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教师的引导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这样理解教育:“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指南》:“引导”出现了48次,“支持”出现了23次。
1、情感支持与认知支持。
“关爱幼儿”、“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2、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在某个建构活动区,同样是5岁的孩子,一个男孩仅用2分钟就完成了积木几何拼板的操作,而另一个女孩操作了15分钟还没有成功,或许是因为老师在边上巡视,女孩没有选择放弃,但此时教师除了在边上轻声提醒“不着急,慢慢拼”“××真是好样的”之外,再没有其他“更给力”的互动了。
注:本ppt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学前系黄瑾老师的报告
在积木建构中儿童“空间概念认知”有一个重要的核心经验——“几何形体的翻转、旋转和位移”(关于内容的知识),而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对这个核心经验的习得是有个体差异的。有相当多的幼儿尚不能在头脑中将形体翻转、旋转,因此会在活动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学习困难(关于儿童的知识)。如果教师适时地建议一下“你把这个三角形倒过来试试看呢”,在儿童获得成功以后再追加一句“啊,你把图形转动一下就拼出来了,以后再拼其他图形的时候你也可以试试这个办法哦”(关于教学方法的知识),那么这个空间概念发展稍有迟滞的儿童就能获得重要的关键经验,体验到活动带来的成功感,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1、情感支持与认知支持。
“关爱幼儿”、“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2、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
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四、正确认识教师的引导作用
(1)要有起点思维 (2)要支架意识。 (3)基于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四、正确认识教师的引导作用
3、贴近生活
(1)分享。“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对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等行为给予肯定,让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和满足。”
(2)诚实。“教育幼儿要诚实守信。如:对幼儿诚实守信的行为要及时肯定。”
为了让幼儿能充分理解小姑娘的内心变化,对小姑娘自私后的孤独感及与人分享时的满足、快乐感能产生公民共鸣,我在讲述完故事后,让幼儿观察三副图中小姑娘的表情变化,并且,让幼儿来表演表情。继而提出问题,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表情变化的原因:a、小姑娘为什么高兴?(小动物都夸她的房子)b、小姑娘为什么不高兴?(她不同意小动物们到她家玩)c、小姑娘为什么又高兴了?(她同意了小动物到她家玩)。
通过观察回答,幼儿已能感受到小姑娘一系列的情绪变化,在此基础上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表演,再一次形象地表现情感信息。在表演过程中幼儿充分体验到了自我意识的膨胀(拒绝小动物),自我意识的克服(失去朋友后的孤独),与人分享时的快乐(邀请小动物)这一心理变化的过程,同时也明白了分享是快乐的,但必须先得约束自己自私行为。
其次,通过讨论来迁移情感,逐步形成幼儿自身得认知。例如组织幼儿讨论:小姑娘拒绝小动物时,你的心里怎么想的?(小姑娘真小气,我有点不喜欢她)如果你是小姑娘,你会怎么做呢?(幼儿都表示邀请小动物们去家里做客;有的还表示分小动物吃饼干等等)看来孩子们已从小姑娘这一形象中知道了任何好吃、好玩的东西都不应该一个人独享,懂得了与人分享,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四、正确认识教师的引导作用
3、贴近生活
(1)分享。“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对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等行为给予肯定,让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和满足。”
(2)诚实。“教育幼儿要诚实守信。如:对幼儿诚实守信的行为要及时肯定。”
四、正确认识教师的引导作用
4、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5、在在生成和预设之间
课程即地下茎
“我要喝水”引发的教育学思考
某幼儿园举行半日公开活动, 小路老师上了一节“味道”的探索型主题活动课。活动课是这样进行的: 先由幼儿自己去尝尝
活动室四周摆放的食品、调料、水果的味道。气氛很活跃。其中
幼儿感受最深的是辣味, 有的因太辣而跺脚, 有人因不小公用沾
了辣椒粉的手揉了眼睛而“哭”起来之后, 幼儿纷纷集中在老
师周围, 交流起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活动进行到这里既热烈又顺利。可突然, 兵兵叫了一声: “我感到太辣了, 我要喝水! ”此时, 不少幼儿争相叫喊“我要喝水!”“我也要喝水!” , 场面顿时很混乱。路老师进退两难, 不知如何是好。最后, 小路老师以商
量的口吻希望孩子们能在活动结束后再去喝水。
有的老师认为,授课老师应马上随机应变,“主题生成”,引导幼儿探究“为什么辣会引起口干,让人想喝水?”;有的老师认为,应有最起码的课堂常规,应制止学生的要求,培养其自控力;而授课老师则很矛盾,觉得应该满足学生正常的生理要求,但又觉得教学活动中断似乎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