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重构技术研究
基于压缩感知的高光谱图像重构研究
基于压缩感知的高光谱图像重构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高光谱成像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高光谱图像可以提供对象表面在不同空间位置和不同波长处的光谱特性,能够识别物质并确定物质的组成。
但是,高光谱数据非常庞大,存储和传输成本很高。
如何有效地压缩高光谱图像数据是一项挑战。
压缩感知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将其应用于高光谱图像的压缩和重构,将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
一、高光谱图像的特点高光谱图像的特点是在每个像素位置处记录多个波长光的反射率、吸收率、透射率等光谱信息,其数据维度通常远高于标准RGB图像,比如高光谱图像的通道数可以达到数百或数千个。
然而,高光谱数据的冗余性很强,其中有很多冗余信息,比如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反射率相似,可以通过归一化获取共同的信息。
因此压缩高光谱图像使其数据更有效,以减少存储和传输成本,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非常关键的。
二、压缩感知技术传统的压缩方法,比如JPEG、JPEG2000等针对高光谱图像数据的压缩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难以处理冗余信息,不够精确。
因此,近年来压缩感知技术成为了一种新的压缩方法。
压缩感知技术是一种能够从少量采样数据中重构原数据信号的信号采样和重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信号压缩成少量的线性组合形式,然后仅采集一小部分的样本来重构原始信号。
压缩感知技术不仅可以解决传统压缩方法的问题,而且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压缩结果。
三、基于压缩感知的高光谱图像重构方法基于压缩感知的高光谱图像重构方法是利用该技术实现高光谱图像数据的压缩和重构。
该方法根据冗余的信号特性选择出少量的采样,在这些采样中,压缩感知技术能够解出重构向量。
其中,高光谱图像数据的压缩可以通过两个部分完成,一个是测量、另一个是重构。
在测量阶段,利用随机映射对原始高光谱图像进行线性测量,生成一个更小的投影信号。
在重构阶段,通过对采样的投影信号使用压缩感知技术进行重构,得到完整的高光谱图像。
不过,压缩感知技术处理高光谱图像还存在一些问题。
基于智能算法的压缩感知图像重构技术研究
基于智能算法的压缩感知图像重构技术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化信息的存储和处理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任务。
然而,数字化信息通常需要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降低了信息处理的效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压缩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压缩感知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压缩技术,其利用了信号的稀疏性质将信号压缩之后,借助于一定的解压算法重构原信号。
压缩感知技术的原理基于维纳-霍夫曼定理,即信号的稀疏性质可以降低信号的采样率,同时保持原有的信息。
这一原理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数字信息存储和传输面临的容量和带宽限制问题。
而基于智能算法的压缩感知图像重构技术则是压缩感知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
基于智能算法的压缩感知图像重构技术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智能算法对压缩感知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找到最佳的重构方案。
重构过程中,智能算法可以集成人工神经网络(ANN)、模糊逻辑、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优化(PSO)等多种算法,以实现更加高效准确的图像重构。
该技术在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视频处理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图像处理领域,基于智能算法的压缩感知图像重构技术在图像重构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优势。
传统的图像重构方法一般采用插值技术,然而这种方法会导致图像失真,降低了图像重构的精度。
而基于智能算法的压缩感知图像重构技术可以利用信号的稀疏性对图像进行压缩,并在图像的重构过程中,通过ANN、模糊逻辑、GA等智能算法对图像进行优化,最终得到高质量的重构图像。
此外,基于智能算法的压缩感知图像重构技术还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智能算法进行重构,以适应不同的图像类型和应用场景。
比如,在医学图像处理中,由于医学图像数据所面临的各种复杂性,需要使用多种智能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才能进行准确快速的图像重构。
总的来说,基于智能算法的压缩感知图像重构技术具有新颖、高效的优势,为解决数字图像存储和传输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未来,该技术还将在视频压缩、音频压缩等领域应用得更加广泛,并能够不断融合其他领域的智能算法,进一步提高其应用范围和效率。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压缩技术研究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压缩技术研究随着数字图像的广泛应用,图像压缩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在,压缩感知技术 (Compressed Sensing) 成为研究人员的热门关注点。
本文将介绍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压缩技术研究,包括算法原理、优势和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一、算法原理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压缩技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压缩方法。
传统的压缩方法依赖于信号的采样率,数据量过大时易出现不稳定或失真现象。
而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压缩技术则依赖于信号的稀疏度,并通过随机测量矩阵对信号进行采样。
简而言之,采用一种新的采样方式降低信号的采样率,从而达到压缩信号的目的。
二、优势和局限性相较于传统的压缩方法,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压缩技术具备以下优势:1. 采样率低: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压缩技术取样数远远低于传统方法,因此可以在不影响信号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图像压缩。
2. 良好的可重构性: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压缩技术在保留信号重建所需的所有信息的同时实现压缩,因此可以实现压缩数据的可重构性。
3. 过程简单: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压缩技术采用简单直观的数学模型,因此实现过程简单,易于实现。
但是也存在以下局限性:1. 算法的复杂度大: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压缩技术需要实现复杂的算法来处理信号的稀疏性。
2. 需要寻找合适的稀疏基: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压缩技术依赖于信号的稀疏度,需要对图像进行合适的稀疏基分解,这对于高维度的数据非常困难。
3. 压缩率有限:目前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压缩技术仍然无法达到足够高的压缩率,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未来研究方向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压缩技术在近年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是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和改进的问题。
未来的研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改进算法的计算复杂度:目前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还是非常大,未来需要研究如何优化算法,提高计算效率。
2. 拓宽稀疏基的选择:目前的研究大多使用DCT 作为稀疏基,未来需要拓宽稀疏基的选择,例如使用小波或其他方法来实现图像的稀疏表示。
基于机器学习的压缩感知图像重构技术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的压缩感知图像重构技术研究最近几年,机器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带来的海量数据加速了图像处理的创新。
