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高中生物教案3篇
高中生物教案(优秀3篇)

高中生物教案(优秀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下面是小编为家人们分享的高中生物教案【优秀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案篇一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阅读教材P90~91)1.概念: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类型[连线]二、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阅读教材P92)1.手段:主要包括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1)遗传咨询(2)产前诊断2.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三、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与人体健康(阅读教材P92~93)1.内容:绘制人类遗传信息的地图。
2.目的: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3.意义:认识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人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4.结果:人类基因组由大约31.6亿个碱基对组成,已发现的基因约为2.0万~2.5万个。
重点聚焦1.人类常见的遗传病有哪些类型,病因是什么?2.如何监测和预防遗传病?3.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共研探究]1.单基因遗传病有6500多种,并且每年在以10~50种的速度递增,单基因遗传病已经对人类健康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常见的有红绿色盲、血友病、白化病等。
与单基因遗传病相比,多基因遗传病不只由遗传因素决定,而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
(2)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说明:一种相对性状可以由一对或多对基因控制。
(3)单基因遗传病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4)人类遗传病中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都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
2.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3条21号染色体,是由于亲本产生的异常配子发生受精作用导致的。
高中生物教学教案3篇

高中生物教学教案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3篇高中生物教学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生物课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中学生物课教学设计篇一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1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色素的种类和功能、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提取、分离色素的实验方法。
光合作用在高中生物的整个教材中都是处于重要地位。
本章节内容按照课标安排应2课时完成:一课时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和通过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来学习有关光合色素的知识,第二课时具体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
本节教学设计是该节的一课时内容。
一课时我准备让学生以经典的光合作用研究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为线索,结合自己所动手完成的实验,遵循科学家的探索思路,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了解科学家探究科学的艰辛历程和学会探究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设计理念】以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研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来设计教与学的过程。
1、还原科学研究〖〗的历史面貌,突出生物学的“实验学科”特点;2、以实验探究贯穿整个教学。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而且生活实践中也对光合作用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却很陌生,关键对于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知之甚少。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
【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⑴.了解光合作用的结构和物质基础;⑴.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反应方程式、概念、过程、意义;⑴.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和实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三篇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三篇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心法则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两部分内容,在“中心法则”的学习中,可充分运用教材中的“资料分析”,探究中心法则的提出和完善过程。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范文三篇,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学习目标(1)说出中心法则的发展历程,明确中心法则——遗传信息流向的途径:①从dna流向dna(dna自我复制);②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转录和翻译);③从rna流向rna(rna自我复制);④从rna流向dna(逆转录)。
(2)举例说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3)举例说明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对生物性状的精细调控。
2.学习建议1.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心法则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两部分内容,在“中心法则”的学习中,可充分运用教材中的“资料分析”,探究中心法则的提出和完善过程。
2.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的内容,比较复杂,也较抽象。
学习过程中要从遗传现象的实例入手,分析其本质原因,归纳总结三者间的关系。
运用两类遗传现象的实例:一类是豌豆的圆粒与皱粒、白化病和侏儒症等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或激素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另一类是类似囊性纤维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等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
最后得出结论: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再通过“人的身高”等事例,了解多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以及环境对性状的影响等知识。
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1982年科学家发现rna可复制b.1957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引起的c.1965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d.1970年科学家发现逆转录酶2.揭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一般规律的是( )。
a.基因的遗传定律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中心法则d.自然选择学说3.囊性纤维病的实例可以说明( )。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3篇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3篇主题: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课时:1节课目标: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能够描述细胞内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细胞的结构图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细胞的基本结构。
2.学习:讲解细胞的组成部分,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并介绍它们的功能。
3.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在黑板上绘制出细胞的结构,并标明各部分的功能。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调细胞是生命体活动的基本单位。
5.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小报告。
评估: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作业来评估他们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拓展: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来探究更多有关细胞的知识。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二》主题:遗传与进化课时:2节课目标: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和进化的过程,并能够描述遗传与进化的关系。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优良品种的动植物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想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2.学习:讲解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等,并介绍进化的过程和机制。
3.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遗传规律,并展示实验结果。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调遗传与进化在生物演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5.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关于遗传与进化的小论文。
评估:通过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论文内容来评估他们对遗传与进化的理解程度。
拓展: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最新的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来进一步深化理解。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三》主题:植物生长发育课时:1节课目标: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机制,并能够描述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植物的生长状态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讨论植物的生长过程。
2.学习:讲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植株成熟等,并介绍植物的生长调节机制。
3.活动:让学生观察植物幼苗生长的过程,记录生长数据并做出成长曲线。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调植物生长是受内外环境调控的。
高中生物教案3篇_13

