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历史三模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解析版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解析版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是()①尼罗河流域②印度河流域③黄河流域④两河流域。

A. ①③④②B. ①④②③C. ①②④③D. ③②①④2.中世纪的西欧,两个相距仅几百英里的地方,一个地方有大量的粮食,另一个地方却在遭受饥饿是很正常的事情。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西欧出现了等级君主制,大封建主仗势以邻为壑B. 国王以粮食为武器,限制粮食贸易,反对城市自治C. 庄园制经济封闭和自给自足,人们生活范围小,交往少D.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控制了亚欧商路,破坏了西欧商业环境3.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在西方,当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先后驶向万顷波涛的时候,为他们导航的,不仅有指南针,而且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文学和地理学。

”这说明()A. 新航路的开辟为文艺复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B. 新航路的开辟出现在文艺复兴之前C. 文艺复兴对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积极影响D.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4.19世纪60年代,美国进行南北战争,俄国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这些事件表明了()A.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B. 资本主义统治的巩固和扩大C.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D.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5.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面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A. 通过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加强了海外贸易C.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D.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6.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两者最根本的相似之处是()A. 都是在战后经济困难时推行的B. 都把对工业的调整作为中心措施C. 都允许多种经济并存D. 都采取了国家强制干预经济的方式7.科技发明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2020年安徽省最新中考模拟示范卷·历史(二)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注意事项: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70分。

历史考试时间共56分钟。

你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

请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北京猿人……打片方法以砸击法为主,锤击法常见,还有磁砧法。

……石器的主要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锥、雕刻器、砍砸器、球形器、石锥、石砧等。

”材料表明北京人A.结成了群体生活在一起 B.使用石器进行农业生产C.掌握了钻孔和磨制技术D.制作石器技术比较成熟2.王国维说:“要想知道西周为何能够稳定天下,首先要从其制度进行了解……分封王室子弟的制度。

”下列关于材料中“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受封者只有周朝王室子弟B.确保了西周王室永久的安全C.一种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D.加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3.“从此,自春秋战国以来生产遭到破坏、人民流亡的战争局面,可以大为减少。

人民可以在比较安定的环境里生产和生活了。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春秋争霸B.秦并天下C.光武中兴D.武王伐纣4.“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汉武帝实施这些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控制社会经济B.确立对文武百官的监察制C.巩固大一统局面D.结束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5.图片是历史的最佳载体之一。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唐朝经济繁荣B.盛唐民族关系和谐C.盛唐社会风貌D.唐朝对外交往频繁6.下表反映了北宋和南宋时期,南北方在政府财政收入人中的比例变化情况。

这一变化说明南宋时期唐三彩唐朝妇女打球阎立本《步辇图》朝代项目南方北方南北比例北宋(1045年)赋税(贯)358110004509500044:56南宋(1196年)赋税(贯)600000001431900081:19A.经济重心南移B.农业科技进步C.海外贸易扩大D.商品经济发展7.“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

2020年合肥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年合肥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年合肥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列宁在1895年指出:“它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材料中所指的文献是( ) A.《人民宪章》 B.《共产党宣言》 C.《庶民的胜利》 D.《论联合政府》2.“法兰克王国的每位农奴可以获得30亩土地,并以个人劳役支付租金。

劳役包括犁地、耕种、除草、修路、建桥、伐树、洗剪羊毛、喂狗、采摘坚果等。

农奴常常在月夜或雨天才能耕种自己那一小块土地”。

材料描述的是A.古巴比伦的奴隶生活B.西欧中世纪的庄园生活C.俄国的农奴生活D.美国的黑奴生活3.对下侧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向帝王效忠C.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D.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4.11~14世纪的西欧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和政治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近代工厂制度普遍确立B.普遍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C.封建庄园经济逐步繁盛D.农村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劳役地租5.“意大利商业城市的学校……注重教授商人所需要的语文知识和法学。

”这反映出当时的大学A.大学生必须先上基础课程B.大学课程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C.大学课程受基督教会影响D.大学享有司法特权6.西欧封建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繁荣对当时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A.西欧封建制度迅速瓦解B.教皇鼓励市民自治C.城市完全摆脱领主控制D.早期资产阶级出现7.下列关于西欧封建庄园的表述,错误的是A.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B.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C.领主的“直领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D.领主可随时将分给自由农民的“份地”收回8.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市级名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市级名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市级名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100年前的“五四”爱国运动掀起了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潮,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

