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理论创新与实践的探索(doc 7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管理理论的创新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教育管理理论创新实践

众所周知,当代国际社会已经越来越高度重视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把管理与科学技术并称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实践表明,科学技术与先进管理的有机结合,会产生巨大的效益。当代中外成功企业和一流学校无不是新兴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的结晶。我们已经进入新世纪、新时代,面对变化中的世界,我国教育肩负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任,要实现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新跨越,必须大力加强教育管理理论的创新和实践探索。这既是实现我国教育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新局面的需要。

一、外国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对中国教育管理理论的直接影响

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是伴随着经济、科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和进步的。教育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当代经济管理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教育管理理论的创新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二战以来,尤其是60年代以后,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和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推动科技管理和经济管理取得革命性的进展,新的管理理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管理科学理论、权变理论质量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等。其中,知识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理论更具直接影响。

一般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1997年初,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概念,并指出,体现于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知识是经济的发展核心。实际上,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从传统的工业社会转变为知识社会。据估算,OECD成员国的知识经济在这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据50以上。有资料表明,现今经济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和教育培训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占70%左右。仅举信息产业为例,如1996年,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1997年上升到40%o再如美国微软公司以开发微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为资本闯市场,从最初(1975年)以两万美元创业,到1985年股票上市前,微软公司的总收入达到1.62亿美元,净收入为。.31亿美元;到1997年,微软公司总收入增加到130.98亿美元,净收入为38.95亿美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80倍和125倍。盖茨占有微软股份近20,总市值达到近千亿美元,相当于欧洲一个小国的全部国民生产总值。由此可见,知识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贡献明显超过其他生产要素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那么,我们如何理解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呢?中国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报告中提出,知识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知识中最重要的部分,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商业活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的经验和知识,人们获取运用和创造的知识,以及面临问题做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法的知识。

在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知识工作者将成为社会劳动者的主体。有材料显示,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从事制造业的蓝领工人占全美国工人人数的比例,已经由50年代的

33%下降到不足17。与此构成鲜明对比的是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得到迅猛发展。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服务价格比工业价格增长快三倍,美国服务业对GNP的贡献率从50%上升到80,其中63%的服务属高技能服务。①

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和知识工作者都是创造未来财富的最为重要的资源。与以往自然状态的生产资料、劳动力以及资本等资源使用得越多、价值越小的特性不同:知识(包括知识工作者拥有的知识)这种资源使用得越多,其价值越大。我们必须看到,知识是依附于知识工作者才能发挥效用的资源。现代社会中的新兴产业或对传统产业的换代产业都是知识工作者云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在这些知识产业中对知识和知识工作者的管理就构成了新兴的知识管理。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使知识产生生产力。“提供知识,去有效地发现现有的知识怎样能最好地应用于产生效果,这是我们所指的管理”。“因为知识社会是一个组织的社会,其中心器官是管理。仅仅管理就能使今日的所有知识成为有效”。德国企业家洛特曼等指出,“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知识的有意识的利用,使之变成一种可以管理的企业资源',。②我们认为,知识管理是在知识型组织中,通过有效方法调动、发挥知识工作者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利用、配置、开发知识资源,取得最大效益的管理。

知识管理与以往的管理有何不同呢?知识管理不同以往管理的重要特点在于:其一,管理的侧重点已经从物流、信息流转向知识流。以往的管理注重有形资产的监督和配置,知识管理更强调对无形的知识资源的开发和配置。其二,管理结构从等级式向扁平式、向网络化转变。其三,组织行为强调建立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学习型组织。其四,实施以知识工作者自我管理为导向的人本管理。其五,管理目标从有形的绩效向高度重视对无形资产的贡献(知识、技术、制度创新等)转变。总之,知识管理本身是有待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的一门新兴科学。

二、中国教育管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管理体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管理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如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科技管理和教育管理等。1985年启动教育体制改革以来,中国教育管理理论在改革实践的探索中不断发展,有所创新。

教育管理理论建设在宏观层面上有较大突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育法制建设已初步形成体系。1986年4月12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后,在20世纪90年代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等。这些法律的颁发,使管理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领域基本做到有法可依。第二,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相关配套的教育政策。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开发表,吹响了中国教育全面改革的号角。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1994年7月“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公开发表。1998年12月教育部发表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发表。在这期间,还有很多专项的教育政策不断出台,例如,《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