高中生物教案3篇【推荐】高中生物教案3篇高中生物教案篇1 【教学目的】知识与才能方面:1.说明抗生素在控制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2.简述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3.列举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讨论、分析^p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4.认同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过程与方法方面: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并通过阅读网站资料来理解当前人们在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展开剧烈的讨论.理解抗生素的史话以及作用机理.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我学习、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才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人们安康.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1.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2.合理使用抗生素。
【教学难点】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教学方法】讲授法和学生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日常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和危害。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抗生素素用法的认识。
每位学生提出自己对抗生素的使用的做法。
教师: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个讨论。
教师:展示电视广告中一些关于抗生素药物的一些内容,学生讨论。
课件展示:某同学患感冒后,打点滴。
第一次,用的青霉素,第二次,还是用的青霉素但用量比第一次的量比第一次多,他本人认为多了好得快。
以此实例,学生展开剧烈的讨论。
学生分组探究学习完毕后,进展交流。
解答以下问题并展示:1.抗生素史话〔1〕青霉素的分子式学生通过看课本,纯熟掌握青霉素的分子是的详细写法。
〔2〕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学生看课本讨论〕a.细菌的构造b.作用机理抗生素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构造和生理功能,从而到达抑制和杀灭他们的目的。
2.合理使用抗生素〔1〕学生讨论细菌产生抗药性的示意图,并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高中生物教案3篇范文模板

高中生物教案3篇范文模板
一、实验教学教案
主题:观察细胞的构造
目标: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材料:显微镜、玻璃片、载玻片、染色液、玫瑰红染色液、细胞玻璃片。
步骤:
1. 将玻璃片涂上一滴玫瑰红染色液,放置细胞玻璃片上。
2. 取一小块新鲜洋葱,用刀片切成薄片,将细胞放置载玻片上。
3. 将载玻片放置显微镜下,调整镜头直至清晰。
4. 观察细胞的各个部分,了解细胞核、质膜、细胞质等结构。
5. 让学生描述细胞的结构,并与教师交流讨论。
评估: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描述细胞的结构,并能口头解释细胞的基本功能。
二、讨论教学教案
主题:进化论与自然选择
目标:通过学习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理解生物种群如何适应环境。
步骤:
1. 讲解进化论的基本概念和科学依据。
2. 分组讨论自然选择的原理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3. 展示适应与不适应环境的生物种群。
4. 让学生讨论生物进化的机制,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评估:观察学生讨论中的表现和观点,能否理解自然选择对生物种群的影响。
三、实地考察教学教案
主题:生态系统的互动关系
目标:通过实地考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步骤:
1. 带领学生前往当地的湿地或森林等生态系统。
2. 观察并记录不同生物种群的分布和数量。
3. 分组探讨不同生物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4. 整理观察数据,撰写实地考察报告。
评估:评估学生撰写的报告内容是否能明确表达各生物种群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影响。
高中生物教案高中生物教案优秀11篇

