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2010-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教学质量三年目标(2010-2013年)
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
(2010年6月)
一、学校概况
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的前身为上海市竖河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80年,1996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由地处崇明的原竖河职校、新业职校、城东职校、向化职校、财经学校和工业局技校等六所学校合并而成,现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48亩,建筑面积近60000M2,教职工总数250名,其中专任教师180名,本科以上学历占98%,高级职称教师占27%,在校学生4000余名。
2010年3月学校根据上海市教委统一部署,对专业设置与结构进行调整优化,调整后专业分布情况见表1:
表1:各校区专业设置表
二、教学质量现状分析
(一)主要优势
1.专业实训条件已经得到较大改善
近5年,学校在市、县两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投入大量经费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筹集8200多万元人民币新建了数控技术、都市农林、旅游服务三个市级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数控技术开放实训中心总投资1600多万元,建筑面积2140M2,总工位数305个;都市农林开放实训中心总投资960万元,占地面积134亩,能满足多种设施农业技术和园林技术实训需要;旅游服务开放实训中心总投资5500万元,建筑总面积6500M2,总工位数240个,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对外服务于一体,为我校创新技能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良好条件。
其他专业也基本能按照本市中职校教学技术
装备标准配置实验实训设备,但随着时间推移与科技进步,部分教学设备的先进性已显现不出,完好程度也逐渐下降。
2.专业结构基本适应产业发展需要
由于新学校是由6所老学校合并而成的,所以学校在校区布局调整过程中对专业结构也进行了适当调整,保留了与上海特别是崇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
根据上海和崇明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方式重大转变、现代农业加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人民群众对优质职教有新期盼的新形势和新特点,经过调整优化,我校基本形成了以加工制造专业群为主体、商贸旅游、农林牧渔和文化艺术专业群为支持框架格局,重点建设好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酒店服务与管理和园林技术4个专业,并带动和发展一批相关专业和延伸专业,以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所以专业结构基本适应产业发展需要。
3.教学改革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是在课程教材建设上初步构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K-H”Ⅱ型课程模式,重点建设专业能够按照任务引领型课程的基本要求组织骨干教师编写部分校本课程,各专业的课程标准基本建立。
二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初步与高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培训与实践提升教师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技能。
建立了多种教学制度,如教学反思制度、专业对话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度等,鼓励、指导教师自觉研究自身教学行为,教学有效性逐步提高。
三是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有重点地选择部分专业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如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依托旅游服务实训中心实行“工学交替”培养,把原来一年的顶岗实习分解到三年完成,一年级用4个星期进行教学见习,二年级用8个星期进行教学实习,三年级用36个星期进行顶岗实习,学习工作交替进行,任务要求各有侧重,使人才培养模式与技能型旅游人才的成长规律基本符合。
(二)薄弱环节
1.师资水平有待提高,专业发展任重道远
由于新学校由6所老学校合并而成,且除了原竖河职校是国家级重点职校,师资整体水平较高以外,其他5所学校相对薄弱,所以师资结构不够理想。
目前,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高级职称占27%,专业教师虽然大部分取得相
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但实践能力还是参差不齐,不能很好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要改变这种现象需要时间,需要制度建设,提供资源与支持,这将是今后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关键所在。
2.学生基础层化突出,提升素质任务艰巨
学生入学基础分化严重,给组织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为解决这个问题,学校曾用“班级分层”与“班内分层”两种不同的分层方法解决教学组织(特别是文化课)难题,实施过程中都有正面和负面效果。
从现状看,有5 %左右的学生是通过多次辅导后才勉强通过课程评定的。
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也存在一定问题,比较普遍的是缺乏责任感、感恩心和耐挫力。
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与部分教师工作不够耐心、方法简单、缺乏艺术有关,也与学校德育载体的单调单一有关,当然也与家庭教育有关。
3.教育改革有待深化,培养模式亟待创新
学校非常重视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各项改革,数控、园林、酒店等重点建设专业在教育改革过程中能够有序推进,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从整体上看,即便是几个重点建设专业的改革创新,也是在某几个方面比较突出,一般专业的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教学环境等离“十一五”发展规划所提出的“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还有较大差距。
三、教学质量总目标
按照稳定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总体工作思路,我校将以“提供优质职教、促进学生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助推社会进步”为办学使命,以“培养明理敬业、自强不息、适应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为发展愿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就业品位、提高办学效能、提高专业竞争力和提高社会知名度上来。
2010-2012学年度学校教学质量总目标是:专业设置合理、教学设备先进、课程体系健全、培养模式新颖、师资队伍雄厚、质量管理科学、学生素质优良、就业质量上乘、学校吸引力不断增强。
四、教学质量分目标
五、保障措施
1.思想保障
学校领导经常面向全体师生介绍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动态、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期盼,以及职业教育实现自身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
措,从而让全体师生能够正确看待什么是职业教育的质量、理性思考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深刻认识提高质量对学校科学发展和促进自我发展的重大意义,进而把思想认识转化为提高质量的现实行动。
学校领导经常通过宣传教育,而磨合乃至改变教师的观念和态度,化解矛盾,求同存异,激发师生改革创新热情,消除顾虑,减少变革阻力;认真谋划变革的起始工作,申明变革主张和价值观,多与师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多方面的需要,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取得理解支持,杜绝争讼本源。
2.组织保障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学质量管理团队,明确校长是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对质量负有直接责任。
分管校长在“一把手”的授权与领导下,按照既定的质量目标和战术措施,分解任务,指导协调,激励教师,管理过程,监控质量,确保教育教学系统高效运行。
各专业部主任和有关中层职能处室要细化工作,带领一线教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措施,对不同态度、不同能力的教师给于不同的指导、督促与检查,确保完成工作任务。
教师是保障教学质量的主体,处于核心地位,要积极投入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投身质量改进与提高行动,合作互动,分享经验,改进教学。
3.经费保障
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
一是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按规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崇明县财政逐年提高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
二是以市县两级财政为主体,保证专业建设的设备经费、生均公用经费、校舍维修与建设经费。
三是学校每年自筹300万元配套经费,主要用于开展校企合作、创新教学环境、改善教学设备、改革课程教材、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