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PPT课件

【高中地理】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PPT课件
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
V形谷——流水侵蚀作用
河流沟谷、峡谷
流水冲刷 水流冲刷侵蚀 侵蚀作用 作用
流水侵蚀地貌:
沟谷(v型谷)、峡谷、瀑 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冲积扇
河 流 冲 积 平 原
流水沉积地貌:
冲积扇(洪积扇)、冲积平 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崇明 岛)。
2、风力作用
(1)风力作用最为明显的地区是 干旱、半干旱地区。
积极影响:平整土地、修筑梯田、
改造 地表 形态
挖河修渠、修建水库
消极影响:滥砍乱伐,毁林开荒
水土流失、加速河流湖泊水库的泥 沙淤积,诱发洪涝、滑坡等灾害
人类一定要认识自然,按自 然规律办事,方能趋利避害。
再现高考
2011年高考文综(山东卷)
图1为我国北方某地区地貌景示意图。读图回答 3~4题
4.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是 ( D) A. Ⅰ、Ⅱ B. Ⅲ、Ⅳ C. Ⅰ、 Ⅲ D. Ⅱ、Ⅳ
第二课 内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的变化
高考在线
2011年高考文综(山东卷)
图1为我国北方某地区地貌景示意图。读图回答 3~4题
4.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是 A. Ⅰ、Ⅱ B. Ⅲ、Ⅳ C. Ⅰ、 Ⅲ D. Ⅱ、Ⅳ
明确考点
1、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对地表的 影响 2、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3、内外力作用的表现的形式极其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
1.将下列地理事物与其形成原因连线 A、阿尔卑斯山 B、东非大裂谷 C、长江三角洲 ①断层 ②流水沉积作用 ③流水侵蚀作用
D、长江三峡
E、沙丘
④褶皱隆起
⑤风力沉积作用
(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 向斜 甲 乙 断层 丙 背斜 (2)图中甲、丙两处的地貌分别是什么,其形成 的原因呢? 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力不易侵蚀 甲 山岭 丙 谷地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侵蚀 (3)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 丙 处开采 最合适;其中 乙 处最不合适建设大型工程。 (4)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上与图中字母 乙 相 同。

高中地理《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

高中地理《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

02 课堂合作探究
03 课后课时精练
地理·必修I
①褶皱的形成一般受到水平方向什么力的作用?(挤压/ 张裂)
②岩层受力后,岩层在甲、乙两处的形态发生怎样的 变化?
③总结褶皱形成时的地表形态。
14
01 课前自主学习
02 课堂合作探究
03 课后课时精练
地理·必修I
(2)在地质年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常出现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如下图所示。试分析背斜成 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应怎样判断背斜、向斜岩层的年龄顺 序?
17
01 课前自主学习
02 课堂合作探究
03 课后课时精练
地理·必修I
(3)背斜形态是拱形的,承压大,安全性好,而向斜是 储水构造,修建隧道易积水或渗水,因此隧道一般选择在 背斜核心部位;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易破坏,因此 采石场选择在背斜顶部。
18
01 课前自主学习
02 课堂合作探究
03 课后课时精练
地理·必修I
M为消亡边界
(2)板块边界类型N为生长边界 L为未定板块边界
(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
①如图中a是 大陆 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 喜马拉雅 山脉、青藏高原。
②如图中b、c是 大陆 板块与海洋板块挤压碰撞地
带,形成了深邃的 海沟 、岛弧、海岸山脉。
③如图中d是
了 东非裂谷带
陆地03 课后课时精练地理·必修I2.背斜一定成为山岭,向斜一定成为谷地。这种说法 对吗?
提示:不对。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岩层一般是向上拱 起,向斜岩层一般是向下弯曲。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 岭,向斜常成为谷地。但在外力作用下,不少褶皱构造的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而成为谷地,而向斜的槽部 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这种地 貌称为地形倒置。

