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索洛模型的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测算研究
浅议基于“索洛余值法”测算湖北TFP贡献率的实证
浅议基于“索洛余值法”测算湖北TFP贡献率的实证一、量经济增长模型及函数的引入(一)Cobb—Douglas生产函数及索洛值1928年由美国数学家CharlesCobb和经济学PaulDouglas提出的生产函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用,在资本、劳动技术要素投入的情况下,国民经的产出根据C—D生产函数示为:Yt=AtKαtLt(1)(1)式中,Kt和Lt分别表示t期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量;α和β别表示资本和劳动产量弹性;At表示间t期的技术水平(其中假定术进步是“中性”的,即技术步不改变劳动和资本的比例)。
设r是技术进步率(假定为固不变),对于t是连续的情况,有At=ert该式入(1)式则有:Y=ertKαLβ上式求全微分并同除以Y得:=r+α+β即y=r+αk+βl(2)公式(2)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中的索洛—米德(Soloeade)模,根据该模型从而得到论:综合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r)等于从经济增长率(y)中排除资本要素贡率(αk)和劳动要素献率(βl),这个剩下来“余值”便是索洛余值用EA、EK、EL分别表示全要素长、资本增长和劳动增长总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有:EA=×100%,EK=100%,EL=×100%。
其中,y、k、l分别表示产出资本和劳动的年均增长速度可表示为:y=(-1)*100%,k=(-1*100%,l=(-1)*100%另外,将公式(1)进行然对数变换可得:LnYt=rt+αLnKt+βLnLt通过以上回归程估计出α和β值,可根据方程(2)计算出索余值r。
(二)索洛余值法的修正—有限多项式滞后模型的引入在现实经社会中,时间滞后现象遍存在。
很多情形下,被解释变量Yt不仅受同期解释变Xt的影响,而且明显依赖于X的滞后值Xt-1,Xt-2…这就是分布滞后模型。
文重点分析有限滞后模型。
有限项式滞后模型是阿尔蒙(Almon)于1965年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利用多项式少模型中的参数,然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再根据多式参数和原函数参数之间的对应系计算出原函数参数值。
基于索洛模型的甘肃省经济增长研究
基于索洛模型的甘肃省经济增长研究作者:杨金钰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73期【摘要】文章简要綜述了基于索洛模型的经济增长研究,采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对甘肃省的实际总产出、劳动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时间序列数据来测算得出甘肃省全要素增长率,并进行了分析。
通过分析得出资本投入是甘肃省经济发展的第一力量,技术进步是第二力量,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
【关键词】索洛模型;经济增长;甘肃省一、引言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指出,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是投资、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阶段是有差别的。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运行状况,反映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等方面水平的综合指标。
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是靠要素投入为主还是以使用效率的提高为主,即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还是集约型。
甘肃省地处西北,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同时也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黄金段,提高技术进步水平、推进甘肃省经济增长,对于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计量研究方法,结合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将历年社会生产总值、资本存量、劳动投入以及科技投入现状为依据,分析资本和劳动的投入,以及技术进步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进一步了解甘肃省目前经济增长的状况主要是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促进经济增长还是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为相关部门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模型建立与分析(一)模型的建立(四)结论分析1、对甘肃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从上述结果中得到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和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
再分别计算出产出增速、固定资本投资额人数增速一并带入索洛增长方程,可以得到相应模型下各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
通过计算得到历年甘肃省TFP增长率,可以得出,近年来甘肃省TFP增长剧烈波动。
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索洛模型
价值工程年份就业人数L 就业人数增长率l 年份就业人数L 就业人数增长率l 1995199619971998199920006806568950698207063771394720850.90%1.30%1.26%1.17%1.07%0.97%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737407443275200758257640076990774800.98%0.94%1.03%0.83%0.76%0.77%0.64%表2我国的劳动投入(单位:万人)上式表明,当被测试件的线膨胀系数βg 已知时,如果合理选择敏感栅材料,即其电阻温度系数α0、灵敏系数K 0以及线膨胀系数βs ,满足式(12),则不论温度如何变化,均有ΔR t /R 0=0,从而达到温度自补偿的目的。
3结束语通常情况下,由于电阻应变式传感器设置的场所并非理想,在温度、湿度、压力等的因素影响下,可引起传感器灵敏度的变化和零点漂移现象,成为传感器使用过程中非常严重的问题。
虽然在传感器制作过程中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使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但是,应变式传感器还与应变片和粘接剂的性能、粘贴工艺的制定、结构设置、安装方法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任何一方面都需要精心设计和制作[4-6]。