“一个时代”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B.民主科学时代C.民主主义革命时代D.资产阶级革命时代2.“仿佛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觉醒了……好像度过沉滞悠长的停顿死亡,生命再次诞生,喜悦光明重临人间。

”材料描述的是A.百家争鸣B.文艺复兴C.新文化运动D.十月革命3.安娜是1930年毕业的一一名美国大学生,当她迈出校门走向社会时,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B.“政府无限量免费供应牛奶面包”C.“美国社会像一潭死水般平静”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4.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指出“全世界人民都清楚,蒋帮之所以还留在联合”国,还作为安理会成员,也是由于美国的操纵,这是现实的也将是历史笑话”。

周恩来说的这一“历史的笑话”终结于A.1949年B.1953年C.1971年D.1979年5.美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总统,他领导人民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和解放了黑人奴隶,这位总统是()A.华盛顿B.林肯C.玻利瓦尔D.圣马丁6.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状元”一词和下列古代哪一制度有关?A.禅让制B.郡县制C.世袭制D.科举制7.关于古代社会的情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公元前 6 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基督教B.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C.金字塔是古印度国王的陵墓,也是国王权利的象征D.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应该是用象形文字写成的8.从《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外国侵略势力一步步深入中国的先后顺序是①长江中下游地区②东南沿海一带③中国腹地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9.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瑶海区四校联考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瑶海区四校联考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瑶海区四校联考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下表是某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的整理。

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错误的表述是A.A B.B C.C D.D2.“旧中国的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工业极端落后,在国际交往中受制于人;在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严密封锁的环境下,农业、轻工业也难以发展。

当时百废待兴,用于五年计划建设的有限财力,如果平均使用,可能一事无成。

为了对付战争威胁,需要建设强大国防力量。

”由此可见,第一个五年计划A.依据世界形势和国内情况而制定B.导致了中国轻重工业比例的严重失调C.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D.在美国的封锁下难以取得成功3.1971年,毛泽东对时局发出“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的感慨。

以下对于毛泽东的感慨理解错误的是A.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打开了“乒乓外交”的大门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D.中日建交后,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4.汉朝时出使在大秦的使臣要沿丝绸之路东行回国向皇帝禀报出使情况,先后要经过的地点是①今新疆境内②河西走廊③西亚④长安A.①③②④B.③②④①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5.16-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高举“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旗帜,进行了一系列斗争。

其中美国独立战争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显著的不同..在于A.推翻封建统治B.建立资产阶级政权C.摆脱殖民统治D.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条件6.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

安徽省2020年中考模拟历史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2020年中考模拟历史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2020年最新中考模拟示范卷·历史注意事项: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70分。

历史考试时间共56分钟。

你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

请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1.《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哪一王朝的事件()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公元前135年,丞相田奏请罢蹦黄老、刑、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不治儒家经书的博士均被罢免。

这一做法2.公元前135年,丞相田蚡奏请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不治儒家经书的博士均被罢免。

这一做法()A.巩固了秦王朝的统治B.促使儒学逐渐居于主导地位C.推动了科举制的发展D.阻碍了道教在中国内地的传播3.据唐代李吉甫《元和国计簿》估计,当时天下约有224万户,而浙江、江西、福建等东南地区所纳赋税的户数占全国的58.3%。

这表明()A.北方农业开始衰落B.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C.南方经济发展迅速D.江南地区初步被开发4.右图为近代德国讽刺中国的一幅漫画。

漫画中八个人合力围攻一个巨人,让巨人四分五裂。

下列与该漫画对应的条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B.条约签订之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5.(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今之时局,恰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候也。

南北相改,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候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6.1940年下半年。

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

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在敌后战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

最新2019-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三模试卷(解析版)

最新2019-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三模试卷(解析版)

安徽省中考历史三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2分)1.《三字经》中“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的“七雄”是指()A.齐、楚、秦、燕、赵、魏、韩B.齐、楚、秦、赵、魏、宋、韩C.齐、楚、晋、燕、赵、魏、韩D.吴、楚、秦、燕、赵、魏、韩2.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古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大篆D.小篆3.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清朝前期统治者加强对该地区治理的史实包括()①册封达赖和班禅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③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④设置伊犁将军A.②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④4.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面获得安慰。

”此国王是()A.胡夫B.汉谟拉比C.伯里克利D.凯撒5.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也就是说,他认为社会转型应该先从思想解放开始,再到政治革命,最后才是技术的进步。