第一节课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讲解PPT课件

第一节课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讲解PPT课件
背斜 向斜
一段时间后,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在经受外力侵蚀的过程中,背斜顶部因受到张 力的影响,裂隙比较发育,侵蚀程度较大;而 向斜因受挤压力,岩层变的紧实,不易遭受侵 蚀
2、断层
地壳运动产生强大地压力或张力,超 过了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岩层发生 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 位移,形成断层。
断层的分类
地垒——
两条断层中间的岩体相对上升,两边岩体相对
下降常形成断块山、陡崖,如华山、庐山
地堑—— 两条断层中间的岩体相对下降、两侧岩体相对上升
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如汾河谷地、渭河平原
华山
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西安)
秦岭(华 396米
山)
2160米
地 垒
地 堑
判断哪些是褶皱、哪些是断层?
思考
1.断层附近能否建大型工程?为什么?
答:不能,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 断层附近建大型工程,易引发地震、滑坡、 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
2.断层面附近能找到出露的泉水和河流吗?
答:能,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因此断层面附 近能找到出露的泉水。由于断层构造带岩石破碎, 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因此易发育 成沟谷、河流。
分类 能量来源
内 来自地球内

部,主要是 地球内部的
作 热能


来自地球外

部,主要是

太阳辐射能

表现形式
对地表 相互关系 形态的
影响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使地球表 面高低起 伏
作用上相 反的;
同时进行, 内力作用 占主导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
削高填 低,使 地表趋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优质课件PPT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优质课件PPT

喜马拉雅山脉
青藏高原
板块之间的基本关系:
彼此分离:—生长边界
大陆板块之间的张裂 大洋板块之间的张裂
消亡边界 生长边界
【情况一】大陆板块之间的张裂
如果板块张裂的地方在大陆上, 由于陆壳较厚,会形成狭长的 裂谷,随着张烈的继续可能会 形成海洋。
开始张裂
形成大陆裂谷
温馨提示: 东非大裂谷不是六大板块间的 交界,是六大板块中的非洲板 块内部次板块间张裂形成。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
由于地壳活动,水平岩层发生弯曲或 位移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1】褶皱构造
沉积作用形成水平岩层
土壤 第四纪
侏罗纪

石炭纪

泥盆纪
【1】褶皱构造
翼部
核部
背斜
岩层在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产生一系列的波
状弯曲,称为褶皱,其中的一个弯曲称为褶曲,
褶曲是褶皱的基本单位。
向斜
翼部
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式 岩浆喷出地表即为火山喷发
【1】火山喷发的类型
火山喷发的类型
中心式喷发 裂隙式喷发 往往会形成火山地貌 熔岩物质溢出地表形成宽广的玄武岩高原 世界大多数火山都具备这种特征 如美国哥伦比亚高原 印度西部高原等
中心式喷发
裂隙式喷发
【2】火山的类型
活火山
火山的分类
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背斜
向斜
【1】褶皱构造
背斜
向斜
背斜
向斜
基本形态 岩层向上拱起 岩层向下弯曲
构造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盆 地或谷地
倒置地形
成谷
成山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第12课-内力作用与地貌(共34张)PPT课件

第12课-内力作用与地貌(共34张)PPT课件
15 15 of 22
方法便笺 根据海陆轮廓和经纬度推断板块边界类型的方法
16 16 of 22
方法便笺 根据海陆轮廓和经纬度推断板块边界类型的方法
17 17 of 22
(3)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 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读 图,完成下题。
7 7 of 22
火山与地貌
三、内力作用与地貌
如果岩浆沿着地壳的线 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 宽广的熔岩高原,如东 非高原 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 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往往会形成火山,如我 国长白山主峰
8 8 of 22
六组题讲透
(1)读图,完成下题。 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
成因。 答案: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或 板块构造边缘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内力作用强烈)。(4分)
解析:本题考查构造地貌成因判断。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
代由老到新,甲、乙两地的岩层从下往上均由老到新。甲处岩层向
下弯曲,为向斜构造,故A项错误。
27 27 of 22
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两地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属于 地堑(1分) 。 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 判断。渭河谷地是由于岩层 断裂、错动,下陷形成地堑 构造,然后经过泥沙沉积形 成的。
33 33 of 22
小积累
常考的内力作用形成的我国典型地貌
34 34 of 22
9 9 of 22
六组题讲透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PPT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PPT

___,两翼岩层较 ___,两翼岩层 明显的错位

____
较____
法 图示
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质构造
概念 分类
判断 意义
探究1:一根塑料管里装满了水和石油,如果我们把管弯 曲成向斜或背斜,会出现什么情况?