参考文献:[1]郁有文等.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2]康昌鹤等.气温敏感器件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3]周继明等.传感技术与应用[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4]孙艳梅.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的一种新方法[J].光通信研究,2011,(01)62-64.[5]苏亚等.压力传感器热零点漂移补偿各种计算方法的比较[J].传感技术学报,2004,(3):375-378.[6]袁成友,郭海峰.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温度误差及补偿[J].中国矿井岩,2008,7(4):34-35.0引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后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贡献率的测算——基于C-D 生产函数与“索洛剩余”方法
提 高 时 ,就 业 人 口 便 大 量 向 第 三 产 业 转 移。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的这种规律性 转移事实上也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正式第 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才能释放这
1994 48197.9 23.0 20341.1 67455 1995 60793.7 24.8 25470.1 68065 1996 71176.6 26.0 28784.9 68950 1997 78973.0 26.4 29968.0 69820 1998 84402.3 26.7 31314.2 70637
[关键词] 技术进步;C-D 函数;索洛剩余;贡献率 [中图分类号] F06 [文献标识码] A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均 GDP 增长 率高达 9.8%。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
总额 K,就业人员数量 L 以及第三产业就业 (5) 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 STR 这四个指标
有很多,比如资本、人力、技术进步等,其中
1478.9 1599.7 1630.2 1784.2 2039.0 2515.1 3457.5 3941.9 4462.0 5700.2 6332.7 675 45295 46436 48197 49873 51282 52783 54334 55329 64749
74432 75200 75825
到模型:
2006 216314.4 32.2 92954.1 76400
(3)
2007 265810.3 32.4 110943.2 76990 (6) 2008 314045.4 33.2 138325.3 77480
在此令 dt=1,即得:
关于资本 Kt的数据选取的国民经济核 2009 340506.9 34.1 164463.5 77995
中国TFP、技术进步率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
中国TFP、技术进步率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作者:王闯来源:《商业时代》2014年第12期内容摘要:本文把我国改革开放至今三十余载的经济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出我国分地区以及全国在四个发展阶段中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进步率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指标的平均数值。
经过对这三个指标具体数值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后发现:各地区以及全国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呈现出提高的趋势,但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各地区以及全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进步率高低不同,第二阶段政治对技术进步产生了很大的阻碍甚至造成技术退步;各地区以及全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经济发展的后两个阶段稳步提高,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再明显。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经济增长贡献率引言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开启了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纪元。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再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余年中,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经济总量保持着快速、平稳、持续的增长,并为全世界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因此,什么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源泉便成为了众所瞩目的焦点。
郭庆旺、贾俊雪(2005)估算了我国1979-2004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的源泉做出了分析,认为1993年以前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涨有跌且波动剧烈、频繁,1993年以前呈现下降趋势直到2000年后出现攀升势头;1993-2004年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和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要素投入。
舒元(1993)利用生产函数法估算我国1952-1990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结论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0.02%,对产出的贡献率为0.3%。
FDI我国经济增长关系实证论文
FDI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摘要:fdi是资本流动的一个主要去向,gdp是经济增长中重要的可测量指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济增长指标是衡量一个国际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因而研究fdi与gdp之间的内在关系,探求经济增长的道路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文从索洛模型入手,运用实际数据分析fdi对gdp的促进作用,然后引入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fdi 与gdp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总结性的指出二者的关系,以及今后如何发挥fdi对gdp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fdi;gdp;索洛模型;granger检验近年来,对华投资排名前五名的国家和地区为中国香港、美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日本。
2000年到2005年间外商来华直接投资规模稳步上升,由2000年的384亿美元增至2005年的855亿美元;2006年,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6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86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8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6%;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美联储连续降息以应对金融风险,美元贬值压力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存在,本外币利差发生变化,人民币资产投资回报相对较高,国际资本流入的动力增加,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149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73%,对外资本净流出170 亿美元,较上年下降20%。
