价法学崛起,在吸收新理论的同时进一步补阙旧理论的不足,使法学方法论日臻完善。当然,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法学方法论亦有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 [关键词]法学方法论;范式转换;阿喀琉斯之踵 一、法学方法论的概述 在德语语境下,法学方法专指法律的适用,即将规范应用于事实而获得判决的方法。法学方法论与法本体论关系密切,存在何种本体观就会衍生出何种方法论。不同于法律研究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方法论既与法律自身所具有的实践面向有关,又同欧洲大陆所因循的法传统相联系。欧陆法系历来就有精进方法论的传统,古罗马时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解释就有法律效力,中世纪后期的前、后注释法学派也曾致力于法学方法的复兴。而其中尤以德国凭借其质朴、严谨的性格和深邃的哲理素养在方法论领域的研究中长期独领风骚。 历史法学派的萨维尼堪称近代法学方法论的集大成者,概念法学在萨维尼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最终形成了一套体系完整逻辑严密的法律适用方法。随后,利益法学在批判概念法学的同时亦吸收自由法学的合理因素,从而完成了由“概念”到“利益”,这一法学方法论上最大的范式转换。二战后的价值法学在此基础上日臻完善,上世纪70年代后受“法诠释学”、“法论证学”进路的影响方法论也对新时代的思潮作出回应。 二、法学方法论的范式转变 (一)概念法学范式的形成 1.历史法学 萨维尼所属的历史法学派反对18世纪盛行的普遍理性主义,主张法是民族精神的产物,随民族精神发展而发展、灭亡而灭亡。在条件尚未成熟前冒然立法不啻为一种僭越是人类恣意的傲慢。萨维尼主张“历史”与“系统”的方法并重,一方面只有回溯历史我们才能探明民族精神的内涵;另一方面在纷繁复杂的法规范背后存在着一个贯穿始终的主线,如同罗马法,把握这条主线是法律人应尽的职责。由于萨维尼强调“直观的”研究,他并未寻求构建一个包罗万象的体系。从萨氏早期的作品看,萨维尼曾有着坚定地实证法倾向,法律适用的主要目的就是明确法律的内容,就是关于涵摄模型中作为大前提的法的发现。其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文意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在内的法律解释体系。萨维尼明确主张法官应机械地适用法律,法官造法不被允许,法的解释要探寻法

试述库恩范式的优先性

试述库恩范式的优先性 潘春晓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作者简介:潘春晓,女,瑶族,1987年4月生,广西南宁,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2011级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与社会 摘要:“范式”一词是托马斯·S·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的核心概念,该书至少20次提到范式,库恩所谓的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范式比能从其中明白地抽象出来进行研究的任何一组规则更优先、更具约束力、更加完备;它无需规则的帮助也能确定常规科学;它比任何规则和假定更具有优先性。 关键词:范式,范式优先性,共有规则,理论,常规科学 “范式”一词首先是由托马斯·S·库恩在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整书多次提到范式一词,但库恩在书中没有明确提出范式的具体概念。在我看来,库恩所谓的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范式的优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范式比能从其中明白地抽象出来进行研究的任何一组规则更优先、更具约束力、更加完备。 任何人想要描述或分析一种特殊科学传统的进化,都必须找出这类公认的原则和规则。在库恩看来,寻找规则比寻找范式更加困难,更加难以令人满意。例如:哥白尼日心说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当时的欧洲正处在黑暗的中世纪的末期。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早已被基督教会改造成为基督教义的支柱。而哥白尼用了“将近四个九年的时间”去测算、校核、修订他的学说。然而,由于哥白尼的日心说所得的数据和托勒密体系的数据都不能与第谷的观测相吻合,因此日心说此时仍不具优势。而且在当时社会环境下还受到了两种人的批判一种人是顽固的哲学家,他们坚持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说法,把地球当作