高中生物教案高中生物教案优秀11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如下是细心的小编小月月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优秀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人和动物体主要的激素。
辨析因激素异常引起的病变。
2、能力目标描述反馈调节机理。
探讨动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感恩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反馈调节机理和血糖平衡的调节。
2、教学难点: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
三、教学策略1、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已经学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新的知识。
例如让学生说出人和动物体的主要激素及作用,辨析幻灯片上因激素异常引起的病变。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
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时,学生分成二小组交流,进行知识的比较与归纳,然后再派代表全班汇报。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本节内容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密切相关。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相结合。
这种结合一方面可体现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背景,分析挖掘这些问题中包含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体现在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如怀特博士的病例分析,寒冷刺激时机体作出的反应分析,与新教材理念相符合。
四、教学理念追求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的和谐统一。
五、教学过程环节一:案例导课1、展示课件PPT:快乐加减法一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可以战胜疾病,也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
巴甫洛夫2、案例分析保罗。
怀特博士是波士顿的心脏病专家,是五十年代较杰出的代表。
保罗。
怀特博士是波士顿的心脏病专家,是五十年代较杰出的代表。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5篇)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5篇)篇1: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三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能力方面: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教学难点:⑴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⑵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问题探讨介绍教材P78斯帕兰扎尼的实验,讨论下列问题:⑴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⑵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对细胞来说,能量的获得和利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细胞中代谢过程离不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学生回忆:⑴化学反应中无机催化剂的概念?⑵无机催化剂的作用、特点和条件是什么?学生思考:细胞内的环境是一个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化学反应却能高效有序地发生,应该有适合的生物催化剂——酶。
【讲授】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原理:2H2O22H2O+O22H2O22H2O+O22、实验步骤及现象3、讨论⑴——⑷见教材P79。
⑸这个实验为什么要选用新鲜的肝脏?为什么要将肝脏制成研磨液?⑹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一个吸管?为什么?4、实验结论5、实验过程的理论分析⑴在做该实验时让学生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的突出特点——高效。
⑵控制变量:讲解教材P79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
⑶进行实验:[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用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如H2O2的分解,20℃无催化剂时需活化能75kJ;用铂作催化剂时,只需活化能54kJ;用H2O2酶时,活化能下降到29kJ以下。
(结合教材P80图讲解)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
高中生物教学教案(6篇)

高中生物教学教案(6篇)高中生物教学教案1试验原理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中,叶绿体呈色、形,高倍显微镜下清楚可见。
试验目的1、初步把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看叶绿体形态和分布。
试验程序观看细胞质的流淌试验原理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淌的状态,用的运动作为标记可观看细胞质的流淌。
试验目的1、把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通过显微镜的实际观看的实际观看,理解细胞质流淌是一种生命现象。
试验程序光照、室温条件下水中培育黑藻取一片幼嫩的小叶临时装片:清水+小叶+盖玻片低倍观看叶片细胞高倍观看叶绿体的流淌及流淌方向留意事项:1、细胞质的流淌受细胞的代谢状况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增进细胞代谢作用的因素,如相宜的光照、温度、PH值、生长素等,都可以促进细胞质的流淌。
反之,不利的环境变化和某些化学药品,如麻醉剂等,则可抑制细胞质的流淌。
2、在做此试验时,假如发觉细胞质不流淌,或者流淌很慢,应马上实行措施,加速其细胞质的流淌。
其方法有三种:一是进展光照,即在阳光或灯光下放置15~20分钟;二是提高盛放黑藻的水温,可参加热水将水温调至25℃左右;三是切伤一小局部叶片。
自我评价试题1、一般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试验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试答复以下关于显微镜使用中的有关问题:(1)一细胞或物体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时“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胞或生物体的()A、体积B、外表积C、像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2个B、4个C、16个D、32个(3)用4台显微镜观看黑藻细胞。
在一样环境中,若视野的”明暗程度相仿,反光镜的选用全都,则:显微镜的光圈最大的一台是();目镜和物镜均最短的一台是();观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一台是-------------------------------------------------------------()A、目镜15×和物镜45×B、目镜15×和物镜10×C、目镜5×和物镜10×D、目镜5×和物镜45×2、选择藓类作为观看叶绿体材料的缘由与以下哪项无关---------------------------------()A、制片简洁B、叶绿体清晰C、叶子薄而小D、细胞质流淌速度快3、用高倍镜观看比用低倍镜观看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暗状况依次为---()A、多、大、亮B、少、小、暗C、多、小、暗D、少、大、暗4、观看细胞质流淌时,观看的最正确部位是---------------------------------------------------()A、叶的边缘细胞B、靠近叶脉部位的细胞C、叶片表皮细胞D、保卫细胞5、把叶绿体作为细胞质流淌的标志是由于--------------------------------------------------()A、叶绿体在不同强度光照耀下会以不同面对着光源B、假如没有标志物,细胞质的流淌难以观看C、只有叶绿体等颗粒可以移动,细胞质基质不流淌D、细胞基质是流淌的,细胞器是不运动的6、张小攀同学在观看变形虫临时装片时,发觉视野中有一较大的变形虫,但在图象上有一小片污物,影响对变形虫的观看。
高中生物教案3篇范文

