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因素研究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课程考核论文

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前沿

论文题目: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影响因素姓名:顾烨

学号:1406140109

成绩:

目次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2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的内涵 (2)

2.1价值观的内涵 (2)

2.2职业价值观的内涵 (2)

3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特征 (2)

3.1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 (2)

3.2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征 (3)

4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影响因素 (5)

4.1大环境因素 (5)

4.1.1社会原因 (5)

4.1.2经济原因 (6)

4.1.3家庭原因 (6)

4.1.4学校原因 (8)

4.2 个人因素 (8)

4.2.1职业认知状况 (9)

4.2.2个人价值取向............................................................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个人综合素质 (10)

5提高“90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建议 (10)

5.1学校方面 (10)

5.2社会方面 (12)

5.3个人方面 (12)

参考文献 (13)

【摘要】基于当前就业形势,“90后”大学生想要在这种复杂的就业背景下成功脱影而出,就一定要树立正确、科学的职业价值观。本研究希望全面了解“90后”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总结职业价值观的特征,找出其影响因素,引领“90”后大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确立合理的择业期望值,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影响、建议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随着大学生的日益增多、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大学生出现择业难、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就业成为当代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而影响当代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现如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变必然会带来政治、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变革,这种变革反映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上,则表现为职业价值观的转变。当代大学生正处于职业价值观形成的探索时期,职业价值观的思维和选择方式尚未定型,社会转型带来的这种传统与现代、理想与世俗的价值观会对他们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有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才可能有效的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是承载国家命运、赋予社会新鲜血液的最直接群体,而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大学生今后的就业。就业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它也渐渐的成为了社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热点,同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

1.2 研究意义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职业价值观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人口比例的 5. 79%,总体上来看,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基本上是平衡的(发达国家为30%-50%;美国为60% ),却排在世界的倒数位置上。从这点上看,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得过剩,而是由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出了问题,影响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因素多种多样,社会环境、家庭背景、学校教育、个人综合素质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复杂多样,影响方式与程度也很

难断定,这也是就业难原因之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逐渐形成的,大学生20-30岁之间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探索和确立的关键时期。研究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可以在职业价值观探索确立期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从而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2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内涵

2.1 价值观内涵

价值观是指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现象对自身或社会的重要性时所持有的内部标准。换句话说,价值观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的全部生活实践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意义的自觉认识。价值观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或调节作用,使之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2.2 职业价值观内涵

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Vocational Value),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者是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人们在选择职业时,个人的择业标准和对具体职业的评价集中反映了他们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的核心是职业需要,并通过职业评价、职业选择、职业价值取向、职业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

3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特征

3.1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

(1)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中功利性显著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中经济报酬以及声望地位分别排在第4位和第3位,由此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注重对物质利益以及名誉的追求。在计划经济时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提倡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倡导奉献社会,较少看重物质回报,而是以自身对社会的贡献为根本,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利他主义。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到来严重冲击了传统思想,同时受到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物质利益更加被大学毕业生重视,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由“利他主义”转向“经济报酬”“声望地位”转变。受社会风气的影响,收入的多少或者地位

高低成为衡量大学生成功与否的标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越来越重视功利。(2)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重个人轻社会

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中,随着社会转型,大学生个性特征开始显现出来。根据受调查,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生活方式、成就感、声望地位,而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排名却远远落后。现如今随着独生子女增多,绝大多数大学生都缺乏集体观念,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在职业价值观测试中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中利他主义远远低于经济报酬和声望低外,位居第12位。这种价值观会使其忽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丰厚的报酬和稳定的工作环境是他们职业价值观中比较看重的。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职业价值观转向个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进步。但是,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中更加考虑个人需求而忽视社会需求,社会观念和集体观念淡薄。

(3)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过于理想

当代大学生不仅看重“经济报酬”“声望地位”而且强调“生活方式”“成就感”“安全稳定”,当代大学生向往舒适稳定的工作而又希望得到丰厚的经济报酬或者期望自己可以“一举成名”。大学生刚毕业进入社会不可能兼顾那么多方面,得到了名誉地位可能就不能得到安全稳定,得到了经济报酬可能就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然而大部分大学生缺乏对自身的客观评价以及对社会的客观认识,导致个人内心期望与今后的实际工作存在巨大差距,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脱离现实。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过于理想化也反映了大学生价值观功利化趋势日趋严重,大学生择业缺乏务实精神。

(4)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过于安于现状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中“安全稳定”排在第五位,“变异性”排在第十五位。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看重“安全稳定”而忽略“变异性”。这表明当代大学生想要过安全稳定的生活,当代大学生安于现状。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满足于现在的生活而缺乏拼搏向上改变现状的精神,大学生这种安于现状的状态无论是对大学生自身还是对我国的发展都是一种潜在不利条件。

3.2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征

(1)职业价值观整体呈现出务实进取的特点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实行的就业制度是国家“统包统配”,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发展模式基本是被规定好的,考上大学,意味着就能捧上职业的“铁饭碗”,个人无需选择,只需被动依赖国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模式的确立,广大学生的择业竞争意识被彻底唤醒和激发出来。有调查显示,"73%的学生将个人综合素质作为影响择业最大的因素”,大部分学生的职业准备期提前,在加强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忙于考证、过级、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努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在就业情况不理想时,超过一半的学生也能理性地选择“先就业、后择业”,这都反映出在现阶段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务实和积极进取的一面。

(2)自我意识强烈,重视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90后”大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主作用明显增强,发展前景、薪酬福利和能否发挥个人能力特长成为“90后”大学生择业时最看重的三项因素,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倾向于自我判断、自我决策、通过个人奋斗来实现人生的价值,他们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来谋求个人的发展和实现个人利益。(3)职业价值取向多元化和矛盾化并存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分布格局,这不仅表现在职业评价时,“90后”大学生既关注自我发展因素,又兼顾经济实惠因素,还考虑工作环境、社会地位、职业声望等多个因素。这种多元化的特征同样表现在就职地域、单位性质、求职途径等具体问题上。

由于“90后”大学生主观上的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以及社会客观存在的诸多限制因素,其多样化职业选择倾向常常突出表现为主观理想与实际社会需求相脱节,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困惑、矛盾和冲突。比如在择业意识上,既想主动竞争谋取理想职业,又缺乏信心和勇气,不愿承担风险;既不甘于小城市生活的简单安逸,又惧怕大城市扎根奋斗的艰辛;既向往“钱多事少离家近”,却又缺乏长期吃苦和基层锻炼的心理准备。总体上看,大学生面对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尚未形成,职业期望仍趋于“非风阶化”。