特别是在图像压缩与传输领域,计算机科学家们往往会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压缩图像,以减少存储和传输所需的带宽。
针对这一需求,一种新兴的技术——压缩感知技术——应运而生。
压缩感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取图像的重要特征,而且可以相对少量地采样,从而实现图像的快速传输和高效压缩,使得图像处理更加简便高效。
压缩感知技术最早于2004年由Candès等学者提出,其本质是在输入信号中采样一定的信息进行重构,而不是直接采样整个信号。
现在,压缩感知技术在图像处理中被广泛应用,采集相对少量的有效信息,就可以对图像进行快速准确的重建。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大大减少通信和存储需求,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图像质量。
为了实现高效的压缩重建,研究人员利用了机器学习技术来提高压缩感知图像重构的精度和速度。
基于机器学习的压缩感知图像重建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已经采集到的高质量的参考图像,学习一个映射函数,将采样图像映射到其对应的高质量重构图像。
这种方法在重建图像时,能够自动学习和处理信息,并在图像处理过程中进行智能调整,从而能够提高图像的重建速度和准确性。
由于不同应用环境和场景的不同,压缩感知图像重构技术也是多样化的。
不同的方法使用的数据处理技术、特征提取算法和训练模型各不相同。
例如,有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重构技术——DCSCN(Deeply Convolutional Sparse Coding Network)。
该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利用深度卷积网络来实现稀疏编码和高效的图像重构。
在训练的过程中,DCSCN将输入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进而将特征图通过卷积运算得到最终重构图像。
DCSCN的性能很高,可以在视觉质量和处理效率上达到很好的平衡。
此外,基于机器学习的压缩感知图像重构技术也可以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使用,从而提高图像处理的效率和精度。
基于神经网络的压缩感知图像重构技术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压缩感知图像重构技术研究近年来,图像压缩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其中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图像重构技术成为了研究热点。
压缩感知理论源于数学领域,其核心思想是基于离散小波变化、稀疏表示和随机测量矩阵的测量原理,能够用更少的采样率和存储空间来压缩图像,同时保持足够的图像质量。
神经网络作为一种能够模拟人类神经系统的计算模型,在图像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图像重构技术中,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学习压缩后的图像数据,通过反向传播算法和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等方法重建原始图像。
首先,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压缩感知理论需要构建深度学习模型。
根据压缩感知理论的要求,模型需要具有稀疏性和不变性。
常见的压缩感知模型包括稀疏编码模型和稀疏自编码模型。
稀疏编码模型主要利用稀疏噪声自相关的信息,对信号进行稀疏表示。
而稀疏自编码模型则是通过对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来学习信号的稀疏表示,并且在编码后加入噪声以增加模型的鲁棒性。
其次,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压缩感知理论需要对压缩和重构过程进行建模。
压缩过程通常包括三个步骤:稀疏表示、测量和量化。
其中稀疏表示是将信号分解为基矢量的线性组合,从而获得稀疏表示系数。
测量过程是将稀疏表示系数映射到随机测量矩阵,从而获得测量结果。
量化过程是将测量结果离散化,以便进行数据传输和存储。
重构过程则是通过反向传播算法和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等方法,将压缩后的数据转换为原始图像。
这个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图像降噪的过程。
最后,基于神经网络的压缩感知图像重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该技术可以在图像传输和存储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在远程视频监控和医疗图像诊断等领域中,可以通过该技术减少图像传输和存储的带宽需求,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基于神经网络的压缩感知图像重构技术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应用前景。
不过,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因素。
因此,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图像压缩感知重构
第 23卷第 1期2024年 1月Vol.23 No.1Jan.2024软件导刊Software Guide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图像压缩感知重构何卓豪1,2,宋甫元1,2,陆越1,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字取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江苏南京 210044)摘要:图像压缩感知(CS)重构方法旨在将采样过后的图像恢复为高质量图像。
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CS重构算法在重构质量及速度上性能优越,但在较低采样率时存在图像重构质量较差的问题。
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注意力融合的图像CS重构网络,在网络中引入多个多尺度残差块提取图像不同尺寸的信息,并融合每个多尺度残差块的空间注意力与密集残差块的通道注意力,自适应地将局部特征与全局依赖性集成,从而提升图像重构质量。
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在图像的PSNR、SSIM上均优于其他经典方法,重构性能更好。
关键词:压缩感知;注意力机制;深度学习;多尺度特征提取DOI:10.11907/rjdk.23101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24)001-0156-05Image Compression Sensing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Multi-Scale Feature FusionHE Zhuohao1,2, SONG Fuyuan1,2, LU Yue1,2(1.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Digital Forensics,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Abstract:Image compressed sensing (CS) reconstruction method aims to restore the sampled image to a high-quality image. At present, CS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deep learning has superior performance in re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peed, but it has the problem of poor image reconstruction quality at low sampling rate. Therefore, an image CS reconstruction network based on multi-scale attention fusion is pro⁃posed. Multiple multi-scale residual blocks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network to extract the information of different sizes of images, and the spa⁃tial attention of each multi-scale residual block and the channel attention of dense residual blocks are fused. The local features and global de⁃pendencies are adaptively integrat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mage reconstruc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superior to other classical methods in PSNR and SSIM, and has better reconstruction performance.Key Words:compression sensing; attention mechanism; deep learning; multi-scale feature extraction0 引言压缩感知(Compression Sensing, CS)是由Donoho[1]提出的一种新的采样方式,采样过程即为压缩,该方式突破了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限制,能更高效采样信号。
