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七课第二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0人教版政治必修二 第7课 第2框

2020人教版政治必修二 第7课 第2框
③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 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 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 和建议。
2.教材P73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协商民主的认识。
提示:(1)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2)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集思广益的优势。社会 主义协商民主,能够真正做到广泛沟通、广纳群言、集中民智、形成合力, 有利于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全国政协委员与国家相关部门围绕人员安 置与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集中协商办理,有利于促进决策科学化、 民主化、法治化。
协商、________政协党商、社会组织协商。
政协
3.

民政协
基层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____________,在推动协
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现
代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协商机构
国家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人民政协的职能
1.教材P72
(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看出政协是怎样的机构?
(2)人民政协具有哪些职能?
提示:(1)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 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 专门协商机构,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点难点突破
突破点 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与协商民主
1.人民政协的性质
2.全面理解人民政协的职能

高中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二框教学案必修2

高中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二框教学案必修2

课题: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主备人:钱更生审核人:魏华优越性。

理解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通过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的理解,加强、深化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同感,自觉维护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教学难点】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式讲授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知识构建】一、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民族自治地方:它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3、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享有自治权。

4、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它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和其他自治权。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典型例题】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家喻户晓,广为传唱,歌颂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确保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各自治机关( C )①是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②享有独立的立法权③依法管理内部事务④依法行使自治权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各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二框主要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制度安排,旨在保障各民族的自主发展和民族权益。针对这一框题,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希望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意义和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案例以我国的一个民族自治区为背景,通过介绍该自治区的发展历程、民族构成、自治政策及取得的成就,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案例中还包括了一些真实的人物故事和具体的数据,以增强说服力,引发学生的思考。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一道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考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涉及民族问题的现象和问题。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教师要批改作业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对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学生,激励后进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设计一些小组讨论任务,要求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教师要关注各小组的学习进度,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小组合作取得实效。
4.组织小组成果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采用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图像和数据,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设计一些思考题和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高中政治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政治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高中高中政治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知道社会公平的重要表现,背诵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及意义;我国实现社会公平的举措。

3、能说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及当前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的政策措施。

【学习重难点】重点:关于公平问题2、难点: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结构图导学】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 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2.收入分配公平(1)含义(是什么):(2)意义(为什么):(3)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怎么样):①重要制度保证: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是实现。

③更加注重公平。

具体措施: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着力解决。

要规范,保护,增加,调节,取缔。

1.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它表示。

效率提高意味着。

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①一方面:②另一方面:(2)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3.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具体要求(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又要;(2)既要反对,又要;(3)既要,又要。

在鼓励同时,倡导和。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探究一: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其中,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扭转。

问题探究:针对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扭转的情况,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可行性措施。

探究二: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最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因此,有必要采取调节机制,有效遏制不合理的贫富差距,合理兼顾效率与公平,更好地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1)在收入分配中,我们应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2)请你为党和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谋划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七课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课件(共29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七课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课件(共29张
材料二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非常迅 猛,经济总量、经济增速、财政收入、居民收入都有 了较大增长。
(1)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 极大优越性的好政策、好制度?”
(2)请简要回答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经济发生如此大 的变化政治原因。
(2)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贯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是什么(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 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内容:
(1)前提和基础: 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2)范围: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注意:聚居≠居住
(3)自治地方:
自治区(5个)
省一级
三级 自治州(30个)
D 发展,西藏人民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下列关于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的根 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地区 实行区域自治 ③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 ④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 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民族在创建美好生活、奔向美好明天的征程上迈出
新的步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①适合我国国情 ②由“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决定 ③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决定 ④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材料一 《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是 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极大优越性的好政策、好制 度。”“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进一步贯彻民族区域 自治法,最重要的是团结和组织各族人民努力把经济 搞上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七课第二框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七课第二框教学设计