4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影响因素

4.1 大环境因素

4.1.1 社会原因

(1)社会的急剧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使社会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

我国在经济上只允许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公有制存在,因而在职业价值观上只奉行一种大一统的模式,其主要内容是强调集体主义的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竞争、协作深入到各个领域,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发展多样化导致“四个多样化”进一步凸显。青年是最敏感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的行为往往是其所处的时代的思想价值动态最及时的反映。大学生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受制于社会存在,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因而上述社会多样化的发展必然会多层面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而使他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具体体现在:一方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价值目标出现短期化倾向,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追求个人利益;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领域中道德失范如权利阶层的以权谋私,经营阶层的“假冒伪劣”,社会下层的偷盗抢劫,以及拜金土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等等,成为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念擅变的重要因素。

(2)产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客观上造成了一种生产者通过职业活动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把社会的义务要求与个人的价值选择统一起来的现实可能性,这是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就业方式多元化了,择业成为职业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只有从业而不注重择业的传统职业价值观己经不合时宜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生产者的行业流动性进一步加强,因而试图把就业看成是个人人生中一次性完成的任务,认为一旦就业就像进了“保险箱”的就业观念也必然被打破,从而促使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途径和手段变得多样化。更重要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要求旧的产业领域经过人员的流动一可以保持比较适度的人员数量,另一方面又要求进入新的产业领域的生产者必须完成自己的素质提高和再造,方可为新的职业所容纳,这无疑是一种完成个人与社会互动、实现二者的和谐的有利契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决定了职业结构的调整应该带来劳动力合理流动的现实性,推动个人价值实现与对社会的奉献在职业活动中和谐统一。这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带来深刻的影响,会促使他们的职业价值观念由注

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向“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转变。

4.1.2 经济原因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任何经济变革,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体制转轨,而是一个“经济一意识形态”互动的过程,它必然会伴随着新旧观念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重新定向。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奉行的是大一统的价值观,这种体制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所产生的影响是多重的。其一,在社会生活领域建立起整体利益至上的准则,忽视甚至否定了个体利益,单一计划体制导致了一元主导价值观;其二,计划的强制性强调人们行为的一致性和服从大局,同时由于计划无所不在,很大程度上养成了“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其三,这种体制产生于建国初期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的需要,一切以政治作为衡量标准,忽视甚至否定经济标准,政治标准的惟一至上性使人们形成了重社会与集体,忽视个体的价值准则;重政治与精神,忽视经济与物质的价值取向;重整体意识,忽视个体意志的价值观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利益格局变化了,经济杠杆的作用日益凸显,一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如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务实观念和正当利益观念等等;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法则为人们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的参照系,形成了新的价值考量标准。

4.1.3 家庭原因

(1)家长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

虽然我国社会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现代人外在生活方式与传统社会有差异,但深层的家庭观、家人关系等传统的价值观仍深刻影响着很多大学生。当前许多家长重视言教而忽视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有的甚至言行不一。他们教育子女树立远大理想,发奋图强,要坚持集体主义,强调社会责任感;而本人却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甚至是极端个人主义。在教育内容上更是注重智力提高,忽视软素质培养,在子女的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良好心理素质培养上漠不关心。大部分家长对孩子期望值都很高,但在教育培养中忽视孩子的优势和潜能,不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忽视孩子心理素质教育,致使培养出现偏差,其问题就在于培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子女能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过上优越的生活。更有一些家长采用急功近利的教育策

略,强调实现子女个人幸福生活,强化了子女的功利意识,养成子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对自我要求低,而对他人对社会要求高,社会责任感、义务感弱。在一些思想僵化保守的家庭中,存在着的“重机关轻个体、重稳定轻风险”的职业价值观念还在深刻影响着部分大学生。有的家长甚至将功利思想直接传授给子女,他们要求子女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可以不择手段却不考虑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和对社会的影响。总之,家长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不仅影响子女的成长与发展,也影响社会的和谐进步。有的大学生为了实现自己找个好单位的目标,择业中弄虚作假,在和用人单位签约时不讲诚信,同时与多个单位签约,给高校和全体大学生带来诚信危机,也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

(2)家庭结构变化

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现代社会家庭结构发生变化,许多大学生在家庭里受到过分宠爱,缺乏集体生活体验,也缺乏兄弟姐妹互帮互助的情感体验。特别是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虽然更加重视但本身又存在误区,难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这种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使大学生择业时面临着择业地域选择与照顾、赡养父母等义务之间的矛盾。大学生择业面临两难选择,尤其对来自农村和贫困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好的大学生,在这些方面表现的更为明显。因此,新型的家庭结构也是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一个主要因素。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脱节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联系,在共同目标指引下,相辅相成、和谐同步运作才会产生积极作用。当前部分家庭与学校、社会由于联系不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学校、家庭的正面教育与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之间存在反差,使学生在价值判断上产生迷惑;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家庭,影响了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家庭与学校、社会缺乏联系,与社会、学校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不能密切配合,造成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断层等等。

4.1.4 学校原因

(1)学校的一元价值观与社会多元价值观的矛盾。

学校教育是人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但它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和手段。除学校教育外,许多正式和非正式的机构,如大众媒介、家庭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

组织,也深刻地影响着年轻一代的职业价值观念。过去,我们的社会强调的是绝对的、唯一的道德规范与价值标准,以强制的手段排除或压抑社会中与主流价值相背的异质部分。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学校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大环境处在同质状态,两者支持,相互促进。而社会的价值多元化则从根本上破坏了学校职业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影响的这种不同寻常的和谐与统一,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学校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影响有时是融合的、互补的;有时则是冲突的、互斥的。而当学校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与大众媒体、家庭及校外各种社会组织机构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发生冲突时,往往会使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年轻学生陷入·种矛盾的、无所适从的境地。这时,如果没有正确而理智地引导,学生就很难形成一种清晰而稳定的价值观。