人工智能技术在压缩感知图像重建中的应用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在压缩感知图像重建中的应用研究引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不断增加。
本文将重点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压缩感知图像重建中的应用研究。
压缩感知是一项新兴的图像处理技术,能够以较低的采样率获取到高质量的图像信息,而人工智能技术则能够提供强大的算法支持和数据处理能力,因此两者的结合有望在图像重建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第一章压缩感知技术综述压缩感知技术是一种通过对信号进行稀疏表示和压缩感知编码来实现信号重构的技术。
其核心思想是信号在某个稀疏变换域中具有较低的维度。
在图像领域中,我们通常将图像表达为其在一组基函数下的稀疏表示,例如小波变换、稀疏字典等。
通过对信号进行稀疏表示,可以大大降低信号的采样率,从而减少存储和传输的开销。
然而,这种压缩感知编码的过程会导致信号的失真。
因此,如何在压缩感知编码后重建高质量的信号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第二章人工智能技术在压缩感知图像重建中的应用2.1 深度学习在压缩感知图像重建中的应用深度学习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一大热点,其在图像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压缩感知图像重建中,深度学习可以通过训练自编码器等网络结构,学习到图像的高维表示和压缩感知编码的映射关系。
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编码后的压缩感知信息重建出高质量的图像。
深度学习在图像重建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压缩感知的重建质量和效率。
2.2 强化学习在压缩感知图像重建中的应用强化学习是人工智能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通过学习策略和环境的交互来达到最优化的决策。
在压缩感知图像重建中,强化学习可以用于优化编码和解码算法。
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可以训练出更加适应不同图像场景的编码和解码模型,从而提高重建的质量和效果。
第三章实验结果与分析为了验证人工智能技术在压缩感知图像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某一标准压缩感知编码算法作为基准,并与使用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进行了对比。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MRI图像重构研究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MRI图像重构研究近年来,由于MRI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图像重构技术也得以快速发展。
压缩感知理论是一种新型的图像重构技术,能够在低采样率下重构图像,其中的研究成果对应用于医疗领域中的MRI图像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医疗影像诊断技术,它依靠磁场和高频电磁波的作用,对身体组织进行成像。
MRI图像重构是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MRI采样是一种重要的数据获取方式,但受限于MRI设备的硬件条件,采样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噪声、伪迹和不连续等。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MRI图像,需要压缩与重构技术的支持,而压缩感知就是一种有效的重构方式。
压缩感知理论基于两个假设:一是信号在稀疏域下是可重构的;二是信号在某些变换域下具有稀疏性。
通过构造基础矩阵,并以最小化稀疏基的线性组合为目的,采样数据可以被重构出来。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于MRI图像重构,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压缩图像采集、视频传输和语音信号处理等。
MRI图像重构的过程实际上是重建MRI图像的过程。
在低采样率下,MRI信号是被压缩的,这就需要寻找一种方法来帮助我们恢复原始的MRI信号。
压缩感知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先对信号进行采样再将其压缩,可以获取到被喂给算法的有限数据。
通过压缩感知算法,我们能够从少量的采样数据中重构出高质量的MRI图像。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MRI图像重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MRI图像的质量,还能够加快MRI图像的采集速度。
在MRI图像重建中,由于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所以传统的重建方法非常耗时。
而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重建方法则能够大大缩短重建时间,通过降低采样速率,大大降低MRI图像采样的成本。
但是,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MRI图像重构研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如何选择压缩感知理论中的基础矩阵是一个问题。
不同的基础矩阵可能会影响到MRI图像的重构效果。
压缩感知技术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压缩感知技术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在当今数字图像处理领域中,压缩感知技术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而备受关注。
压缩感知技术是一种基于信号的非传统采样和压缩方法,通过在压缩域中获取信息,实现对原始信号的重构和恢复。
在图像处理中,压缩感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存储和传输的成本,还可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保留细节。
首先,压缩感知技术在图像编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传统的图像编码方法往往采用基于像素的采样和编码方式,这种方式需要使用较高的采样率和编码率来保证图像质量。
然而,对于大尺寸的图像或高分辨率的图像,这种方法的复杂度和计算量将会变得非常高。
压缩感知技术可以通过稀疏表示来降低数据冗余,从而在编码过程中减少信息的冗余度,提高编码效率。
因此,压缩感知技术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实现更高的压缩比,节省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其次,压缩感知技术在图像重构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在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中,重构图像通常需要进行全局的像素恢复,这往往导致图像细节的模糊和失真。
而压缩感知技术将信号表示为一个稀疏向量,可以通过稀疏恢复算法重建原始信号。
这种基于信号稀疏表示的重构方法能够更好地保留图像的细节和纹理特征,提高图像的视觉质量。
同时,压缩感知技术还可以通过联合重构算法进行多层次的图像重构,进一步提高图像的质量。
此外,压缩感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图像处理中的目标检测和识别任务。
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往往需要进行全局的像素处理来识别目标物体,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计算和存储资源。
而压缩感知技术可以通过稀疏测量和重构算法,实现对目标物体的局部处理,从而提高目标检测和识别的速度和准确性。
例如,可以利用压缩感知技术提取图像的稀疏特征表示,然后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目标的分类和识别。
需要注意的是,压缩感知技术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压缩感知技术对图像的稀疏表示依赖于信号的稀疏度,而实际图像往往是非稀疏的。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图像类别和应用场景进行适当的稀疏表示方法选择和优化。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重构算法研究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重构算法研究近年来,随着数字图像的广泛应用,对图像传输和存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传统的图像压缩方法如JPEG等,虽然具有高压缩率的优点,但是在图像重构的过程中,会引入大量的噪声和失真,导致图像质量的下降。