探究2:如果在乙处开凿隧道,会出现什么后果? 甲 乙
探究3:如果在A处修建水库?会出现什么后果?
A
4.地质构造的应用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作用 流水 侵蚀
沉积
地貌
①沟谷(常呈V型) ②黄土高原千沟万壑③峡谷
风力 侵蚀 沉积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峡谷(三峡)
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作用 流水 侵蚀
地貌
①沟谷(常呈V型) ②黄土高原千沟万壑③峡谷
如___、 ____、 ____
常形成 ____,

____、 ____
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质构造
概念 分类 判断
3.地质构造的判断
地质构造
从形态 上 判 从岩层 断 的新老 方 关系上
褶皱 背斜
向斜
断层
岩层一般向___拱 岩层一般向___

弯曲
岩层受力断裂
中心部分岩层较 中心部分岩层较 并沿断裂面有
变位: 断层
下沉(地堑) 谷地(汾河谷地) 平原(渭河平原)
2.地质构造的分类
地质构 造
褶皱
背斜
向斜
断层
上升(地 下沉 垒) (地堑)

内力作用与地貌PPT课件

内力作用与地貌PPT课件

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
6.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
解题探究 因的合理推测是( D )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由“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推断该岩浆岩应该是花
岗岩,在地球内部形成,为侵入岩,冷却较慢。
过程缓慢,不易察觉,是塑造地 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
3
水平方向
褶皱山脉
断裂带
.
水平运动:造 成岩层水平位 移和弯曲变形, 形成绵长的断 裂带和巨大的 褶皱山脉
4
喜马拉雅
5
垂直方向
垂直运动:造成岩层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 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地垒
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 如:华山、泰山、庐山
高温高压 变质作用
变质岩
地势起伏和海陆变迁
玄武岩 火山地貌 花岗岩
.
2
1.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内力作用的主要形式)
水平运动:造成岩层水平位移和 弯曲变形,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 巨大的褶皱山脉
垂直运动:造成岩层大规模的隆 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 和海陆变迁
两种方向同时存在,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 直运动为辅
解析答案
3.该新岛( B ) A.因地壳抬升而形成 B.物质主要源于地幔 C.主要由石灰岩组成 D.有丰富的淡水资源
解析 火山喷发的物质是岩浆,而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 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为岩浆岩;新岛地表径流少而淡水资源少。
.
12
解析答案
内力作用
岩浆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背__斜____、__向__斜____、 __断__层____ 。 图 中 , 陡 崖 出 现 在 ___丙_____ 处 。 甲 处 成 为 谷 地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_背__斜_顶__部__岩__层__受__张__力__作__用__,__岩__石__比_较__破__碎__,__受__到__外__力__的__侵__蚀__作_用__后__,__地__势__降__。 低,形成谷地 (2)甲、乙两处中,为良好的储水构造的是___乙_____处;适合建采石场的是 ___甲_____处,原因是__背__斜__顶__部__岩_石__受__张__力__作__用__,__岩__石__破__碎__,__便_于__开__采_____。 (3) 修 建 工 程 隧 道 应 选 址 于 ___甲_____ 处 ( 甲 或 乙 ) ; 水 库 选 址 时 , 应 避 开 __丙______处,原因是_丙__处__是__断__层__,__修__建__水__库_容__易__渗__水__,__并__容__易__诱__发__断__层__活_动__,
判上
层较新
翼岩层较老



图示
断层
岩层受力破裂 并沿断裂面有 明显的相对位 移
地质构造
背斜
未侵 蚀地 貌
常形成 山岭
背斜顶
构 侵蚀 部受张
造 后地 力,常
地 貌 被侵蚀

