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必修二综合2(同步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第二册 2 2基因在染色体上 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中生物第二册 2 2基因在染色体上 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2.2基因在染色体上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

根据这一事实作出的如下推测,哪一项是没有说服力的()A. 受精完成后基因和染色体由单个恢复成对B. 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C. 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D.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使相应的非等位基因重组2.摩尔根验证“白眼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的实验是()A. 亲本白眼雄果蝇与纯合红眼雌果蝇杂交,F1都是红眼果蝇B. 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出现白眼果蝇,且白眼果蝇都是雄性C. F1中的红眼雌果蝇与F2中的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中,红眼和白眼各占一半D. 野生型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子代只有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3.在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中,最早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是( )A.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B. 萨顿的蝗虫实验C.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D. 人类红绿色盲研究4.下列不能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 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B. 成对的基因与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C.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有自由组合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5.如图为某雌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B. 该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C. 基因型为BbX D X d的个体能产生4种配子,且比例为1∶1∶1∶1D. 若该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的基因型为cX D,则同时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CX D、CX d、cX d6.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两大遗传定律,被称为遗传学之父。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豌豆的黄色子叶与绿色豆荚是一对相对性状B.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C. 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演绎推理过程D. 萨顿应用与孟德尔相同的研究方法,得出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7.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平行关系,下列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证据的是()A. 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B. 基因不仅存在于细胞核中,也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C. 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成对的染色体也只有一条D. 受精卵中成对的基因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染色体也是如此8.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 前者遵循分离定律,后者不遵循B. 前者相对性状易区分,后者不易区分C. 前者的结论对后者得出结论有影响D. 前者使用了假说一演绎法,后者使用了类比推理法9.下列对有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相对性状指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类型,例如牛的细毛与短毛B.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即为等位基因C. 所有的基因都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D.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受基因型控制10.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下列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①1866 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1910 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 ①假说一演绎法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B. 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C. 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一演绎法D. 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11.萨顿在研究蝗虫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时,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下列说法不能说明这种关系的是()A.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所有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B. 如果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一条染色体缺失,则杂合子可能表现隐性性状C. 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形成配子时,基因数目减半,染色体数目也减半D. 基因型为X A Y a的个体,A基因来自母方,a基因来自父方,X染色体来自母方,Y染色体来自父方12.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纯种暗红眼(♀)和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暗红眼(♂)和纯种朱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全为朱红眼。

高中生物 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中必修2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中必修2生物试题

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B.分离定律不能用于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C.自由组合定律也能用于分析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D.基因的分离发生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合子形成的过程中答案 A2.在豌豆杂交实验中,紫花和白花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2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为787∶277,出现该比值的根本原因是( )A.F1产生配子时,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彼此分离且比例为1∶1B.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C.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D.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答案 A解析F2中紫花∶白花=787∶277≈3∶1,说明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根本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彼此分离且比例为1∶1。

3.果蝇的灰身(A)与黑身(a)、大脉翅(B)与小脉翅(b)是两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灰身大脉翅的雌蝇和灰身小脉翅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脉翅,49支为灰身小脉翅,17只为黑身大脉翅,15只为黑身小脉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亲本中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B.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4种C.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脉翅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D.子代中灰身小脉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的子代中会出现黑身小脉翅个体答案 C解析灰身大脉翅(A_B_)雌蝇和灰身小脉翅(A_bb)雄蝇杂交,后代灰身∶黑身=3∶1,大脉翅∶小脉翅=1∶1,因此可推断亲本中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A正确;亲本雌蝇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它可产生基因组成为AB、Ab、aB和ab4种类型的卵细胞,B 正确;由于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所以它们的后代中灰身A_大脉翅B_的基因型有AABb、AaBb两种基因型,C错误;子代中灰身小脉翅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均为AAbb和Aabb,因此这些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会出现aabb黑身小脉翅的个体,D正确。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掌握物种的概念1.(2019湖北宜昌高二下期中)下列属于同一物种的是()A.生活在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食草动物B.生活在某一地区的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C.种植在同一块地里的二倍体水稻和四倍体水稻D.培养在同一培养皿中的大、小两种草履虫2.(2020湖北七校考试联盟高二期中联考)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易错)A.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能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C.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不一定是同时出现的D.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种群题组二归纳隔离及其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3.(2020安徽马鞍山二中高二期中)华南虎和东北虎两个亚种的形成是()A.地理隔离的结果B.生殖隔离的结果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结果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结果4.隔离的实质是()A.地理隔离B.基因不能自由交流C.生殖隔离D.种群基因频率改变5.下列现象不属于生殖隔离的是(易错)A.动物因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B.植物因开花季节不同而不能传粉C.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D.动物因生活的地区不同而无法交配6.(2020北京朝阳高三期末)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经过长期演化已经形成两个物种,演化过程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b表示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物种1和物种2的基因库不同C.①~⑥的存在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D.自然界中物种的形成只能通过a到达c7.(2020山东青岛高一期中)根据隔离发生在受精前或受精后,可将隔离分成受精前的生殖隔离与受精后的生殖隔离。