2008 年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势头减弱,对外直接投资步伐加快,国际收支总顺差由快速增长转为趋于平衡,大量国际资本流出,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1478 亿美元,增长7%,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535亿美元,增长215%。
一、fdi与gdp关系分析中索洛模型的应用理论上而言,fdi与gdp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
但是在实证中,经济学家对fdi与流入国经济增长的检验由于假定条件的不同、计量方法的差异、处理数据手段的不一等因素,以及资本流入国的实际情况导致所进行的检验是不固定的。
(一)利用外资基本状况的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外国直接投资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定数量的资金,并且每年增幅明显,1991-1994年每年fdi大幅增长,增长率平均达到113%,其中1993、1994年度的增长幅度更是超过了160%;1995-2000年fdi基本上平稳增长,1995-1997年间增长幅度在8.5%左右,1998-2000出现了负增长;2001-2006年fdi缓慢增长,2004年增长幅度为13.3%,2005、2006年度增长基本保持0增长;2007-2008年度增幅较大,分别为13.2%和12.9%。
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基于索洛模型的实证分析
本文将 A ㈨与 L ㈨ 放 在 一 起 构 成 哈罗 德 中性 ,并 且 满 足 索 洛模 型 基 本 假 设 :规 模 报 酬 不 变 与 时 间连 续 性 并 且 资本 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动和知识初始值是事先给定 的 ,且假定严格大 于零 ,而 劳动 和知识都是按照 固定 比率增长 的。 然后 ,对时间 t 求导 ( 变量上加 点表示 其对时 间 t 的导
与百年 前的水平并不相关… 。
紧 接着 ,德 龙 指 出 了鲍 莫 结 论 的 假 象 。德 龙 提 出 了两 大
问题 ,第一是样本选 择 ,他认 为 ,由于历史数据是在追溯 的 基础上构造 的 ,因此 数据序列较长的 国家通常是如今工业化 最彻底 的国家。第 二是测 量误差 ,他认 为鲍 莫对 1 8 7 0年人 均实 际收入估算并不 准确。最后他认为鲍莫得 出的结论为一
作 用 。
1 . 2 国夕 相 关研究综述 对 于索洛模型的应用 ,本文研究 国外相关文献后 主要从 索 洛模 型的收敛 、储蓄与投资三个方面来 阐述 。
鲍 莫在 麦 迪 逊 的 数 据 基 础 上 考 察 了 1 6个 工 业 国 家
2 数 理 模 型
亚伯拉墨菲斯 和 索洛 首创 的增 长核算 解 决 了某 一 时 期中 ,增长多大程度上来源 于各种投入要 素的增长 ,多 大程 度 上 来 源 于 其 他 因素 这 一 问题 _ 8 J 。
+
投资 占 G D P的平均比例对一个常数 项和储 蓄 占 G D P的平均 比例做 回归分析 。最 后他们 在得 出 回归结 果后给 出 了解 释 :
胡蕾基 于索洛模 型利用新 古典 增长 理论对 我 国 1 9 8 2 — 2 0 0 9年 的数 据进行 收集 ,实证分 析 了资本 、劳动 、技 术进
利用索洛模型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完整版】
利用索洛模型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目录摘要 (1)Abstract (1)一、经济增长理论的开展 (1)〔一〕经济增长的定义 (1)〔二〕经济增长理论 (1)〔三〕经济增长理论的三次革命 (2)〔1〕经济增长理论的第一次革命—哈罗德—多马模型 (2)〔2〕经济增长理论第二次革命—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3)〔3〕经济增长的第三次革命—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3)二、基于索洛模型的实证分析 (4)〔一〕索洛模型 (4)〔二〕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5)〔三〕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 (9)三、结论 (10)参考文献 (11)利用索洛模型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摘要:本文首先通过介绍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根本概念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开展演变,然后利用索洛模型选取1978年—2021年数据建立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技术进步、资金投入、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反映了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得出技术进步是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源泉,而且为了提高我国的人均收入必需控制人口增长。
关键词:索洛模型,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理论,科技进步.Abstract: The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the evolvement of the economic growth theory. Then the Solow Model and the data from 1978 to 2021 are used in the paper by which the influence of capital, labor and technique progress on the country’s economic growth is analyzed,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brought about by technique progress, capital and labor input is calculated. Then analyze the reasons of constant economic growth,and the population growth should be controlled strictly.Key words: Solow Model, economic growth, asset price inflation,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一、经济增长理论的开展〔一〕经济增长的定义关于经济增长的定义,一直是经济学中争论的焦点,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中一种认为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某个地区能够生产出的所有产品在一个长时期内能够保持的不断增长,也就是说该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总产出的不断增长。
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人员和科技活动经 费支出这 两个 重要因素对经济增长 的贡 域经济 发展 的大部分指标具有显著的正相 关关 系。 同时 , 也 献率 , 并根据建立 的计量经济模型 , 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提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的关系十分 困难 。归纳起来 , 科技 进步
