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教材中有机化学的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教材中有机化学的教学策略
常熟市中学 215500 葛岩倪建娥
摘要:高中新课程体系中有机化学内容分在了必修模块《化学2》和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两部分,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提出四点关于有机化学教学策略的思考:明确课程标准对有机化学知识在必修和选修中的不同要求;把握有机化学知识在必修和选修中的联系;注重有机化学知识在必修和选修中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发挥有机合成在必修和选修中的衔接作用。
关键词:必修和选修模块有机化学教学策略
在高中新课程体系中有机化学内容分在了两个部分:必修模块
《化学2》和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中。
必修模块《化学2》将有机化学知识列于专题3,主要学习对象
是与化石燃料有关的甲烷、乙烯、苯和与食品有关的乙醇、乙酸、油
脂。教学过程中基本没有考虑有机化学本身内在逻辑体系,主要是选
取典型代表物,介绍其基本的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
应用,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人们从化
石燃料、食品中能获得哪些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人们又怎样合成自然
界中不存在而人们又十分需要的有机化合物,了解有机化学的最基本
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感受到学习有机化学“有趣、有用”,为学生提
供有机化学的入门知识,为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打基础。
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则系统的讲述了“认识有机化合物”
“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常见烃”“烃的衍生物”“生命活动的物质
基础”5个专题。介绍了有机化合物研究的基本方法,阐述了有机物
组成、结构、性质的关系,初步揭示了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结
合大量的事例说明有机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对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致使在遇到以上内容时,教师教、学生学都会出现“不适应”。针对上述问题,该如何处理必修和选修模块中有机化学的教学,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明确课程标准对有机化学知识在必修和选修中的不同要求。
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在表述上,最大的区别在于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提出了具体的描述。很多教师还停留在教学大纲的思维方式上,往往只关注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内容,而忽略了教学目标提出的具体要求,根据以前的印象或者某些教辅材料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往往造成教学内容偏多、偏难。
例如,课程标准提出,通过《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学习,学生应在以下几方面的得到发展:
1.初步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认识实验在有机化合物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有关实验的基本技能;
3.认识有机化合物在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而在《化学2》中更加明确有机知识的要求:
1.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乙烯、苯等的主要性质,认识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重要的作用。
2.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课程标准中对目标要求的描述用词的水平分类如下:
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低到高知道、说出、识别、描述、举例、列举
了解、认识、能表示、辨认、区分、比较
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述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证明
2.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从
低到高初步学习、模仿
初步学会、独立操作、完成、测量学会、掌握、迁移、灵活运用
3.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低到高感受、经历、尝试、体验、参与、交流、讨论、合作、参观
认同、体会、认识、关注、遵守、赞赏、重视、珍惜形成、养成、具有、树立、建立、保持、发展、增强
通过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总体要求为初步掌握、认识、了解等,都属于中低水平的目标要求,可见“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虽然是在必修模块学习的基础上,为对有机化学的学习感兴趣的高中生提供的选修课程。但其定位主要是在必修化学的基础
上,进一步深入学习有机化学的知识、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为将来学习与有机化学相关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而不是大学有机化学的下放。
从新课改这两年的高考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如08年11题、09年10题的有机选择题,对于知识点的要求都是中低水平的,也只要求能确认分子式,官能团等一般性质的掌握,从学生反馈看也是比较容易拿分的。
二、把握有机化学知识在必修和选修中的联系。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必修中一些已学过的知识点必须在选修中再次出现,如果这些知识只是简单的重现,会浪费教学时间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把已知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联系并避免简单重复呢?笔者认为一方面,选修模块的知识起点是必修模块的知识终点,选修模块结合自身的特点与内容线索促使学生回顾、复习和应用在必修模块中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选修模块会在必修模块的知识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化学核心知识,对必修模块的化学知识进行拓展、提高。
教科书主要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出发点,通过“思考与交流”栏目把已学习过的知识设计成多样化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能力。
下面以乙醇的学习为例,在《化学2》中,只要求知道乙醇的分子结构,了解乙醇的可燃性与金属钠反应,催化氧化的性质以及用途。可见,这部分的学习,以围绕掌握两个方程式为主。而在选修模块乙
醇的学习,要认识乙醇的结构,知道主要化学性质,所以在选修教学中,以分子结构为选修教学的起点,分析:
由于羟基的影响,使邻近α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和β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具有一定的活泼性,但羟基氢原子活泼性较大,故与不同活泼性的物质发生反应,断键的位置不同,产物也不同。与金属钠反应,乙醇分子在①处断键,生成乙醇钠;与氧气的催化反应,乙醇分子在①、③处断键,生成乙醛;与溴化氢的反应,乙醇分子在②处断键,产生溴乙烷;在170℃浓硫酸的作用下,乙醇分子在②、⑤处断键,生成乙烯。
依据这样的结构分析,学生很容易写出发生反应的产物,具体方程式如下:
与钠反应:2CH3CH2OH+2Na → 2CH3CH2ONa+H2↑
催化氧化:2CH3CH2OH+O22CH3CHO+2H2O
取代反应:CH3CH2OH + HBr → CH3CH2Br + H2O
消去反应:CH3—CH2—OH CH2=CH2↑+ H2O
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不仅可以根据乙醇的分子结构,复习巩固必修中乙醇与钠反应,催化氧化,而且可以引申到选修中乙醇的其它反应,更可以预测含有羟基的醇类物质的性质规律,结合对其他官能团的认识后,会在后续的学习中将所学习的知识进行重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