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程
2024年北师大版春季五年级下册语文《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
![2024年北师大版春季五年级下册语文《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dbf7f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6.png)
1.定期评价:在课程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包括作业、课堂表现、实践应用等方面。
2.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人物描写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不足。
3.教学反馈:根据评价结果和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十八、课程拓展
五、教学反思
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提出建议和意见。
六、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
(1)根据课堂上小组合作的内容,完善人物描写,形成完整的文章。
(2)预习下一课内容,找出并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描写,准备在课堂上分享。
2.课外实践作业:
(1)观察生活中的人物,尝试用所学的人物描写方法,记录下他们的特点。
2.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描写方法的掌握。
3.学生反馈: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和收获,以及存在的困惑和问题。
九、教学延伸
1.阅读拓展: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包含人物描写的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以加深对人物描写的理解和欣赏。
2.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人物描写应用于日记、作文等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请大家注意课题——《人物描写一组》。这个“一组”意味着什么呢?对,就是一组人物。那么,这些人物都有谁呢?他们又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一一揭晓。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生字,理解生词,积累好词好句。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感受人物的个性特点。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牛和鹅》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牛和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cf545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f.png)
阅读能力
通过学生的朗读和阅读理解,评 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课文的理 解程度。
写作能力
布置与课文相关的写作练习,观 察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教师自我反思
01
02
03
04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回顾教学过程,思考教学目标 是否有效达成,是否需要对教
学目标进行调整。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
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 合学生,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
03
总结词:写作练习
04
详细描述: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描写手法,选择一种 动物进行描写,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作业布置
01 02 03 04
总结词:巩固知识
详细描述: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 理解和分析能力。
总结词:拓展阅读
详细描述: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视野,增加阅读量 。
学生参与度
在活动中,我注意到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展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但仍有部分 学生较为害羞,需要我进一步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根据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要求,对《牛和 鹅》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讲解,重点强调了课文中的语言描写、情感表达和主 题思想。
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 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 感,培养学生对动物、对 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拓展应用
将课文中学到的知识、情 感和价值观应用到实际生 活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 质。
Part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 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力。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西门豹治邺》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西门豹治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ecbf1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6.png)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西门豹治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掌握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感知西门豹的勇敢和智慧,培养勇敢面对困难、善于解决问题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西门豹治邺的方法和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培养学生勇于担当、善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西门豹的形象。
掌握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分析西门豹治邺的方法和效果。
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西门豹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西门豹的形象。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西门豹的了解。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分小组讨论,概括课文大意。
教师选取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分析西门豹治邺的方法和效果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西门豹治邺的方法。
5.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注意读音和书写。
学生结合课文,运用生字词造句。
6.感知文章中心思想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
7.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8.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
2.提高课堂互动性,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延伸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西门豹的历史背景,了解古代官场风气。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其他历史人物,进行对比分析。
3.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古代文物,感受历史文化。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西门豹的形象: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西门豹在故事中表现出了哪些品质?请从文中找出具体的例子。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西门豹不畏强权,敢于挑战迷信,他的智慧体现在哪里?”2.掌握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教师举例:“比如‘迷信’这个词,我们可以用在句子中,‘以前人们迷信巫术,但现在科学告诉我们……’大家试试看。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牛和鹅》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牛和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32bea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6.png)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牛和鹅》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五单元《牛和鹅》。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牛和鹅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一些重要的句式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对牛和鹅的不同态度,体会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 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学会运用一些重要的句式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及其原因,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
2.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学会运用重要的句式和表达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牛和鹅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对这两种动物的了解和看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
3. 课堂讲解:a. 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b. 分析课文中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例句,分析句式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重要语法点。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语法点的掌握。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学生对牛和鹅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牛和鹅》2. 主要内容:课文生字、新词;作者观点和情感;观察事物的方法。
3. 重点句式和表达方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选取课文中的一个例句,分析句式和表达方式,并仿写一个类似的句子。
2. 答案:a. 作者认为牛勤劳、善良,鹅高傲、凶猛。
原因是作者通过观察和亲身经历,体会到了牛的勤劳和善良,以及鹅的高傲和凶猛。
b. 示例:牛低着头,默默地耕耘着土地,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24年北师大版春季五年级下册语文《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2024年北师大版春季五年级下册语文《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21e61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2.png)
3.向家长介绍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
```
《威尼斯的小艇》
作者:马克·吐温
1.威尼斯水城特色
-水上城市,贡多拉小艇
2.小艇的特点
-造型奇特,行动轻快
-水上交通工具,灵活便捷
3.作者情感
-对小艇的喜爱
-对威尼斯的向往
4.生字词
-贡多拉、轻盈、穿梭、悠然
十一、教学注意事项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避免单一的灌输式教学。
3.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4.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十二、教学反馈与调整
a.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的大意。
b.教师提问:课文主要描绘了什么?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特点?