包括 了狭义技术进步所指的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化 , 而且还包 主要是 由于技术进步具有难 以量化 的特征 , 要想精确地 度量 括 了管理技术 、 服务技术 以及智力投 资的变化。其 中需重点 强调一下人 力资本 , 人力 资本是指 劳动者的知识程度 、 术 技
有针对性地测算技术投入对经济增 长的贡 献率。研 究结论表 明:科技 活动人 员数以及科技 活动经 费支出对经 济增 长均具有显著影响 , 而
且, 科技活动经费支 出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率要 大于科技 活动人 员的贡献率。
【 关键词】 技术进步 ; 经济增长 ; 柯布—— 道格拉斯 生产函数 ; 计量分析
— 一
E l 管
理
论
坛
T NG I
NDS F CC O O
技术进步对我 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山东大学 【 摘 张佑 泽 要】 国民经济发展新时期 , 运用科 尤为关键 。文章根据 索洛模 型理论 , 将科
技活动人 员数和科技 活动经 费支 出因素从 劳动 力投入 和资本投 入 中剥 离出来, 进一步具体化 柯布—— 道格拉斯 生产函数的形 式, 从而更
的测定模型 主要有 :柯 布——道格 拉斯 ” “ 生产 函数 、 丁伯 根
水平 、 工作能力 以及健康状况 方面价值 的总和 , 它也是技 术 模 型 、 索洛模型 、 丹尼 森模型 。其 中应用最 广泛 的是以 “ 柯 进步 的一个重要方面。 经济 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 区在一定 布——道格拉斯” 生产函数 为基础的索洛模型 。其基本思路 时期 , 社会财富、 生产增长、 总产 出的总量和人均量的完全增
基于索洛模型的我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基于索洛模型的我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迅速,研究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就显得格外重要。
基于索洛模型利用新古典增长理论对我国1982-2009年的数据进行收集,实证分析了资本,劳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关键词:经济增长;索洛模型;贡献率;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的话题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者热议的对象,学者们可以从多个视角来对经济增长研究,比如从外贸角度,消费角度,投资角度,人力资本角度等等来探究经济增长的来源。
而本文主要是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索洛模型出发研究经济增长的来源,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了资本,劳动,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不少学者也从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俞林(2011)利用索洛模型选取1978-2009年数据建立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模型,得到技术进步、资金投入、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出技术进步是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源泉。
刘鑫(2008)基于索罗模型,收集了1988-2005年湖北省的数据,根据索罗模型,对影响湖北省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制约湖北省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是国外投资,劳动和资本在现实中不能完全相互替换。
韩立杰、于海滨、刘喜波(2007)利用索洛模型选取1978-2004年数据,实证研究了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说明资金投入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占据主要地位,其次是技术进步,劳动投入相对较小。
本文主要不同于以往学者的地方在于在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加进了技术数据,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指代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进行分析,探究资本、劳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后得出结论。
1 经济增长的概述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较早的文献中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实现的增长。
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
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
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效率研究:1978-2010
技 1 经 济 增 长 、 术 进 步 效 率 与 全 要 素 生 产 进 步是 经 济 增 长 的 源 泉 , 术 进 步 导 致 了生 产 效 率 的 技
率
按 劳 分 配 阶 段 的 收 入 分 配 效 率 ,往 往 指 的是 劳 动 效 率 , 劳 动 生 产 率 。现 阶 段 , 国 实 行 的 是 按 各 种 要 即 我 素投 入 和 贡 献 进 行 分 配 的 方 式 , 不 仅 要 刺 激 劳 动 要 其 素 所 有 者 的 劳 动 投 入 ,还 要 刺 激 资 本 、 术 、 理 等 要 技 管 素所 有 者 的 各 种 要 素 投 入 , 以 效 率 问 题 不 仅 是 指 劳 所 动 效 率 ,更 为 重 要 的是 多 种 资 源 的 要 素 配 置 效 率 ,即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 所 谓 的 帕 累 托 效 率 指 的 就 是 这 种 效 而
关 键 词 : 济 增 长 ; 要 素 生 产 率 ; 术 进 步 ; 术 进 步 效 率 经 全 技 技
D : 0 3 6 /.s n 1 0 — 3 8 2 1 . 7 0 2 OI 1 . 9 9 j i . 0 1 7 4 . 0 2 0 . 0 s
中图分 类号 :024 F 6 .
李 晓 宁
( . 西师 范大学 马 克思 主义博 士后 流动 站 ,陕 西 西安 7 0 6 ;. 北政 法大 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 1陕 102 2西 陕西 西安 7 0 6 ) 1 0 3 摘 要 : 用 索洛模 型法估 算 出我 国 1 7 —2 1 间全要 素 生产 率的增 长率 , 利 9 8 0 0年 并依 据估 算结 果对我 国全要
标 衡 量 全 部 要 素 生 产 效 率 的变 化 呢 ?
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
第2 6卷第 1 期 0
V0.6 No.( 12 fr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TECHNOL OGI CAL DEVELOPMENT OF ENT ERPRI E S
20 0 7年 1 0月
0c . 7 t 200
高新技术产业对我 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
wa g r d o t n t i ri l. s f u e u i h s a tc e i K e w o ds: g t c i d sr ; c n mi g o h; r d c in u c in y r hih— e h n u t e o o c r wt p o u to f n to y