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同群体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叫作隔离B.两座孤岛上的同种动物不能交配的现象属于地理隔离C.老虎和狮子产生的虎狮兽不可育,属于受精后的生殖隔离D.物种形成过程需要经过受精前的生殖隔离和受精后的生殖隔离8.如图是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新物种形成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渐变式和骤变式形成新物种都需要经过bB.b表示地理隔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C.c表示生殖隔离,它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d表示新物种的形成,新物种的基因库与原来物种的基因库有所差异9.据媒体报道,数十年前小龙虾因人为因素而进入苏格兰,但因为缺乏天敌,小龙虾在苏格兰泛滥,成为入侵物种。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第2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第2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2章测评(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某生物细胞,A和a、b和b、D和d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的叙述是()A.A和a就是孟德尔所说的一对遗传因子B.A(a)和D(d)就是孟德尔所说的不同对的遗传因子C.A和a、D和d随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时期D.A和a、b和b在减数分裂Ⅰ时自由组合和a是一对等位基因,就是孟德尔所说的一对遗传因子,A项正确;A(a)和D(d)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就是孟德尔所说的不同对的遗传因子,B项正确;A和a、D和d随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C项正确;A和a、b和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在减数分裂Ⅰ时不能自由组合,D项错误。

2.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且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下列关于果蝇的叙述,正确的是()A.红眼雌果蝇体细胞一定含有两个红眼基因B.红眼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一定含有红眼基因C.白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中一定含有一个白眼基因D.白眼雄果蝇细胞中一定只含有一个白眼基因,其体细胞中可能只含有一个红眼基因,A项错误;红眼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不一定含有X染色体,即不一定含有红眼基因,B项错误;白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中一定含有一个白眼基因,C项正确;白眼雄果蝇细胞若经过染色体复制,可能含有两个白眼基因,D项错误。

3.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B.一般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Y染色体比X染色体短小,而果蝇细胞内的X染色体比Y染色体短小,A项错误;一般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但是有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儿子,B项正确;在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雌配子只含X染色体,雄配子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C项错误;无性别之分的生物没有性染色体,如大部分植物是没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的,D项错误。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基因的表达(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基因的表达(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专题强化练5基因的表达1.()研究发现人体生物钟的分子机制如图所示。

下丘脑SCN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浓度呈周期性变化,振荡周期为24h。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PER基因只存在于下丘脑SCN细胞中B.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C.如果过程③促进PER基因的表达,PER蛋白在细胞中的浓度会持续增加D.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翻译出多条不同的肽链2.(2020江苏盐城伍佑中学高三月考,)如图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内基因表达的部分过程(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链之间和②③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不同B.②链中的G和③链中的G都代表鸟嘌呤核糖核苷酸C.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②链传递到⑤需要RNA参与D.一个核糖体通常可结合多条③链以提高⑤的合成速率3.(2020福建福清高三月考,)如图表示生物基因的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图1图2A.图1可发生在绿藻细胞中,图2可发生在蓝细菌细胞中B.DNA-RNA杂交区域中A只与T配对C.图1翻译的结果是得到了多条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D.图2中①②③的合成均与核仁有关4.(2019北京四中高三月考,)如图所示,hok基因位于大肠杆菌的R1质粒上,能编码产生一种毒蛋白,会导致自身细胞裂解死亡,另一基因sok也在这个质粒上,转录产生的sokmRNA能与hokmRNA结合,这两种mRNA结合形成的产物能被酶降解,从而阻止细胞死亡。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sokmRNA和hokmRNA碱基序列相同B.当sokmRNA存在时,hok基因不会转录C.当sokmRNA不存在时,大肠杆菌细胞会裂解死亡D.两种mRNA结合形成的产物能够表达相关酶,并将其分解5.(2019北京西城高三下二模,)真核细胞部分蛋白质需在内质网中进行加工。