(2)传统学校德育内容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

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传统的以社会为本位的职业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的存在,必然形成社会各个不同的利益团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成为当今社会生活矛盾的焦点。功利主义、个人本位主义强烈地冲击着我们社会所弘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如果没有新的理论支撑点,传统的以社会为本位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便难以在大学生身上结果。过去学校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中所灌输的绝对社会本位思想,例如“对社会贡献大”、“条件艰苦但有社会意义”等,作为一种社会道德理想,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只可要求社会成员中的少数先进分子,用它来要求社会全体成员,显然缺乏充分的社会基础。其次,学校德育教育体系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教育活动不仅具有传递文化的功能,而且也具有发展文化的功能。学校德育不仅要传递、维护社会一定的职业价值观念,而且也要培育、倡导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职业价值观,以此促进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如前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倡导一系列具有现代意义的价值观念,如新型的效益观、金钱观、就业观以及其他与商品经济相适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创新意识等。在现代社会,只有具有高素质和强烈成就取向的人,才能为自己开拓更广阔的职业活动的空间、更新就业渠道。因此,确立素质成就型的职业价值观就成了现代人的一种重要的精神风貌。然而,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教育体系对此没有及时进行回应。

(3)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滞后。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重择业技巧和就业政策及就业信息的指导,而职业价值观的教育相对薄弱。

从近几年来看,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使得部分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利益关系,存在着“只讲实惠,盲目择业”的态势。还有部分学生在求职择业中不是因为缺乏择业技巧而碰壁,而是因为就业期望值过高,择业目标不切实际的原因找不到接收单位。所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应该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次,高校就业咨询体系的建设滞后使得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得不到有效的克服和解决。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特别是近年来就业人员急剧增加,就业岗位紧缩,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压力:有的担心不能公平竞争;有的则孤芳自赏,偏执白傲;有的则缺乏土见,在择业面前无所适从;而高校的就业咨询体系的建设滞后,目前还没有形成信息化,全程化的指导体系,不能对大学生在市场竞争中出现的各种职业价值观念问题进行及时指导,从而导致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念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脱节。

4.2 个人因素

4.2.1 职业认知状况

职业认知是个体对职业的性质和意义的探索和理解。它的作用在于能够判断和评估社会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职业认知状况指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对社会与择业有关事物的认识、了解以及择业过程中的推理与决策。大学生职业认知状况是产生职业价值观的前提条件,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以科学的认知方法和手段,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尤其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技能和价值观要清楚了解,能够正确自我认知。其次,大学生对职业地位、性质和规范的理解,并做出客观的职业评价。第三,大学生的职业认知对选择职业有重要影响,不同的职业认知水平就会产生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只有进行全面、客观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才会将自己的选择与社会需要联系起来,寻求主观愿望与客观可能之间的协调,才会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目前,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对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的准确把握,盲目追求热职业、高职位,结果加剧了热门职业竞争市场,造成供求不均衡状况。

4.2.2 个人价值取向

可以说,价值取向几乎是人生一切选择的基础。大学生职业目标的确定也与他们的个人价值取向是紧密联系的。价值取向合理的大学生往往选择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和时代要求的职业价值目标,从而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功利性价值取向则片面强调个人需要,以个人为本位,追求经济效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如在大学生的具体择业过程中,是继续升学深造还是直接投入职业社会,是选择高收入而有风险的工作还是投身基层为自主创业打基础,这些都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有直接的关系。很多大学生不切实际的盲目攀比,跟随潮流追逐所谓的热门职业,导致职业定位不当,甚至出现因达不到自己要求受情绪干扰而随意改变职业价值观的现象。

4.2.3 个人综合素质

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一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才能胜任,尤其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成为影响其职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也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竞争,个人综合素质高低对其职业定位和职业选择起着筛选和定位作用。目前,部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相对较弱,主要不是缺乏社会机会,而在于就业能力的欠缺。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欠缺导致择业的失败几率也比较高,进一步引起择业抗挫折能力的弱化。影响大学生顺利择业的还有心理素质,不少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但由于不懂苦干实干,缺少实践经验,容易失败。因此幻想成功捷径,并存在不良的择业心态如盲目求高心理、自卑心理、自负心理和依赖心理等。部分大学生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准确定位,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特长,从而错过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

5.提高“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建议

5.1 学校方面

1、完善自身的体制建设

学校应适时改革大学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方式,审定办学目标,提高办学效率,使学生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价值观。学校在完善自身的体制建设过程中,需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明确的学校发展指导思想和教育理

念。明确的学校理念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学校理念有经营性的价值理念,如诚信、理性、自主持续发展、危机意识、比较优势、开拓创新,等等;也有有管理性的价值理念,如责权利相结合、质量与效益、教师自主、人性化;也有体制性的价值理念,如契约意识、制度至上、效率优先、敬业进取、团队合作,等等。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民主和人性化的学校管理。民主和人性化的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坚持以人为本、求同存异的观点,充分尊重学校员工的独特个性,调动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围绕学校共同的奋斗目标,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做到这一点主要在于把握两个方面,一是要形成和谐的学校内部人际关系环境,二是要改进和提高学校领导的管理水平。

2、纠正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几个误区

当前,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有着许多积极的表现,如择业的自我发展意识增强,有积极进取的择业意识和趋于成熟理性的择业行为,部分大学生有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意识等。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消极因素的存在,以下几个误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如追求工作的自由性且工资、奖金较高,社会地位高、受到尊重的要求高,这些虽是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如一味追求,致使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就业现实存在的较大差距,而使他们不可避免地遭遇挫折和感到压力。要正确处理好价值观与金钱的关系,特别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应理性地降低对金钱、社会地位的期望值,把眼光放远一些,应尽可能地将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作为在毕业求职时的首选价值观。二是大学生太注重实现自我价值。根据马斯洛所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马斯洛认为,基本需要得以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出现。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在此阶段人类寻求潜能的充分发展,己经超越了人类的基本需要。大学生在择业意向中,太注重实现自我价值的倾向。强调自我需要和兴趣的满足,认为应通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主动参与竞争,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人性的本能也会驱使人们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在现实中应理性对待,根据自己的自身条件、实际能力,来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三是职业价值取向功利性较强。以前大学生对工作单位的选择往往看重单位的级别、社会地位、知名度、规模大小等,而当今有部分大

学生对这些考虑不多,看重的是是否有利于自我发展且待遇好、福利高,主要表现在经济利益和符合自己的特长为职业取向。

5.2 社会方面

1、要创设良好宽松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端正大学生的思想,形成和培养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社会要创设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压制社会不良的用人腐败现象,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和裙带关系在其中的作用,少些关系人才,发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都会有利于利他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这对大学生的今后就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要创设一种宽松的环境,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由奋斗、自我发挥、独自施展个人才华,对培养大学生的独立自主、形成良好成就动机的价值观有很好的感染作用,还要加强法制建设,以保障学生的权利,要成立专门的职业价值观社会服务机构和科研机构,做好服务和指导,正面引导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朝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方向发展。