随着 经 济增 长 方式 由粗 放 型 向集 约型 的转 变 , 高新 技术 产业 在 经 济增 长 中 的作 用越 来 越 大 , 新 高 技术 产 业 正 在 成 为 一 个 极 富 生命 力 和竞 争 力 的新 增长 点 。 首先 , 新 技术 产 业 的产 品 附加 值 高 , 新 高 更 换 代快 , 投资 收益 率 远 高于 其他 经 济 部 门 ; 次 , 其 高 新 科 技 及 其 产业 可 以促 进 劳 动 生 产 率 的大 幅度 提 高 ; 次 , 新 技 术 产 业 的快 速 发 展 影 响 和改 变 了 再 高 传 统产 业 的技 术 面貌 , 且 带 动 了一 批新 企 业 的建 并 立 。 此 , 何 测算 高新 技 术 产 业 对 我 国经 济 增 长 因 如 的作 用 , 以便进 一 步 寻求 加 快发 展 我 国高 新技 术 产
将 是 可行 的 。
设 产 出增 长 型生 产 函数 为 :
Y t A( ‘ KLS ( : t f ,,) ) )( () 1
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实证研究
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实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DI)指跨国公司或外国私人投资者,在一个或数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直接投资建厂,建立原材料生产基地或产品销售市场等实物性资产投资手段,以获得一定收益的行为。
它是一个包含资本、知识技术的复合体。
正是FDI的这一特性使得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一、文献综述关于FDI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研究,我国一些学者认为FDI对GDP的增长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胡鞍钢指出据世界银行研究,外资所带来的GDP总量增长率的贡献为0.9个百分点,其贡献率为8.6%,近年来这一贡献率已经超过10%。
姜巍认为FDI对我国经济保持健康稳定的高速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研究投入要素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时,把FDI作为独立的投入要素引入到增长方程中,把固定资产投资来源分为国内投资与国外投资两个部分,然后通过回归估计来检验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研究数据范围为1985~2001年,最后结论是:FDI对我国国民产出的贡献率大约在5%~6%之间,平均贡献率为5.9%。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FDI的流入和商品出口对我国最重要的意义并不在于FDI 本身所带来的GDP增长,而是体现在其带来的创造就业和技术外溢等方面。
理由是外资在我国投资构成中一直都在1/3以下,而净出口始终维持在GDP约2%~3%的水平,因此从粗略定量的角度可以认为我国经济增长是内需主导的形式。
还有一些学者通过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型对FDI与GDP的关系做了研究。
赵晋平认为“FDI带来大量资本,弥补国内资本短缺,我国经济增长率中2%~3%应当归功于外资贡献”,并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假定GDP与FDI间存在如下关系:LN(GDP)=α×LN(FDI)+β。
假定FDI是资本要素投入的一部分,其他要素包括劳动要素投入的影响集中反映在常数项中,而且主要是劳动要素的影响。
由此可得出结论,我国劳动要素价格低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对总支出增长贡献率较大,FDI对经济贡献率保持在3%左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率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率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率的变化杨宇邓翔【摘要】本文利用扩展的索洛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重点研究了不同生产要素的贡献,特别是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影响。
笔者认为,中国的持续增长主要动力仍来自于要素的投入,特别是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其技术进步的贡献仍相对较小,这进一步说明中国未来的发展重点仍在于创造一种更为市场化和公平的制度环境,以使得创新,包括制度和金融创新有更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率;制度变迁;扩展的索洛模型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人类发展史上就令人惊羡的成就,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快速和稳定的增长。
通过统计数据可知,以1978年作为基期(100)的人均GDP指数逐年增长,从1978年的100到2009年的1337.63,以2000年价格计算的人均GDP从1978年的1365.39元到2009年的18263.88元[1],上涨了13倍多。
在过去的30多年中,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有没有变化,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怎样,能否持续?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值得研究和回答的。
在学术的研究中,蔡皙和王德文测算了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技术进步在1982-1997年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认为其中劳动力的贡献最高。
他们认为通过改革劳动力就业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措施可带动中国经济增长[2]。
董直庆和王林辉通过估算得到劳动和资本投入构成中国约70%的经济增长的结论[3]。
王德劲运用误差校正模型计算扩展的索洛模型,认为中国1952-1998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来源于物质资本存量[4]。
江小涓实证分析认为外资经济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有明显作用[5]。
孙超和谭伟通过研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受益于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6]。
基于索洛余值法的西安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
( 西安市科技信息研究所,陕西 西安
7o6) 1o8
(ia c ec x ’ns j n e&T c n 1 g n of t o e er h I si u e h n ix ’n 7 0 6 ) eh o 。 y If r a in R s ac n t tt ,s a x i a 10 8 n
与技术 ” 。
粗放式 经济模 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 步和提 高劳动者素质轨
道上束, 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
1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 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测算方法及 内涵
1 1 科技进步贡献 率的测算方法 .