即学即练
知识说出来,与
①全国法定周工作时间是 40 小 大家共享。
时,西藏自治区根据西藏的特殊的自
然地理因素将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定
为 35 小时。——变通执行权
②新疆地区的学校除了教授汉语
外,还要开设民族语言课。——文化
管理自治权
④1965 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
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共制定了
220 件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
祖国。接下来,让我们
献计献策
情感升华
你会怎么做? 布置作
A:如果你是一位藏民,你认为西藏今后该从哪些方面发展? 业
B:如果你是自治区的干部,你会从哪些方面来发展 1 分钟
西藏?
C:如果你是党中央或这国家中央机关,你会为西藏
的在发展做些什么?
D:如果你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家,你又会如何为西藏发展
尽力?
快速找出 5 个自治区。第一个建立的地的材料。
通过教
是哪一个?最后建立的是哪一个?
(师引导学 师激励性的
教师:究竟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生分析探讨教材 评价,激发
制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76 页倒数 第 49 页话题) 学生学习本
第二自然段。同时幻灯片出示民族区 各探究合作 学科的热
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并标出关键词。 小组最终确定本 情,增强学
目标 性和优越性,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民族区域自治
政策,维护国家的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民族区域自治制
教学重难
重点 度的优越性。 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民族区域自治制 难点 度的优越性。
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教学策略 1.案例教学法,通过举例的办法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

高二政治:第七课第二框导学案

高二政治:第七课第二框导学案

第七课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一、请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七课第二框题。

二、结合学习的内容思考如下问题:1.整体的含义?2.部分的含义?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4.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怎样去做事情?5.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吗?6.生活中很多事物在我们看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这个整体的工作效率却很低,这是为什么?预习指导:在唯物辩证的联系观中,我们除了了解因果联系外,我们应该熟悉和掌握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在同学们生活学习中很容易犯忽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孤立的看待整体中的部分,忽视整体离不开部分功能作用的发挥。

对很多关于效率低下的现象和问题不能理解其产生的原因。

在本课中,我们将通过比较系统的学习联系观点中的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及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

知识点要求:①必须掌握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及方法论要求;②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及方法论要求。

学习与评价1整体与部分的概念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同时必须重视的作用,搞好局部。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三、自主解答以下题目1. 在机械设计中有“等强原则”,即设计一个机器零件要使每一个部分强度相等,这样机器零件的各个部分会达到同等的使用寿命,不会因一个部分先报废而使其它完好的部分浪费。

等强原则”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B、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制约整体C、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D、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局部功能之和2、下列说法,体现事物整体和部分的联系的有()①牵一发而动全身②一着不慎,全盘皆输③一举而三役济④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④3、一只桶边由长短不一的多块木板拼合而成的水桶,其容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

若要增加水桶的容量,首先必须加高最低的那块木板。

这说明()A、部分起关键作用B、整体居于统率地位,部分服从整体C、整体与部分是有区别的D、整体和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4、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

第七课《做个明白的劳动者》第二框题心中有数上职场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

第七课《做个明白的劳动者》第二框题心中有数上职场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
3.反思与评价的重视:教师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进行反思,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反思与评价的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好地面对挑战。
4.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教师根据学科和课本的要求,采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这些策略的灵活运用,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和互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明白法律是维护自己权益的有力武器。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以生动形象的案例、真实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感受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中,培养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价值观。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明白法律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设计职场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以真实案例为素材,引发学生思考,增强课堂实效性。
3.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计各种职场情境,如面试、签订劳动合同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了解劳动者权益的相关知识。同时,选取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问题设置要难易适中,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教师应针对课堂内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注意问题设置的难易程度,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提高课堂互动性。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七课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七课教案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一课时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懂得我们伟大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明确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其联系。

2)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和政策,都坚持从实际出发,适合国情。

本科教材涉及一些学生已学过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获取新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我们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使学生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问题要从现在起做起,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的同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

二,重点,难点重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难点:我国是怎样实现民族平等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简单介绍我国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一,雪域高原上的历史性跨越结合书上的例子,分析西藏实现历史性跨越说明了什么?西藏地区的重大变化,是我们国家坚持了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播放《爱我中华》这首歌,引导着学生提出三道题。

1)歌曲反映了我国目前怎样的民族状况?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总称为中华民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我国56个民族之间形成了一种怎样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3)形成这种新型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一)我国的民族概况和新型民族关系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