高中生物教案3篇范文教学内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的功能。
3.理解细胞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1.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主要结构的功能。
2.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教学难点:1.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联系。
2.细胞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观察图像,了解细胞的形态。
2.引导学生讨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二、讲解1.介绍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的功能。
2.讲解细胞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三、练习1.做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练习。
2.讨论细胞在不同生物体内的作用。
四、总结1.总结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展示细胞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五、作业1.回答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练习题。
2.思考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教案二:遗传与变异教学内容:遗传与变异教学目标:1.了解遗传与变异的概念。
2.掌握基因的传递和变异的规律。
3.理解变异在物种进化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遗传与变异的概念。
2.基因的传递和变异规律。
教学难点:1.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2.变异在物种进化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观察图像,了解遗传与变异的概念。
2.引导学生讨论基因的传递和变异。
二、讲解1.介绍遗传与变异的概念。
2.讲解基因的传递和变异的规律。
3.讲解变异在物种进化中的作用。
三、练习1.做基因的传递和变异练习。
2.讨论变异在物种进化中的作用。
四、总结1.总结遗传与变异的概念与规律。
2.展示变异在物种进化中的作用。
五、作业1.回答基因的传递和变异练习题。
2.思考变异在物种进化中的作用。
教案三:生态系统教学内容:生态系统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组成。
2.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理解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性。
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组成。
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1.观察图像,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关于高中生物教案3篇

关于高中生物教案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关于高中生物教案3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关于高中生物教案3篇高中生物教案,供大家参阅。
高中生物教学教案(优秀3篇)

高中生物教学教案(优秀3篇)生物教学设计课件简短篇一生物学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其他自然科学发展,都有密切关系。
生物课是高级中学开设一门基础课程。
生物课要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精神,使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习生物学兴趣能力。
一、教学目要求1、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细胞生物、新陈代谢生物、生殖发育、生命活动调节、遗传变异等方面基础知识,以这些知识在农业医药工业国防上应用。
2、要求学生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做简单生理实验等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知识能力,观察动植物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能力,分析解释一些生物现象初步能力。
二、确定教学内容原则1、认真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选取生物结构生理知识。
结构知识是理解生理知识基础。
生理知识是阐明生物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基础知识。
因此,须重视选取形态结构生理知识。
2、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须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1)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要密切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
生物学是农业畜牧业医学等方面实践理论基础,通过学习生物学知识,要使学生知道生物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应该利用改造有益生物,防除有害生物。
(2)要密切联系各地自然实际。
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各地生物种类有很大差别。
因此,所选取植物动物,既要重视其典型性,又须尽可能是各地比较常见,以便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这些动植物了解这些动植物生活规律。
(3)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要密切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使学生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理解,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学习生物学意义。
3、适当选取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水平生物学基础知识。
现代生物科学发展很快,生物课须重视用现代生物科学观点来阐述教学内容,并且适当地增加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水平知识内容,使学生对生物科学发展现状有个初步认识,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现代生物科学知识参加工农业生产打下必要基础。
三、班级现状分析本学期我任教高二234三个班级,三个班级人数分别为464546人,虽然通过班主任老师,我对个班现状有了一点了解,但由于生物是从高二开始起始课程,所以具体情况还不能下定论。
高中生物教案(通用11篇)

