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讨论课报告
讨论课题:《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讨论目的:通过对近十年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的讨论与分析,加深同学们对《宏观经济学》中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几个变量的理解,认识到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意义及其作用,同时使同学们对中国近十年来的经济增长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讨论时间:2012年10月2日------2012年10月6日
讨论方式:小组讨论并从网上搜集资料。
讨论过程:
10月2日下午1:00左右,我们全组成员在自习室集合,对王老师布置的课题进行讨论研究。
首先,我们对《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这两个课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老师的要求,最终绝对选择第一个课题进行讨论并研究。
其次,我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确定讨论研究的方向,各位组员踊跃发言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有3位同学提出的讨论方向较为明确且具有可行性。分别是:
1.×××同学提出从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发展对经济发展所起的拉动作用方面看待中国经济的增长。
2.×××同学提出从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我国就业人口的增加,资本积累的增加,技术进步等因素)分析中国经济的增长。
3.×××同学提出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采取的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这方面入手。
我们对这3个论点进行讨论研究,对其可行性、难易程度、可能结果和自身水平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第2个提议作为讨论研究方向。
10月3日---10月5日,我们便分开在网上查找资料,并在QQ讨论群里进行讨论。所查资料有很多,因此数据和图表也比较多。现罗列并分析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绝对量是持续增长的,但由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GDP的增长速度是有所下降的。
下面我们来看同期其他经济因素的变化情况:
财政收入的增加是政府职能扩张的前提条件,财政收入增加,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强,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就必然增加,这样又使得财政收入增加,经济进入良性循环,所以经济的增长较快,这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另外:
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在通货膨胀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必然增加了社会需求,促进了社会消费。如下图所示:
同时,社会消费需求的增加也必然会引起社会供给的增加,而增加社会供给的前提条件即资本的投入也必然会增加:
社会固定资产的增加,即资本投入,加快了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速度,使得商品供给增加,满足了人们的消费。同时,作为对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所产出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的增加值的计量,即GDP就必然增长。
在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中,除了上述条件外,还有劳动力的投入以及由上述所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技术进步,由于技术进步较难测定,我们将其表示成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
如图所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切实控制人口增长,现在我国人口已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出生率和增长率下降,但人口数量将在较长时期内继续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大量增加,这虽然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就业压力,但是也保证了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充足,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在2008年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造成的,直到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才有所回升。同时,这也说明了由于我国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且劳动力边际效率较低,劳动力投入增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其他因素弱。
1996 —2004 年人力资本存量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年份G DP增长
率( %)HC增长率
( %)
HC对G DP
的贡献率( %)
199610.0 4.4 5.2
19979.3 4.7 5.9
19987.8 5.07.5
19997.6 5.17.8
20008.4 5.17.1
20018.3 4.8 6.7
20029.1 5.1 6.6
200310.0 5.4 6.3
200410.1 5.6 6.4
(注:HC表示人力资本存量)
随着国家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累积效应不断增强,在生产过程中不断产生外溢效应,大大提高了科技水平,直接促进了经济增长。从上图可以看出: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1996年的5.2%上升到2004年的6.4 % ,呈现出在波动中上升的趋势。这基本可以用来解释当前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作用越来越大的现实。这也充分说明了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进而形成人力资本存量的累积是现代经济增长
的必然选择 。
为进一步说明问题,我们选取了一篇由邱晓华等人研究的论文《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及前景分析》,这篇文章的基本结论是:资本投入增加是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源泉,而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效率提高、制度变迁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强,劳动投入的贡献则相对较弱。
邱晓华等人提出了一个中国经济增长的综合因素模型:
Y=F (K ,L ,ST ,HC ,ZD )=K αL βST ηHC ζZD θe rt
(其中,Y 、K 、L 、ST 、HC 、ZD 分别为总产出、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结构变动、 人力资本和制度创新,α、β、η、ζ、θ分别为资本、劳动、结构变动、人力资本和 制度创新弹性,e rt 是其他因素变量(OTH )决定的一个变量。) 然后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调整后的1978年不变价GDP 来表示总产出;用1978年不变价资本存量和全社会从业人员分别反映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用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来表示结构变量;用高中以上毕业生人数占从业人员的比重来表示人力资本存量;用非国有工业总产值比重和进出口贸易额相当于GDP 的百分比的简单平均来表示制度变量。
接着对其进行数学处理并加了一个偏差系数,再计算了上述各要素对我国1980-2004年经济的贡献并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和比较,得出了下面的一个表格:
1980-2004年各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
1.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要素投入的增加,其中资本投入的增加是最主要 动力,劳动投入的影响比较弱。
2.技术进步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产业结构调整使生产要素从生 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流动,要素使用效率得以提高,产生了资源再配 置效应,促进了经济增长。
4.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即人力资本累积效应不断增强,在生产过程中不断产生外溢效 应,大大提高了科技水平,直接促进了经济增长 。
5.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年均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达到3.1 %。
年均增长 率 ( %)
产出弹性 各因素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 ( %)
各因素对经济增
长的拉动作用 ( %)
G DP
9.8
资本投入
8.9
0.654
59.2
5.8
劳动投入
2.5
0.196
5.1
0.5 技术进步
35.7 3.5 结构变动 - 2.8 - 0.159 4.1 0.4 人力资本 6.9
0.117
8.2
0.8
制度创新
6.2
0.044
3.1
0.3 其它因素
0.019
20.4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