由于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一)民族平等原则含义:各民族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7.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7.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 民政协( )
A、积极参政议政,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 B、开展政治协商,是爱国人士的政治联盟 × C、坚持执政为民,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 D、推进民主团结,是社会主义民主团结的基础性工程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 2019年3月3日在北京开幕。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代 表大会和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之间
④人民政协是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9年是新中国诞辰70周年,也是人民政协伴随新中国风 雨兼程的70载,一路走来,人民政协始终关注人民群众最关注 的切身利益问题。全国政协每年提交的数千份提案大多涉及老 百姓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问题。由此可见,人
政协委员为什么能为扶贫工作建言献策?
政协委员又是通过哪些方式建言献策的?
3、人民政协的职能?
①围绕两大主题 团结和民主
②履行三大职能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因不是国家机构/机关,故不履行国家职能
如何分清政协的三大职能?
1、各自含义 (1)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 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
①民主协商是我国公民参 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和 方式之一。
②协商民主的渠道主要 有政党协商、人大协商、 政府协商、政协协商、 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 商、社会组织协商等。
②我国的基层民主协商主 要包括乡镇、街道的协商, 行政村、社区的协商,以 及企事业单位的协商。
(书P30)
2019年7月26日,十三届全国政协第26次双周协商 座谈会在京召开。10位委员、1位地方同志和1位专 家学者围绕巩固脱贫成果、减少和防止返贫,从培育产业、 扩大就业、医疗保障、金融支撑等方面建言咨政。100多 位委员在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上踊跃发言。

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设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七课第二框【课标要求】阐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3、了解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4、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长期的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大政治优势,使学生理解并拥护这一制度,进而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的历史责任。

【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生活在汉族地区,受到实际情况和生活阅历所限,对少数民族地方实行的区域自治知之甚少。

本课理论性强,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理解本课内容有一定难度。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教学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复习导入课题:第七课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展示预习案,明确目标,提出具体要求:请将知识在教材上勾画标注并记忆。

一、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什么)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地位: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容:(1)民族自治地方:(2)民族自治机关:(3)核心内容: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为什么):四点检查预习效果进入新课围绕两个核心问题进行探讨:核心问题一: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问题二: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照课文的标题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并归纳我国的政治制度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基本的民族政策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

部编高中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陈静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高中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陈静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陈静|平坝第一高级中学教学设计 |课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授课教师陈静授课年级高一课时1课时课标要求理解民族区域制度基本内涵,感受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政策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本课内容是对前一课理论知识的拓展和升华,也是贯彻和坚持处理民族关系三原则的体现。

并依据课程标准要求设计为三目题:回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增加学生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同,珍惜巩固发展我国的民族关系,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第一框的学习,学生们对于民族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框的讲解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加之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对于民族问题的涉及比较多,对于基本的民族知识学生有一定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关于民族问题抽象的模糊的知识转化为系统的具体的理论知识。

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有重大的积极影响。

同时,高一年级学生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比较、分析、综合等能力有待加强。

这部分知识多为党的方针政策,理论性比较强,教师要在课堂中努力营造学习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是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空间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但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3、理解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

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设计
3.阅读拓展:推荐阅读《民族区域自治法》及相关政策文件,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发展,要求撰写阅读笔记,不少于500字。
4.撰写心得体会:结合所学内容,以“我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为主题,撰写一篇心得体会,不少于800字,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的作用,形成一份小组报告,不少于1500字。要求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价值观,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消除民族歧视和偏见。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民族地区的美丽风光、风土人情等图片和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知识传授,深入讲解:以讲解、举例、互动等形式,详细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理、运行机制及其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
3.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等方面肩负的重要责任。
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辉煌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而自豪。
二、学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析
针对本章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教学,学情分析如下: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在高中阶段,他们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仍较为肤浅,对制度背后的理论依据和实际运行过程缺乏深入了解。此外,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容易受到网络舆论和身边环境的影响,可能出现认识上的偏差。

高中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7.2心中有数上职场 教学设计 (2)老头

高中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7.2心中有数上职场 教学设计 (2)老头

第七课做个明白的劳动者第二框心中有数上职场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我国尊重劳动,重视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科学精神: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法治意识: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公共参与:把握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承当的主要义务。

【重点难点】重点: 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争议。

难点: 理解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

【教学过程】探究点一明明白白工作【合作探究】议题:正确认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材料一我国实行了带薪年休假制度。

然而,许多劳动者的休息休假乃至补偿权益却常常受到侵害。

张欣在一家公司连续工作两年一直没有被允许休假。

她要求公司支付未休五天年休假期间的三倍工资,但被公司拒绝。

(1)公司侵犯了张欣哪些权利?张欣的要求是否合法?(2)张欣作为劳动者还享有哪些权利?材料二大学生孙某与甲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孙某经常无故迟到、请假。