因此,压缩感知技术被提出,成为一种新的图像重构算法,能够在低采样率下获取高质量的图像重构结果。
1. 压缩感知技术的原理压缩感知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在采样前将待重构的图像表示为一个稀疏的向量,并在采样时对这个向量进行采样。
之后,基于采样结果和压缩感知算法,可以重构出一个高质量的图像。
这种技术能够在低采样率下重构图像,从而减少采样数据量,提高传输和存储效率。
2. 压缩感知技术的应用压缩感知技术在图像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影像通信和传输、医学影像和云存储等是其主要应用场景。
在影像通信和传输领域中,传统方法需要对图像进行压缩后再进行传输。
而压缩感知技术可以直接在采样时进行压缩,从而减少了压缩和解压缩的步骤,加快了传输速度,减少了存储空间。
在医学影像领域中,由于医疗图像具有高度的稀疏性,压缩感知技术能够更好地提取和重构医学影像,从而为医生提供更为精准和高质量的医疗诊断服务。
3. 压缩感知算法的发展自压缩感知技术提出以来,压缩感知算法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代表性的压缩感知算法有:基于稀疏表示的压缩感知算法、基于随机矩阵的压缩感知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压缩感知算法等。
其中,基于稀疏表示的压缩感知算法是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一种算法。
该算法利用稀疏性约束和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对待重构图像进行线性重构和非线性重构,能够保证图像的压缩和重构的效果和质量。
4. 压缩感知算法的评价通常,对于一种压缩感知算法的评价,需要从压缩率、重构质量和重构时间等方面进行考量。
在压缩率方面,压缩感知算法相对于传统压缩算法,具有更高的压缩率;在重构质量方面,压缩感知算法可以提供更为精确和清晰的图像重构结果;在重构时间方面,压缩感知算法受硬件设备和算法复杂度等因素的影响,其重构时间也存在差异。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图像重构技术
方 法 中 出现 对 整 幅 图像 进 行 采 样 计 算 时 费 了大 量 的 时 间 等 问 题 ,提
出 了一 种 基 于 O MP算 法 的 改进 方 案 ,将 图像 进 行 分 块 压 缩 感知 。 通 过 实 验 分 析 , 以 上 问题 得 到 了 解 决 ,重 构 图像 的
p i a i n As t h r b e h tl r e so a e o a ln ti sn e e e a l g a d c l u a i g t e wh l m- l to . c o t e p o lms t a a g t r g fs mp i g ma r i e d d wh n s mp i n ac ltn h o e i x n
相应 的 硬件设 备提 出 了更高 的要求 。
像处 理 、光 雷 达 成 像 、无 线 电 通 信 、模 式 识 别 、
地质 勘探 等领 域受 到 了高度关 注 。
1 压 缩 感 知理 论
压缩感 知 理论认 为 ,只要 信号是 可压 缩 的或 在某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传感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传感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拓宽,图像传感系统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
在传统的图像传感系统中,由于传输和存储需求的限制,通常需要高分辨率和大容量的传感器设备,既耗电又占用空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压缩感知技术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并成功应用于图像传感系统中。
一、压缩感知技术简介压缩感知是一种在采样过程中,能以远低于传统采样率的方式,从原始信号中获得具有完整信息的高质量重构信号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稀疏表示,利用稀疏表示的原始信号中的冗余性,以更低的采样率实现高质量的信号重构。
二、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传感系统设计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传感系统的设计需要兼顾传感器硬件和算法软件两个方面。
1. 传感器硬件设计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传感系统的传感器硬件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传感器选择: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设备,要求其具备较高的灵敏度、较宽的动态范围和较低的噪声水平,以获得更准确的原始图像信号。
(2)采样率决策:由于压缩感知技术可以以远低于传统方法的采样率获取图像信息,因此在传感器硬件设计时需要考虑采样率的决策,以实现高质量的信号重构。
2. 算法软件设计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传感系统的算法软件设计需要解决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稀疏表示算法:选择合适的稀疏表示算法,通过对原始信号的稀疏表示来减少采样量,提高信号重构效果。
常用的稀疏表示算法包括压缩感知匹配追踪(CS-MP)、正交匹配追踪(OMP)等。
(2)重构算法: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传感系统需要通过重构算法来恢复原始信号。
重构算法根据采样矩阵和稀疏表示结果对采样信号进行重构,常用的重构算法有基于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LS)的重构算法和基于迭代算法的重构算法。
(3)性能评估指标:在设计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传感系统时,需要定义适当的性能评估指标,以评估系统的重构性能,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和结构相似性指数(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SSIM)等。
基于先验信息的图像压缩感知重构算法
摘要摘要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理论是一种不同于Nyquist采样定理的新兴采样技术,它指出只要信号能被压缩或在某变换域下具有一定的稀疏性,就能利用一个与稀疏基不相关的观测矩阵进行线性观测,然后利用优化算法恢复出原始信号。
其中,CS重构是一个病态的或不适定的逆问题,若要求得唯一的精确解,必须向CS重构系统中引入信号的先验信息。
因此,在CS理论中,深入挖掘并利用合适的先验信息对于信号重构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内容丰富的图像信号而言,其自身的局部和非局部属性能体现其内部的结构特征,这为本文对图像CS重构算法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本文针对基于图像非局部低秩先验和梯度稀疏先验的CS重构算法展开研究,取得的创新工作如下:1.为准确有效地实现自然图像的CS重构,提出一种基于图像非局部低秩和加权全变分的图像CS重构算法。
该算法考虑图像的非局部自相似性和局部光滑特性,对传统的全变分模型进行改进,只对图像的高频分量设置权重,并用一种差分曲率的边缘检测算子来构造权重系数。
此外,以改进的全变分模型与非局部低秩模型为约束构建优化模型,并分别采用光滑非凸函数和软阈值函数来求解低秩和全变分优化问题,很好地利用了图像的自身性质。
仿真结果表明,在低采样率下,该算法能有效恢复出图像的纹理和重要边缘信息,且具有较强的抗噪性。
2.传统构造非局部低秩模型的过程中存在相似块匹配准确率低,加强无重复区图像块的局部相似性引起振铃效应等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非局部低秩和加权全变分的图像CS重构算法。
该算法分别在图像的结构区和纹理区设置不同数目的相似块,以自适应地构造不同尺寸的相似块矩阵,同时,为了更准确地度量图像块间的相似性,引入一种新的基于马氏距离的块匹配方法,以提高重构图像的质量。
仿真结果表明,与原非局部低秩模型相比,相同采样率下,新方案重构效果更好。