研究发现,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通过与内质网中的伴侣蛋白结合而被“扣留”在内质网中,直到正确折叠,如图所示。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1.豌豆淀粉分支酶是否异常,会决定豌豆表现为圆粒还是皱粒,这可以说明()A.基因型不同,性状一定不同B.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基因通过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2020安徽合肥二中月考)如图是某细菌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酶1基因发生异常,中间产物Ⅰ可能无法形成B.精氨酸的合成是由3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的C.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形成直接控制精氨酸的合成D.酶1基因不表达,则酶2基因和酶3基因也不表达3.(2020河南林州一中高一月考)曼陀罗茎的颜色有紫色和绿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紫色和绿色曼陀罗进行杂交,在夏季温度较高时,F1的茎为紫色,但在温度较低、光照较弱时,F1的茎为浅紫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夏季温度较高时,F1的茎为紫色,说明此时紫茎对绿茎为完全显性B.在温度较低、光照较弱时,F1的茎为浅紫色,说明此时紫茎对绿茎为共显性C.在温度较低、光照较弱时,F1的茎为浅紫色,但相应等位基因的遗传仍遵循分离定律D.上述事实说明,基因与外界环境共同影响着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题组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4.(2019江西南昌十中高一上期末)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B.二者所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C.二者所含的基因组不同D.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5.(2020北京35中高三上期中)喜马拉雅兔初生时全身的毛是白色的,随着成长身体各个末端的毛呈黑色。

原因是机体深部温度较高导致合成黑色素相关的酶失去活性,身体末端的温度较低,合成黑色素相关的酶保持催化活性。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喜马拉雅兔的毛色受环境因素影响B.较高温度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C.与黑色素合成相关的酶的活性对温度敏感D.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喜马拉雅兔毛色不同6.(2020浙江台州五校高三上月考)下列对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时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B.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时细胞器的数目、种类发生了改变C.从核酸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从蛋白质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数量改变的结果,这也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题组三分析表观遗传7.DNA甲基化发生于DNA的CG序列密集区。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同步习题: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综合(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同步习题: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综合(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专题强化练3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综合1.(2020河北张家口高二上期末,)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样方法既可用来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又可用来调查植物的物种丰富度B.种群水平的研究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空间结构和范围边界C.果园生态系统养鸡会延长食物链,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间循环的过程2.(2020安徽省定远中学高二上月考,)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大力植树造林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B.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溶解氧越多C.当水和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时,营养级越高的消费者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越高D.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往往比较低3.(2019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二上期中,)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的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精耕稻田和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4.(2020湖北四校联考高二上月考,)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农牧业生产的现象描述和规律总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毋覆巢,毋杀孩虫”描述了对野生动物资源利用时,应避免捕杀幼年个体,这样有利于维持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提高出生率B.“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描述的是农田中狗尾草的生长的现象,狗尾草等杂草与农作物之间是竞争关系C.“地虽瘠薄,常加粪灰,皆可化为良田”描述的是通过施肥改良农田的做法,表明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D.“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描述的是农业生产应避免虫害,体现了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最有益的部分5.(2020河南焦作高三三模,)某自然保护区内共同生活着两种鼠科动物:社鼠和中华姬鼠,它们均主要以嫩叶及种子为食,在春季还辅以部分土壤昆虫为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2

第二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B【解析】等位基因A、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期间,所以基因A与a分开的时期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期间,即由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

2.【答案】B【解析】甲图和乙图所示细胞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丙图和丁图所示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精原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进行减数分裂,若甲图所示细胞为精原细胞,其子细胞可能会进行减数分裂(乙图所示的分裂方式),B正确;丙图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内含有2条染色体和4 个核DNA分子,而丁图所示细胞为生殖细胞,细胞内含有2条染色体和2个核DNA分子,C错误;乙图所示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说明该细胞只能是初级精母细胞,不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因此不可能存在于雌性动物体内,D错误。

3.【答案】A【解析】分析题意可知,题图表示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曲线AB段处于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此时正在进行DNA分子的复制,A正确;曲线BC段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该过程中没有着丝粒的分裂,B错误;曲线DE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该过程中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C错误;曲线FG段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D错误。