在生产 关系已经相对稳定的市场经济国家, 利技进步” “
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而在 中国,
分 。用数学 式表达为 :
a y 【 —B1 = 一0k
2 西 安 科 技 进步 贡 献 率 的 测 算
在西安各类经济指标的核算史上, 进行 过几次重大统 计 数据 口径的询整, 不同时期的统计数据没有可 比性。 以, 所 为
其 中, 一综合要 素的年平均增 长速 度;~产 出的年 平 a y 均增长速 度;一 资本的年平 均增 长速度; 一劳动者 的年平 k l
() 3 其他: 包括诸如规模经济, 资源配置的改进等。他认为综
所以, 以“ 在 科技进步贡献率” 描述创新 型城市特 征的时
候, 必须注意避免把这 个经济用语捩义地理 解为 “ 科学与 技 术 的进步对 经济增长做 出的贡献” ,以及 由此而 引起 其他误
导。
合要素生产率 就是总产出 中扣除资本和劳动 投入 影响的部
余
值
法
的
规定 , 消除价格变化 的影响, 保证统计数据结果的可 比 。 性 2 1关于产 出量 Y的确 定 .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基于索洛残差法
作者简介: 周胜男 ( 1995 - ) ,女,汉族,湖南益阳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 国际经济与贸易。
70
( 1) 两边取对数得:
lnYt = lnAt + αlnKt + βlnLt + εt
( 2)
其中,vt 为误差项,经证明,形如式 ( 3) 的设定在规模报酬
不变等假设下,即 α + β = 1 的情况下,则希克斯中性的 TFP 增长率
可近似地用下式计算:
ΔAt = ΔYt At Yt
- αΔKt Kt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基于索洛残差法
周胜男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 根据估算的劳动力和资产产出弹性,使用索洛残差分析方法计算出全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属于要素 驱动型还是技术驱动型。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 TFP) ; 资本投入; 技术投入
一、引 言
率支撑型模式的转变。
三、模型构建
目前,本文全要素生产率 (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 的测
算方法为要包括索洛余值法,其设定形式为:
Yt = At Kαt Lβt
0 < α,β < 1
( 1)
其中,Yt 、Kt 、Lt 分别是第 t 期的实际产出、资本投入、劳动 投入数量,At 代表希克斯中性和规模收益不变的技术水平。将式
全要素生产率 ( TFP) 是指产出中投入要素解释不了的那部分
产出。全要素生产率高于要素投入的贡献,表明效率提高和技术进
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反之则表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
的增加。如果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呈上升趋势,表明经
结合索洛模型分析我国经济增长
结合索洛模型分析我国经济增长1经济增长理论概述经济增长理论成为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索洛等人建立的新古典增长理论。
索洛最早提出的增长理论源于对哈罗德一多马增长理论中的缺陷的修正。
为了克服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的局限性,索洛、斯旺、和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类新的增长理论。
这类模型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认为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的!刀锋式的增长路径是可以避免的,充分就业的稳定增长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调整生产中的劳动与资本的配合比例来实现。
同时,索洛等人还指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不是资本积累和劳动力的增加,而是技术进步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索。
因而存在一个最优的储蓄率,使得人们的消费水平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达到自身的最优化。
消费是连接生产与再生产的关键环节,既是生产的终点,同时也是生产的起点,消费的增长必然会促进生产的增加,从而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因此消费或储蓄跟经济增长之间,应当保持恰当的比例关系才会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储蓄率过低,经济发展往往缺乏后劲,而储蓄率过高,则会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需求,使得投资不足,导致生产的萎缩。
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需求不足仍很突出,消费市场一直难以启动,投资需求特别是民间投资需求不旺,直接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因此,要保证储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必须将储蓄进行分流,既要提高消费的比重,又要有效地将部分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扩大市场需求,拉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2.3大力引进外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我国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与发达国家不尽相同,经济的最终稳态也不会相同,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相对落后,人均资本存量相对于发达国家较低却是不可否认的现实。
因此,为了避免贫困陷阱,我国应该大力投入资本,提高人均资本存量。
突破k点分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最终能够稳定在一个相对较高资本存量水2索洛经济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启示2.1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积极发展科学技术索洛的增长理论假定生产函数是新古典的,具体形式为:Y=F(K,AL)。
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度——基于OECD《生产率测算手册》非参数法
2020年第23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20 No. 23doi:10.3969/j.issn.l000-7695.2020.23.009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度—基于O E C D《生产率测算手册》非参数法周晓光(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28 )摘要:借鉴O E C D《生产率测算手册》介绍的非参数方法,采用指数形式来表达科技进步变化,并使用2007年至 2017年期间有关数据测度我国各省份科技进步贡献指数,以此为基础汇总形成国家层面的科技进步贡献指数。
结果表明,2007年到2017年期间,中国科技进步率提高了8.2个百分点,达到54.2%。
这种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指标测算工作,为政府部门常年发布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数据提供便利;也为进一步规范该指标 测算工作提供新的方法选择。
关键词:科技进步;非参数方法;贡献率中图分类号:G3; T-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 (2020) 23-0064-09 Measurement of Contribution of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Based on Non-parametric Method of Measuring Productivity—OECD ManualZhou Xiaoguang(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Labor Economics,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028,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draws on the non—parametric methods of Measuring Productivity—OECD Manual, and expresses change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the index form, and measures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contribution index by the relevant data of provinces ( autonomous regions, cities ) in China from 2007 to 2017. At the same rime, on this basis, a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contribution index is aggregat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rate increased by 8.2 percentage points from 2007 to 2017, reaching 54.2%. This method simplifies the calculation of indicators, in particula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regularly publish the indicator data of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t provides a new method selection for further standardizing the calculation of this indicator.Keywords: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n—parametric method; contribution rate中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工作,研发投人资金连 年增长,2019年达到21 737亿元(约合3 15丨亿美 元),研发投人强度达到2.19%[11。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基于中国31个省区市数据