根据他的观点,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6.小陈想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方,他应该到()A.北京B.上海C.南京D.武汉7.“1926年,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上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诗歌,诗中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A.推翻袁世凯的反动统治B.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D.共同抗日,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8.1971年,一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看到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时,感慨道:“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70分。

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考生答题时可参考历史教科书及其他资料,但应独立思考,诚信答题,不相互讨论,不相互借阅教科书等资料。

3.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将正确选项境入题后的括号内)1.现陈列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是中国古人类学家吴汝康、王存义于1959年合作研究塑造的,他们研究塑造该复原像主要依据2.《话说运河》专题片:“如果说长城是一撇,大运河则是一捺,二者在首都交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厚重的人字。

”这“一捺”的重要作用是A.有利于军力调控B.解决北方缺水问题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方便帝王南下游玩3.有史学家认为:唐太宗以“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政策,处理战败的民族和政权;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

此时,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

材料说明唐太宗时A.民族关系和睦 B.盛世经济繁荣C.中外交流频紧D.文学艺术多彩4.一个曾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说,上海“已经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真正黄金国……其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的: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

这一情形开始于哪一事件后?A.中英鸦片战争B.“亚罗号事件”C.“一·二八事变”D.“马神甫事件”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A.遗址中的打制石器B.遗址中的烧骨C.北京人头盖骨化石D.北京人生活想象图5.钱穆先生曾评价太平天国:“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

”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A.永安建制B.《资政新篇》C.定都天京D.《天朝田亩制度》6.关于图1与图2内在联系的论述最准确的是A.图1开辟了中国历更新纪元B.图2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C.图2是图1的主要成果D.图1是图2的主要前提7.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明确规定“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徳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巻”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

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著名学者杜国庠说:“他最先把古代氏族贵族所专有的诗、书、礼、乐这类学问,普及给民间。

“他”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韩非2.《后汉书》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这意在说明造纸术A.发明的背景B.改进的流程C.传播的影响D.工艺的先进3.《三国志》记载: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其反映的事件A.是我国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B.为曹操统一北方地区莫定了基础C.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D.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4.贞观初期,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日:“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意在劝诫太宗A.重视生产B.虚心纳谏C.恭俭爱民D.完善科举5.《东京梦华录・序》中记述:“八荒争,万国成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

”这反映出北宋的开封城A.中轴对称B.农业兴盛C.科技发达D.商业繁荣6.日本政府在一项实习训练中调査了520名新任公务员,问他们心目中最敬佩的老板是谁,结果79人选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A.收复台湾B.建立元朝C.设立行省D.统一蒙古7.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古代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

”他评论的政策是A.重商政策B.休养生息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D.汉化政策8.“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只忽飞还。

剩下那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2023年中考模拟试题历史试卷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70分,历史和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考生答题时可以参考历史教科书和其他资料。

请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考古学的成就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材料,下列考古重大发现中能够证明中华有五千年文明的遗址是:()A.河南安阳的殷墟王陵B.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C.山西临汾的晋侯墓地D.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2.汉代的一位郎官因其创建的事业与其坚韧不拨的精神,于今日名闻世界,被史地学者称为东方哥伦布。

这位郎官是:()A.张骞B.甘英C.霍去病D.班超3.唐朝的时候,官府规定“工商杂类”不得参与科举。

到了宋朝,这一政策变了,商人及其子女都允许参加科举。

这反映出宋代:()A.社会结构发生变化B.门第观念淡化C.人身依附关系减弱D.政府职能弱化4.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人借口需要停泊、晾晒货物等,并许诺缴纳租金,“求于近处泊船”,经澳门守澳官王绰代为申请,海道副使汪柏同意,葡萄牙正式入居澳门。

此后,葡萄牙人修造炮台,设官置署,筑室建房,进行移民。

这反映出:()A.明朝政府主权观念淡薄B.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C.闭关锁国政策有所松弛D.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市场5.近代中国留学教有始自1872年容闳倡导的留美幼童,1872—1875年清政府派遣了四期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

下表是对他们归国后就业情况的不完全统计。

该现象:()从事行业外交(海关)海军(船业)矿务电报铁路商业医业教育人数321681816754A.标志中国教有近代化的起步B.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C.传播民主思想威胁清朝统治D.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6.1898年末,一些在华的西方报刊极力呼吁西方国家出面干涉,保护维新党人和改革成果,并批评各国外交官说:“这是在野蛮与改革中选择了野蛮,就接受太后为中国事实上的统治者来说,列强驻北京的公使们都同样犯了严重的错误”。