关于高中生物教案〔通用11篇〕关于高中生物教案〔通用11篇〕高中生物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p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水分代谢”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它与前面所学知识如细胞成分、构造及植物根、茎、叶构造等内容联络非常严密;也为今后学习“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内容奠定根底。
〔二〕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1〕理解植物细胞的吸胀吸水;水分的运输和利用。
〔2〕理解植物细胞浸透吸水的原理,水分散失的方式和意义。
〔3〕通过植物细胞的质壁别离和复原的实验,进一步理解浸透吸水的原理。
2、才能目的〔1〕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考虑、实验动手、类比综合的才能和创造思维才能。
〔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和学习习惯。
3、情感目的: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浸透吸水的原理教学难点: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主要区别,植物细胞是一个浸透系统。
二、教法设计:1、探究教学法:它由四个环节组成:〔1〕创设联想,提出探究问题〔2〕引导学生进展探究、推理〔3〕设计实验或演示其它教学媒体对学生的推理结果进展验证〔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探究结果。
2、直观教学法:通过实验、图片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详细,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通过设疑引入,为讲边演示实验和动画,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设疑,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知识,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推理及综合的才能。
三、教学过程:事实会不会就像我们刚刚分析^p 的这样,我们可以把细胞放在外界溶液中,亲自观察一下,看看结果如何。
成熟植物细胞一、用课件动画显示质壁别离过程。
问:刚刚看到了什么现象?〔原生质层收缩于细胞壁别分开〕问:这种想象叫质壁别离。
这里得“质”指的是细胞质吗?〔原生质层〕问:在质壁别离过程中,液泡有什么变化?细胞液有什么变化?〔液泡变小,细胞液减少,颜色加深〕问:细胞液减少,颜色加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水分减少,浓度增加造成的〕问:细胞为什么会失水?〔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问:发生质壁别离以后,在细胞质和原生质层之间的空隙中是空的吗?有什么物质?问:要是把发生质壁别离的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发生什么情况呢?用课件动画显示质壁别离复原过程。
高中生物优秀教案范文三篇

高中生物优秀教案范文三篇由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还是比较低,线粒体较小,在高倍镜下,在短时间内学生可能较难观察到,所以教师要准备好示范镜。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生物优秀教案范文三篇,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章学习了高倍镜的使用及本章第一节的有关细胞膜的知识以后,再进行本节内容的学习,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还是比较低,线粒体较小,在高倍镜下,在短时间内学生可能较难观察到,所以教师要准备好示范镜。
【教学目标】1、知识目的①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测叶绿体和线粒体。
③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④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部分与整体的统一。
2、能力目标通过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巩固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加强学生对细胞微观结构的认识。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建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统一的观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中的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②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②制造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实验探究法、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教学准备】1.准备20台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新鲜黑藻叶,1%的詹那绿染液。
2.课件制作:制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等的幻灯片。
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8篇)

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8篇)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精选8篇)。
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
2、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能力方面:进行与社会老龄化相关的问题的资料搜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⑴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
⑵细胞凋亡的含义。
2、教学难点:细胞凋亡的含义及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五、教学程序:[问题探讨]1、人体衰老表现出哪些特征?2、老年人体内有没有幼嫩的细胞?3、年轻人体内有没有衰老的细胞?4、人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有什么关系?教师总结: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有关,但二者又不能划等号。
⑴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都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现象。
从总体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⑵对单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
⑶对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不等于个体的衰老或死亡,如幼年个体中每天都有细胞衰老、死亡。
个体的衰老不等于细胞的衰老,如老年个体中每天也有新细胞产生。
那么细胞衰老有何特征呢?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学生阅读教材P122相关内容)教师总结:一大:细胞核变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衰老细胞的特征一小:细胞内水分减少,萎缩变小,代谢速率减慢。
一多:细胞内色素逐渐积累、增多两低:膜的物质运输功能降低,有些酶的活性隆低。
[资料搜集和分析]社会老龄化的相关问题,叫同学们将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投影展示出来,结合教材P123讨论题讨论分析之。
生物体内的绝大多数细胞,都要经过未分化、分化,衰老和死亡这几个阶段。
可见,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也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细胞死亡有两种形式:1、细胞坏死,它是由某些外界因素造成细胞急速死亡,是一种被动性死亡;2、细胞凋亡,这是一种特定基础控制的主动性死亡。
高中生物教案(优秀5篇)

高中生物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生物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高中生物教案(5篇)

