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磁阻效应的原理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巨磁阻效应的原理及应用

巨磁阻效应的原理及应用

物质在一定磁场下电阻改变的现象,称为磁阻效应。磁性金属和合金材料一般都有这种现象。一般情况下,物质的电阻率在磁场中仅发生微小的变化,在某种条件下,电阻减小的幅度相当大,比通常情况下约高十余倍,称为巨磁阻效应(GMR)。

要说这种效应的原理,不得不说一下电子轨道及自旋。种角动量在原子物理学中,对于单电子原子(包括碱金属原子)处于一定的状态,有一定的能量、轨道角动量、自旋角动量和总角动量。表征其性质的量子数是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自旋量子数s=1/2,和总角动量量子数j。主量子数(n=1,2,3,4 …)会视电子与原子核间的距离(即半径座标r)而定。平均距离会随着n增大,因此不同量子数的量子态会被说成属于不同的电子层。角量子数(l=0,1 … n-1)(又称方位角量子数或轨道量子数)通过关系式来代表轨道角动量。在化学中,这个量子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表明了一轨道的形状,并对化学键及键角有重大形响。有些时候,不同角量子数的轨道有不同代号,l=0的轨道叫s 轨道,l=1的叫p轨道,l=2的叫d轨道,而l=3的则叫f轨道。磁量子数(ml= -l,-

l+1 … 0 … l-1,l)代表特征值,。这是轨道角动量沿某指定轴的射影。从光谱学中所得的结果指出一个轨道最多可容纳两个电子。然而两个电子绝不能拥有完全相同的量子态(泡利不相容原理),故也绝不能拥有同一组量子数。所以为此特别提出一个假设来解决这问题,就是设存在一个有两个可能值的第四个量子数—自旋量子数。这假设以后能被相对论性量子力学所解释。

“我们对过渡金属的电导率有了如下认识:电流由s 电子传递,其有效质量近乎于自由电子。然而电阻则取决于电子从 s 带跃迁到 d 带的散射过程,因为跃迁几率与终态的态密度成正比,而局域性的 d 带在费米面上的态密度是很大的。这就是过渡金属电阻率高的原因。这种 s-d 散射率取决于 s 电子与 d 电子自旋的相对取向。

巨磁电阻(GMR)效应来自于载流电子的不同自旋状态与磁场的作用不同,因而导致的电阻值的变化。GMR是一个量子力学效应,它是在层状的磁性薄膜结构中观察到的。这种结构由铁磁材料和非磁材料薄层交替叠合而成。当铁磁层的磁矩相互平行时,载流子与自旋有关的散射最小,材料有最小的电阻。当铁磁层的磁矩为反平行时,与自旋有关的散射最强,材料的电阻最大。关于这种效应可以用两自选电流模型来解释:

普通磁电阻 (正, 极小, 各向异性)

巨磁电阻 (负, 巨大 , 各向同性)

1986年德国的Grunberg和C.F.Majkrgak等人发现了Y/Gd、Y/Dy和Fe/Cr/Fe多层膜中的层间耦合现象。1988年法国的M.N.Baibich等人首次在纳米级的Fe/Cr多层膜中发现其Δρ/ρ在4.2K低温下可达50%以上,由此提出了GMR效应的概念,在学术界引起了

很大的反响。由此与之相关的研究工作相继展开,陆续研制出Fe/Cu、Fe/Ag、Fe/Al、

Fe/Au、Co/Cu、Co/Ag、Co/Au……等具有显著GMR效应的层间耦合多层膜。1988年后的3年,人们便研制出可在低磁场(10-2~10-6T)出现GMR效应的多层膜如

[CoNiFe/CoFe/AgCu/CoFe/CoNiFe]等结构,此后更掀起了GMR效应的研发热潮。

巨磁电阻效应的发现打开了一扇通向新技术世界的大门——自旋电子学。这是一次好

奇心导致的发现,但其随后的应用却是革命性的,因为它使计算机硬盘的容量从几百兆、几千兆,一跃而提高几百倍,达到几百 G 乃至上千 G 。巨磁电阻效应从发现到器件的商

品应用也是一个迅速转化的过程。现已广泛应用于电子、磁信息存储等技术领域,还出现

了许多GMR 器件,如磁盘驱动器的读写磁头和随机存储器(RAM)等。磁电子新技术的实

用化,源于纳米磁性材料和纳米制造技术的成功开发。发现GMR效应后,在应用电子随机

自旋度的道路上迈开了第一步。最近10多年来,对自旋输运电子技术的应用开发取得突

飞猛进的进展,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在就将GMR的部分应用列举如下:

1. SV-GMR磁头和传感器

构成GMR磁头和传感器的核心元件是自旋阀(SpinValve)元件。它的基本结构是由

钉扎磁性层(例如Co)、Cu间隔层和自由磁性层(例如NiFe等易磁化层)组成的多层膜。由于钉扎层的磁矩与自由磁层的磁矩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会导致SV-GMR元件的电阻值改变,进而使读出电流发生变化。运用SV-GMR元件的磁传感器,检测灵敏度比使用MR元件

的器件高1至数个量级,更容易集成化,封装尺寸更小,可靠性更高。它不仅可以取代以

前的MR传感器,还可以制成传感器阵列,实现智能化,用来表述通行车辆,飞机机翼、

建筑防护装置或管道系统中隐蔽缺陷的特征,跟踪地磁场的异常现象等。还有人提出可以

作为抗体和生物标本检验的传感元件,应用范围较之MR传感器显著扩大。当前,GMR传感器已在液压汽缸位置传感、真假纸币识别、轴承编码、电流检测与控制、旋转位置检测、

车辆通行情况检测等领域得到应用。在军事上,GMR传感器有着更加重要的应用价值。美

国军方正在研制高g军火用捷联式(Strop Down)MEMS传感器,用在制导、导航和控制(GN&C)或时空位置信息(TSPI)中。

2.巨磁电阻随机存取存储器(MRAM)

这是采用纳米制造技术,把沉积在基片上的SV-GMR薄膜或TMR薄膜制成图形阵列,

形成存储单元,以相对两磁性层的平行磁化状态和反平行磁化状态分别代表信息“1”和“0”;与半导体存储器一样,是用电检测由磁化状态变化产生的电阻值之差进行信息读

出的一种新型磁存储器。MRAM潜在的重要优点是非易失性,抗辐射能力强、寿命长。这些是DRAM、SRAM等半导体存储器所不具备的性能。同时,它又兼有后者具有的大容量、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