2.学习生字词
a.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
b.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3.精讲课文
a.教师以问题引导,分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b.学生跟随教师讲解,做好笔记。
c.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丰富学生对威尼斯小艇的认识。
-如果学生觉得生字词学习困难,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如词语卡片、在线学习工具等。
-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师可以增加一些背景知识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十三、家校合作
1.教师应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2.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在家中与学生一起观看关于威尼斯的视频,讨论课文内容等。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活见鬼》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活见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0e5c4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b.png)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活见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讲述了一则关于“活见鬼”的民间故事。
主要章节内容包括:故事导入、故事讲解、人物分析、情节讨论、寓意阐述。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2. 学习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通过故事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迷信思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故事寓意的理解和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把握和价值观的引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组与“鬼”有关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
2. 故事讲解: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故事内容,讲解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4. 情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5. 寓意阐述: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理,抵制迷信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随堂练习:根据故事内容设计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活见鬼》2. 人物关系图:展示故事中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3. 故事寓意:抵制迷信,树立正确价值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故事内容,谈谈你对“活见鬼”这个成语的理解。
答案示例:成语“活见鬼”原本指遇到鬼魂,现多用来形容遇到奇怪或不可思议的事情。
通过学习这个故事,我明白了遇到诡异的事情不要慌张,要勇敢面对,理智分析,抵制迷信。
2. 作业题目: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角色,为他写一篇人物小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搜集其他民间故事,了解民间文化,增强文化底蕴。
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825e2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6.png)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
重点提示:生肖(xiào) 数(shǔ)不胜数
2.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龙凤呈祥:指吉庆之事。
龙腾虎跃:像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威武雄壮,非常活跃
二次修改
二 以读代讲,学习新课
1.复习提问:诗歌一共讲了几个大人,都分别说了什么?
2.学习第2节。
(1)指名读,思考:为什么说龙是神?联系你搜集的材料,你知道龙都有哪些威力?