(安徽卷) 2020年中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安徽卷) 2020年中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2020年中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安徽卷】历史·参考答案16.【答案】(1)×(1分)改正:“孔子”改为“孟子”。

(1分)(2)×(1分)改正:“戊戌变法”改为“新文化运动”。

(1分)(3)×(1分)改正:“《中国土地法大纲》”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分)(4)√(2分)17.【答案】(1)三省六部制。

(2分)(2)行省制度。

(2分)(3)A:废丞相,权分六部。

(2分)B:设立军机处。

(2分)(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2分)18.【答案】(1)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

(2分)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分)德意日。

(少一个不给分,1分)(2)国际(或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1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联合作战。

(1分)(3)欧盟。

(1分)使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1分)(4)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平解决各国争端。

(言之有理即可,2分)19.【答案】(1)状况: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

(1分)第一个五年计划。

(1分)(2)我国编制并执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4分)(3)不真实。

(1分)因为当时出现了“大跃进”运动,“左”倾错误泛滥。

(1分)图2情况出现的原因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1分)(4)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超越生产力,不能盲目调整生产关系,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答出两点,3分)历史第1页(共1页)1。

2020年合肥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年合肥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A.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B.午餐吃是的稻米、玉米等粮食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2.清朝以夜郎自大的文化心态,试图构筑起一道隔绝中外的“防线”,却使中国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

这道“防线”指的是()A.设立军机处B.大兴文字狱C.重本抑末D.闭关锁国3.探寻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列事件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AB.BC.CD.D4.明朝时期,明太祖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①实行削藩政策②设锦衣卫③废丞相④设东厂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5.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一方面社会安定、经侪繁荣、国力强盛,另一方面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危机”的表现主要有①文化专制达到顶峰②压制打击工商业③鄙薄科学技术④白银大量外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这里的“帝国”和“注定……被打垮”的根本原因分别是A.英国不顾时势B.法国孤立无依C.德国落后的技术D.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7.下面邮票展示了中国某剧种的脸谱艺术,该剧种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它是A.秦腔B.汉调C.京剧D.昆曲8.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A.《秦中吟》B.《红楼梦》C.《牡丹亭》D.《本草纲目》9.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①玉米②甘薯③马铃薯④花生⑤向日葵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10.下表是清朝前期雍正到嘉庆年间土地与人口变化表。

据此,可以推知A.土地兼并有所好转B.人地矛盾日益突出C.传统农业逐渐没落D.重农抑商政策失败11.墨墨同学假期和家人一起去北京八达岭长城旅游,他所游览的明长城的起止点是()A.西起玉门关,东到山海关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C.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D.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12.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清朝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

全解全析版:(安徽卷)学科网2020年中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A3考试版)

全解全析版:(安徽卷)学科网2020年中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A3考试版)

历史试题 第1页(共14页) 历史试题 第2页(共14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科网2020年中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安徽卷】历 史(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7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965年的五一节下午,考古队来到一个山沟里寻找化石。

下午5点钟左右,发现了两颗距今约170万—年的人类的门齿,经专家鉴定,这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

由此判断考古队寻找化石的地方是 A .云南元谋县 B .北京周口店C .陕西半坡村D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2.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秦律中的刑罚,有鞭笞之刑,有苦役流放之刑,有斩足、宫、劓、黥等残害肢体的肉刑,还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死刑。

这说明秦朝的法律 A .比较宽松量刑较轻 B .非常残酷严刑峻法 C .对盗窃者加重处罚D .缺乏统一判罚标准3.“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签署“盟书”的两个政权是A .北宋和辽B .北宋和西夏C .南宋和金D .南宋和西夏4.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某项纲领,该纲领满足了农民想要获得土地、平均分配土地 A .《资政新篇》B .《四洲志》C .《天朝田亩制度》D .《中国土地法大纲》5.下图是小张同学制作的年代尺。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模拟检测试卷及答案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模拟检测试卷及答案