成谷地
图示
褶皱 向斜
断层
常形成谷地或盆 地
向斜槽部岩性坚 硬不易被侵蚀, 常形成山岭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 或陡崖,断层一侧上 升的岩块,常成为块 状山或高地,如华山、 庐山、泰山,另一侧 相对下降的岩块,常 形成谷地或低地,如 渭河谷地、汾河谷地, 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 谷,有时有泉、湖泊
(一)板块构造与地表形态
1、板块构造的基本内容
(1).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 而是被 断裂带 分割成 六大板块 。
(2). 板块处于相对的 运动 状态。
(3).板块的运动主要有两种基本关系:一是板块之间相 互挤压碰撞 ,二是相邻板块彼此 分离 。
(4).一般来讲,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 界处,是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带,通常形成 火山和地震。
2.板块运动形成的宏观地形
板块运动 挤压碰撞 彼此分离
边界类型
宏观地形
大陆板块互相挤 压碰撞形成高峻 消亡边界 的山脉和巨大的 高原
海洋板块与大陆 板块挤压碰撞, 常形成海沟、山 脉、岛弧
生长边界 陆地板块内部张 裂往往形成巨大 的裂谷
图示
实例
喜马拉雅 山脉、青 藏高原
美洲西岸 的山脉和 亚洲东部 的岛弧
“冰雪覆盖”的雪山
尼罗河沙丘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地质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构造与宏观地形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3.火山和地震
三 、外力作用于地表形态
一、地质作用作用特点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主要来自 ___地__球__内__部__
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 __太__阳__能___
2.如何区分背斜和向斜?
⑴看岩层的弯曲情况
背斜地区岩层分布是中
⑵根据地表岩石的形成早晚来判断: 间老两翼新,向斜地区
是中间新两翼老
3.断层对地面形态有哪些影响? 断层的形成过程
地质构造
褶皱
背斜
向斜
从形态上
岩层一般向上 拱起
岩层一般向 下弯曲
从岩层的 中心部分岩层 中心部分岩
新老关系 较老,两翼岩 层较新,两
引起的地层倾斜、弯曲,甚至是断裂 的情形。
2.主要类型:褶___皱__和_断___层__。 ①褶皱:图中 A、B 处水平岩层发生_弯__曲__,形成褶皱。其中 A 处岩层 中间_向__上__隆___起__,叫_背___斜__。B 处岩层中间向___下__凹___陷_,叫__向___斜__。
②断层:图中 C 处岩层发生__断__裂___,并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 _位__移___,称为断层构造。其中 E 处叫_地__垒___,常发育成_陡___峻__的___山__峰__; D 处叫_地__堑___,常发育成_盆__地___或__谷__地_。
表现形式
_地__壳__运__动_、岩浆活 动、__地__震__等
形成_高__山__和盆地
对地表影响 使地表变得 __高__低__不__平___
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 ( 风__化__和__侵__蚀__ )、搬运和 __堆__积___
削高填低,是地表趋于 __平__坦___
二者关系
同时进行,共同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泰 山
庐山
华 山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地质工作者在松嫩平原发现了大型油气田, 读图,回答 1~2 题。
1.根据地质构造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
( B)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地堑
2.图中储油构造中,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 B )
A.天然气、水、石油
B.天然气、石油、水
C.水、天然气、石油
东非大裂 谷
1、全球有哪六大板块?六大板块之间有几种边界类型?
2、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分别向哪个方向运动?他们这样运动造 成了什么结果?会使地球发生怎样的变化?
3、红海位于哪俩个板块之间?他们是如何分别向哪个方向运动? 红海的面积将如何变化?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地质构造的概念:由__地___壳__运___动__
D.石油、水、天然气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1.找矿 (1)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气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 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
储油构造示意图
2.找水 (1)“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 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 故可在向斜槽部打井。如图:
下图中,某山坡地质景观的岩类和地质构造
分别是
A.岩浆岩背斜
B.变质岩向斜
C.沉积岩背斜
D.花岗岩向斜
1.背斜和向斜一般会形成什么样的地形? 褶皱的形成
一般情况,背斜会形成山脉地形,向斜会形成谷地地形。但是背 斜地区因表面受到向外的张力作用,容易被外力侵蚀破坏,地表 降低,往往形成谷地地形;而向斜地区因为表层岩石受到挤压作 用,不容易被侵蚀,往往最后发育成山地。
(2)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3.工程建设 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建设大型 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造成建筑物塌陷。 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 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 开凿隧道宜选择在背斜部位,不仅结构结实坚固不容易 塌陷,而且无积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