关键词:压缩感知,重构图像,先验信息,非局部低秩,加权全变分AbstractAbstractCompressed Sensing(CS)theory is a new sampling technology different from the Nyquist sampling theorem.It indicates that as long as the signal is compressible or sparse in some transform domain,an observation matrix that is not related to sparse basis can be used for linear observation,and 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utilized to recover the original signal.Specially,the CS reconstruction is an ill-conditioned or ill-posed inverse problem,so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the sparse prior information of signal into the CS reconstruction system to obtain the only exact solution.Therefor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ignal reconstruction to employ prior information of signal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m in CS theory.For the content-rich image signal,its inherent local and non-local properties can reflect internal structural features,which provide an idea for the research of image CS reconstruction.In this thesis,a CS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non-local low rank prior and gradient sparse prior of image is focused,and the main innovations are shown as follows:1.In order to reconstruct natural image from CS measurements accurately and effectively,a CS imag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non-local low rank and weighted total variation is proposed.The proposed algorithm considers the non-local self-similarity and local smoothness in the image and improves the traditional TV model,in which only the weights of image’s high-frequency components are set and constructed with a differential curvature edge detection operator.In addition,the optimization model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built with constraints of the improved TV and the non-local low rank model,and then a non-convex smooth function and soft thresholding function are utilized to solve low rank and TV optimization problems respectively.B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m,the proposed method makes full use of the property of image,and therefore conserves the details of image and is more robust and adaptable.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recover the texture and preserve edge of image at low sampling rate,while possessing a better robustness.2.Due to the low accuracy of similar image patches matching and ringing artifacts caused by enforcing local similarity in non-repetitive in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of重庆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non-local low rank model,a CS imag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adaptive non-local low rank and weighted total variation is proposed.In order to adaptively construct a similar matrices of different size,the proposed algorithm sets different number of similar image patches in structures and textures of image.Meanwhile,to measure the similarity between image patches more accurately,a new patch matching method based on Mahalanobis distance is introduc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constructed image.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the proposed scheme gets better reconstruction results compared to the old non-local low rank model with the same sampling rate.Keywords:compressed sensing,reconstructed image,prior information,non-local low rank,weighted total variation目录目录图录 (VI)表录 (VII)注释表 (VIII)第1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压缩感知理论研究现状 (2)1.2.2基于图像先验信息的压缩感知重构算法研究现状 (4)1.3现阶段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5)1.4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6)第2章压缩感知理论基础 (8)2.1前言 (8)2.2压缩感知理论的数学模型 (8)2.3信号稀疏分解 (10)2.4观测矩阵构造 (11)2.5信号重构算法 (13)2.5.1贪婪算法 (13)2.5.2凸优化算法 (15)2.5.3贝叶斯算法 (16)2.6本章小结 (17)第3章基于非局部低秩和加权TV的图像CS重构算法 (18)3.1前言 (18)3.2非局部低秩模型 (19)3.2.1非局部自相似性 (19)3.2.2低秩矩阵恢复理论 (20)3.2.3基于非局部低秩的CS重构模型 (23)重庆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3基于非局部低秩和加权TV的CS重构算法 (24)3.3.1加权TV及权重优化估计 (24)3.3.2联合约束模型 (28)3.4仿真实验 (32)3.4.1参数设置 (33)3.4.2实验结果与分析 (33)3.5本章小结 (37)第4章基于自适应非局部低秩和加权TV的图像CS重构算法 (38)4.1前言 (38)4.2基于自适应非局部低秩和加权TV的CS重构算法 (38)4.2.1相似块匹配原则 (38)4.2.2相似块组的自适应构造 (40)4.2.3基于自适应非局部低秩和加权TV的CS重构算法 (44)4.3仿真实验 (45)4.3.1参数设置 (46)4.3.2实验结果与分析 (46)4.4本章小结 (48)第5章结束语 (49)5.1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 (49)5.2后续研究工作 (50)参考文献 (51)致谢 (57)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58)图录图1.1Nyquist 采样压缩模式........................................................................................1图2.1信号的CS 观测过程..........................................................................................9图2.2CS 采样压缩模式...............................................................................................9图3.1图像非局部相似性块示意图...........................................................................19图3.2E(,)εX ,()0rank =X X 和核范数*1⋅=⋅比较图...........................................22图3.3相似块搜索示意图...........................................................................................23图3.4构造相似块矩阵的示意图...............................................................................25图3.5基于非局部低秩和加权TV 的CS 系统.........................................................31图3.6测试图像...........................................................................................................32图3.7Barbara 