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小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王鲁彦、废名等人的乡土小说创作
"问题小说"风潮过去之后,很多作家都转向写实,成为五四人生派的代表作家。考察这变化的痕迹可以引举叶圣陶(叶绍均)为例。
一、叶圣陶的人生派写实小说
商务印书馆1923年出版的叶圣陶小说集《隔膜》叶绍均(1894--1988),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中学毕业后,长期从事小学、中学、大学的教师工作和杂志编辑工作。"五四"
时期开始致力于新小说的创作,1919年加入"新潮社",成为"问题小说"作家,1921年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倡导"为人生"的艺术。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结集为《隔膜》(1922)《火灾》(1923)、《线下》(1925)《城中》(1926)、《未厌集》(1928)、1928年有比较著名的长篇《倪焕之》问世,在读者中产生较大影响。此外,还有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稻草人》对我国童话事业的发展贡献巨大。散文集《脚步集》等。
思想内容:早期:以问题小说起步,可分两类
1、表现对下层人民的人道主义同情。他的《穷愁》等文言小说显示出他关心下层的苦难生活,主题严肃。《这也是一个人?》(后改名《一生》)外,还有《低能儿》等作品,也有"爱"与"美"的倾向。似乎大自然和艺术之美都具有洗涤人心、催人觉醒的决定性力量。
2、描写封建宗法制度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呼唤"爱"与"美"的回归。《隔膜》、《苦菜》、《一个朋友》等。
《隔膜》一篇正面展开了人的精神上的相互隔绝,却又不得不虚伪地、无聊地互相敷衍的痛苦;《苦菜》则表现知识分子与农民之间的隔膜,知识分子认为饶有趣味的种菜的喜悦,农民却只感到沉重劳作无以维持生计的"苦";《一个朋友》里夫妻之间也仅存所谓"共同生活",而缺乏思想、感情上的沟通。叶圣陶在小说中提出的"隔膜"一题,与这时期鲁迅小说中关于"国民性改造"的问题,确有相通之处。
后期:"问题小说"潮流过去之后,他善于运用平实、诙谐、讽刺的手法刻画学校知识分子和市镇小市民的精神历程,显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
对此,茅盾说:"要是有人问道:第一个'十年'中反映着小市民智识分子的灰色生活的,是哪一位作家的作品呢?我的回答是叶绍钧!"从1919到1923年间,他先后发表了40多篇短篇小说(多数收入《隔膜》、《火灾》两集),上述题材便占去三分之二。代表作《饭》、《潘
先生在难中》。
叶绍钧的小说深刻地反映了下层知识分子在旧社会的生活
命运的悲惨。他们遭受着黑暗现实的各种迫害与侮辱,永远被贫困和
饥饿所折磨。《饭》中的吴先生的命运就是这样。为了一家人活命,
吴先生这个僻陋乡村的小学教员,对学务委员的欺压、侮辱和敲榨掠
索,是逆来顺受的。他坐在学务委员的客厅里,要把屁股"点着"椅子
边,"上身前俯",两眼下视,嘴里还得说"愿意得到先生的指教"等等,
第一次发俸扣去三元而又让他写十元的收据,他心里疑惑,但不敢问
明原因,而且还"自馁和满足",心想:"我不是师范生呵!外边师范
生多着呢。六块钱比较以前处馆的优裕得多了"……。吴先生,是一
个被社会的威压和生活重担压得挺不起腰来的人物。他小心、谨慎,
象"雪天走独木桥那样地小心过活",很怕一时不慎打破了自己的饭
《潘先生在难中》插图碗。有些卑躬屈膝,却不肯趋炎附势。通过这个人物的描写,一方面
真实地揭露了旧教育界黑暗的一个侧面和小学教员这类下层知识分
子的生活窘境,另方面也批判了小知识分子的苛安和软弱的一面。
发表于1925年的《潘先生在难中》,标志了叶圣陶风格逐渐成熟。也是其代表性作品之一。主人公潘先生是典型的灰色人物。他带着全家躲避战乱,刚从乡下来到上海,就又担心教育局长斥他临危失职而丢掉饭碗,惶惶然又即返回乡镇。不料战事还未直接威胁到这个乡镇就结束了,潘先生于是陶然庆幸,竟接受别人的推举,写字幅为凯旋的军阀歌功颂德。在一个短篇之中,能这样塑造出一个自私、疑惧、投机、苟安、卑琐,具有多侧面而又统一的小市民性格典型的,在当时是要比一般小说高出一筹的。
独特的讽刺艺术:《潘先生在难中》,标志着叶圣陶于暴露色彩中内蕴的讽刺喜剧手法趋于成熟。叶圣陶的讽刺属于鲁迅一派,辛辣而平静,暗暗发出冷光。他融和同情,朴素纪实,运用事实的对照进行"不动声色"的讽刺,能经过社会心理来透视具体人物的心理,能写出讽刺性人物性格(只是对话平板些),确实不凡。他以《潘先生在难中》开创的"逃难"题材是最适合于讽刺的题材,以后在茅盾、张天翼、沙汀手中都有进一步的发展。叶圣陶的讽刺生命较长,一直延续到三四十年代,人们惯于肯定他的暴露的意义,而对他的讽刺文学价值缺乏足够的重视。