高中生物教案(5篇)【篇一】高中生物教案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已过去,新的学期即将来临。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一班和十三班的生物教学工作,在这半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老师的艰辛和快乐,我把自己的青春倾注于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上,倾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
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收获不少,下面我对上学期的工作做一总结,为新学期的工作确立新的目标。
一、思想认识。
在上一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力争思想上和工作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都树立起榜样的作用。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一学期来,我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
新学期即将来临,我将更加努力工作,勤学苦练,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本学期的教学任务非常重,由于是高二下学期,学生面临着升高三,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学习上,学生的压力都非常大。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坚持认真钻研新教材,认真上课备课,我还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例如市里组织的教研活动,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
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
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一学期来,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并能完成学校给予的各项任务。
由于我是一名年轻教师,我今后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我服从学校领导的安排,兢兢业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我会积极地完成各项任务,为学校的美好明天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优秀高中生物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功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 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功能。
教学难点:1. 细胞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关系。
2. 细胞器功能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细胞是什么吗?2.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生物课程中关于细胞的知识,为学习本节课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1. 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
b. 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区域,包括细胞器、细胞骨架等。
c. 细胞核:细胞内的遗传信息库,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d. 线粒体:细胞的能量工厂,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
2. 细胞器的功能a.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
b. 细胞质:为细胞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
c. 细胞核:储存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d. 线粒体: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三、课堂练习1.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总结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分析细胞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关系。
四、实验操作1. 观察洋葱鳞片叶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比较两者在细胞结构上的异同。
2.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细胞器在不同细胞中的功能。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强调细胞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关系。
六、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查阅资料,了解细胞器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使学生了解了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细胞器的作用。
在课堂练习和实验操作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热门】高中生物教案3篇【热门】高中生物教案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本人精心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生物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能用结构与功能观说出细胞分化的概念。
2.通过归纳与概括,总结出细胞分化的意义。
3.基于对细胞分化事实的理解,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4.感受生命的奥秘,形成珍爱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细胞分化的概念、原因及意义。
难点:细胞分化的原因及意义。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细胞分裂的Flash动画,提问:细胞发生了什么变化?是通过什么过程实现的?(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分裂。
)展示细胞分化的Flash动画,提问:细胞发生了什么变化?(细胞种类增多。
)引出细胞分化,提问:对生物有什么意义?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细胞分化的概念自主阅读教材,提问: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教师补充: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2.细胞分化的意义多媒体展示结肠黏膜上皮、骨、神经组织和肾小体的图片。
提问:这四幅图片的组织和器官各有什么功能?(结肠粘膜上皮细胞起着保护的作用,又能分泌特殊的分泌液;骨在人体内起着支撑的作用;神经组织可以传递神经兴奋;肾小体可以过滤血液形成原尿。
) 追问:这说明细胞分化有什么意义?分组讨论。
(①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②细胞分化可以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使生物体能够正常发育。
③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展示资料:在红细胞中,与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与肌动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则处于关闭状态;在肌细胞中则相反。
提问:细胞分化的原因是什么?(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细胞中DNA的状态是不同的。
)(三)巩固提高提问: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意义一样吗?(细胞分裂只能繁殖出许多相同的细胞,只有分化的细胞才能形成不同类型的组织或器官,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四)小结作业1.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作业:查阅资料分析,思考分化的细胞,能不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高中生物教案篇2I 学习目标1. 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2 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II 学习重难点1.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3. 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
III 方法指导自学质疑/交流展示自学质疑、交流展示、知识建构、基础检测、巩固练习、能力提升一、自学质疑/交流展示1. 除生长素外,植物体内还存在 xx 等植物激素。