2、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促进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健康发展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容易受自身因素、家庭状况和社会环境等影响。为了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应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媒体、广告的宣传作用,正面引导他们,加大宣传力度,使大学生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价值观。同时要号召社会各界支持、配合学校工作,落实国家政策,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就业率,维护社会和谐。

5.3 个人方面

1、准确定位自己,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

大学生要对自我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与定位,提高自我认知水平,通过科学的测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分析一定要全面、客观、深刻,绝不回避缺点和短处。自我剖析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特长、性格、优点和缺点,明白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对工作岗位、职业生活的追求是什么等。同时还要了解自己的专业。自己学的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如何都是需要准确把握的,结合个人和所学专业的特点,通过实习锻炼获取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经验,以便能尽快地适应职业。

2、培养核心竞争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承担着民族和国家崛起的重任,他们被看作是民族的脊梁和国家未来的希望,由于国家之间的竞争己经成为人才之间的竞争,更明确点说是人才核心竞争力强弱的竞争,随着国际竞争的口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作为人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因此,大学生只有具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参与竞争,担负起重托。

3、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就业形势口益严峻,就业压力逐步加大的情况下,很多学生不堪重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出现信心不足、心理素质偏差,不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低下等现象,有的甚至精神失常,选择自杀,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造成的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过于片面,他们对于工作的位置、环境等要求比较高,“宁在大城市没张床,也不愿在农村有间房”、“在大城市讨饭也比回农村强”等思想相当普遍,致使他们不愿回家创业,不愿到真正需要他们的地方去,“高不成低不就”是他们真实的写照,自然造成他们的心理压力加大,因此大学生要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就业应具备的技能和技巧,做好知识、能力各方面准备,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职业竞争能力,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自信心,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观念,消除挫折感、焦虑感。

参考文献

[1]李艳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影响因素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5 1-2

[2]张妮妮“90后”新生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05-206

[3]蒋阳飞当代大学的职业价值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15-24

[4]王荣山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生涯决策自我效能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29-31

[5]朱琦试论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及其影响.[J].教育与职业.2008(5)

[6]郑洁阎力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J].理论研究.2015(11)

[7]潘莉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25-30

[8]杨晶“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成因及对策分析.[J].思想政治与法律研究.2014(11):59-60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 2007年01月05日 14:01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 上海交通大学费毓芳余新丽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都会受到一定动机的支配,而择业的动机一般都是由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它对大学生的择业决策起着指导和决定性作用。 通过对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适应就业形势,满足社会需要,以促进毕业生及时、充分、顺利就业,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 一、对象与方法 为了解大学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帮助他们做好择业就业这一人生的重大抉择,上海交通大学就业中心于2004年12月至2005年9月对2005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自编的《上海交通大学2005届毕业生调查问卷》。希望通过调查,了解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探索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关系,引导大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确立合理的择业期望值,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结果与分析 此次调查在网上进行,3948名2005届就业的毕业生(升学的除外)填写问卷,有效率100%;被调查的毕业生,涉及全校21个院系,230个专业,其中男生2922人,占74%,女生1026人,占26%。 (一)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也称职业意向,是个人希望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职业价值观是个人职业价值观的直接反映,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某一职业的价值判断。为了了解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我们选择了21项指标,利用吴谅谅等人“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应用心理学,2001年第7卷第3期,18-23)中使用的项目,每一个职业价值观项目被分成“非常重要、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非常不重要”五个等级。每个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在选择职业时是如何考虑各个项目的重要性。使用统计软件SPSS11.0对调查问卷的原始数据进行因素分

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内容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将是未来建设祖国的主要力量,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而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理想脚踏实地 随着《蜗居》的热播,很多关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在《蜗居》中,海藻是一个悲剧,不是一个胜利者。剧中的海藻在物质上是得到了少许和短暂的满足,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女人的生育权被永久的剥夺了,真爱的小贝随之远去,还有母亲的白眼,社会的唾弃,道德的煎熬,心灵的折磨可能在陪伴她的一生。这正是海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才导致了这样的悲剧。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如今这个物欲纵流和现实残酷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层次的物质生活,而忽视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这个社会越来越浮躁。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正面领着人生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应该有正确的追求和崇高的理想,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热爱祖国,发奋图强,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概念 (一)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

浅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_孙盟盟

78 孙盟盟,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简介:1、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1.1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他们善于捕捉和接受新生事物,报纸、广播、电视,特别是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是务实的,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与选择,许多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进取的、向上的。当代大学生对“追求健康向上、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生价值观普遍持认可态度。他们富于同情心、责任感和正义感,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追求完美的人格质量。 1.2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区。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中个人主义的现象有所抬头,表现在:只顾自己利益,处处为自己着想、不愿关心和帮助他人,不参加集体活动,狭隘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现象严重。拜金主义的兴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个别大学生开始接受并认同金钱至上的观点,出现了拜金主义,崇拜金钱,以含金量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对优良传统的冷漠与价值偶像的错位。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原因分析 2.1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折射和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极易受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不同价值观相互冲突,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特别是当代大学生造成了思想混乱、价值迷茫,产生了大量道德失范现象。 2.2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冲击。全球化如 同一柄“双刃剑”,各国在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合作与交流的同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也迅速地在全球蔓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这些西方腐朽思想通过大众传媒和文化产品,在消遣和娱乐的幌子下进行大规模的传播和渗透,向人们宣传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同时一些西方社会思潮也趁虚而入,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产生了很大影响,并渗透到大学生日常行为和社会认知之中。 2.3学校价值观教育机制的不健全和网络传媒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新的工作体系尚在建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手段落后、教育力度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学校在学生价值观教育上目标过高、缺乏层次递进性,远离时代;同时各种传媒如网络、影视、书刊等热衷于宣传和介绍西方各种价值观念,甚至封建迷信的某些歪理邪说,加上对很多新生事物的迷惑不解,许多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价值观困惑,有的精神空虚,缺乏理想信念,终日沉迷于网聊、网游之中;有的价值导向异化,一味模仿明星和西方饮食、服饰、生活方式,成为所谓的“新新人类”。 2.4家庭教育的缺乏。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长期、深刻的影响。我们国家目前的家庭教育非常缺乏,尽管多数家长在主观上也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但出于对子女适应现实社会的担忧和对其眼前利益的维护,往往在具体问题处理上又采用实用主义的做法,在价值观教育上倾向于个人本位和“金钱”本位,这种倾向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2.5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当前大学生缺乏对国情民情的切身感受和具体了解,缺乏生活实际的磨练和对社会制度、社 会规范、社会思想意识的思考,这样很容易在价值观的选择上产生偏差。从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他们的思维、情感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他们在各方面的心理特点上充满矛盾,处于极不稳定的变化中,观念的多元和多变又使他们无所适从。 3、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3.1加强理论引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的理念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基本规范和准则,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和保障。我们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主导因素,并结合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更新教育模式,以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利用各种教育阵地,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教育,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 3.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决弘扬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树立先进典型,抓好示范教育,为大学生价值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各类网站要把握好正确的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活动;依法加强对高校周围的文化、娱乐、商业活动的管理,坚决打击侵害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的不法行为,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3.3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历来是高校精神文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非强制教育手段,主要通过创造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来实现课堂以外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内化了教育要求。 3.4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须使社会的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这样才能使大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创造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并从而体验到自己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首先,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教育影响转化为大学生内在价值观的基础。要加强实践的环节,开展各种活动让大学生承担一定的社会任务,使大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在社会动态的发展中寻找大学生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有机结合点。 其次,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道德规范的内涵,然后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在外化为行为和习惯,最终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他们在进行社会交往与协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践履社会、集体或教师提出的思想道德规范与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会产生评价和调节人际关系及他人行为的需要。 最后,大学生要身体力行,从实践体验中去认识、理解、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逐渐形成相应的价值观,从而实现由知到信,从信到行的两次飞跃。 3.5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首先,家庭教(下转第83页) 孙盟盟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白城137000) 浅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摘要]由于我国社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通 过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原因分析,揭示了其价值观变化的内在本质,并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社会转型;大学生;价值观;价值体系[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09)23-0078-01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研究(论文)