艺术特点:1、叶绍钧的小说创作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冷静真切的人生观察中摄取平凡具体的生活题材,运用严肃客观的笔触,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很少直接抒发自己的主观见解,而是向读者呈现客观生活的本身,在冷峭里隐含着热情和倾向。
2、小说结构浑凝而匀称,紧密而舒畅,讲究谋篇布局,注意章法,尤重结尾。
3、语言朴实凝炼,明晰纯净,生动流畅,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形成了冷峻而朴实、严谨而自然、淡泊而隽永的艺术风格。
小说创作的发展:"问题小说"作家的大部分,后来都先后倾向于现实主义,叶圣陶是其中成熟得最快的一位。1925年五卅运动前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叶圣陶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的作品,不再局限于暴露和讽刺,同时也充满了对光明的追求。发表于1928年的长篇小
说《倪焕之》,标志着作者的思想已跨进了一个新的里程。关于这部长篇和其他作品后面还要论及,这里不再赘述。叶圣陶较少写爱情故事,又提炼出一种冷静的、客观的叙述语言,所以,他对"五四"小说的脱掉稚气,对人生派写实小说的完型,贡献甚大。
二、王鲁彦、彭家煌、台静农的乡土写实小说
人生派写实小说除叶圣陶以外,主要由乡土小说作家群组成。20年代前期,在新文学社团流派蜂起的高潮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小说创作流派--乡土小说。在总体上,它属于"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大潮中的一支。
定义:"乡土文学"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学现象,其主要特征是作家以自己所熟识的故乡村镇为背景,以回忆故乡和描写乡村生活为主要题材,描绘乡土风情,揭示农民命运,映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创作实践:鲁迅与"乡土文学"--开创与倡导:最先使用"乡土文学"这一概念的是鲁迅,他在1935年所作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第一次用"乡土文学"这一概念描述了蹇先艾、王鲁彦、许钦文等人的小说特色。"……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又说,他们的作品大都是"回忆故乡的","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
而"乡土文学"作为一种流派的源头却正是在鲁迅本人的作品里。鲁迅在现代文学史上是开辟"乡土小说"风气的大师。写于"五四"前后的《孔乙己》、《风波》、《故乡》以及《阿Q 正传》等,都可以看作是最早的一批"乡土小说"。特别是《故乡》与《社戏》两篇小说,开创了中国二十年代"乡土小说"的两条道路。分别标志"乡土写实"与"乡土抒情"小说的源头。只是由于鲁迅作品的思想、艺术高深完美,已远远超出一般的"乡土小说"的范畴,而且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巨匠,几乎现代文学史上的各种流派都可以在鲁迅那找到源头,因此我们通常不把鲁迅归于乡土派的行列,而称他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作家。
理论依据:周作人在1923年连续发表了《地方与文艺》、《旧梦》等文章,提倡"乡土艺术",要求将文学的"国民性,地方性与个性"统一起来。
"乡土文学"代表作家:在鲁迅的影响下,1921年以后,随着新文学作家纷纷挣脱个人生活的小圈子以及艺术视野的不断拓展和新文学创作题材范围的扩大等等,到1923年前后,一个以文学研究会和语丝社、未名社的青年作家为主干,充溢着清新淳朴的乡土气息的"乡土文学"作家群在文坛上出现了,其代表有徐玉诺、潘训、彭家煌、许杰、蹇先艾、许钦文、台静农、黎锦明、王任叔、王鲁彦等,他们的作品显示了"乡土文学"最初的实绩。
代表作品:这些作家的成熟作品都产生于"五四"之后,以王鲁彦(《柚子》集1926年出版)、彭家煌(《怂恿》集1927年出版)的成就最大,其它作家有台静农(《地之子》集1927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