53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基于中国31个省区市数据邱欣洁(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510640)摘 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需求,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愈加凸显。
基于我国31个省区市1978—2014年的经济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测算了37年间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资本贡献率、劳动贡献率以及科技进步贡献率,得出以下结论:我国东部地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于西部地区,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部分省份的劳动力严重外流,劳动力大量涌入沿海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应与劳动力水平提高以及科技进步协调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关键词:科技进步;灰色关联度;贡献率中图分类号:F062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4-0053-03 [作者简介]邱欣洁(1993-),女,江西抚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源与环境经济。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1978—2014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 7%,即使在2008年和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分别增长9 63%和9 21%。
然而,2015年我国GDP实际增速为6 9%,是6年来首次“破7”,传统产能过剩、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维系、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进步步伐较慢等重点和难点问题亟待解决。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科技进步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因此,研究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吴敬琏(1999)对美国128公路与硅谷两大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案例,以及日本二战后“亚太模式”成败的分析,凸显了技术创新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制度灵活和市场自由竞争对创新的作用[1]。
魏和清(2003)分析索洛模型后认为,对科技进步的评价包括制度创新带来的进步、规模经济带来的产量提高以及替代效应带来的生产效益提高[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索洛模型的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测算研究摘要:外资的引入对于弥补经济建设国内资金短缺,提升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和促进进出口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却十分有限。
本文借助于“索洛余值”模型,对于外资在我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研究,分析得出了同现实一致的结论。
因此,中国要进一步推动利用外资从“量”到“质”的根本转变,使利用外资的重点从弥补资金、外汇不足切实转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上来,全面提高引资的技术水平。
关键词:外资;索洛余值法;经济增长;技术贡献率一、问题的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总规模多年来位居世界前列和发展中国家第一。
根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中国实际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057亿美元。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年度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最大金额,相当于1983年水平的113倍,其间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2%。
高于同期我国对外贸易的年均增长水平。
作为改革开放的成果之一,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但是,随着外商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利用外资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并有所积累。
一是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现实状况与以市场换技术的期望之间尚存在较大差距,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涉及农业新技术应用开发、农业产业化和生产型服务业等国内亟待发展领域的投资十分有限,即使在制造业领域,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有利于延伸国内产业链条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
因此,中国要进一步推动利用外资从“量”到“质”的根本转变,使利用外资的重点从弥补资金、外汇不足切实转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上来。
二、“索洛余值法”技术贡献率测算模型长期以来,关于经济增长的源泉一直众说纷纭。
尽管对于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这个复杂的问题还没有找到全部答案,但是经济学家已经有了一些进步,找到了一些关键因素,如投资、消费、进出口、人力资本、技术等。
许多学者都曾就投资、消费、进出口、人力资本等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进行过测算分析,但关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却不多。
事实上,有关技术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模型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由西方经济学家建立过,如索洛的有关经济增长的解释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尽管这一解释框架本身有许多的不足,但它仍被大致用来分析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一)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
它表示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条件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数量与它们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可表达为:na n a a X X AX Y (2)121式中:Y 为产出总值;X 1,X 2, …X n 为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A,a l ,a 2,…,a n 为模型参数。
参数a 1,a 2…,a n 的经济含义是:当a 1+a 2+…+a n =1 时,a1,a 2…,a n 表示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a 1为生产要素X 1的所得在总产值中所占的份额,a 2为生产要素X 2的所得在总产值中所占的份额,其他以此类推。
如果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则当遇到a 1+a2+…+a n ≠1 时,需要对这些弹性系数进行调整, 调整后的弹性系数用r 表示。
其方法是:令r i =a i /Σa i (i=1,2,3…n ),经调整后,r 1+r 2+…+r n =1,即各要素新的弹性系数之和必等于1。
1928年,美国经济学家柯布和道格拉斯根据历史资料,研究了1899~1922 年期间美国资本和劳动力生产要素对产出的影响,提出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t)f(K、L)=AKαLβ式中:A(t)表示除资本K 和劳动力L 因素以外的影响产出的其他因素,如:科学技术进步和制度因素等。
一般情况下,A可表示为A0(1+r)t,t 表示时间变量,A0表示基期的效率系数,r是反映技术进步速度的平均增长率;α、β为模型参数,又分别称为资本弹性和劳动力弹性。