论文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第一章引言 1.1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青年价值观研究历来是青年心理学研究中一个重要领域,大学生作为特定的青年亚群体,正处于个体价值观逐步稳定和定型的决定性阶段。在中国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水平最高、政治基础最好的一群,是社会中最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的价值群体,影响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 当前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从国内环境来看,社会正在全方位地从保守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经济体制改革、社会利益多元和社会结构重组,导致社会价值体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出现价值观和价值标准的多元化;从国际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及西方发达国家所推行的政治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使西方价值观念在全球蔓延。受这些因素影响,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文化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理想信念、价值目标、价值手段、价值评价等方面出现空前的困惑与迷惘,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淡化、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因而研究进而改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也就成为当前高校加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 1.1.2研究意义 当前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人们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与转变影响深远,作为肩负教育重任的高等学校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校教育加强针对性研究,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形成与社会变革要求相适应的生活态度和社会价值观念,全面提高学生应对社会变革的适应能力。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我们培养一批又一批可靠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求我们以科学的现代价值观念武装今日中国的大学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把先辈们开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完整版)_1

报告编号:YT-FS-8857-1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 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第一个是关于入学动机和特性状态选择中人际关系调查显示的特区当代大学生的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的结果。 第二个是关于价值观排序当中“家庭安定”和“幸福”被排在10个价值观念中末尾两位,而“一种令人兴奋、有刺激的生活”以及“成熟的爱”被排在前两位的结果。 第三个是人际关系调查当中显示出来的特区当代大学生对于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 针对这三个方面的结果,我们将做进一步具体的分析: 【1】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

「1」社会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市场经济的效应对学生树立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此衍生出来的越来越看重个人的价值——这从第一部分中的关于入学动机前3位就可以看出来,不管好坏与否这种趋势在本次调查中表现得很明显。同时也显示出大学生开始倾心于“注重实用、追求成功”的价值观念,这显然与传统的“重义轻利、默默奉献”的价值观形成冲突。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强化,但又使他们对人生价值出现不稳定的评价标准。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空间空前扩大,加上我国对外开放,各种西方思潮随之而入,可以说,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他们热切关注市场经济的进程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独立地观察社会,透视人生,正是在这种崇尚个性、崇尚自主的自我意识催动下,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以重庆大学为例 三、发展空间 选择职业是人生一大课题。对大学毕业生而言,择业是其走向社会、独立生活的关键一环,被誉为“人生的一大选择”。职业价值观是因人而异的。但是多数人在选择职业时都会强烈关注职业的发展空间。例如培训机会、出国机会、晋升机会等等。 1、培训、出国提升能力:工作能够给予受培训和锻炼的机会,使自己的经验与 阅历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得以丰富和提高。 2、学以致用、实现自我:当前人们更强调职业能否为实现自己的价值提供机会。人们已不再将职业仅仅当作谋生手段,自我实现这种高层次的需要正逐渐凸现出来,成为支配人们从业行动的重要动因。2002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您奋斗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动机”调查,把“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回报家庭与社会”座位社会价值取向,把“适应社会,找好工作,生活得更好”、“证明自己的价值”、“出人头地”作为个人价值取向。得到的数据显示,19.8%的大学生选择社会价值,38.5%的大学生选择个人价值。这些研究成果表明,个人本位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形成,大学生择业具有明显的自我倾向。而在我们对重庆大学学生的调查中,45%的人希望能顺利实现人生价值,只有11%的人认为这不重要。 建议: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高校价值观教育应与时俱进,大胆承认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追求,但也要防止个人利益至上的狭隘的价值观,要做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目前,团中央和教育部大力推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一些富有责任感的大学生放弃了沿海优越的工作条件而志愿到西部服务,很好地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2、公平竞争、晋升机会: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公平竞争也成为大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 4、工作自由、兴趣特长:这又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工作中能有弹性,没有太多的约束,可以充分掌握自己的时间和行动,这是大多数人所希望的。在我们对本校学生的调查中,有25%的学生是非常希望工作自由的,还有70%的学生持无所谓态度。在选择职业时,兴趣也是当代大学生非常重视的话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作为选择职业重要的因素,能够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择我所爱、爱我所选,可以从工作中得到乐趣,得到成就感。在很多时候,人们会拒绝做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工作。在被调查学生中,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是非常重视兴趣问题的。 建议: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与个人兴趣特长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原因分析 摘要:我国社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原因分析,揭示了其价值观变化的内在本质,并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社会转型;大学生;价值观;价值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进程加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价值体系正经历着一个与日俱新而又痛苦嬗变的过程。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步走向成熟时期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也在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思考研究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问题,引领其形成积极科学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 1、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当代大学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善于捕捉和接受新生事物,报纸、广播、电视,特别是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大多数同学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以及对重大事件的处理,能够表示理解赞同和支持。政治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贯穿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2、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是务实的。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与选择,许多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而把努力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锻炼各种驾驭生活的能力、了解社会、树立自强自立放在第一位。多学些本领,多掌握几种技能,适应竞争,适应社会,已得到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 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进取的、向上的。当代大学生对“追求健康向上、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生价值观普遍持认可态度。他们富于同情心、责任感和正义感,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追求完美的人格质量。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区 1、人生理想的失重与个人主义的抬头。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中个人主义的现象有所抬头,表现在:只顾自己利益,处处为自己着想、不愿关心和帮助他人,不参加集体活动,狭隘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现象严重。 2、拜金主义的兴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个别大学生开始接受并认同金钱至上的观点,出现了拜金主义,崇拜金钱,以含金量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 3、对优良传统的冷漠与价值偶像的错位。近年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个别大学生的高消费、高享受的追求已经格格不入了。在个别大学生心里逐渐产生了价值偶像的错位。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 (一)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折射和影响