学生甲:课文中是这样说的:“缩小如蚕蚁,伸展能遮天;有时显露于云端,有时隐形入深渊;龙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翻搅起四海云水,威力无边。”
二次修改
授课教案
教师第2页
教学实施过程
1.请六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题目中说“大人们这样说”,诗歌中都提到了哪些大人?他们都说了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
诗歌中共提到了五位大人:奶奶、爷爷、爸爸、妈妈和老师。
奶奶告诉我,龙是水里生出的神。
爷爷告诉我,龙的故乡在中国。
爸爸给我讲述了龙和长城的关系。
第二课时:
1.了解有关龙的知识和人们赋予龙的新的含义。
2.能够仿写诗歌。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重点
1.了解现在人们赋予龙的新的含义。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在真正理解诗歌的含义后,能够仿写诗歌。
教法学法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准备
提前预习 课件
教
学
实
施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回忆《龙的传人》一课中学到的内容。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忆读书》优秀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忆读书》优秀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91adb7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e.png)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课文的主旨和意义。
2.强调读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总结学生在讨论中的优秀表现,表扬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一道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自己阅读经历的短文,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感悟。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阅读能力。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与过程的重要性,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时,我注重了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环节,力求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与过程,确保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忆读书》,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情节。
2.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理解其表达效果。
3.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表达的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读书的重要性。
4.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角色朗读、讨论交流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堂初始,我会通过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2.向学生展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如作者的童年照片、书籍封面等,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3.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吗?读书对我们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你们小组合作:我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种小组合作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牛和鹅》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牛和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bcc17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15.png)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牛和鹅》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牛和鹅》。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等。
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第二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牛和鹅的特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积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拟人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关爱动物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牛和鹅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这两种动物的兴趣,进而引入课文学习。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找出牛和鹅的特点。
3. 生字词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加强词汇积累。
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拟人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作者喜欢牛和鹅,教育学生要尊重生命、关爱动物。
6.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牛和鹅》2. 牛的特点:勤劳、善良、无私3. 鹅的特点:高傲、自私、懒惰4. 生字词:积累、掌握5. 句子解析:拟人修辞手法、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牛和鹅的作文。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关爱动物,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学会尊重和关爱生命。
组织一次以“动物保护”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2. 生字词的学习与巩固;3. 拟人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活见鬼》优质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活见鬼》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53a88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61.png)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活见鬼》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趣味故事》中的《活见鬼》。
该文讲述了魏国大夫宋定伯在一次夜晚遇到了一个鬼,他们展开了一场智慧较量,最终宋定伯用聪明才智战胜了鬼,并把它变成了一头牛。
本文详细内容涉及:生字词学习、朗读、理解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复述故事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宋定伯和鬼的形象特点,领会故事寓意。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能复述故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宋定伯和鬼的形象特点,理解故事寓意。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故事趣味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则关于鬼的趣味小故事,引发学生对鬼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了解课文大意。
3. 讲解生字词: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4.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宋定伯和鬼的形象特点,讨论他们之间的智慧较量,理解故事寓意。
5.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提高朗读效果。
6.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一段对话,分析其表达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新学的生字词造句,并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活见鬼》2. 生字词:宋定伯、鬼、智慧、较量、寓意3. 人物形象:宋定伯:聪明、机智;鬼:愚蠢、无奈4. 故事寓意:勇敢面对困难,用智慧解决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活见鬼》的故事。
答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故事梗概和细节表述清楚,表达流畅。
2. 造句:运用本课所学生字词,各造三个句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朗读、分析、讨论等方面的进步,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活见鬼》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活见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afaa5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e.png)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活见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第六单元《有趣的民间故事》中的《活见鬼》。