月底发工资时,公司按照规定扣发孙某200元工资。

孙某以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为由,要求公司发给足额的工资。

(3)运用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知识对材料二进行分析。

答案(1)公司侵犯了张欣休息休假的权利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张欣的要求是合法的。

(2)作为劳动者,张欣还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获得劳动平安卫生保护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

(3)①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当相应的义务。

②孙某经常无故迟到、请假,没有很好地完成劳动任务,没有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公司按照规定扣发一定的工资是合理、合法的。

【核心归纳】如何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1)在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平安卫生保护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
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叙述我国的基本民族政
策(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实行
知识与 能力目标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必然性和优越性; 2、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探究方法,学生
在不同形式的探究中解释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反思对教学资源的利用 新的课程比以往更加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知识爆炸 的今天,老师不是万能的,教学中的资源仅靠老师开发是远远不够 的。对本节课来说,我们这个地方的校本资源不好开发,但可以利 用学生自主探究去搜索一些资源,比如自主权的问题,这样,既调 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节约了课堂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反思教学过程。 充分的教学设计是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前,但是课堂是不 能预设的,课堂教学不是程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思维的火花 是随时可以迸发的。就本节课来说,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学习的 积极性与主动性也非常高,但是,整节课火花不明显,也许是本节 课的内容对我们的学生来说不是很熟悉,这是一个遗憾点。 5、反思教学效果。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说总体上落实的不错,参与听评课的老 师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课下对学生的调查与检测效果也不错,尤 其是对本节课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情感方面效果尤其好。但是个别学 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板书应该再详细一些,可以给学生留下更深
祖国。接下来,让我们
献计献策
情感升华
你会怎么做? 布置作
A:如果你是一位藏民,你认为西藏今后该从哪些方面发展? 业
B:如果你是自治区的干部,你会从哪些方面来发展 1 分钟
西藏?
C:如果你是党中央或这国家中央机关,你会为西藏
的在发展做些什么?
D:如果你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家,你又会如何为西藏发展
尽力?
相关素材。让我们交流共享。
论,积极发言, 在合作
(学生对此部分内容比较生疏, 展示本小组的观 中交流,取
如果仅是由老师展示,学生会感觉索 点
长补短。
然无味,所以设计了课下自主搜集的
环节)
知识拓展 交流共享
学生纷纷把
教师:好。同学下了不小的功夫,自己通过各种途
让我们学以致用,即学即练:
径找到自治权的
学以致用
②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 自己通过各种途 健全人格
③自治机关是什么机关?
径找到自治权的 引导学
④自治机关的地位与职权? 知识说出来,与 生在情感、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 大家共享。 态度和价值
提示。尤其是自治机关的职权问题, 学生:高度 观方面再一
引导学生回顾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 自治权是用在香 次提升,使
即学即练
知识说出来,与
①全国法定周工作时间是 40 小 大家共享。
时,西藏自治区根据西藏的特殊的自
然地理因素将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定
为 35 小时。——变通执行权
②新疆地区的学校除了教授汉语
外,还要开设民族语言课。——文化
管理自治权
④1965 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
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共制定了
220 件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
政府的职能,并进一步提问:什么是 港、澳门身上 学生关注社
自治权?怎样理解?
根据老师设 会,关注生
和学生一起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 置的问题,学生 活。
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的含义、法在已有知识的基 理论联
律保障。
础上,认真思考,系实际,同
教师:自治机关有哪些自治权? 积极发言。 时复习旧知
你了解吗?课下让学生自主的搜集了 小组合作讨 识。
快速找出 5 个自治区。第一个建立的地的材料。
通过教
是哪一个?最后建立的是哪一个?
(师引导学 师激励性的
教师:究竟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生分析探讨教材 评价,激发
制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76 页倒数 第 49 页话题) 学生学习本
第二自然段。同时幻灯片出示民族区 各探究合作 学科的热
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并标出关键词。 小组最终确定本 情,增强学
课堂小结”“献计献策,情感升华”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学生可