4.【答案】C【解析】由于F1中雄鸡均为芦花形,雌鸡均为非芦花形,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可推出双亲基因型为Z A W和Z a Z a,F1基因型为Z A Z a和Z a W,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A正确;芦花为显性性状,且ZZ为雄性,所以雄性中芦花鸡比例大,B正确;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即Z A Z a Z a W,F2基因型为Z A Z a、Z a Z a、Z A W、Z a W,雌雄鸡都有两种表型,C错误;让F1自交产生的F2中的雌雄芦花鸡交配,即Z A Z a Z A W,F3基因型为Z A Z A、Z A Z a、Z A W、Z a W,芦花鸡占3/4,D正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ppt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pptx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 1 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七)第一小节练习 基 础 题 1.(1)√(2)×(3)×(4)× 2.B 3.D 。 4.(1)① 这个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因为该细胞中出现了四分体。 ② 该细胞有 4 条染色体,8 条染色单体。 ③ 该细胞有 2 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染色体A 与 C,A 与 D,B 与 C,B 与 D 是非同源染色体。 ④ 细胞中a 与 a′,b 与 b′,c 与 c′,d 与 d′是姐妹染色单体。 ⑤ 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 2 条染色体。 ⑥参见教科书图 2 2。 (2)① 4 条 。 ② B,D;B,C 。 拓展题 提示:不一定。若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比如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有一对或几对没有分别移向两 极而是集中到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会比正常的多一条 或几条染色体。再如减数分裂过程(无论第一次分裂还是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已移向细胞两极,但因某种原因细胞未分 裂成两个子细胞,这样就可能出现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加倍的现象。 如果上述现象出现,则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就会出现异常,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也不正常。由于染色 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生物体的性状又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那么当该个体的遗传物质出现异常时,该个体的性状也会是异 常的。例如,人类的“21 三体综合征”遗传病患者就是由含有 24 条染色体(其中 21 号染色体是 2 条)的精子或卵细胞与 正常的卵细胞或精子结合后发育成的。 (八)第二小节练习 基 础 题 1.(1)√(2)√(3)√ 2.提示:配子形成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互换部分遗传物质;中期时,同源染 色体随机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两侧,导致了配子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因此,配子中染色体组成是多样的。受精作用又 是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因此,后代的性状表现是多样的。 由于减数分裂是有规律的正常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这样每个物 种 正常的雌、雄配子都含有该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半的染色体,并且都是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受精作用时 精卵 结合使受精卵及其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又可以恢复该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性状是由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生物前 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保证了前后代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 拓展题 提示: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两条 21 号染色体没有分离而是进入了 同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就会形成含有 2 条 21 号染色体的精子或卵细胞;如果减数第一次分 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 21 号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形成了 2 条 21 号染色体,但没有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是进入了同 一个精子或卵细胞。这样异常的精子或卵细胞就含有 24 条染色体,其中 21 号染色体是 2 条。当一个正常的精子或卵细胞( 含 23 条非同源染色体,其中只含有 1 条 21 号染色体)与上述异常的卵细胞或精子结合成受精卵,则该受精卵含 47 条染色体, 其中 21 号染色体为 3 条。当该受精卵发育成人时,这个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是 47 条,含有 3 条 21 号染色体。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同步习题:群落的演替(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同步习题:群落的演替(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3节群落的演替基础过关练题组一理解群落演替的概念和类型1.(2020湖南郴州高二上期末)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演替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取代的过程B.从裸岩阶段发展成森林阶段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D.人类的活动往往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2.(2020河北唐山高二上期末改编)“荒漠中的沙丘→草地→灌木→树林”过程为我国某地的荒漠经多年治理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演替过程为群落的次生演替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水平结构不变C.灌木阶段草本植物被灌木完全取代D.乔木阶段垂直结构比灌木阶段更复杂3.(2020山东泰安高三下联考改编)某农田弃耕一段时间后,逐渐出现杂草、灌木及小型动物。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灌木丛较高,灌木遮挡草本植物,导致群落对光的利用率减少B.经过漫长的演替过程,该地必然能形成森林群落C.群落演替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维持,不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被淘汰D.为加速群落演替,可构建人工林以缩短演替时间,这对提高物种丰富度有积极作用4.(2020黑龙江大庆中学高二上期末改编)下列哪项不是自然群落演替的一般趋势()A.生物种类增多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D.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少5.下列有关自然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初生演替的速度慢,趋向形成新群落,次生演替的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B.无论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都是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C.生物的迁入、迁出和群落内部种群的相互关系均是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D.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后群落结构不再变化6.(2019河北辛集中学高二期中改编)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易错)A.演替是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B.人类活动能决定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裸岩→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乔木五个阶段为初生演替的必经过程D.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7.(2020江西赣州高二下检测)乱石窑裸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如图所示。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同步习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同步习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基础过关练题组一了解物质循环(碳循环)1.(2020辽宁盘锦辽河油田二中高二上期末改编)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是指C、H、O、N、P、S等化学元素B.碳主要以CO2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C.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消费者与此无关D.生物群落中的碳不能实现循环,而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2.(2020山东日照高二上月考改编)如图为生物圈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⑦表示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⑤⑥表示呼吸作用B.①和②的速率基本相等,使生物体和大气中的碳含量长期处于稳定状态C.甲→丙→丁构成一条食物链D.碳通过①②⑤⑥过程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间实现循环3.(2020河北张家口一中高二上月考改编)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