该文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机智勇敢的主人公与“鬼”斗智斗勇的故事,展示了民间故事的魅力和深刻寓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掌握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概括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学会勇敢、机智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学会运用故事中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熟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鬼”的谜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入本课。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找出不认识的字词,查阅字典。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讲解生字词,梳理故事情节。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寓意,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5.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故事中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活见鬼》2. 生字词:机智、勇敢、斗智斗勇、鬼主意、恍然大悟等。
3. 故事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并谈谈你对故事中主人公的评价。
2. 作业题目:运用故事中的智慧,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解决一个难题。
答案:结合个人经历,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有趣的民间故事,了解民间文化的魅力。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两个农夫》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两个农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2253a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a.png)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两个农夫》教案教材: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时:单元1 《两个农夫》【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两个农夫》这个寓言故事的故事情节和寓意;2. 学习运用“羊毛多的时候要多留一些”、“困难时要节约用”的道理;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两个农夫》这个寓言故事的故事情节和寓意;2. 掌握“羊毛多的时候要多留一些”、“困难时要节约用”的道理。
【教学准备】1. 教材: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 PPT或黑板、彩笔3. 教学素材:故事《两个农夫》的文本、图片、问题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出故事背景:中国有句古话说:“吃饱穿暖,不愁将来”。
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吗?2. 引入寓言故事:人们通过故事来传递道理,这样的故事叫寓言故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是一则寓言故事,《两个农夫》。
二、讲故事(10分钟)1. 通过PPT或黑板展示故事的文本和图片,让学生跟着故事的发展,理解故事情节。
2. 阅读故事文本,让学生跟读。
3. 询问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寓意的领会。
三、讨论寓意(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两个农夫的不同行为和态度,领会故事的寓意。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为什么在羊毛多的时候要多留一些?困难时为什么要节约用?3. 教师适时给予经验补充和解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道理。
四、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故事情节和寓意进行小结,简要概括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2.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和讨论,形成共识。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提问:你身边有没有类似故事的例子?请分享一下。
2. 提醒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金钱,不浪费资源。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为基础,通过故事《两个农夫》的讲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羊毛多的时候要多留一些”、“困难时要节约用”的道理。
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牛和鹅》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牛和鹅》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75109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0.png)
-组织朗读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朗读兴趣和自信心。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课文情感,提高朗读技巧。
5.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情感和立场。
6.课后拓展,巩固知识
2.重视个体差异,分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课堂练习,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精讲多练,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对课文中的对比手法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
-设计相关的写作练习,如:“请运用对比手法,写一段话描述你的好朋友。”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6.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总结自己在写作中运用对比手法的收获和不足,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
4.举例说明对比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这一写作技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课文中牛和鹅的对比有哪些?
b.对比手法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c.你还能想到其他运用对比手法的例子吗?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3.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表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对比手法,并学会运用到写作中。
2.掌握对比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使他们在朗读中能够准确、自然地表达情感。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牛和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它们的特点,从而自然导入课文学习。
-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如:“为什么作者要把牛和鹅放在一起对比呢?”
2024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牛和鹅》教案
![2024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牛和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98251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0.png)
2024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牛和鹅》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牛和鹅》。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文章主题,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学习生字、词语,并能熟练运用;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记叙文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懂得尊重他人,关爱小动物。
2. 学习生字、词语,提高词汇运用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3. 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法,学会观察和描述事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了解记叙文的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尊重他人、关爱小动物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牛和鹅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这两种动物的讨论,进而导入课文学习。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牛和鹅。