行政法范式转换

行政法范式转换 引言 究其根本而言,行政法的核心矛盾是行政权与相对方权利,对这一矛盾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三种行政法基本理念:管理论认为行政法应是维护行政权、管理相对方的管理法;控权论认为行政法应是制约行政权、保护相对方权利的控权法;而平衡论则认为行政法应是既制约行政主体滥用行政权、又制约相对方滥用权利,既激励行政主体积极行政、又激励相对方积极参与行政的平衡法[1].中国行政法学界对于行政法失衡与平衡问题的普遍关注,肇始于十年前行政法平衡论的正式提出[2].10年来,行政法学界给予平衡论的诸多完善建议[3]、理论商榷[4]、理论评述[5],显示出中国行政法学对于解释行政法失衡现象、解决行政法失衡问题的极大热情,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平衡论的发展与完善,并引致中国行政法学更加冷静、更加理性地探讨行政法的失衡与平衡问题。 平衡论者认为,由于传统行政法在权力(利)结构、行政法机制以及行政法制度结构三个层次上都是失衡的,因此,现代行政法要实现平衡,就必然要依赖行之有效的行政法博弈方法,形成平衡的行政法机制与行政法制度结构,以实现行政法权力(利)格局的结构性均衡。由此可见,行政法学要研究行政法的平衡,关键在于探讨实现行政法权力(利)结构性均衡的对策。这就意味着要基于传统行政法学范式的转变,建构并完善与市场经济及民主政治相适的现代行政法理论基础。 一、行政法的失衡与传统行政法学范式的困惑 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行政法学旨在运用一整套的概念、范畴去解释行政法世界。由于存在着价值判断与解读方法的区别,行政法学范式必然是多样的。在传统行政法学范式中,行政权与相对方权利的不对等或者不平等,被视作行政法的固有现象,这种解释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行政法制实践的需要,传统行政法学范式因此陷入困境之中。 1、行政法的失衡类型 在平衡论者看来,尽管在不同的行政法律关系与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法主体各自的法律地位相去甚远,行政法的失衡现象也因此千差万别,但概而言之,行政法的失衡类型主要有两种: 失衡类型一:行政权过于强大、相对方权利过于弱小。当行政法被定位为治民之法时,就决定了行政法的主要特征是行政权过于强大、相对方权利过于弱小,从而导致行政法律关系的失衡。一方面,行政权过大、过强。行政权的运作领域过大,行政法授权行政主体进入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的社会领域;或者行政权的强度过大,行政法授予行政主体过多的实施强制性行政的权力;而且,行政法偏重于实体授权,严重缺失制约行政权的行政程序制度。另一方面,相对方权利过小、过弱。行政法赋予相对方的权利范围过小,不合理地剥夺了应属自治、自主范围的权利[6];或者相对方的权利过弱、权利结构不合理,不能依赖行政程序与行政主体博弈。概而言之,此种类型的行政法失衡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行政法机制只是片面地制约相对方、缺乏对行政的有效制约,行政法机制欠缺激励相对方积极参与行政的功能;行政法制度结构不协调,重实体授权、轻程序制约,重行政效率、轻公平保护,重行政管理、轻监督行政;这就必然导致行政法权力(利)结构的失衡。 失衡类型二:行政权过于弱小、相对方权利过于强大[7].与前种行政法失衡类型截然相反的是,如果行政法被视作制约行政权或者行政官员之法,这就决定了行政法失衡的主要特征是行政权被过分制约、相对方权利过分膨胀。此种行政法失衡的基本形态有两种:一方面,行政权范围过小、强制性不够。行政管理范围与方式不仅受行政实体法与行政程序法的双重箝制;而且受制于严格的司法审查;在法律保留原则与法律优先原则的共同支配下,行政主体“法未规定不可为”;行政主体普遍缺乏纠正市场失灵与社会无序的必要手段,难以满足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需要;由于政府软弱无力、缺乏活力,从而产生管理危机与信任危机。另一方面,相对方权利过大、实力过强。立法机关在进行权力(利)配置时,或者不恰当地妥协于利益集团的压力、或者为了寻租、或者机械地移植他国行政法律制度,从而赋予相对方-尤其是市场主体与行业组织- 过多的权利,却没有赋予行政主体相应的行政监督制裁权。由此可见,控权法的失衡也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行政法机制过于苛刻地制约行政、却疏于监督相对方,行政法机制缺失激励公务人员积极行政的功能;行政实体制度与行政程序制度不协调;这就导致了行政法权力(利)配置格局的失衡。 2、传统行政法学范式的困惑 当传统行政法学与传统行政法遥相呼应时,传统行政法学范式就不可避免地被烙上时代印痕,传统行政法在理论上也就被赋予了过多的时代合理性[8].在管理论看来,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政府应是完全理性的、万能的,能够最优地配置社会资源、公平地分配社会财富;公益应优于私益,旨在实现公益的行政权应优于代表私益的公民权。惟此,行政法中行政权优于相对方权利天经地义,行政主体与相对方的不平

从库恩的范式理论看中医现代化-文档资料

从库恩的范式理论看中医现代化 一、简述库恩的范式理论 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科 学史学家,是历史主义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于1962年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范式”(Paradigm)概念,集中体现了其科学哲学的理论核心。他运用“范式”揭示科学发展的模式,并认为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在某一范式指导下进行的,范式是一个科学部门达到成熟的标志。 (一)范式的概念 归纳起来,“范式”可理解为某一科学家集团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中具有的共同信念,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该学科一种共同的传统,并为该学科的发展规定了共同的方向。也就是说,库恩的“范式”有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一方面,它代表一个特定的共同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指的是那个整体中的一种元素,即具体的谜题解答,把它们当作模型和范例,可替代为常规科学内其它谜题解答基础的明确规则。 (二)科学的发展模式 库恩认为科学的发展模式是由“前科学―常规科学―反 常―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组成的。任何一门科学在前

科学时期,统一的范式尚未形成,各派学说争论不休。然而随着科学活动的深入,一旦某种理论传统占据优势,得到大多数科学家的承认和支持,形成了学科内部公认的“范式”,该学科便也进入到了常规科学。在范式的常规发展时期,科学家们总是通过“解谜”活动,来解决范式所提出的问题并完善和发展范式。但随着科学的不断进展势必会出现许多以现有范式难以解释的 “反常现象”,这些现象的积累会造成科学发展的危机。对反常和科学发展危机的解决使得新的、更有解释力的范式出现,并取代旧范式,而这种新范式取代旧范式的过程就是科学革命。之后科学活动又有了新的基础,随之出现一个新的常规科学时期。 二、中医的发展模式及其范式要素 (一)中医的基础理论 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症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二)中医的科学发展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