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7185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是历史的产物,其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条件、思想理论背景和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社会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是在西欧各国普遍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而社会对技术的需要更加把科学推向前进。
(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背景
首先,它是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次,技术史、工艺史和自然科学史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重要理论背景。
(三)科学技术是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总体上考察科学技术,阐释了重要的科学技术思想。
(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科学是人们批判宗教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武器,科学是人类通过实践对自然的认识与解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概括,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工艺学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从而人的社会生活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
程。”
(五)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不仅以物质形态存在,而且以知识形态存在,自然科学就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
(六)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他把科学首先看成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杠杆,看成是按最明显的字面意义而言的革命力量。”科学革命的出现,打破了宗教神学关于自然的观点,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从此快速前进。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促使市民社会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关系上发生了全面变革。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本身的变革,因为“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
(七)在对事关中国科技进步的战略全局性问题进行充分论述的同时,江泽民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政策及重大措施也进行了大量的论述。这集中体现在他对中国科技进步道路的不懈探索上。正如他所指出的:“我们要立足于自己的国情,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探
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进步道路。”紧紧抓住我国科技工作中的种种重大矛盾,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分析阐述。
第一,坚持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由于历史的原因,科技与经济脱节现象在我国十分严重。为清除科技进步道路上的这一重大障碍,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江泽民极为重视我们党制定的“面向、依靠、攀高峰”的科技工作基本方针的贯彻落实。正如他所说:“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开发研究、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基础研究这三个方面合理配置力量,确定各自攀登高峰的目标。”[35]为此,他特别强调科技工作中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结合,非常赞成“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提出既要稳定和保证重大基础研究、高
技术研究,同时又要调动大批科技力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使科学技术直接为农业、工业、环保及国防等领域服务,从而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
第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地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努力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江泽民一向重视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重大作用,指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的创新探索,是科技进步的先导与源泉。”[36]“但是,由于国家财力毕竟有限,不可能一时在各个领域都投入更多的力量。必须从社会和经济的长远发展需要出发,统观全局,突出重点,实
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继续加强基础科学研究。”[37]就是发展高技术,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有所赶有所不赶。”[38]“我们必须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要科技课题,抓紧攻关,自主创新。……力争在基础科学上有所发现,在技术上有所发明,努力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坚持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结合,加强原始创新,努力实现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对于我们这个科技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一点正是为江泽民所一再坚持的。然而,与此同时,他也多次强调指出,我们在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时不能跟着别人亦步亦趋,或者一味依赖别人。“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于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40]要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内自主研究开发工作统筹规划,做到有机结合。”“关键是要在学习、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加强自主创新。”[42]“我们必须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要科技课题,抓紧攻关,自主创新。”[43]尽快结束我国科学技术多年来的对国外先进技术的跟踪模仿,实现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
第四,大力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当代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知识经
济已见端倪,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发展中国家要想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只有“加速高技术产业尤其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应用,同时不断提升传统产业。”[44]为此,江泽民以解决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矛盾为突破口,明确指出:“中国工业化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又面临实现信息化的使命,我们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45]因此,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便成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应有选择。
第五,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技伦理,努力促进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在高度评价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所具有的重大意义的同时,江泽民对当代科技运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生命伦理、网络安全和科技霸权等问题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他呼吁“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46]要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技伦理,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实行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为此,他十分重视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问题,提出要加快我国软科学的发展,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加强科技伦理研究,加强科技法制建设,旗帜鲜明地反对伪科学和反科学的活动,努力促进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历代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思想之间的关系是“继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