3. 精讲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生字、词语,解读文章主题,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牛和鹅的事情,学会尊重他人,关爱小动物。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句子,让学生学会运用新学的词语和句型。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个关于牛和鹅的小故事,运用新学的词语和句型。
六、板书设计1. 牛和鹅2. 主要内容:课文主题、生字、词语、记叙文特点3. 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牛和鹅》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对牛和鹅的认识和体会。
2. 答案:学生完成短文后,教师进行批改,给出指导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小动物,学会关爱它们,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动物的文章,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衔接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落实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明确指出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活见鬼》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活见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9a4c4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9.png)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活见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具体内容为《活见鬼》一课。
该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人误以为自己遇到了鬼,后来发现是一场误会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理解一些未知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敢于面对未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不迷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分析故事情节,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看待未知现象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鬼”的传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词义,对不理解的字词进行查阅。
3. 讲解生字词: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例题讲解:讲解关于课文内容的例题,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6. 随堂练习:设计关于课文内容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正确看待未知现象,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六、板书设计1. 《活见鬼》2. 生字词:鬼、误会、害怕、勇敢、科学、迷信等。
3. 故事情节:一个人误以为自己遇到了鬼,后来发现是一场误会。
4. 寓意:正确看待未知现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活见鬼”这个成语的理解。
2. 答案:活见鬼原指真的见到了鬼,后来泛指误会了某件事。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明白,遇到未知现象不要慌张,要敢于面对,用科学的态度去解决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课后让学生收集关于“鬼”的故事,分析故事中的迷信观念,然后进行交流分享,进一步巩固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的意识。
2024年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活见鬼》教案
![2024年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活见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d5e50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d.png)
2024年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活见鬼》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生字词,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学会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勇敢、正直、善良的品质。
增强对民间故事的兴趣,传承民间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学习生字词,积累词语。
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民间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宝莲灯》等,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提高朗读水平。
3.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4.分析课文结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5.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书写。
学生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巩固生字词。
6.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勇敢、正直、善良的品质。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这些品质。
7.课堂小结学生回顾所学,巩固知识点。
8.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生字词的默写、课文的背诵等。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对《活见鬼》这篇课文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正能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教师还需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设置分角色朗读环节。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牛和鹅》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牛和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0aff7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e.png)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牛和鹅》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牛和鹅》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感受作者对牛和鹅的描绘;2. 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本课生字词,如“俯首甘为孺子牛”、“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等。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题,学会通过具体事例来描绘动物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设备学具:课文原文、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则关于牛和鹅的趣味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文学习。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牛和鹅的描绘。
3. 生字词学习:讲解本课生字词,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并进行互动问答。
4. 句子解析:挑选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解析,如“牛默默无闻地为人们耕田、拉车,而鹅却高傲地仰着脖子,好像它是天上的神鸟。
”6.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种动物,通过具体事例描绘其特点。
7.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例,讲解如何运用生字词进行写作。
8.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仿写一个描绘动物的句子。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牛和鹅》2. 生字词:俯首甘为孺子牛、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等3. 句子解析:牛默默无闻地为人们耕田、拉车,而鹅却高傲地仰着脖子,好像它是天上的神鸟。
4. 课文主题:描绘动物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课所学生字词,写一个描绘你喜欢的一种动物的句子。
答案示例:小狗忠诚地守护着主人,它那双明亮的眼睛总是透露出无尽的关爱。
