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插花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五代《花经》 以古代王朝任才任官的体制所谓九品九命来定花卉 的品第高下,开创了中国近千年来花卉品第高下的 先例。
• 五代《五宜说》 对花焚香,有风味相和,其妙不可言者。木犀宜龙 脑 酴醿宜沉水 兰宜四绝 含笑宜麝 檐葡宜檀。
二、相关诗词
• 《买花》 Leabharlann 居易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 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 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 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参考文献
• 《插花史研究》黄永川 中华花艺文教基金 会创办人
• 《花九锡》 罗虬 • 《春盘赋》欧阳詹 • 《插花艺术》朱迎迎主编,中国林业出版
社 •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马大勇编著 中国林
业出版社
• 花蕊夫人《宫词》“小雨霏微润绿苔,石楠 红杏傍池开。一枝插向金瓶里,捧进君王 玉殿来。”
三、画作
唐代卢愣迦绘的《六尊者图》中有缸插 牡丹,为禅家花较早的图画记载
唐代人造绢花: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出图的文物中 发现一枝人造绢花,以萱草、石竹等组合形成
《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侍女捧瓶荷
在《西游记》
• 1. 有了折取花木的工具一剪刀。更有利地保护了花木 这 样可以减少用手折对花木的伤害。;
• 2. 利用甘泉来浸养花材。增长花材的保鲜期有利于长时间 营养花材。;
• 3. 对插花所用容器有了一定地选择和讲究。了解了花卉与 容器有很大的关系,以素雅、高贵的容器为主。
• 4. 对插花的安排也有了要求。
《花九锡》 罗虬【唐】
• 《花九锡》是一本专为牡丹而作的书。 • 所谓“九锡”原是古代帝王礼遇臣子的九大项
礼物。罗虬从花的角度针对当时的国花牡丹也 提出了九项礼遇——牡丹宫廷插花有9个过程。 这本书对插花放置的场所、剪截工具、供养水 质、几架以及挂画都有严格的规定,并咏诗、 作歌、谱曲,再饮以香醇的美酒方能尽兴,进 行视觉、听觉、味觉多层次的艺术赏析。
【 南 唐 】
顾 闳 中
《 韩 熙 载 夜 宴 图 》
四、其他相关史料
• 唐《开元天宝遗事》描写唐明皇曾折芍药给杨 贵妃醒酒,此后饭友饮宴,必将各色芍药折下, 摆于盘中,列于席上
• 明《遵生八笺》记述开元时候,付过人家每年 春时赴各地寻求名花异卉,盛行用“移春木监” (即花车的原始设计)集装游行。这是唐朝插 花和盆栽的又一新发展。
• “庭前梅白,蹊畔桃红。指掌而幽深数处, 分寸则芳菲几丛。呼翕旁临,作一园之朝 露;衣稀拂拭,成万树之春风。原其心匠, 始窥神谋创运。从众象以遐览,物群形而 内蕴。”
• “事随意制,物逐情裁。”
《春盘赋》欧阳詹【唐】
评价:这是中国最早的写实插花,论述了 插花应考究容器、花材的形、色、线条构 思、意境等诸多元素的内在联系和配合的 奥妙,为后世插花理论的完善做出了一定 贡献。
一、插花著作
《春盘赋》欧阳詹【唐】
而《春盘赋》中的春盘并不 是“蔬菜拼盘”,而是取相 同的容器——盘,将盆子视 为大地,加置梅、李、小树 或年花,以写实的手法表现 实景,是为唐代插花之滥觞。
《春盘赋》欧阳詹【唐】
• “多事佳人,假盘盂而作地,疏绮绣以为 珍。丛林具秀,百卉争新。一本一枝,协 陶甄之妙致;片花片蕊,得造化之穷神。”