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时期碳吸收量(kgC·a-1)碳释放量(kgC·a-1)A 1.20×1014 1.20×1014B 1.20×1014 1.26×1014A.生态系统中碳的吸收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碳的释放主要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实现B.如果碳释放量远远大于碳吸收量,会引起温室效应C.A时期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等于碳释放量,说明此时海洋在调节大气碳含量中无作用D.B时期大量植树造林可以使碳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趋于平衡4.(2020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如今低碳生活、绿色经济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

如图是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减少对过程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B.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强过程②而减少大气CO2含量C.图示①③伴随着生态系统的能量释放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均参与过程①和②5.(2020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二上期中)下图中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A~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⑦表示过程。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同步习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同步习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明晰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1.下列关于自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所接收的太阳能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能量的转化过程是生态系统中能量转化的重要形式C.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D.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多2.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同化量是指()A.消费者摄入食物中的所有能量B.被消费者消化、吸收的所有有机物中所含有的能量C.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所有能量D.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所有能量3.(2020河北保定高二上期末联考)下图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非生物环境B.图中的“能量”可以被甲再次利用C.图中“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D.一年中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不可能小于群落输出的总能量4.(2020辽宁盘锦辽河油田二中高二上期末)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①~⑦代表过程。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易错)A.甲、乙、丙构成生物群落B.过程⑥⑦中流动的能量以有机物为载体C.过程②③④⑤是指生物的有氧呼吸D.从个体角度分析,丙个体体内储存的能量最少题组二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与能量传递效率5.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B.生态系统的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营养级越多越利于能量的流动C.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D.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6.(2020吉林梅河口五中高二月考)如图所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的B可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图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图中的D1/D可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D.图中的C1若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7.(2020河南驻马店高二上期末联考改编)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0kJB.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6%C.甲、乙、丙、丁加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8.(2020河北邢台高二上期末)假设某生态系统的A、B、C、D、E5个种群组成4个营养级的食物网,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表所示。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综合分析(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综合分析(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专题强化练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综合分析1.(2020四川宜宾高一期末,)下列关于某哺乳动物细胞内同源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要进行两两配对B.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有些时期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交换部分片段2.(2020河南洛阳高二期中,)下列有关某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深度解析)A.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都存在同源染色体并发生联会B.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一次染色质DNA的复制C.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的分离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四分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两侧3.(2020江苏海安高级中学高一月考,)如图是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只有CD、GH、MN段B.着丝粒分裂只发生在CE、NP过程中C.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D.MN段相对于AB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4.()下列是有关某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分析回答:(1)由图甲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性,细胞②形成的子细胞名称是;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细胞(填标号)。

(2)如果图乙中①→②完成了图丙中AB段的变化,则图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

图甲中细胞③产生的子细胞内,a、b、c的数量分别为。

(3)图丙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4)若某生物的卵细胞中含有36条染色体,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最多有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个四分体。

5.()甲图表示某高等雌性动物在进行细胞分裂时的示意图,乙图表示该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核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的A、B细胞分别所处时期:A:,B:。

(2)乙图中h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

人教版(2019)高一生物必修二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2019)高一生物必修二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A. 受精作用过程中B. 有丝分裂中C.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D.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也可发生在有丝分裂中B. 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的个体自交,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4种C. 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有81种D. 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3.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能产生四种类型配子的基因型是()A. YyRRB. AabbC. BBDdD. MmNn4.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测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的基因型是()A. AaBbB. aabbC. AABbD. aaBb5.据图,下列选项中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是()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6.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用纯合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部为黄色圆粒。