2. 课后拓展:收集关于牛和鹅的成语、俗语或故事,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趣味故事、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达到了教学目标。
2024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牛和鹅》教案
![2024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牛和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a1006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a.png)
2024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牛和鹅》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牛和鹅》。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牛和鹅的特点及生活习性。
2. 掌握本课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
3. 通过对课文句子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句子解析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对牛和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牛和鹅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这两种动物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牛和鹅的特点及生活习性。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字词含义,让学生做好笔记。
4. 句子解析: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解析,指导学生掌握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作者对牛和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生字词和句子解析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牛和鹅2. 生字词:、、3. 句子解析:句子的结构及表达方式4. 主题:喜爱牛和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五遍。
(2)用课文中的句子,仿写一个关于牛或鹅的句子。
(3)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牛和鹅的喜爱之情。
答案:(1)略(2)略(3)示例:我喜爱牛,因为它们勤劳、忠诚,是人类的好帮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字词和句子解析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牛和鹅,了解它们更多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动物的课文,丰富知识储备。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2aa6bdf90f76c660371a48.png)
忆读书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完整版】
走遍天下书为侣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完整版】
语文天地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完整版】
三角度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完整版】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 件【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062页 0095页 0159页 0274页 0339页 0353页 037471页 0593页 0641页 0658页 0706页
一龙 大人们这样说 语文天地 神奇的书 走遍天下书为侣 三角度 牛和鹅 四真诚 信任 语文天地 凡卡 语文天地 古诗二首 劳动的开端 七尊严 晏子使楚 语文天地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完整版】
语文天地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完整版】
二书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完整版】
神奇的书
一龙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完整版】
龙的传人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完整版】
大人们这样说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完整版】
叶公好龙
2023年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授课教案
![2023年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授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5ba1a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0.png)
2023年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授课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好的教案是教学阅历的积累。
仔细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
老师编写教案是一个探讨教学安排或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内容、学生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授课教案,便利大家学习。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授课教案1《烤鸭》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读懂内容,通过烤鸭了解北京的饮食文化。
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理解重点句子,小组学习作者首尾呼应、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以及采纳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增长见识,激发学生对祖国首都的憧憬和酷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引题同学们都吃过鸭子,鸭子怎么吃吃?(生:略)那么哪里的烤鸭吃?(生:北京)是啊,北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到长城非英雄,不吃北京烤鸭真缺憾!”今日我们就走入北京,来细细地了解和品尝一下这道北京特色的名菜——烤鸭。
(出示烤鸭图片)师生书写课题。
二、初读,感知1.既然大家都喜爱烤鸭,那你知道正宗的北京烤鸭是怎么制作的吗?你了解烤鸭的历史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通过读文,你都知道了烤鸭的哪些学问?向大家介绍介绍。
(学生沟通)三、品读,感悟(一)焖炉烤鸭法:自由读第2自然段,简要地说说焖炉烤鸭的制法。
(出示图片,便宜坊)(二)挂炉烤鸭法:1.和便宜坊的焖炉烤鸭相比,全聚德的挂炉烤鸭更具特色(出示挂炉烤鸭图片)。
所谓“一炉百年的火,铸成了全聚德,天下第一楼,美名遍中国”,那么全聚德的挂炉烤鸭原委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请大家根据自学提示,自学第4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一)2.汇报沟通。
(依据汇报内容,老师相机板书:光滑、闪亮、细腻、香酥)3.(出示烤鸭的图片)一盘盘烤鸭,光滑,闪亮,色泽迷人,看了让人馋涎欲滴,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生:想吃、美味等。
)4.品读重点句子:是啊,正如作者所描述的,(出示句子:如此,烤出的鸭子像枣红色的绸缎一样光滑、闪亮、迷人;口感细腻、香酥、皮脆、肉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程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五年级语文下册学期教学计划学情分析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五年级下册共10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龙、书、角度、真诚、劳动、心愿、破除迷信、我们去旅行。
这些单元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第一,文化含量比较大。
第二,教学要求比较高。
(学习的综合性强)本册教材在上册教材的基础上在字、词、句等方面要求学生自学,提出目标,检查自学的效果。
在阅读方面在前几册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重视学生阅读的体验和感受;重视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如:①愿意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②会分类处理所提的问题;有办法解决所提的问题。
③学会独立阅读的步骤和方法。
④学会写摘录笔记、批注笔记,并用来自读。
⑤学会查找目录的三种方法,检索资料,帮助阅读或开展综合性活动。
⑥培养每天阅读、读书动笔、阅读时翻查工具书等好习惯。
本册还提出了新的学习要点:自测阅读质量,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起点低点,但每个单元要做,每课书要做,从而逐渐形成不断跟踪自己的阅读状况、及时调适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能力。
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和自己的习惯选择合适的自读笔记形式。
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探究性阅读、批判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不可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所以教材对此只做了简单的指导。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快速阅读的练习和对单元知识的小结。
习作方面:五年级上册指导学生如何为习作写评语。