以通过不同形式,或自学、或合作、或交流等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
2、反思教育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切实转变观念,改变“一言堂”的习惯
做法,放下架子,学会向学生学习,学会在课堂上倾听,加强与学 生的交流,尊重、激发、保护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热情和 信心,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发展的促进者,从台上走到台 下,从台前走向幕后,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把学习 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
目标 性和优越性,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民族区域自治
政策,维护国家的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民族区域自治制
教学重难
重点 度的优越性。 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民族区域自治制 难点 度的优越性。
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教学策略 1.案例教学法,通过举例的办法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
以及原因和优越性,提高搜集信息能力、分析归纳
的能力;
教学目标
过程与 方法目标
通过问题的设置,学生能联系政治学科以往的 知识以及历史、地理等相关知识,更好的理解本节 课知识,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通过情境再现、学生搜集、小组讨论、探究共
情感态 享等,学生更明白,在我国这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
度与价值观 成的统一的伟大的祖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重要
立法自治权
教师:好,同学们掌握的很好。 学生:高度自治 谈到自治区的自治权,同学们是否想 权是用在香港、 到别的词?,比如“高度自治权”? 澳门身上。 民族自治区能用“高度自治权”吗?
教师:香港、澳门是我们的特别 行政区,那么根据我们刚才学的民族 自治区的知识,同学们能和特别行政 区进行一下比较吗?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课堂小
知识梳理 课堂小结 结
用幻灯片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2 分
引导学生谈收获。 钟)
及时发现学生学习本节课中存在的问题,纠正提高。学生自由
发言,谈一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知识、能力、思想等方面)
教师:我们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对我国的民族问题
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学们会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热爱我们的
是多宗教的国家,本框又为后面学习我国的宗教政策等知识奠定
了基础。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承前启后的作
用,同时也存在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学生的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
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喜
学情分析 欢导发学表生见学解习,时渴应望抓得住到这老些师特的点表。一扬方,面因创此设,我情觉境得,引在发教学学生中的,兴指
1、含义(是什么)(板书) 组发言提纲,由 生的团队合
教师:我们如何进一步理解这个 中心发言人展示 作精神,并
含义?请同学们继续阅读教材 76 页 合作探究成果, 将外部激励
倒数第一自然段,并回答以下问题: 不足部分由本组 内化学生的
阅读教材 自主探究
其他成员补充。 自我激励,
①民族自治地方都设置在哪里? 学生纷纷把 培养学生的
什么能形成这样一种民族关系? 则等。
二、讲授新课
有利于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
激发学生的
基本政治制度(板书)
学生根据已 探究兴趣,
新授课
教师:对于民族自治区同学们了 有的知识能够迅 自觉自主的
(20 分
解多少?
速做出回答。展 进入本节课
钟)
快乐探究 导入新知
出 5 个自治区成 的探究学
教师:对照我国的行政区域地图,立时间与首府驻 习。
板书设 计
2、适合我国国情(为什么)(板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板书)
1、反思教学方法
在本节课,我们把课程设计为“情境导入,激发情感”、“快
乐探究”、“阅读教材,自主探究”、“知识拓展,交流共享”、
“即学即练”、“学以致用,放飞智慧”、“回顾旧知,畅所欲言”、 教学反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跃跃欲试,思维碰撞”“知识梳理, 思
学以致用 放飞智慧 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异同 点的比较。 (学生根据已有的基本常识,完 成这个比较并不难。) 教师:民族自治区为了解决民族 问题而设立的,可是我国解决民族问 题为什么要采取这个方法? 很多学生会马上想到我国的国家 性质。 教师:同样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原苏联解决民族问题为什么不采取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所以,笼统地说国 家性质是不够的,这更是由我国的国
的国情的同时,我们也会发现民族区
域自治政策的优越性,那么,具体来
说这样的制度有什么优越性?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按照学习小组对
该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在探究的时候
要特别注意结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含义、民族原则、一些具体事例。三
分钟后各小组把你们探究的结果与大
家共享。
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
景,导入新
导入新 我中华!”一曲《爱我中华》让学生 国家性质、民族
课,激发同
课 在优美的画面中感悟我国的民族大团 不平等的阶级根
学们的学习
2 分钟 结,体悟我国和谐的民族关系。 源不存在、实行
兴趣。引出
教师设疑:
民族平等、民族
话题
歌曲反映了我国 56 个民族之间 团结、各民族共
形成了一种怎样的民族关系?我们为 同繁荣的民族原
情决定的。 2、适合我国国情(为什么) 教师:那么我国的国情是什么?
怎么理解? 回顾旧知 畅所欲言 ①由历史情况所决定的 (自秦汉以来我国就是统一的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