• 插花不仅在春天,而是按季节选择花材插花, 《唐人·幽人折芳桂》“厚地生芳桂,遥林耸 干长……一枝终是折,荣辉在东堂
• 宋陶谷《清异录》:“李后主每春盛时, 梁栋窗壁柱栱并作隔筒,密插杂花,榜曰: 锦洞天。”
隋唐插花艺术之东渐
• 隋朝,日本使节小野妹子先后三次来中国, 将中国礼仪、佛前供花及供花用的青铜器 皿传至日本,使佛教得以发展,也促进了 祭坛插花艺术的兴起。
中国插花历史
隋唐五代篇
园艺13-1班
概况
• 隋唐时代(581-907年),是中国插花艺术
发展史上的兴盛时期。政局稳定,国泰民安, 经济繁荣,文化艺术成就辉煌,在这样的背景 下,插花艺术进入了黄金时代。唐代的插花艺 术更加注重形式美。
概况
•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政局
动荡,文人雅士大多避乱隐居。民间插花 风格有很大转变。
梅芬傲雪,偏饶吟魂。 杏芷娇春,最怜妆镜。 梨花带雨,青闺断肠。 荷气临风,红颜露齿。 海棠桃李,争艳绮席。 牡丹芍药,乍迎歌扇。 芳桂一枝,足开笑语。 幽兰盈把,堪赠仳离。
《花九锡》 罗虬【唐】
• 《花九锡》一书的出现为中国古代插花艺术的理论化发展 奠定了基础。
• 《花九锡》,是我国插花历史上最早的插花专著。它显示 出在当时插花的技艺有了很高的造诣。同时还清晰地反映 了隋唐时期插花艺术发展之迅速。 主要表现在 :
《花九锡》 罗虬【唐】
所谓“花九锡”即 1.重顶幄——障风; 2.金错刀——剪; 3.甘泉——浸; 4.玉缸——贮; 5.雕文台座——安置; 6.画图; 7.翻曲; 8.美酷——赏; 9.新诗——咏
《花九锡》 罗虬【唐】
• 附《花沐浴》 浴梅宜隐士。 浴海棠宜韵致客。浴牡丹、芍药宜
靓妆妙女。 浴榴宜艳色婢。 浴木穉宜清慧儿。 浴 莲宜道士。 浴菊宜好古而奇者。 浴腊梅宜清瘦僧。 • 附《花宠幸》
《花九锡》 罗虬【唐】
• 插花的花型,以富贵壮丽的风格为主,故此时期的 主要类型为宫体花,亦称院体花。宫体花,主要流行 于隋唐时期的宫廷中,花材以牡丹、芍药为主,体现 富丽之感。
• 此外,还经常选用一些富含吉祥的花材,如用梅、竹、 松、柏、山茶、水仙、瑞香、月季、天竺、剑兰等 十种花材,寓意“十全十美”。
总结
隋唐的插花在艺术方面的特点有: 1. 欣赏插花的形式多样化。 2. 欣赏插花的方式有了新的发展。 3. 插花的艺术性增加。
总结
五代的插花在艺术方面的特点有 1. 出现香花,即点着香赏花 2. 出现自由花,即原生态地把花插到竹筒里,欣
赏野趣
总结
隋唐五代插花在物质方面的特点有 1. 讲究花器与道具 2. 花材择配审慎 3. 对花材的保养已有研究
• 《赠荷花》 [唐]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 杜牧《杏园》“夜来微雨洗芳尘,公子骅 骝步贴匀,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 花人。”
• 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 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中描绘的观世
音菩萨就有手
托宝瓶中插柳
枝的造型。另 外,在佛家的讲 经法会上,也设 有瓶花为装饰。
《八十七神仙卷》 诸位神仙手持盘
花、瓶花
牡丹主要流 行于贵族之 家,而莲则 是佛教中常 用的,且通 常一瓶只插 一类花,并 以简洁明快 的三支枝干 为主要架构
五代,郭江洲发明了占景盘 《清異錄》載,“郭江州有巧思,多創 物,見遺占景盤,銅為之,花唇平底, 深四寸許,底上出細筒殆數十,每用時, 滿添清水,擇繁花插筒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