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4》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走进校园里的春天,感受校园里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
兴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积累描写春天景物的成语和古诗句,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有这样一个地方,留下我们的欢声笑语、朗朗书声,有这样一个地方,伴随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逐渐成长,这个地方就是我们无比熟悉的校园。


学们,你们喜欢我们的校园吗?
师:你最喜欢校园的哪一处?
生:校门口、运动场、操场。

师:同学们刚刚所说的每一处都属于校园的一角。

那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校园一角》。

请看大屏幕,作文题目:以《校园一角》为题写一篇习作。

习作要求:
1.抓住校园一处答的景物进行描写,写出校园的特点。

2.把握相关的写作顺序,理清文章层次。

3.结合景物融入并抒发自己的情感。

写作文应先审题,1.这篇作文要求我们写什么类型的文章?(写景)2.景物的范围有限制吗?(有,写校园一角)
二、范文导航,指导方法。

1.在写我们的校园一角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另一所校园一角的美景,一
起感受本文小作者高超的写作方法。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我们的校园是一幅景色迷人的图画。

画卷里面有许多美丽的景物。

比如:
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一株株茂盛的树木、一簇簇散发出芬芳的花朵……但我
最喜欢阶梯教室旁的那一处“小公园”。

走进“小公园”,你最先会发现一棵大槐树。

这棵槐树的枝干多的不可计数。

它直冲云霄,树冠就好像一把大雨伞,为我们遮风挡雨。

这棵树就像一个
四五米高的巨人,正在看守我们的校园似的。

槐树的叶子多得就像千万颗绿宝
石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屏障。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可爱的小精
灵在舞蹈。

忽然,我闻到了一阵清香。

我抬起头一看,原来是槐花散发出来的
阵阵幽香。

我从地上拾起一粒槐花。

发现它就像一只翩翩起舞的米黄色的蝴蝶,飞舞在“林间小路”上。

走在幽静的“小公园”里,闻着带着清香的气息,我
就感到心旷神怡。

在这棵槐树的东北角,有一尊我们的老校长蔡元培的雕像。

在这尊雕像的两旁,巍然挺立着两株苍劲有力的雪松。

这两株雪松冬夏常青、四季不凋,像两个穿着绿色军装的战士正在看守我们的家园似的。

这就是我们校园最美、最可爱的一角。

2.文中校园一角写了哪一些景物?(槐树、雕像、雪松)这三种景物在什
么位置,找出相关的地点词。

(小公园、槐树的东北角、雕像的两旁)你从这
些词语里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吗?(地点变化的顺序)对,
这就是我们写景作文要做到的第一点:按照一定的顺序.
2.同学位再来看这三种景物,哪些景物写得详细?(槐树)哪些景物写得
简单?(雕像和雪松)对,这就是我们写景作文要做到的第二点:有详有略,
详略得当。

平时我们写文章的时候就要注意详略得当,抓住最喜欢、最美丽的地方详细介绍,其他地方可以简写或一笔带过。

3.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谁来说说
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生: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4.我们在介绍景物时应该抓住景物的特点,并且适当地用上好词好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这就是我们写景作文要做到的第三点。

5.因此,我们在写景类作文中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有详有略地进行描写,并且要用上好词好句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文章更生动、更形象。

6.读了这篇文章,我们也有所发现。

请看大屏幕:我们发现的写作秘诀:
(1)细心观察,按一定的顺序描写。

(2)有详有略:把自己喜欢的景物详写,其他地方可以简写。

(3)静心捕捉感觉,发挥想象,运用修辞手法。

三、合作交流,口头作文。

1.学会了写作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摄影机一起去欣赏我们校
园的风光。

2.真是美不胜收啊!同学们,让我们在脑子里放放电影,刚刚镜头中的景
物是我们校园的哪一角呢?(校门口、大操场、运动场)(出示图片)你最喜
欢校园的哪一角呢?(校门口)你最喜欢这一角中的哪一种景物?(门口的那
两棵樟树)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文。

1.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感到很自豪,为生活在这美丽的校园而自豪,下
面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

请看大屏幕。

2.学生打草稿,老师巡视,随机指导点拨。

3.把具有代表性的文稿投影到屏幕上,指导修改。

4.你从刚才的文章里发现了什么?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我发现他的作
文语句通顺,有很多的比喻句。

文章把樟树的特点写得很详细。


5.教师评议并小结。

6.师总结谈话:景美情亦浓,情真景更美,今天同学们怀着对学校的喜爱
之情,用多彩的笔描绘出了美丽迷人的校园一角。

明天,我们将写出更加绚丽
灿烂的篇章。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写一写我们的学校吧。

(师板书课题:我们的学校或美丽的校园)师指导生写好题目。

五、修改习作
1.自己读一读,然后自己修改。

2.请同桌、小伙伴帮忙改一改。

3.老师通过例文指导学生进一步修改。

第四单元写作教学反思
生活是习作源远流长的一汪水。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
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
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经过细心地观察,
独特的思考,才能写出像样的作文。

