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博物馆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博物馆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高校博物馆功能方向
摘要:高校博物馆对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多数高校博物馆并不赢利,只是作为一个宣传教育
的场所,但是高校博物馆具有其独特的资源
和人才优势,其功能的发挥和未来的发展也
应该引起大众的重视
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学091
刘俊言
200930804019
欧美的一流大学中,每所学校都有3到4座博物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竟有13个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在教育科研、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仿佛美丽象牙塔上熠熠闪耀的宝石。但是在中国,高校博物馆普遍发展缓慢。定位不清不准、经费少、人员配备少等问题制约了其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尽管高校博物馆的建设意义重大,但是目前国内高校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并不多,校内知晓率也不高,参观者以本校学生为主(其中又以关联性强的专业学生为主),据了解,高校博物馆的利用率遍低于当初预计,有些甚至不到20%。
对于高校博物馆,知道的少,利用的人就更少了。有的高校博物馆里拥有很多具有极高学术研究价值的成果,但是平时参观的观众,有时是几天都见不到一个,暑假人多,但参观的大多是随旅游团参加高校游的孩子,虽然博物馆的展陈对他们也有科普教育作用,但多少有些“大材小用”。
以北京为例,北京高校共有十几家博物馆,拥有多项“第一”,比如北京服装学院的民族服饰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服饰类博物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是国内高校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创立于1909年的北大地质博物馆,是我国最早的地物馆。此外,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博物馆、北京印刷学院的中国印刷博物馆等,都依托学校专业特色,在北京众多博物馆中“独一无二”。但是多数的
北京高校博物馆还是在维持现状中艰难生存,多年徘徊不前,新征藏品、馆藏品定级、库房改造、专项投入等,都较少得到的展厅有2000平方米,库房有800平方米,十几年一直未变,都显得很小了。馆内虽有1万多件藏品,但与北大在考古界的地位很不相称,也无法展现中国考古的全貌。许多藏品都是上世纪20年代、50年代的,近年来的藏品大都是北大师生考古发掘带回来的,靠花钱收购回来的藏品非常少,因为馆里没有这笔经费。
由于经费所限,许多高校博物馆没钱保护珍贵藏品。北航航空馆老馆每年的门票收入仅有五六万元,非常紧巴,几架经历过“二战”的文物价值极高的飞机只能露天存放,任凭风吹日晒,因为实在没有钱给它们盖个棚子。因缺乏用于布展的资金,多个高校博物馆只能将一些珍贵文物长年锁在库房里,难见天日。
多位高校博物馆负责人向记者反映,经费少和人员配备不足是制约高校博物馆发展的关键因素。馆内的日常维持开支如电费水费这些都很难支付,而馆内的工作人员也多是兼职,北大地质博物馆的陈列馆有500平方米,标本档案馆有1000平方米正式编制,另外的6人都是兼职。因为编制所限,博物馆工作人员多由相关专业的教师兼任,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的奖励机制、职称评定等都会受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也必然会受到挫伤,也就使得博物馆的专业性受到影响。
绝大部分高校博物馆收支严重不平衡,门票收入微乎其微,盈利较好的博物馆每年也只有几千到几万元的收入,仅能作为补贴用途。水电、设施建设、陈列设计、工作人员劳务、藏品投入的巨大花销是微薄门票收入无法承担的,只能从学校的教育经费中扣除,而提取的数额也没有明确的比例。而且,目前,很多学校对博物馆的定位有失偏颇。一些学校仅将博物馆作为科研、教学的载体,忽略了它还是对外宣传学校的窗口和加强学校与社会交流的平台。各学校对其定位和重视程度不同,因此,博物馆在经费投入、人员编制上没有确切保障。这是高校博物馆生存艰难、社会教育功能“大打折扣”的重要原因之一。
信高校博物馆的前景是广阔的。当然,高校博物馆要彻底走出低谷,首先要面向社会,了解和分析国民对博物馆的看法和需求,根据自身特点,因需设展,以吸引观众,满足观众的要求;其次,要加强对博物馆的硬件建设,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博物馆的服务质量;第三,要多与社会各方面协作,使高校博物馆真正走出高校,为社会大众服务。而这一切的首要条件是国家和高校本身要认识到博物馆的重要性,加大经济上的投入只有资金来源有保障,发展的规划和方向才能清晰。
目前的高校博物馆的展出内容专业性太强,只适合专业人员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一般的观众和爱好者不容易看懂,而且绝大部分是单
一学科的专业性博物馆,针对这个,应该引导博物馆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综合博物馆的兴建一方面可以带动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博物馆进行参观,而且这样也密切了与其他的学科的联系,均衡发展,可以使得这些高校博物馆在更宽的层
高校博物馆的陈列割据大多一成不变,缺乏吸引力,还有不少的博物馆位于校园的深处,属于封闭性展出,连本校学生都不知道其存在,利用率十分低。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对博物馆进行数字化改造,建成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博物馆系统,在很大的范围内形成馆内的资源共享,以实现其得社会教育功能。另外,学校可以把博物馆作为一个本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通过博物馆的展出向外界观众宣传本校的优势特色等,这样做便可获得经济与名声的双赢。
为了吸引观众,还应该把博物馆展出的内容更加平民化,更具趣味性,既然面向社会开放,就要使得这些珍贵资源更好的服务于社会、造福大众。
科学研究是高校博物馆的一个优势和特色,研究成果也可以直接反应出博物馆的层次和水平。国外的高校博物馆很重视科研工作,博物馆不仅是教育中心,而且是科研机构。如耶鲁大学博物馆的70余名员工活动十分频繁。所以,应该利用高校雄厚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开展科学研究和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使高校博物馆向着研究
型过度。
当前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重视,都为高校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绝好机会,只要国家和学校重视,携手努力,一定可以谱写高校博物馆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