当代大学生的婚恋价值观研究

的 大学生婚恋观是指大学生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的基本看法,它是大学生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1]。婚恋观不但直接影响个体对配偶的选择,还会影响个体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 2010年3月,课题组选择了北京地区三所高 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大学生价值观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19份。根据2008年北京在校大学生的性别、年级的构成比例对数据进行加权修正。加权之后的调查样本在性别结构、年级构成上与北京地区大学生的总体特征一致,这表明调查样本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婚恋价值观是《大学生价值观调查问卷》的维度之一,下文所用数据均来自本次问卷调查。 一、恋爱动机:恋爱不一定要结婚 恋爱动机指恋爱行为产生的原因,即一个人为什么要恋爱,它反映了人们婚恋价值取向。恋爱和婚姻是密不可分的,爱情必然要以婚姻为目的,而婚姻要幸福、持久,爱情必须始终贯彻其中[2]。因此,婚姻往往成为恋爱的重要动机之一。我们的问卷询问了大学生对“恋爱是恋爱,婚姻是婚姻,恋爱未 必要结婚”这一观点的态度。从调查结果来看,“完全赞同”、“赞同”这一观点的比例占39.3%,高于持“反对”和“完全反对”观点的比例(33.9%)。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恋爱”相对独立于“婚姻”之外,恋爱本身并没有承载过多的“婚姻”动机(见表1)。 从卡方检验的结果来看,“恋爱不一定结婚”在性别、年级和政治面貌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女大学生(43.0% )比男大学生(34.4%)更赞同“恋爱不一定结婚”的观点。低年级的同学不太关注恋爱和婚姻之间的关系,一二年级大学生中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对“恋爱不一定结婚”表示“赞同”或“完全赞同”,远高于三四年级的比例,说明低年级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更加单纯。从政治面貌来看,党员(33.2%)、团员(40.5%)、无党派(46.6%)大学生对“恋爱不一定结婚”观点的支持依次上升,可以理 □《青少年价值观测评指标体系模型研究》课题组 摘 要:当前大学生的婚恋价值取向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符合社会主义 倡导的婚恋价值观的主流导向,但整体上看大学生们的婚恋观是一个传统和现代的矛盾体:恋爱动机与行为错位,择偶标准上自我中心与追求纯洁情感同步,择偶方式上传统与现代交织,婚恋责任感、忠诚感与性宽容度相冲突。其中,随着年级的增加,大学生们的“爱情理想”日渐变弱、现实性增强,婚恋观中在“性宽容”程度上体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并且婚恋观一定程度上受党员、团员等政治组织成员身份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婚恋价值观;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 婚恋价值观研究 性别 年级政治面貌卡方值χ218.0170156.196625.6447自由度df 4128显著水平 0.001 0.000 0.001 表1:性别、年级和政治面貌在“恋爱不一定为了结婚”观点上的卡方检验结果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社会调查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社会调查 调查目的 调查当代大学生关于择业就业的目标、因素、需求等观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探讨现代大学生就业趋势、误区,树立我们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通过对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适应就业形势,满足社会需要,以促进毕业生及时、充分、顺利就业。 调查对象与形式 通过网络问卷进行调查,大学生网友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过程及结果统计 职业价值观也称职业意向,是个人希望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职业价值观是个人职业价值观的直接反映,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某一职业的价值判断。为了了解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我们选择了21项指标,利用吴谅谅等人“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应用心理学,2001年第7卷第3期,18-23)中使用的项目,每一个职业价值观项目被分成“非常重要、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非常不重要”五个等级。每个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在选择职业时是如何考虑各个

项目的重要性。使用统计软件SPSS11.0对调查问卷的原始数据进行因素分析: 1. “您奋斗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动机是什么?”统计 2.职业价值观的因素分析

3.职业价值观各项目的分值排列 调查结果分析 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以下特点:

1.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这说明毕业生在择业时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而是更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与特长的施展,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调查结果(选择自我实现需要的1903人,占48.2%)反映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毕业生的一个主导需要,但此处的自我实现正如罗尼在分析中国和日本职业价值观时所指出的那样:这种自我实现是一种集体化的自我实现,因它是以得到集体和社会的承认为基础的。美国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认为:在社会完全平等竞争的情况下,自身价值的实现过程也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与调查结果一致:大学生在强调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强调了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更注重是否有利于自我的发展,而把对职业的社会声望因素和经济收入的考虑放在次要一点的位置。 2.择业地点上优先考虑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毕业生的主导需要。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才能、自我发展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大学生在择业取向上也倾向于选择那些更有利于自我发展的大城市。 生存需要是毕业生的第二主导需要(选择生存需要的1204人,占30.5%)。生存需要是基础,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目标,而且是一个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而且它们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大学生的行为中发挥作用的。毕业生在择业取向上优先选择那些经济收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分析内容摘要:本文依据2007年6月淮阴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描述了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倾向与影响因素,提出了大学生应树立的正确职业价值观,并对高校的价值观教育提出几点建议,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报告。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这所带来的就业压力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都会受到一定动机的支配,而择业的动机一般都是由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他们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学生的择业行为带有一定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对学生的择业决策起着指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职业价值观也影响到学生在某个具体工作中的态度,影响着他们以什么样的姿态投入到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日趋激烈的就业压力中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我国高校价值观教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改变不再是某个高校的个案问题,而已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调查报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报告》。价值观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人生方向,通过对大学生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适应就业形势,满足社会需要,以促进毕业生及时、充分、顺利就业,对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本文将要集中研究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描述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状况,即大学生具有什么就业倾向?哪些因素会影响其择业方向?第二,阐明大学生应树立的正确职业价值观,并对高校的价值观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二、方法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是以淮阴师范学院全体在校大学生为调查总体,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具体做法是:先在淮阴师范学院的所有系科中随机抽取5 个系,在所抽中的每个系中,随机抽取2个班级,最后在每个抽中的班级里,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0名学生,总共抽取了100人。这100人就构成本次调查的样本。2、资料收集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由三部分共20个问题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主要询问了被调查者的性别、专业属性、专业兴趣、家乡、理想月收入、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第二部分为择业态度,主要调查了职业的社会地位、劳动强度、工资待遇、地理位置等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第三部分为择业方向与理想,主要调查了择业者理想中的单位性质,以及大学生对自主创业和未来就业形势的看法。所有问卷均由笔者本人发放与回收,实际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实际调查样本的构成情况见表1。表1 调查样本的构成情况。单位:人(%) 3、资料整理与分析全部问卷的数据经检查核实后编码,并录入电脑,利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的类型主要是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关于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报告.doc

