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芝公司的联盟战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联盟的形成与发展机制——日本东芝公司的联盟战略剖析(上)
宋华
在以生产成本为中心来决定竞争绩效的阶段,对某些重要资源的占有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地位及优势,这种优势不仅可以完全决定竞争的结局,而且表现出明显的可持续性。而在网络经济发展的时代,企业间的竞争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可以通过战略联盟转化在某些经营资源方面的劣势,竞争优势将更多地依赖于对投入要素的合理利用,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源于技术上的创新和企业间的信息共享。
导言
东芝公司是日本著名的大型企业,其在全球化战略和联盟方面的成就是十分引人注目的。特别是90年代初,在电器产业普遍受到计算机市场增长放慢、半导体产业投资回报率下降以及R&D 费用过高等问题的困扰下,日本厂商由于出口受到限制,加之国内市场的特殊性,其生存发展的环境十分恶劣,企业经营效益大幅度滑坡。而即使在这样的状况下,东芝公司依旧在国际市场和日本国内市场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中,在高技术市场上表现更为突出,到1998年止,销售额已达到259亿美元,而且其弹性生产法和需求对应型的产品创新机制使东芝公司成为世界市场的先导者之一。
本文将以东芝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联盟战略的分析和研究揭示战略联盟的特征和类型。首先我们将简要地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东芝公司的战略变迁,并对其战略联盟、投资组合和联盟的动态机制进行分析。在文章的最后,我们将总结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理论上的抽象和总结。
九十年代东芝公司的战略转移
东芝公司自从事重型电子设备和家用电器生产开始,就很强调企业的长期发展。80年代以来,公司的产品收益结构发生了重大的调整,与信息通信相关的工业电子产品和设备的市场份额以从1980年的28%上升至1990年的49%,信息通信设备已取代了重型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成为东芝公司的主导产品或主要事业领域,这种转变正是东芝战略转移和调整的结果。1982年,东芝开始实施“全球化战略”(WorldwideStrategy),1984年又推出了旨在综合利用信息和系统化电子技术,开发智能型产品和系统的“I”战略(信息—Information、整合—Integration 和智能—Intelligence)。“I”战略可以说是东芝公司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因为正是“I”战略使东芝在竞争中击败了当时的强劲对手日立,后者在1988年以前一直都是电子产业中最强大的竞争者。
1989年以后,日本由于泡沫经济的破灭,陷入了经济衰退,东芝公司的处境也同样十分困难,虽然1989年东芝的收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但是翌年经营收入减少了13%,1991年又减少了60%。在这样的状况下,东芝决定加快步伐,完成经营主业向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高级信息和通信系统转移。这一系统被称为DMN(数字传输网络),它支持文本、声音、图像、动画、数据以及软件的传输和相互交流。战略方面,东芝公司在“I”战略的基础上实施了“Advance—I”战略,”Advance—I”战略中的I除了“信息”、“整合”、“智能”以外,还包括“图像”(image)和“互动”(interactive)。在该战略的规划中,东芝公司预测个人信息通讯市场、新的社会服务市场以及软件服务市场将会迅速扩大,而每个市场都与“I”相关联(详见表1)。同时,该战略提出了4方面的发展指针:首先是遵守地区法律、法规,促进企业与地区经济的融合,共生、共荣;第二,大力促进产品附加价值的提高,例如,鼓励通过物流战略和战略联盟使企业进入或集中于那些对高技术、软件、服务有较高要求的市场;第三,形成一种提倡自律和多样化的企业经营风格,即构筑一种与企业价值观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第四,实施FREE+2A(无氟,再循环,能源的节约,环境保护+行动的规划和考评)战略,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Advance—I”战略的实施将东芝公司带入了一个更为国际化、更富创造性的市场,从而全面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
“Advance—I”战略与东芝公司以前的战略有诸多不同之处,这主要表现在(1)该战略试图使东芝成长为一家综合的、全方位的电子厂商。以前的战略仅仅强调东芝是一个产品的供应商,而“Advanced—I”战略在坚持这一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东芝还应当扮演起信息提供者和服务供给者的角色;(2)更加积极地建设全球性的经营网络,以满足全球范围内的需求,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并促进出口和产品生产当地化的共同发展;(3)根据“Advance—I”战略,当目标市场发生变化或出现新市场的时候,公司不仅要对经营组合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还必须对公司的整个经营体系做出调整,从而在内部机制和组织机构方面有利于促进企业持续不断的创新,应当讲这一原则为企业积极参与战略联盟提供了动力。自从东芝开始实施“Advance—I”战略后,效果十分明显,公司净收入从1992年的31.508万亿日元一跃达到1997年的55.218万亿日元,其中,信息通讯产品和电子设备的净收入在公司净收入中所占比例超过了50%,1993年达到了54%,1994年上升到61%,1995年为53.8%,到1998年该数字已达到了64.6%。1999年企业的经营环境恶化,由于北美市场PC机价格下降,国际半导体芯片市场竞争激烈,加之日本国内消费不景气,从而引起了家电产品销售的下降,当年东芝销售额下降了31%,降至5.4585万亿日元。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材料和设备的销售额仍然提高了4.5个百分点,因此,东芝公司的战略调整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多媒体时代的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两个或多个联盟的参与者试图通过资源、信息和能力的共享提高竞争能力而结成的一种长期、互惠、紧密的企业间关系。战略联盟的成败取决于参与者的战略目标,同时联盟也常常
被作为企业规避和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的一种手段。Lorange和Roos认为企业间结盟往往出于两种目的:竞争性目的和防卫性目的(Lorange and Roos 1993)。竞争型联盟的活动主要集中于市场的进入和开拓,产业标准的设定,产业政策的制定等等。而防御型联盟的形成则更多地是为了巩固市场份额、分散技术费用或通过生产能力和生产过程联合实现规模经济。另外,Hamel等学者认为企业构筑联盟也可能是为了更方便地学习联盟伙伴在技术开发、财务、市场营销以及生产等方面的先进的知识和经验(Hamel,1991;Teece,1992)。宋华也持类似的观点,认为联盟实质上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多边企业关系,而这种关系是由双方的竞争力和高度的关系特定性技能和能力所共同决定的(Song,1999)。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战略联盟是兼并或合并的前奏,他们指出战略联盟首先在联盟双方之间构筑起了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从而为以后的合并兼并创造条件,并且联盟的参与者在一定时期内仍可以独立发展,从而有利于减少由于草率收购所带来的高额成本。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战略联盟方面的理论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而联盟目标也并不仅限于获取市场收益和技术诀窍,因此,联盟的组织形态和战略方向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此外,战略联盟的发展还受到市场结构变化的制约,这一点在东芝公司的主要经营领域——电子产业中表现最为突出。
1.战略联盟概览
80年代,由于存在着极高的市场壁垒,家用电器、计算机、通信产品、游戏机市场之间界限鲜明,缺乏有机的联系。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下,企业间合作主要表现为以专利技术和纯OME贸易为主要形式的纵向合作。
但是到了80年代末,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电子产品市场各子市场之间在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市场的融合为厂商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市场空间——多媒体市场。多媒体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