仿真效果对比图..................................................................................34图3.8Parrots 仿真效果对比图...................................................................................34图3.96幅测试图在不同采样率下各种算法的PSNR 平均值................................35图3.10算法测量值含噪的PSNR 值比较...................................................................36图4.1样本块和图像块之间的相似性度量...............................................................39图4.2欧氏距离和马氏距离的区别...........................................................................39图4.3非局部低秩矩阵构造过程...............................................................................41图4.4结构区和纹理区中图像块的结构稀疏度比较...............................................43图4.5基于自适应非局部低秩和加权TV 的CS 系统.............................................45图4.6测试图像...........................................................................................................46图4.7Barbara 仿真效果对比图..................................................................................47图4.8Parrots 仿真效果对比图...................................................................................47图4.96幅测试图在不同采样率下各种算法的PSNR 平均值.. (48)表录表3.1基于非局部低秩和加权TV的图像CS重构算法伪代码 (31)表3.2不同算法重构图像的PSNR和SSIM比较 (35)表3.3算法测量值含噪的SSIM值比较 (36)表4.1不同算法重构图像的PSNR和SSIM比较 (47)注释表BCS Bayesian Compressed Sensing,贝叶斯压缩感知BP Matching Pursui,匹配追踪CoSaMP Compressive sampling Matching Pursuit,压缩采样匹配追踪CS Compressed Sensing,压缩感知FISTA Fast Iterative Shrinkage/Thresholding algorithm,快速迭代收缩阈值GPSR Gradient Projections for Sparse Reconstruction,梯度投影IST Iterative Shrinkage/Thresholding,迭代阈值NLM Non-Local Means,非局部均值NLR Non-local Low Rank,非局部低秩NSS Non-local Self-Similarity,非局部自相似性OMP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正交匹配追踪PCA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主成分分析RIP Restricted Isometry Property,有限等距性质SBL Sparse Bayesian Learning,稀疏贝叶斯学习StOMP Stagewise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分段正交匹配追踪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支持向量机TV Total Variation,全变分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信息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融合,以图像信号为代表的多媒体通信逐渐成为现代网络通信形式的主流。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复原技术研究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复原技术研究概述随着数字图像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图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图像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中,图像往往会受到噪声、失真和压缩等问题的影响,导致图像质量下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复原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该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基本原理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复原技术是一种通过采样和重建的方法来恢复原始图像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图像稀疏表示的特性,通过少量的采样来获取图像的重要信息,然后利用重建算法恢复出原始图像。
这一方法相对于传统的采样和重建方法,在保证复原图像质量的同时,能够显著减少采样和传输的开销。
二、方法和算法1. 采样方法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复原技术使用稀疏基作为测量矩阵进行采样。
稀疏基通常是离散余弦变换(DCT)或小波变换。
采样过程中,使用非均匀采样模式,即只采样图像中重要的频域信息,忽略掉较低频的部分。
2. 重建算法常用的重建算法有迭代硬阈值算法(IHT)、正交匹配追踪算法(OMP)和最小二乘法(L1-MAGIC)。
这些算法通过迭代过程以及限制约束条件来重建图像。
重建算法的选择根据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优化。
三、应用领域1. 图像恢复和增强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复原技术能够有效处理图像中的噪声和失真问题,使图像重建质量得到提升。
在图像恢复和增强领域,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卫星图像、安防图像等。
通过对原始图像进行采样和重建,可以提高图像细节的清晰度和辨识度。
2. 视频压缩和传输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复原技术在视频压缩和传输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视频序列中的各个帧进行采样和重建,可以减小传输过程中的数据量,从而提高传输效率。
此外,在视频压缩过程中,该技术还能够减少码流的损失,提高视频的质量。
四、发展趋势当前,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复原技术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不足之处。
首先,目前的方法主要集中在静态图像上,对于动态图像的复原仍然面临一定的困难。
压缩感知技术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压缩感知技术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压缩感知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一种独特的数据采集和重构的方法,压缩感知技术已成为医学成像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压缩感知技术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研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压缩感知技术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现状医学成像技术是当代医疗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确定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
而压缩感知技术则是一种极具前瞻性的信号采样和重构技术,可以在不削减数据量的情况下对数据进行压缩。
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在医学成像中提高采集效率,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医学成像的成本。
在医学成像领域,压缩感知技术主要应用于图像重构、图像恢复以及数据压缩等方面。
近年来,研究者们已经开始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多种医学成像领域中,包括磁共振成像、CT扫描、PET扫描等。
其中,磁共振成像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医学成像技术之一。
由于其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因此受到了临床医生和病人的青睐。
然而,磁共振成像的采集速度较慢,难以满足实时诊断的需求。