关于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价值观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信念和标准。判断一个社会怎样,不仅要根据它的经济的发展,更主要的是要看它造就出什么样的人。因此,研究当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及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对于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需要与客观事物所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关系之间产生的观念,也就是当代大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评价、取舍的思想观点。在新的社会转型时期,研究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学生自我总结相结合的方法;以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社会态度,个人态度和行为方式三个方面。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善于捕捉和接受新生事物,报纸、广播、电视特别是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他们关注国际形式走向,关心国内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同时也关心下岗困难职工、贫困失学儿童等。大多数对人生价值观的标准基本相同,对社会还是很有责任心的。还有一部分学生希望为偏远贫困地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是务实的,在这次调查中,许多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而把努力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锻炼各种驾驭生活的能力,了解社会放在第一位。课余时间很多学生通过书籍或网络开拓知识面,涉猎广泛。他们渴望求知,多学些本领,多掌握几种技能,适应竞争,适应社会,已为大学生普遍认同。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是进取的、向上的。他们崇尚人间自有真情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他们富于同情心、责任感和正义感。对现实社会充满信心,并拥有自己的美好的理想。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区 人生理想的不明确和个人主义现象。在世界不断变化和多样化的冲击下,不少大学生个人主义现象有所抬头,表现在:只顾自己利益,处处为自己着想,并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愿意关心和帮助他人,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狭隘的个人主义现象严重。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doc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对西安石油大学在校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和反思 作者:校团委覃彪田虹霞种宇宏日期:2006-11-22 16:04:32阅读 数:3528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在规模和水平上均有较快发展。在新形势下,切实做好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对于促进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校团委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队伍之一,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和帮助其成长成才,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重要工作职责。因此,全面了解和掌握我们工作的服务对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成长需求、行为特征以及形成原因,是我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的前提。为此,校团委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于2004年10月成立了大学生思想调研中心,旨在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掌握学生所思所想,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调研涉及人生观价值观、政治意识、学习状态、情感心理、文明行为、就业选择等方面。价值观调查于2004年10月在我校大学生中展开。调查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方式,共发出问卷4000份,以当场填写、回收问卷方式进行,共回收3756份答卷,调查对象涉及14个院系4个年级的部分学生。 一、我校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在对道德价值观的调查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宽厚仁义、诚实守信等为多数同学所认同。对于现代社会的道德体系,45%的学生认为公民的道德意识有待增强,35%的学生认为急需增强,说明当代大学生

有较强的道德意识,他们已经认识到,道德规范在这个社会的重要性。在集体价值观方面,大学生对自己所属的群体表现出较强的集体意识。他们关系集体和自己所属集体的荣誉,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更关心个人得失。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本质和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体现了时代精神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和社会创造财富。但受变革时期市场经济的影响,也存在某些消极的、不健康的因素。比如追求物质享受、过分强调外在环境因素等。在人际价值观方面,当代大学生希望建立开放的、互利的、积极主动的人际交往方式,认识到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自身以及对社会和国家的价值。但比较崇尚自我,强调在自我基础上和他人建立合作关系。对于职业价值观,大学生多是从自身的成才、发展需要发展出发,而对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考虑较少。对于婚恋价值观,多数学生能意识到学习是他们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爱情,没有摆好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不能很好地处理爱情与学习的关系。 二、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一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总体取向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具有一定的集体观念和责任意识,他们接受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进步向上的价值观念,比如效益观念、竞争观念、正当个人利益观念、自强自立观念、社会公正观念等。在自身的发展上,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能够刻苦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希望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是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表现出两重性。一方面他们强调个性,另一方面却容易赶时髦、随大流;一方面有爱国热情,另一方面却优先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和发展;一方面反对拜金主义,另一方面却对某些消极腐败现象感到无所适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调查题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专题调查报告 调查类型:研究性调查 调查目的:研究本校的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境界,通过对比,发现不足,共同提高 调查对象及样本分布: 本次调查对象涵盖大一、大二学生,共六十,男女比例为1:1.。 地点:宿舍随机选择一栋宿舍楼,晚上7点30到9点30.,敲门进入宿舍,一舍两份,填完后马上收回。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2010/6/13 小组成员分工明细: 统筹: 问卷设计: 数据分析: 第一角度: 第二、三角度: 统稿校核及打印: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在我们的身边,已经有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做小生意,他们和我们心中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我们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想利用这次机会做一次大学生消费倾向,消费水平,消费能力并附带价值取向的调查,以便做好自己定位,为以后扬帆上海做准备。经过小组讨论以后,内容太复杂不专一,未能通过可行性论证。于是一次以价值取向为主体的社会调查开始本着求实求益求教的态度,以求促进社会进步,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民幸福,尊重客观事实,虚心向群众学习与求教为纲领性原则,我们作出如下报告: 第一角度:职业价值观调查 作为社会人,首先要保证的就是生存,劳动才能生存。一个人所从事的劳动种类就可以狭隘的定义为他的职业,因此职业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次调查的第一部分就是职业价值观的调查。 下面结合我们的问题作出如下分析: 1. 你专业课外最想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A计算机B网络技术C实用技术 2. 你的择业目标是 A关注社会B关注个人发展 大学生择业的自我意识突出,毕业生求职行为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其价值观念趋向的变化。面对日益竞争和完善的就业市场,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努力在现有条件下谋求个人发展,择业时第一看发展前景,第二看施展才干的机会,第三看薪酬福利。研究结果表明,有利于自我发展是当代大学生择业考虑的主要因素、符合自己的兴趣、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等自我发展因素成为大学生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 3. 您奋斗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动机是什么?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报告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报告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 第一个是关于入学动机和特性状态选择中人际关系调查显示的特区当代大学生的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的结果。 第二个是关于价值观排序当中“家庭安定”和“幸福”被排在10个价值观念中末尾两位,而“一种令人兴奋、有刺激的生活”以及“成熟的爱”被排在前两位的结果。 第三个是人际关系调查当中显示出来的特区当代大学生对于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 针对这三个方面的结果,我们将做进一步具体的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市场经济的效应对学生树立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此衍生出来的越来越看重个人的价值——这从第一部分中的关于入学动机前3位就可以看出来,不管好坏与否这种趋势在本次调查中表现得很明显。同时也显示出大学生开始倾心于“注重实用、追求成功”的价值观念,这显然与传统的“重义轻利、默默奉献”的价值观形成冲突。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强化,但又使他们对人生价值出现不稳定的评价标准。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空间空前扩大,加上我国对外开放,各种西方思潮随之而