-4-
5.2020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5-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法制建设的历史意义。联系所学 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法家学派已提出法治思想,B项排 除。材料内容未体现“严刑峻法”,C项排除。材料反 映的是秦朝的历史,即秦始皇灭六国以后的历史,D项 排除。“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这说明秦朝 的法律对后世影响深远,A项正确。
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5.2020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3-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汉字文化。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汉字并非我国唯一的文字,A项排除。由图1 内容可知,汉字的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C项排除。图1 只反映了汉字“鱼”字的演变过程,这不能说明汉字都 来源于象形字,D项排除。图1反映了汉字的发展一脉相 承,B项正确。
量。”“这次会议”是( B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2-
5.2020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3-
【解析】本题考查古田会议的内容。1929年,古田会议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B项正确。八七会 议召开于1927年,它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 针,并决定发动秋收起义,A项排除。遵义会议召开于 1935年的长征途中,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 关的转折点,C项排除。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的抗战 后期,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D项排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版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版

历史试卷 第 1 页(共 6 页)历史试卷 第 2 页(共 6 页)考生号绝密★启用前注意事项:2020 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开卷)A . 台 湾B . 西 藏C . 新 疆D . 东 北5.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直为这场运动缺乏传统文化支撑、处于浮游漂离状态而苦恼,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

这里的“立足点”是( ) A .尊孔复古 B .三民主义 C .民主科学 D .爱国主义6. “这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长达 3 万字的‘八个决议’,确立了军队建设的基本1. 历史试卷满分 70 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

2. 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 6 页,“答题卷”共2 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

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 如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 ( )A. 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 B .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C .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 D .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2. 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这说明 ( ) A. 秦 朝 法 律 影 响 后 世 B . 法 治 思 想 始 于 秦 朝C .秦 朝 实 行 严 刑 峻 法 D . 法 律 助 推 秦 灭 六 国3. 北宋中期,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

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 这 反 映 出 北 宋 治 国 的 特 点 是 ( ) A .休养生息 B .兵民合一 C .重文轻武 D .外重内轻4. 制作读书摘要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如图所反映的中央政府加强管辖的地区是( )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系统性的建党与建军文件,使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军队日益成为一支精干而富有战斗力的力量。

专题01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安徽专用)(解析版)

专题01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安徽专用)(解析版)

专题01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考点01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考点02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考点03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考点04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选择题部分考点01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近五年未考查1.(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三模试题)农耕发明之后,原始先民慢慢地向适宜耕作的山前、低地迁移。

他们告别了原先的洞穴,开始营建住所,集聚而居,形成了最初的聚落。

这说明聚落形成是由于()A.磨制石器的出现 B.家畜饲养的出现C.谋生方式的变化 D.定居生活的出现【答案】C【详解】据题干“农耕发明之后,原始先民慢慢地向适宜耕作的山前、低地迁移。

他们告别了原先的洞穴,开始营建住所,集聚而居,形成了最初的聚落。

”可知,农耕的发明改革了原始先民的谋生方式,他们告别了洞穴,开始定居生活,从而形成了聚落,C项正确;磨制石器的出现、家畜饲养的出现,题干未体现,排除AB项;定居生活得益于谋生方式的改变,排除D项。

故选C项。

2.(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三模试题)考古学的成就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材料,下列考古重大发现中能够证明中华有五千年文明的遗址是()A.河南安阳的殷墟王陵 B.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C.山西临汾的晋侯墓地 D.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距今约5000年左右,能够证明中华有五千年文明,D项正确;河南安阳的殷墟王陵属于商朝都城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夏文化遗存,山西临汾的晋侯墓地是西周时期的遗址,均与材料“证明中华有五千年文明的遗址”不符,排除ABC项。

故选D项。

3.(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三模试题)某校学生为研究半坡居民生活的历史,搜集了以下几类资料。

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A.民间传说B.地区风俗C.经典文献D.出土文物【答案】D【详解】出土文物属于第一手史料,史料价值最高,D项正确;史料价值最高的是一手史料,与民间传说无关,排除A项;史料价值最高的是一手史料,与地区风俗无关,排除B项;经典文献不是第一手史料,排除C项。

(安徽卷) 2020年中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安徽卷) 2020年中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2020年中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安徽卷】历史·全解全析1.【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元谋人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发现地位于云南省元谋县,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由此判断考古队寻找化石的地方是云南元谋县,A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2.【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有鞭笞之刑,有苦役流放之刑,有斩足、宫、劓、黥等残害肢体的肉刑,还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死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秦朝刑法极其严酷,法律非常严苛。

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B。

3.【答案】C【解析】据题干“以淮水中流画疆,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可知反映的是宋金和议。

1141年宋金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十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边境出现了和平的局面,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