而压缩感知技术则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采用这一技术,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大幅缩短采集时间,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的工作效率和病人的满意度。
此外,压缩感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医学图像的分析和处理。
例如,研究者们已经开始探索利用这一技术进行肺部结节的检测、红细胞的计数和血管的分析等。
这些应用的成功,为进一步推进医学成像领域的发展开启了一扇大门。
二、压缩感知技术在医学成像中的优势与传统的医学成像方法相比,压缩感知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 可以大幅缩短采集时间如前所述,压缩感知技术可以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大幅缩短医学图像的采集时间。
这一优势使得医生可以更加快速地获得诊断结果,并及时制定治疗方案,从而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2. 可以降低成本在传统的医学成像方法中,数据采集和存储的成本相对较高。
压缩感知图像重构算法研究
压缩感知图像重构算法研究近年来,压缩感知技术在图像和视频重构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压缩感知图像重构算法是基于稀疏表示理论和压缩感知理论进行研究和开发的。
该算法通过适当的采样率和稀疏表示模型可以实现在相机捕获到的传感器数据中,去除冗余信息,达到图像压缩和重构的相对高效率的目的。
在研究过程中,该算法涉及压缩感知理论、贪心算法和基于凸优化的方法等多个方面。
下面,本文将对压缩感知图像重构算法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一、压缩感知理论压缩感知的理论基础是稀疏表示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信号可以被一组基相对较少的系数线性表示。
在压缩感知图像重构算法中,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稀疏基,使得图像在该稀疏基下具有较少的非零系数,从而实现图像数据的压缩。
压缩感知理论认为,如果信号具有稀疏性,则可以通过采取较少的测量来获取信号信息。
比如,对于N × N的图像,如果该图像在某个收缩基下有k个非零系数,那么只需要2k个采样信号就可以重构出该图像。
这种思想在具体应用中可以采用压缩感知成像技术进行实现。
二、贪心算法贪心算法是指在求解问题时,采用局部最优化策略,逐步推进获得全局最优解的方法。
贪心算法在压缩感知图像重构算法中应用极为广泛,如OMP和MP等常用的算法。
这些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一系列逐步加入新的系数,来逐步重构信号的过程,最终获得一个较为稀疏的信息表示。
贪心算法与其他优化算法不同,它不需要求解优化问题的解析解,而是通过一些寻优策略来逐步优化目标函数,从而得到近似解。
但是,贪心算法常常存在跳出某个局部最优解的风险,因此需要在具体应用时谨慎设计算法和选取算法参数。
三、基于凸优化的方法基于凸优化的方法是一种较为高效、可靠性较高的算法,近年来在压缩感知图像重构算法中的应用得到了大量关注。
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将原始问题转化为一个约束最优化问题,并采用一些高效的求解该类问题的算法,以获得较好的优化解。
基于凸优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迭代收缩和交换算法、Lee-algorithm、Gradient Projection方法等。
基于视觉传达效果的图像压缩感知重建算法研究
文章编号:1007-757X(2021)04-0061-05基于视觉传达效果的图像压缩感知重建算法研究沈凤仙(三江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0)摘要:针对传统的图像压缩感知重建算法的视觉传达效果不好、成像质量低0缺4,将图像分块理论D入压缩感知图像重建,结合曲波变换具有适合表达边缘细节信息和曲线信息的优4,利用曲波变换对MRI图像进行稀疏表示,形成一种基于视觉传达效果的MRI图像压缩感知图像重构算法#选择信噪比、相对"误差和匹配度为评价m标,通过无噪图像、加噪图像、不同采样频率对重构图像质量影响进行3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图像重构时,在信噪比、相对"误差和匹配度3个评价m 标上,提出的算法GPBDCT均优于SIDCT和PBDCT,同时GPBDCT具有很强的抵抗噪声的能力,在保持图像细节和边缘方面效果很好#关键词:小波变换;曲波变换;压缩感知;正则化参数;采样频率;信噪比中图分类号:TN911.73文献标志码:AStudy on Image Compression Perceptual ReconstructionAlgorithm Based on Visual Communication EffectSHEN Fengxian(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anjiang University,Nanjing210000,China)Abstract:Aiming at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image compression perceptual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uch as bad visual communicatione f ectandlowimagequality,thetheoryofimageblockisappliedintothereconstructionofcompressedpercep-ualimagesTCombiningtheadvantagesofcurvelettransform,whichissuitableforexpressingedgedetailsandcurveinforma-ion,the MRIimagesarerepresentedsparinglybycurvelettransformTAn MRIimagereconstructionalgorithmbasedonvisual communication effect is proposed.The signal-to-noise ratio,relative—error and matching degree are selected as the evaluation indexes.The results of three groups of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quality of reconstructed images is affected by noise-free images,noisy images and different sampling frequencies and PBDCT is superior to SIDCT and PBDCT in SNR,relative—error and matching degree.PBDCT has strong ability to resist noise and is good at preserving image details and edges.Key words:wavelet transform;curvelet transform;compression perception;regularization parameter;sampling frequency%SNR0引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能够提供活体组织的细节图像,同时具有对人体无辐射性伤害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人脑、胸部、心脏以及人体其他部位结构的成像。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处理和识别研究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处理和识别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图像处理和识别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而压缩感知技术则成为了其中的热门话题。
压缩感知技术是指通过对信号进行压缩,再使用压缩采样测量方式进行采样,最终再通过稀疏重建方法进行信号的重构。
压缩感知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图像、语音、视频等领域。
本文将着重讨论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处理和识别研究。
一、压缩感知技术的原理压缩感知技术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研究信号的稀疏性,降低采样率从而达到减少采样数量的目的。
这里的稀疏性指的是信号在某个特定表示下有着很少的非零系数,也就是信号的能量集中在很少的系数上。
通过压缩感知技术,我们可以在压缩采样过程中降低采样率,并通过稀疏重构方法进行信号的重构,从而减少了采样的数量,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二、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处理和识别研究1.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压缩在传统的JPEG压缩算法中,我们通常需要将图像分割成若干个块,再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来压缩图像。
而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压缩则不需要进行DCT变换,相反,它利用了图像在稀疏表示下的特性,直接对图像进行压缩。