入,可以说,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他们热切关注市场经济的进程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独立地观察社会,透视人生,正是在这种崇尚个性、崇尚自主的自我意识催动下,大学生日益表现出思想主体化的特征,渴望成为人生道路上的强者,成为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弄潮儿,急切地想抓住时代提供的这次机遇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便有了“注重实用、追求成功”的生长沃土。但是,在全社会都改变了过去从上到下一律只讲集体发展,讳言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念的同时,又产生了大学生对人生价值评价的多重标准:有的以对社会的奉献多少和创造力大小为标准,有的以“含金量”的多少为标准,有的以社会地位的高低和权力大小为标准,有的则以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为标准……。在这种背景下,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向是不少学生伴随着过去人生价值体系的否定性思考,出现了在人生价值目标上的迷失或偏离。西方哲学思潮的输入与传播,对此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自我至上价值观与大学生膨胀了的自我意识,在一种反传统、反主导文化的轨迹上汇合在一起,使他们对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根本道德原则的社会本位价值观日趋淡漠,一些学生的自我观念已开始滑向自我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他们对“螺丝钉”、“老黄牛”“铺路石”所象征的集体主义精神存有逆反心理,从“我”出发来评判事物,确定言行。所以“为了振兴中华”和“为了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选项也自然

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我国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思维活跃、行动敏捷、最少传统观念的约束,极富有创新精神和变革意识;对社会发展有着敏锐的感受力,能适 时地调整更新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习惯。从总体来看,他们乐观上进,求知求新,注重自我,注重功利,主流积极健康,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从个体来看,多数大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念,其价值观变化具有比较鲜明的特征。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征 (一) 时代性与兼容性的交互并蓄 1 、重竞争与效率的时代特征 作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为先进合理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已被证明是最有效率和最富有竞争性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培育具有独立、自主、平等意识的主体,它促进了自我的觉醒,培养了积极进取的态度,激发了每个参与者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开拓精神,也提高了公平和效率意识。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改变了整个社会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大学生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他们思想领先,观念更新快,对市场经济的认同度高,市场经济意识强。大学生们深深懂得,市场经济不是靠关系而是靠自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市场 经济更不是吃大锅饭,而是凭自己的实力去竞争。因此,他们重实际,讲实干,求效益,他们最不愿墨守成规,也不愿听人摆布,更不愿讲空洞的大道理。奋发成才始终是大学生心最强烈的渴望和孜孜以求的目标。在他们身上,反映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体现了年轻一代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2 、进取务实、协调并重的价值选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家政策对个人正当利益的肯定,使大学生开始追求进取务实、协调并重的价值选择,表现出明显的兼容性。一方面,大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合理确定自己的人生坐标,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并为社会作贡献。他们的选择不再排除个人利益、个人理想和个人事业的追求,重自我成才、重现实实效的价值取向被普遍认同,空洞的口号和说教已不被他们所接受。因而,学生中出现了考研热、考证热,实用类知识与技能成为学习的热门。另一方面,大学生在个人与集体、自我与社会、奉献与索取等问题上正努力寻找“社会与个人利益并重”、“事业与利益兼得”的结合点,不偏重哪一边,而是力求协调并重。在观察处理问题上,他们往往更多地采用生

浅谈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浅谈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科学建构教育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对于职业评价、职业选择、职业价值取向的总体看法,反映了他们对待职业的基本信念和态度,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未来。因此,引导大学生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职业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职业价值观概念诠释 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从一般意义上讲,价值是指客体的作用同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即客体对主体存在的意义。价值观就是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人们的行为对个人、社会的意义。 职业价值观反映了人们的需要与社会职业属性之间的关系。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对于职业评价、职业选择、职业价值取向等的总体看法,反映了大学生的需要与社会属性间的关系。它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不仅是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极其活跃、极不稳定的部分,由于直接受到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生活转型和就业体

制改革的巨大冲击而呈现特有的变动性。 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特点 (一)从消极依赖型向积极进取型转换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当代青年大学生职业心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调查中,90%以上的学生都认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一就业形式,在“实现就业的关键因素”的调查中86.1%的学生相信自身的综合实力是实现就业的关键因素,只有7.8%学生认为社会关系也很重要。在“择业方式”的调查中,78.3%的大学生选择通过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现场招聘这种求职方式,10.3%选择通过各类媒体广告介绍包括网上求职的方式,只有5%的选择通过各种社会关系介绍的方式。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求职主动性、自主择业意识明显增强。 (二)“先就业,后择业”的择业观逐步形成 计划经济时代,人们进入到某个职业就基本终生不变,人们视调动工作比登天还难。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存环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根据职业的工作性质、地理环境、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劳动强度等综合价值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发展要求等进行多次双向选择,直到找到自己最合适、最喜欢的职业为止,就业过程正从过去的“一步到位”到“逐步到位”,这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一种现实的择业方式。调查中有52.4%表示自己将“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他们对“短期过渡性择业”,“寻求性失业”、“工作后再回炉”的观点普遍认可。这是在现阶段就业形势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