F1自交获得F2,在F2中让黄色圆粒的植株授以绿色圆粒植株的花粉,统计黄色圆粒植株后代的性状分离比,理论值为()A. 15∶8∶3∶1B. 25∶5∶5∶1C. 4∶2∶2∶1D. 16∶8∶2∶17.某植物花蕊的性别分化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基因B和E共同存在时,植株开两性花,为野生型;仅有基因E 存在时,植株的雄蕊会转化成雌蕊,成为双雌蕊的可育植株;不存在基因E,植物表现为败育。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表现为败育的个体基因型有3 种B. BbEe 个体自花传粉,子代表现为野生型∶双雌蕊∶败育=9∶3∶4C. BBEE 和bbEE 杂交,F1自交得到的F2代中可育个体占1/4D. BBEE 和bbEE 杂交,F1自交得到的F2中与亲本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8.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样的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A. 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B. 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C. 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 F1的16种配子结合方式都能发育成新个体9.果蝇的体色有黄身(H)、灰身(h)之分,翅形有长翅(V)、残翅(v)之分。

高一生物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生物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生物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1. 选择题(1) 下列哪一个是人体器官?A) 细胞 B) 肺 C) 血液 D) 骨骼(2) 下列哪一个是真核细胞的特征?A) 细胞膜 B) 染色体 C) 线粒体 D) 核糖体(3) 染色体最初的形态是:A) 单染色体 B) 染色体螺旋状 C) 染色体线状 D) 染色体孤立的小颗粒(4) 下列哪一个是人体的性染色体?A) X染色体 B) Y染色体 C) Z染色体 D) W染色体(5) 下列哪一个是人体的生殖细胞?A) 神经细胞 B) 卵细胞 C) 血细胞 D) 肌肉细胞2. 简答题(1) 简述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细胞具有许多重要功能,例如生命的基本活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维持生物体稳态。

细胞由细胞膜包围,内部含有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和内质网等,起到不同的功能。

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DNA,可以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2) 解释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染色体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具有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功能。

染色体是线状的DNA分子,通过螺旋状组织方式将DNA紧密地包裹起来。

染色体由染色质和蛋白质组成。

染色质是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其中DNA存储了细胞的遗传信息。

蛋白质则起到支持和保护DNA的作用。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能够复制和分离,确保遗传信息的正确传递。

3. 判断题(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2) 染色体是细胞质中的线状物质。

[×](3) 染色体具有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

[√]4. 答案1. (1) B (2) B (3) C (4) A (5) B2. (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包含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细胞通过细胞质内的各种细胞器来完成不同的生物功能。

(2) 染色体是由染色质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体,具有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

染色体通过复制和分离的过程,确保遗传信息在细胞分裂中的正确传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综合序号:24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能在细胞核中发生转录的是
①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②精原细胞③高度分化不再分裂的神经细胞④人体成熟的红细胞⑤效应T细胞⑥次级卵母细胞
A.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2.白斑银狐是灰色银狐中的一个变种,在灰色背景上出现白色斑点,十分漂亮。

让白斑银狐自由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1/3的灰色银狐,其余均为白斑银狐。

由此推断合理的是( )
A.可以利用测交的方法获得纯种白斑银狐 B.后代灰色银狐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C.白斑银狐后代出现灰色银狐是基因突变所致
D.白斑银狐与灰色银狐交配,后代中白斑银狐约占1/2
3.已知一个核苷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0,现有一细胞质粒,其周长为30个核苷酸链的长度,这个质粒的相对分子量为 ( )
A.3060 B.3078 C.6120 D.6156
4.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可以确定色氨酸的遗传密码是 ( )
C
DNA分子
G
信使RNA G
转运RNA A
氨基酸色氨酸
A.ACC B.TCC C.TCG D.UGG
5.现代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⑤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⑥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D.①②④⑤
6.基因型为Aa 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