故选择C。

4.【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某项纲领,该纲领满足了农民想要获得土地、平均分配土地,这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是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颁布于1859年,和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是林则徐编译的,不符合题干信息,排除;D项颁布于1947年,排除。

故选C。

5.【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这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运动,标志着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安徽省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安徽省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安徽省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为70分,历史与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这段材料中反映的河流孕育的文明是A.古印度B.古埃及C.古巴比伦D.古罗马2.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过:“越小的国家越容易实现民主。

”下列能够证实孟德斯鸠观点的是A.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雅典D.斯巴达3.方方在学习某段历史时做了以下记录。

根据记录判断这是哪一历史时期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斯巴达D.罗马共和国4.古印度文明是世界中最迷人、同时又是最神秘的文明之一。

下列能验证这一观点的有①种姓制度②《天方夜谭》③佛教④阿拉伯数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指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速度和广度令人难以置信,影响更深远的一点是(尽管常常被人们忽视):他留在身后的巨大遗产以及古希腊文明与波斯、印度、中亚及中国文明的交汇融合。

”这段话说明亚历山大大帝东征A.导致希腊文明走向衰落B.导致东方文明走向毁灭C.征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文明D.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6.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

”据此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编第《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A.巩固统治,维护国家安定B.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C.符合崇尚法治的价值和法律精神D.教化帝国民众,人人安分守己7.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成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特征之一。

2020年合肥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年合肥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年合肥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就史料的真实性和史学研究而言,下列选项中价值最大的是A.史书B.人物传记C.历史课本D.文物2.2016年11月,中央开展监察制度的试点改革。

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秦王朝在中央设立的官职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B.太尉C.郡守D.御史大夫3.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这得益于()A.秦朝疆域辽阔 B.秦朝统一货币 C.秦朝统一文字 D.秦朝统一度量衡4.西汉初年,由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应运而生,史称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5.《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这一史实说明刘邦( )A.善用人才B.刚愎自用C.收揽民心D.武力治国6.秦王赢政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因此,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作为自己的尊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

秦始皇此举旨在A.维护国家统一B.保障社会稳定C.实行暴政统治D.确立皇权至上7.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材料说明刘邦之所以能战胜项羽,是因为A.项羽势力不强B.项羽不会打仗C.刘邦善于重用人才D.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8.《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

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A.武将权力膨胀B.地主势力增强C.外戚专权D.宦官专权9.“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中提到了汉武帝,汉武帝最主要的功绩是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C.巩固大一统局面D.建立刺史制度10.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历史三模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期,如图文物图片中最能反映这一时期文明成就的是()A. B.C. D.2.贾谊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下列举措符合材料的是()A. 实行分封制B. 颁布推恩令C. 实行郡县制D. 建立行省制度3.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下列成语与所反映史事对应错误的是()A. 立木取信--商鞅变法B. 揭竿而起一一陈胜、吴广起义C. 焚书坑儒--科举制发展D. 入木三分-一王羲之书法4.下列图片所反映主题是()A. 孝文帝改革B. 北方人口南迁C. 经济重心南移D. 民族交融5.“科举制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科进土考试为止。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科举制诞生于唐太宗时期B. 科举制选拔主要看门第出生C. 科举制在中国存在约1300多年D. “八股取士”阻碍了社会进步6.《元史•桑哥传》记载:1264年,总制院设立,以国师八思巴领之。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尚书右丞相兼总制院使桑哥,以总制院统领吐蕃各宣慰司军民财谷,责任甚重,宜加崇异,奏请用唐朝帝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的故典,改名为宣政院。

材料说明()A. 宣政院设置于唐朝B. 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理C. 西藏归于中央政府管辖始于唐朝D. 元代宣政院管理西藏的军务民政7.洋务派是域外文明的感知者,同吋扮演着清王朝掘墓人的角色,洋务派实质上是“种豆得瓜”。

下列对洋务派所得的“瓜”的最准确理解是()A.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B. 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C.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抵制D. 开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历程8.如图是20世纪早期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的主题是()A. 新文化运动B. 袁世觊复辟帝制C. 二月革命D. 武昌起义9.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曲折。

图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 列强创办工厂刺激民族工业发展B. 辛亥革命的冲击C. 帝国主义忙于一战D.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0.“七子之歌惹心悲,行路艰险有冠贼……盛世中华大潮涌,白莲花放笑展眉。

