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大学的知识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大学的知识管理
摘要]本文首先描述了大学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基本概念,而后论述了大学知识的转换模式和转换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知识的管理战略。
[关键词]知识管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近年来,大学在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战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已得到全球范围的认同。大学的知识创新与知识管理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英国的《经济学家》杂志将大学比作知识的工厂、人才的培养库、经济的增长源、文化的传播源。
一、大学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Ikujiro)研究发现,各种不同的学科、专业领域都存在大量“知而不能言诸众”、“高度个性化”的隐性知识,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从人们积累的经验中挖掘出隐性存在的知识,以满足社会、经济和教育的个性化需要。为证明这一观点,他列举了松下电器公司烤面包机改进的案例:1985年,松下电器公司生产的烤面包机销售不畅,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烤面包机烤出的面包没有特色,比不上手工烤制的面包。为改进烤面包机的生产技术,工程师田中郁子和她的同仁们走遍了大阪、东京各大饭店的面包房和西餐店,注意吸取首席面包师烤制面包的经验和体会,研究面包大师的烤制技巧,仔细分析面包烤制的工艺过程,经过一年的探索和试验,终于研制并生产出具有精细模拟程序和灵巧电控设备的新型烤面包机。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大学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是一种显性的知识,也就是说可以用文字、符号、图标等有形方式来表达知识信息。实际上,我们周围绝大多数的知识并不能以上述方式表达和存在,这些知识和信息往往隐藏在现象的背后,不易被人们发现和表达。对此,我们可以将大学知识分为“显性的(Explicit)知识”和“隐性的(Hidden)知识”两大类。可以说,大学的显性知识好比是“冰山的一角”,而隐藏在这冰山底部的很大一部分则是大学的隐性知识。也可以说,大学的隐性知识就是为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而大学的显性知识只不过是树上结出的果实。
相比而言,大学的显性知识要比隐性知识容易操作和管理,大学的知识管理不仅要研究如何对大学的显性知识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还要挖掘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的知识和信息,以及潜藏在人们脑海中的想法、直觉、灵感和智慧等,使大学隐性知识逐步向显性知识转换,这也是大学知识创新研究的切入点。
二、大学的知识转换
大学知识转换是指,大学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相互转换和变化,并具有一定的转换模式和内在的转换机制。
(一)大学知识的转换模式
大学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换主要有四种模式,即:“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大学知识的转换模式如图1所示:
1.“显性到显性”——知识的集成过程
在“显性到显性”的转换模式中,大学通过其不同的组织结构将各种显性的学科、专业知识不断地传递给新成员。例如:大学通过系统课程教学与培养,包括听讲座、阅读各类书籍等方式,达到传授不同学科、专业的显性知识的目的。这种知识转换模式,主要是为了传承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显性知识,在大学的知识创新过程中发挥着基础和集成的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大学中个体成员能够迅速和有效地将各种不同的甚至是毫不相干的显性知识合并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收集大量资料和信息,并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写成不同类型的学术论文,将零星的、分散的显性知识转换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具有特定价值的知识系统,这种显性知识的集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尽管这种显性知识的综合并没有扩充已有显性知识的储备,但是这种知识的集成能够极大地提高大学显性知识的使用效率,提升大学显性知识传播的速度。
2.“显性到隐性”——知识的内化过程
“显性到隐性”的转换模式,能够使大学的显性知识内化为大学组织成员的隐性知识,实际上,也就是对大学显性知识充分利用的过程。如前所说,各种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论文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也有助于提升大学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水平,并善于运用现成的显性知识解决一些疑难问题,这些现成的显性知识将逐渐内化成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技巧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开展科研活动的初期,研究者一般都会基于现有的显性理论、方法和手段,当科研成果产出之后,这些显性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就已经隐蔽和内化在研究者娴熟的研究技巧与方法之中了。
在大学特有的环境中,科研团队、图书馆、电子信息系统等辅助工具,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大学的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换。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的研究者在运用显性的专业知识进行科研活动的同时,新的隐性知识也会随之应运而生,这一过程就是一种潜在的知识创新。
3.“隐性到隐性”——知识的同化过程
“隐性到隐性”的转换模式,主要是指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方式传递和分享大学的隐性知识。这种转换模式广泛存在于大学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之中,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学术交流,以及大学各成员之间的正式和非正式交往。例如:导师指导学生就是一种典型的传递和分享隐性知识的模式,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和训练,潜移默化地从教师那里学到难以言表的知识和技巧。这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大学知识转换模式——从“隐性到隐性”的知识同化过程。
为实现知识从“隐性到隐性”的同化与转换,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通常设立“指导小组”模式;在科学研究方面,时常强调“科研团队”的作用等。当然,这种“隐性到隐性”的转换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学的知识传授者和研究者对隐性知识的拥有程度,很有可能因为大学的人员流动而“失传”。
尽管学生可以从导师那里学到许多显性的知识和技能,但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难以把握这些显性知识和技能背后所蕴藏的隐性知识,无法清楚并明确地表达和描述出来,也难以创造性地运用到其他情景和条件之中。
4.“隐性到显性”——知识的创新过程
“隐性到显性”的转换模式,就是将大学的隐性知识系统地、清楚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容易理解、显而易见的显性知识,最终实现知识的创新过程。这一过程有助于后继者能够清楚、明确地了解和学习到崭新的显性知识。例如:大学校长在总结多年工作经验基础上,提出全新的、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等。科研工作者通过数学推理、类比和实验等方法萌生新的知识、新的理论和新的思想等。
(二)大学知识的转换机制
大学知识的转换机制,是实现大学知识创新的关键环节和内在驱动力。在大学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换过程中,集成机制和共享机制发挥着基础的作用,交流与合作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位于最高层次。
1.集成机制
大学从诞生之初起,就是一个知识和人才的集散地,充分体现了集成机制。也正因为知识与人才长期的日积月累,大学便不断地演化出不同类型的学科、专业知识,进而形成相应的组织结构和知识载体——院、系、所以及图书馆等研究组织。大学始终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而设立相应的科研组织和机构,有助于知识与人才的集成,从而有效地实现大学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换,使大学的显性知识不断地向“纵向”延伸,并呈现出“树状”的发展态势。
2.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