并分成①、②两组,在下列情况下:①组全部让其自交;②组让其所有植株间相互传粉。

①、②两组的植株上aa 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 A . 1/9;1/6
B . 1/6;1/9
C . 1/6;5/12
D . 3/8;1/9
7.下图为蜜蜂的生活史,有关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丝分裂只发生在Ⅰ、Ⅴ ②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Ⅴ ③基因突变可能发生在Ⅰ、Ⅱ、Ⅲ、Ⅳ、Ⅴ ④雄蜂体细胞含有1个染色体组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②③④ 8.依据基因重组概念的发展,判断下列图示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 A .R 活菌 B .人的凝血因子基因 C .普通青霉菌 D .初级卵母细胞
↓+S 死菌 ↓转入 ↓培育 ↓形成 S 活菌 羊的受精卵 高产青霉菌 次级卵母细胞 9.下图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示意图,根据图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R 、 S 、N 基因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B .R 、S 、N 、O 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被转录
C .每个基因是由许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
D .每个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10.下图表示一对夫妇和几个子女的简化DNA 指纹,据此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基因标

母亲 父亲 女儿1 女儿2 儿子
A .基因Ⅰ与基因Ⅱ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B .基因Ⅵ与基因Ⅱ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 .基因Ⅲ可能位于X 染色体上
D .基因Ⅴ可能位于Y 染色体上
11.基因型为AA 和aa 的豌豆杂交所得的F 1,连续自交至F n ,在此过程中( ) A .杂合子的数目不断增加 B .共发生了n 次等位基因的分离 C .基因型比例保持不变 D .A 和a 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12.有关遗传信息储存、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某mRNA 共含有300个碱基,则其上就含有l00个密码子
B .一个被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其子代噬菌体中只有一个具放射性
C .tRNA 、rRNA 、mRNA 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D .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是以基因为单位进行的
13.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实验,方法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实验名称 方法 结论 A 孟德尔杂交实验 假说——演绎 基因在染色体上 B 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 荧光标记 基因是DNA 片断 C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分离、分别处理 DNA 是遗传物抟 D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离、分别标记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项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变异的范畴( )
A .人的猫叫综合征 B.F 1高茎豌豆的自交后代出现矮茎豌豆 C .白眼果蝇种群中出现了红眼 D.无籽西瓜
15.对某校学生进行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820名男生中有患者65人,那么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
A .4.4%
B .5.1%
C .6.8%
D .10.2%
Ⅰ - - - Ⅱ - - Ⅲ



Ⅳ -


- -
16.下列对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一组形态、大小、功能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就可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B.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小,米粒变小。

C.基因在染色体上,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增加或减少或排列顺序改变了,是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

D.普通小麦的花粉粒直接发育形成的植株体细胞有三个染色体组,属三倍体的某一性状
17.右图为人体对性状控制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A.老年人细胞中不含有M2; B.过程①、②都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C.食物中缺乏酪氨酸会使皮肤变白;D.M1和M2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
18. 将某一用3H标记的染色体数目为2N的雄性动物精巢细胞,放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连续分裂后形成四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目为N/2;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目为N;
C.若子细胞中所有染色体都含有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是因为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二.非选择题
19. (14分)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

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亲本中的
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自合定律,理论上
F2还应该出现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
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
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
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

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则该推测成立。

(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

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

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其基因型是。

由于三倍体鳟鱼 ________________,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220.(14分)某种植物叶片的形状由多对基因控制。

一学生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圆形叶个体与另一圆形叶个体杂交,结果子代出现了条形叶个体,其比例为圆形叶:条形叶=13:3。

就此结果,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观点一:该性状受两对基因控制。

观点二:该性状有受三对基因控制的可能性,需要再做一些实验加以验证。

观点三:该性状的遗传不遵循遗传的基本定律。

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可依次用Aa、Bb、Dd来表示相关基因):
(1)以上观点中明显错误的是。

(2)观点一的同学认为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遵循的遗传定律有。

(3)观点二的同学认为条形叶是三对等位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的表现型,即子代中条形叶的基因型是,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4)就现有材料来验证观点二时,可将上述子代中的一株条形叶个体进行,如果后代出现圆形叶:条形叶= ,则观点二有可能正确。

答案
1---5.ADCDD 6---10. BCCBD 11---18.DCCBCCDC
19(1)黄体(或黄色) aaBB (2)红颜黑体 aabb (3)全部为红眼黄体
(4)AaaBBb 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难以产生正常配子(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难以产生正常配子)
20.(1)观点三(2)AaBb X AaBb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A BbDd (或 AaB Dd X AaBbD )
AabbDd X AaBbdd (或AaBbdd X aaBbDd AabbDd X aaBbDd)
(4)自交 7:9 或 37: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