(二)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模型索洛利用生产函数发展得到的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模型为:y=a+αk+βl即: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增长率+资本弹性系数×资本增长率+劳动力弹性系数×劳动力增长率由于技术进步融合在劳动者生产能力和资本设备中,所以不能直接测定出来,但它可以通过公式间接推导出来,即a=y-αk-βl在宏观经济学中是用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来定义它,TFP的概念是由索洛于1957年首创,索洛把TFP 定义为除每单位劳动和资本投入外所有其他投入增加的实际产出,认为通常科学技术只有和有效的制度结合才能真正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TFP被广泛用来表示一个经济系统技术水平的大小。
TFP一般不能直接从经济统计中观测,而是采取扣除“劳动”和“资本”两个生产要素贡献的产出增长后的余值表示,被称之为“索洛余值”(Solow Residual)。
所以这里的索洛余值可以作为技术和制度的结合效应,放在一起加以测量。
三、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测算尽管索洛1957年建立的有关经济增长因素的解释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例如解释框架中关于封闭经济、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等假定不完全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但它仍被用来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一国经济增长中的资本、劳动和技术因素的贡献率,特别是可以测算出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那么,如何运用“索洛余值法”来分析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呢?为此,根据索洛的解释框架,需要界定测算时所涉及产出量Y、资本投入量K、劳动力投入量L及资本弹性α和劳动力弹性β。
1.产出量Y。
本文采用外商投资企业所创造的工业总产值作为产出变量。
因为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因素主要体现在工业企业,而我国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则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两大主要形式之一(另一种形式为外债),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利用外资最突出的方面,所以取Y为外商投资企业所创造的工业总产值,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
年产出的增长率y=(Y t –Y t-1)/ Y t-1。
2.资本投入量K。
既然Y为外商投资企业所创造的工业产值,那么索洛解释框架中的K即为外商直接投资额。
资本投入的增长率k=(K t –K t-1)/ K t-1。
3.劳动投入量L。
假定“索洛余值”中的人口增长率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的假定正确,再结合上述第1个界定,那么L就为外商投资企业中所吸纳的就业人数。
劳动力投入增长率l=(L t –L t-1)/ L t-14.参数α、β的确定。
在使用索洛模型时,先要确定资本边际产出弹性系数α和劳动边际产出弹性系数β的值,才能测算技术进步指标。
目前对于α、β的确定有四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用微分法推测而得出α、β的值。
这种方法根据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出,利用微分法推测。
第二种方法是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对生产函数的回归来估计α、β的值。
这种方法对样本的大小有一定的要求。
第三种方法是经验判断法,即根据以往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资料,经验地选定α、β,并规定α+β=1。
这种方法需要权威部门定期进行分析判断。
第四种方法是利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恒等式计算,这一方法不受统计口径、样本序列的影响和限制。
本文按照第一种方法推测得出各年的α、β值,即β=劳动成本在总产出中的份额,α=资本成本在总产出中份额。
两者的和为1,即α+β=1。
在本文中劳动力成本β即为劳动人数乘以平均工资。
就上述界定后根据“索洛余值”模型,我国1999年到2009相关变量的统计数据及“索洛余值”见表1和表2:表1 1999年—2009年期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统计数据注:(1)本表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1999年到2009年的相关数据计算而来;(2)外商投资额当年外商直接投资额乘以当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3)平均工资取当年港澳台投资单位平均工资与外商投资企业平均工资的平均数。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0。
表2 2000年—2009年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索洛余值”由图1可知,2000-2009年间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平均只有17%。
最高年份出现在2003年,外资的技术贡献率为35%;最低年份出现在2001年,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只有1%;而2002年、2008年、2009年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也低于10%,分别只有7%、5%和6%;由此,总体看来,尽管外资的引进,缓和了我国经济发展资金短缺矛盾,改善了我国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就业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出口,但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却十分有限,这一结论和我国的实际是吻合的。
就其原因,一是外商由于控制技术的需要,在技术发展的四个生命周期(创新、成熟、标准化、衰落)中,创新技术是不会转移的,成熟的高新技术也主要转移到相关产业相对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只有处于标准化和成熟的技术才可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来;二是由于全球化产业分工细化的结果,更多的产品生产环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布局。
我国承担的多数是加工组装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在价值链中仍然属于低端,大量的核心技术环节控制在发达国家手中。
图1 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走势:2000—2009年四、结论进入7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理论获得较快发展。
一些新的理论认为,外资的流入不仅可以弥补东道国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缺口,外资流入更突出的作用表现在技术外溢、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现代化、市场营销等,特别是有的学者将技术创新视为最重要的功能。
从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实践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跨国投资在全球跨国投资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并呈现出迅速发展的势头。
伴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跨国投资,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功地实现了产业跨越式转移,即成功地由传统产业迈向高新技术产业。
新加坡、韩国和我国的台湾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抓住了这机遇,产业升级实现了向高新技术产业方向的成功跨越,成为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制造地。
另外,印度、爱尔兰、以色列等国也是发展新经济的佼佼者。
另一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海外生产网络不断扩展,跨国公司向海外转移先进技术的速度也随之加快,许多新技术研发的成果很快在其全球生产体系内使用。
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向海外的研发机构转移也进入了一个高潮。
这些新动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中国今后需要在创新领域,主动通过并购方式在世界市场获得技术,同时,通过吸引新技术类型的跨国公司投资带来更多的技术引进成果。
鉴于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十分有限的现实,在充分调动和有效利用国内资金的同时今后我们应当通过相关法律和政策,实现从“数量引资”向“技术引资”的转变,全面提高引资的技术水平:第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努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放开行业准入限制,为跨国公司提供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