2. 植物体内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解。
3. 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具有 xx 等优点,在生长中得到广泛使用。
二、【基础检测、巩固练习】1、下列对植物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B、它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C、它是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的D、它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2、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是由于苹果放出了()A、乙烯B、赤霉素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3、植物激素是指()A、活细胞合成的微量高效调节物质B、一定部位合成的微量高效调节物质C、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D、细胞合成的具有调控代谢功能的物质4、细胞分裂素不存在于()A、茎尖 B、根尖 C、成熟的果实 D、萌发的种子5、能够延缓叶片衰老的植物激素是()A、生长素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脱落酸6、下列除哪种激素外,都能促进植物生长()A、生长素类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乙烯7、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A、生长素B、赤霉素C、多种激素D、乙烯三.【能力提升】13.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进行插条繁殖时,如果在枝条上保留一些正在生长的芽或幼叶,扦插枝条就容易生根,这是因为。
(2)如图(一)为桃树,图(二)为龙爪槐,请回答它们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回答A→B或B→A),并解释原因。
① 桃树,龙爪槐。
② 原因是。
(3)农业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似物喷洒生长有某种双子叶植物杂草的水稻田,结果水稻正常生长,杂草死亡。
这说明。
(4)松柏、杉树的树冠都明显呈宝塔形,请解释其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要使贮藏越冬的蔬菜保持绿色,应给蔬菜喷洒哪种植物激素,并解释使用这种激素的原因。
(6)刚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种到土壤里不能发芽,其原因是块茎含有较多的,进入休眠期。
要解除它的休眠,促使其发芽,可用处理。
13、(1)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2)①A→B;B→A ②在芽中生长素的运输是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3)双子叶植物杂草对生长素敏感性较强,在较低浓度下,生长就被抑制,而单子叶植物水稻在这一浓度时却能正常(或促进)生长。
(4)这是一种顶端优势现象。
越往下,离顶芽越远,侧芽积累的生长素就越少,发育形成的侧枝就越长。
反之,越往上,就越短。
(5)细胞分裂素,因为它有防止叶片衰老的作用。
(6)脱落酸;赤霉素高中生物教案篇3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能力方面: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方法:问答法、举例法、讲解法、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学习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在开始今天新的一章内容学习,首先请大家看几幅图片。
(播放图片,学生观看)师:20xx年12月29日,“黑河好八连”的战士在哨位上站岗执勤。
当日,地处中俄边境的黑龙江黑河市气温是零下三十五度。
他的体温是多少呢?是不是也是零下三十五度呢?20xx年7月28日下午3时,天气闷热难当。
重钢股份公司炼钢厂炼钢炉前温度起码超过100℃,他的体温是不是也达到了100摄氏度呢?生:不是,应该是37摄氏度左右。
展示抗洪展示图片,抗洪抢险战士可能会面临高温,缺干净水的恶劣生活环境抗洪抢险战士生活环境中蚊虫多,细菌等微生物也多,战士们容易患病。
师:前面所看到的恶劣环境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中人体是如何维持体温的?如何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的?这就涉及到本章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新课讲解]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问题探讨。
课件展示草履虫和红细胞的图片:讨论1:图1和图2各是什么细胞?请说出细胞的名称。
讨论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生: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师:还记得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有几种吗,他们生活的环境和草履虫有相似之处吗?二者又有何不同?学生自由讨论,老师点学生起来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
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今天的第一个内容: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课件展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的剧照。
师:红楼梦中有这么一句话,女人是水做的,其实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都是水做的,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成分。
我们就把它称为体液。
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体液血浆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组织液淋巴等师:人体内细胞数量很多,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总和大约占2/3,所以细胞内液多。
那么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生:细胞外液师: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下面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①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之间有何关系?②内环境各部分的物质交换关系如何?细胞内液体液血浆细胞外液组织液淋巴等教师着重讲解几个概念。
血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
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淋巴: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
内环境: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教师展示内环境的图片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1、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提示:血浆。
2、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提示:组织液。
3、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提示:淋巴液。
4、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提示:血浆和组织液。
5、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提示:淋巴液和组织液。
请同学们自习看书并回答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异同点。
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内在联系。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
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图来显示。
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叫学生上来画,教师批改、点评、补充)视频展示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多放几遍,加深印象,让学生理解组织液、体液、血浆间的内在联系)想一想:在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这三种体液中,O2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什么?CO2的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什么?提示:O2浓度由高到低:血浆 > 组织液 > 细胞内液CO2浓度由高到低:细胞内液 > 组织液 > 血浆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细胞外液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