通过稀疏表示和重构,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压缩算法可以在保持图片质量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的压缩率。
2.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分类在图像分类领域,基于压缩感知的算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思想是通过快速的压缩采样和稀疏重建来减少图像分类所需的计算量,从而提高图像分类的速度和精度。
例如,基于稀疏表示的分类(SRC)算法就是通过压缩感知技术来实现图像分类的一种方法,它首先将训练样本进行稀疏表示,再通过对测试样本的稀疏表示进行匹配得到测试样本的分类结果。
3.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恢复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信号的采样率限制或者传输过程中的噪声等因素,图像可能会出现失真等问题。
而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恢复算法可以通过压缩采样和稀疏重建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种方法主要基于信号具有稀疏性的特性,通过压缩采样得到的信号能够准确地重构出原始信号。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及视频重构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及视频重构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存储技术的日益发展,相机、视频监控、医学成像等图像及视频处理应用越来越普及。
为了满足这些应用的需求,需要对大量的图像及视频数据进行存储和传输。
然而,随着数据量的增加,传输和存储的成本也随之增加,因此如何对图像及视频进行高效的压缩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传统的图像及视频压缩方法如JPEG和MPEG等,主要采用的是基于DCT(离散余弦变换)和基于运动补偿的压缩方法。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图像及视频的压缩,但是由于压缩效率的限制,在取得较高压缩率的同时,往往会带来图像及视频质量的损失。
近年来,随着信号处理和数学理论的发展,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 CS)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信号采样和压缩方法。
压缩感知方法采用的是对信号的采样和表示方式进行重新设计的方法,利用重构算法将采样后的数据重构为原始信号。
相比传统的压缩方法,压缩感知能够在减小采样率的同时,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重构信号质量。
本课题将以压缩感知方法为基础,通过对图像及视频信号进行采样和重构,研究图像及视频重构算法,探索一种高效的图像及视频压缩方法。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课题将主要研究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及视频重构算法,具体内容包括:1. 压缩感知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2. 基于压缩感知和稀疏表示的图像及视频重构算法的研究。
3. 在重构算法中引入先验信息,以提高重构质量。
4. 利用深度学习等技术进行对比实验和验证,比较不同算法在压缩和重构效果上的优缺点。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 文献调研和学习,掌握国内外关于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及视频重构算法相关的研究成果和现状。
2. 对压缩感知方法及其在图像及视频处理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3. 在Matlab和Python等软件平台上,开发图像及视频采样和重构的程序,利用不同算法进行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
压缩感知技术在图像压缩中的应用研究
压缩感知技术在图像压缩中的应用研究一、前言图像压缩是一种经典的信号处理方法,对于传输和存储的图像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图像压缩算法主要有基于离散余弦变换和离散小波变换的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对整幅图像进行编码和解码,并对数据进行压缩,会产生严重的信息损失和噪声扰动。
压缩感知技术因此应运而生,该技术通过利用信号的稀疏性可以高效地进行信号采样和重构,在图像压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压缩感知技术的原理1. 稀疏性稀疏性是压缩感知技术的核心原理之一,指在某个域或基下,大多数信号的表示方式可以被相对较少的非零系数表示。
这种表示通常可以通过稀疏变换得到,例如小波变换。
2. 压缩感知采样在传统的采样过程中,需要对信号进行高频率的采样,以保证重构时信号质量不受影响。
而在压缩感知采样中,只需要进行少量的低频率采样,并通过约束条件提取出尽可能多的信号信息。
3. 稀疏表示在压缩感知重构时,可以通过感知矩阵与压缩采样得到的部分信息,结合稀疏表示方法重构出原信号。
例如,可以使用贝叶斯稀疏表示方法,对信号进行稀疏表示。
三、压缩感知技术在图像压缩中的应用1. 稀疏域压缩稀疏域压缩是压缩感知技术的一种应用形式,它可以通过对图像进行稀疏变换,如小波变换,在稀疏域进行编码和解码。
这种方法比传统方法更加高效,并且可以在很高的压缩比下保持较好的图像质量。
2. 传感采样压缩感知技术可以通过传感采样对图像进行压缩。
传感采样能够高效地采集信号,大大降低了采样复杂度和数据量。
同时,由于压缩感知技术可以提取出信号的大部分信息,因此可以保证在较小的采样量下实现较高的信号重构质量。
3. 重建算法压缩感知技术的重建算法常用的方法包括通过正则化方法、算法迭代和基于统计学习的方法进行图像重建。
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重建算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压缩感知技术在图像压缩中的优势1. 压缩率高压缩感知技术的压缩率可达到传统压缩方法的5-10倍,并且在保持图像质量较高的前提下,可以不同程度地压缩图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重构技术研究
压缩感知理论表明,若信号在某变换域具有稀疏表示,且采样矩阵与稀疏矩阵不相关,则可从远低于信号维度的少量非自适应测量值中精确恢复原信号。
目前,压缩感知理论已被广泛用于各类磁共振成像中,以便在不降低成像质量的情况下减少采样点数,提高系统扫描速度。
本文即研究从亚采样的磁共振数据中,怎样快速而有效地恢复目标图像。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为消除亚采样的磁共振成像重构时可能出现的过光滑(over-smoothed)和混叠伪影现象,将重构问题转化成含复合正则项的约束最小化问题,并提出一种高效的算法来求解。
该算法首先利用Bregman迭代技术,将约束问题转化成一系列无约束问题。
然后利用算子分裂技术,将各无约束问题分解成一个梯度问题和一个能使用修改的SBD(Splitting Bregman Denoising)算法来求解的复合正则项的去噪问题。
最后再用加速方案对无约束问题的求解予以加速。
本文将该算法称作BFSA (Bregman based Fast SBD Algorithm)。
对非笛卡尔轨迹采样的重构,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动态更新L的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获得比其他算法更好的重构质量。
(2)为了克服现有动态磁共振成像重构速度较慢的问题,本文基于BFSA
算法框架,提出一种高效的动态磁共振成像重构算法ktBFSA。
该算法利用SBD3D (Splitting Bregman Denoising for3D images)来求解含复合正则项的3D去噪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ktBFSA在重构速度和重构质量上都有优势。
(3)SENSE (Sensitivity encoding)是常用的并行磁共振成像技术,引入压缩感知后重构
质量可有较大提升。
本文针对现有SENSE重构算法速度较慢的问题,基于BFSA算法框架,提出一种快速SENSE重构算法FSRA(Fast SENSE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能极大地减少重构所需时间。
自校准方案无需显式使用线圈灵敏度信息,因此避免了SENSE重构中的灵敏度估计的困难。
为了提高基于自校准技术框架SPIRiT的重构质量,提出一种高效的算法ERAS(Efcient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for SPIRiT Based ParallelImaging)。
该算法用算子分离算法将重构问题分解成一个梯度计算问题和一个能通过联合软阈值法求解的去噪问题,最后再用加速方案进行加速,并使用动态更新方法更新L。
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的重构图像质量好于POCS。
(4)对压缩感知在视频编码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改进视频编码方案。
该方案基于原始图像的梯度比残差图像的梯度更稀疏这一特点,利用像素域最小全变分法对图像块进行重构,并选择具有较小误差的方法作为最终重构方法。
仿真实验表明,将该方案分别与MPEG-2和H.264视频编码标准相结合,可取得一定的编码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