”诗中描述的是()A. 郑成功收复台湾B. 香港回归C. 澳门回归D. 瓜分中国狂潮11.出现如表状况的原因包括()1949.10.3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49.10.4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1949.10.5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49.10.6匈牙利人民共和国1949.10.6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49.10.6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49,10.7波兰人民共和国1949.10.16蒙古人民共和国1949.10.27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49.10.23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1.8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②两极对峙局面影响③开展全方位外交④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政策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12._______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材料空白中应填()A. 五四运动B. 经济特区C. 改革开放D. 三大改造13.201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及其附近海空域隆重举行。

对人民军队解读准确的是()A. 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成立于建国后B. 人民空军部队成立于抗美援朝战争C. 1966年,组建战略导弹部队,是今天火箭军前身D. 2016年,成立八大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14.“就在1689年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家……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国家正式结束。

”对材料“一群人统治”影响描述正确的是()A.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统治原则B. 国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最高C. 为其它国家限制王权提高了成功范例D. 确立共和制的资产阶级政体15.英国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

但是,英国的棉布消费量是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四倍,它生产的生铁占世界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英国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工厂”,材料说明()A. 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B.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C. 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国家D. 英国旅游也兴盛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0分)16.中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共产党认为自己起源于这场运动。

”材料一中“运动”是指?概述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材料二:“1927年至1928年上丰年,在‘清党’名义下共产党员从近6万人迅速减少到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正面临被瓦解和消灭的危险,……1930年初,红军已有13个军,在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几省边界地区先后建立大小15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儿万、几十万农民团结在共产党周围、1933年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直接把持了革命根据地的一切大权…,最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如果再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党和红军必将被完全断送。

遵义会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

--《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期间面临一个危机,他们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道路抉择”,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史实对此进行说明。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同它之前的中国一样,这时也被迫遭受西方的入侵,但是,它对于入侵的反应完全不同于中国”。

--《全球通史》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说日本对于“入侵的反应”是怎样的?材料二: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两个后来成为世界争霸对手的苏联和美国都先后面临严重济、政治危机。

他们为了抗衡危机、挽救国家现有的政治制度、维护社会的稳定,在经济、社会领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一一高中历史教材材料二中两国危机的具体原因各是什么?为解决危机,两国各采取了什么措施?说说两国的政策调整的结果对世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18.回顾历史瞬间,探究历史风云。

请你完成关于德国的相关探究活动。

图一:1919年,《凡尔赛条约》签订场景图二:1939年二战爆发前德国的对外扩张图三:1949年德国分裂结合所学,分析上述图一、图三所反映的史实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结合所学,你认为影响国际关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三、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19.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人们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其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

20.徽调吸取了昆曲、秦腔、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在道光年间形成了新的剧种,称作“京剧”。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

21.《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是希腊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欧洲法学的渊源。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

22.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中国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的传播与阿拉伯人密切相关。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期,司母戊鼎最能反映这一时期文明成就。

司母戊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故选:C。

本题以四同上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司母戊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B【解析】“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的意思是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就要多建立诸侯国,诸侯国多了,力量分散了,诸侯国就不会对抗中央了。

故符合材料的是颁布推恩令,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把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故选:B。

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C【解析】秦始皇在位时期,为加强思想统治,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科举制创建于隋朝。

隋文帝开始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故成语与所反映史事对应错误的是焚书坑儒--科举制发展。

故选:C。

本题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入手,考查成语与所反映史事对应错误的内容。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成语相对应的故事的掌握。

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分辨能力。

4.【答案】D【解析】分析图片可知,体现了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促进了民族融合,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锐意改革,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以三幅图片为切入点,考查民族大融合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民族大融合的相关史实。

5.【答案】C【解析】据“科举制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科进土考试为止”可知,科举制创立于隋朝,直到清朝末年被废除,在中国存在约1300多年。

故选:C。

本题考查科举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科举制,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D【解析】材料总制院(后改称宣政院)职责是“军民财谷,事体繁重”,可见宣政院总理西藏的军务民政,故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君主专制措施,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

由帝师兼领。

忽必烈始置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

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7.【答案】A【解析】洋务派是域外文明的感知者,同吋扮演着清王朝掘墓人的角色,洋务派实质上是“种豆得瓜”。

对洋务派所得的“瓜”的最准确理解是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故选:A。

本题以洋务派是域外文明的感知者,同吋扮演着清王朝掘墓人的角色,洋务派实质上是“种豆得瓜”为依托,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