一.教学效果:孩子们每天在学校生活近九个小时,对学校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所以感觉这篇作文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很简单的,也因此我在进行习作指导时我讲得很简单,只强调了写景的作文要按一定的顺序,要对印象深刻的景物进行详细地描述。

两节课,留给学生动笔的时间很多。

不到四十分钟,第一篇习作送到我的眼前。

这篇习作像一根针,刺破了我幻想的气球,让它一下跌落在地上——习作介绍了学校的方位,紧接着就是“走进校门就能看到漂亮、气派的操场”,于是“春天到来时,操场四围的花草……;夏天来临……金秋时……;冬天……”结尾“我的校园可真美呀!”语言很是优美,也按了一定的顺序,结尾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都是按照我的要求来写的。

可是它让我如此沮丧!习作题目为“美丽的校园”,可是如果把开头换掉,它可以是“美丽的小区”、“美丽的田野”、“美丽的…”
二.成功之处:帮助学生拓展思路。

第一,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角度去考虑问题。

面对话题,多方求问就是激活思维的有效途径。

比如:围绕话题“校园”这一话题,学生可以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景物,不同领域的典型事件,多角
度解读话题,使学生的作文立意更深刻、更新颖。

第二,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小事中抽取出带有本质性的东西,丰富学生作文的选材。

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这些小事中提炼出中心,这对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开拓学生作文的思路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读与写相结合。

教师要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读”去解决写作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典范的文章,非常适用于“写”的指导。

尤其是教材在安排训练上,很多
都照顾到了“读”与“写”相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些范文
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在学生写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从
中受到启发,找到方法。

三.不足之处:反思的结论是指导太粗糙:我仅仅只是提示了写景作文的
要点,却没有具体到“校园”,没有明确在写校园时要扣住“校园”这个要点,于是不少孩子把写景文章中的句子拿来堆砌一番了事!明白了问题所在,我在
第二节课,马上进行了补充指导,即“写景还要抓住景物特点”。

四.改进措施: 1、课前观察有较充分的指导,并要求学生做好观察记录,这样为本节课的习作指导打下良好基础。

但是教师指导观察一定要注意方法,
指导观察应做到有序,会抓特点,注意细节之处。

2、通过一度验证发现,在
40分钟里要完成“观察指导——写法指导——先说再写——评议修改——理清
顺序”这全部教学内容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节课删繁就简,这40分钟集中于“写具体”这一方面的指导,“一课一得”会比“眉毛胡子一把抓”来得更好些。

3、本节课初步形成了“积累词汇——指导观察(联系生活)——教师“下水文”引路——体会写法——运用方法,先说后写——点评促进”的习作教学
模式,这样的教学设讲环节清晰,有层次有坡度,循序渐进,用这样的模式进
行习作指导是较有实效的。

习作四教学反思
你曾参观访问过校园哪些地方?是校园的公共设施、哪间教室,社团?选
择你印象最深的校园一角。

按顺序交代清楚参观的路线。

在写清参观过程的基
础上,对那些对你最有吸引力的景物或教室等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介绍。


可以写出自己在参观过程中的感想及参观访问后的收获。

要按顺序写清校园景
物的感受。

一、教学效果:学生自读习作提示要求,批注勾画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语
句明确习作要求。

写出自己在最喜欢的校园的景物。

曾走过校园哪些地方?经
过思考后,小组交流思考内容,大致定在稍时写作的内容。

教师提示写作手法
和要求,详略安排要得当。

写清晰最有印象和最有特色的部分。

结构指导:叙
写景物的具体细节。

在完成书写格式的同时,继续抒发参观感想。

学生成文后,进入习作品评环节,学生朗读优秀习作。

学生评议,教师点评。

师生共同推荐
优秀习作,共同欣赏。

二、成功之处:让孩子的风采飞扬课堂人是最具能动性的动物。

因此,我
们在体验探究式学习中,提倡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
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学生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参与、亲历活动。

惟有参与,学生才能获得体验,惟有参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有可能发挥到
极至。

孩子们在描述自己参观经历的过程中,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

既要有丰
富的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口才,仿佛做好最佳小导游。

学习过程是儿童用参与“查找资料”“讨、论”“展示”等多种方式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的过程。

小组合作让他们有了互相学习的好机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批批最
佳小导游就这样新鲜出炉。

40分钟的课堂,学生从中获得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积极的情感体验,更是掌握了学习的技能和方法,这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一种对学生未来负责任的,终极式的关怀。

三、不足之处:要当好小导游,首先就得了解自己要介绍的景点。

所以,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校园的景点,搜集图片、照片,并把
你看到的景色写成一段话,把它拿出来,告诉大家你准备介绍的是哪一个景点?虽然课堂上学生发挥出色,但是在准备材料的功夫明显不足,对于表达语言的
斟酌不够严谨。

遇到课堂生成的问题,不能机智、灵活地处理。

比如:联想句
不是比喻句,处理的过于草率,学生理解的不透彻。

我的课堂语言还需要磨练,课堂上的评价语、过渡语言要更加及时到位,少用一些笼统的评价语,多一些
鼓励、点拨,特别是遇到学生“意外”发言时,还应对得不够到位。

四、改进措施:课堂中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量都是需要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究、去得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