写评语要一直滚动做下去,不断提高学生评价习作的水平,进而提高修改习作的质量。
五年级下册另增加了一些习作的学习要点,主要是:(1)参照学过的课文修改自己的习作。
(2)炼字、炼句、炼意。
(3)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4)与读者换位思考,修改作文。
(5)习作经过修改交流,还应有后续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独立掌握本册生字145个,会写相关的词语。
继续练习对对子。
错别字率小于1%。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继续练习常用书法的连笔写法。
(二)阅读:1、自测阅读质量,写好自读笔记。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和自己的习惯选择合适的自读笔记样式。
2、把作品放在社会背景中理解,通过阅读认识社会。
学习记叙的顺序,学习几种人称。
3、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4、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阅读古文,通过朗读和与现代文比较,理解大意,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5、继续学习快速阅读、跳跃式阅读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全学期至少背诵古诗8首,连同自选背诵的内容,全学期不少于15篇(段)。
(三)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做到字斟句酌,炼字、炼句、炼意。
4.学写读书笔记(心得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参照学过的课文修改自己的习作。
继续综合运用四年级学过的修改标准、修改方法和修改符号以及本学期的补充进行修改。
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与读者换位思考,修改作文。
继续学习写评语。
降低习作中的错别字率。
6.课内习作每学期不少于8次。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学做开场白。
学习怎样说明理由,怎样反驳别人的意见,说话要看对象和场合。
(五)综合性学习1.为解决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六)自我评价学习作单元小结,养成习惯,学会方法。
时常注意学习上出现的错误。
互相交流单元小结,提高单元小结的质量。
三、教学重、难点:1.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把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略读课文上。
2.重视学生的读,通过不同层次的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学生摘录词句等。
4.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浏览。
5.能够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复习一些常用应用文。
养成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6.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措施一、教学方式:1.读全文,弄清读懂了什么。
2.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学会质疑。
这样,学生自己能读懂的问题不必讲,整个课堂都围绕着学生不懂的问题走,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学生的自读自悟。
不仅避免了繁琐的分析,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抓住重点、难点是改变串讲串问的突破口。
进入五年级,课文比较长了,教学中必须抓住重难点,进行恰当取舍,才能教之有效,学之有效,才能真正地改变串讲串问。
4.在教学中,注意加强整体综合的感受,提高学生的概括和综合的能力。
重视学生对形象的感受,下大力气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二、学习方式: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自主性学习方式的认识基础。
依据一定的目标任务的设计,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互动,通过讨论交流、共同实验、分工查阅资料等形式完成学习任务,以个人和整体成绩为双重评价标准,既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又培养和锻炼学生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具体措施:1、要以《课标》为指导,以培养目标为主旨进行教学,保证教学不偏差。
2、要在低中年级词句训练的基础上提高训练要求,加强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把三者有机地整合起来。
3、注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
4、加强朗读的指导训练,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5、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口语交际和实践活动中,应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培养,争取全面进步。
6、根据学生实际,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习作环境。
第一单元龙单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的文章,了解龙并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2、练习写摘录笔记、提纲笔记和批注笔记,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3、联系课文内容,积累描写龙的成语和寓言故事。
4、背诵古文《叶公好龙》以及其他两课优美的段落,积累与读书有关词语、成语、格言、警句,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加深理解和体验。
5、学习自己出题检查阅读效果(拓展阅读课文)。
6、自己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小结,抓住要点,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养成每单元都进行小结的习惯。
7、自学至少11个生字,会认会写。
单元教学重点:了解龙并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单元教学难点: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学习自己出题检查阅读效果。
单元教学准备:1、有关龙的资料。
2、和课文内容有关的名家和名着的资料:何忠范、《新序》……3、整理学生自己读过的书贺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受。
单元课时安排:《龙的传人》 1课时《大人们这样说》 1课时《叶公好龙》 1课时语文天地 3课时龙的传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大人们这样说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并灵活运用。
2.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3.通过读课文,理解“龙”的深刻含义。
4.根据文章内容续编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领悟“龙”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领悟“龙”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叶公好龙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学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4、搜集与龙有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
教学重点:学生能否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教学难点:,创设情境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教学准备: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语文天地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整理查阅,搜索的信息,向同学们介绍。
2.学唱《龙的传人》这首歌。
3.初步学习开场白技巧。
4.评价本单元学习收获。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龙”的成语,预言故事,搜集“龙”形象工艺品,欣赏“龙”字。
2.查一查,问一问家乡有哪些带“龙”字的特产或地名。
课时划分: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乐山龙舟会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乐山龙舟的盛会,能用词语概括这一盛况,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2、学会本课重点词句,并能够灵活运用;学习课文描写一种活动的写作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课题。
1、齐读课题,说说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2、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理解词语:得天独厚、游弋、狡黠、乍起。
3、讨论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细读感悟,合作探究。
1、学生以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多读两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边读边在书上批注感悟,并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2、小组内汇报交流:先把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同学听,再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一起讨论。
3、集体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