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多孔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多孔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摘要:介绍了金属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应用、发展方向以及前景。
关键字:金属多孔材料;制备方法;应用
1 引言
金属多孔材料是一类具有明显孔隙特征的金属材料(孔隙率可达98%),由于孔隙的存在而呈现出一系列有别于金属致密材料的特殊功能,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石油化工、能源环保、国防军工、核技术和生物制药等工业过程中的过滤分离、流体渗透与分布控制、流态化、高效燃烧、强化传质传热、阻燃防爆等,是上述工业实现技术突破的关键材料。
近年来金属多孔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金属多孔(泡沫金属)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上迅速发展起来的,是由刚性骨架和内部的孔洞组成,具有优异的物理特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的新型工程材料。它具备的优异物理性能,如密度小、刚度大、比表面积大、吸能减振性能好、消音降噪效果好、电磁屏蔽性能高,使其应用领域已扩展到航空、电子、医用材料及生物化学领域等。通孔的金属多孔材料还具有换热散热能力强、渗透性好、热导率高等优点;而闭孔金属多孔材料的物理特性则与通孔的相反。为了得到不同性能的多孔金属,各种制备方法被相继提出,如直接发泡法,精密铸造法,气泡法,烧结法和电沉积法等[1,2]。
2 金属多孔材料制备方法
2.1 从液态(熔融)金属开始制备
2.1.1熔体发泡法
在一定的条件下金属熔体中可生成气泡,并且一般情况下多数气泡由于浮力作用会迅速上升到液体表面而溢出。为了使更多气泡留在熔体中,可在其中加入增粘剂来阻碍气泡的上浮。19世纪60至70年代,人们就已经尝试用这种方法制备铝、镁、锌及其合金的泡沫材料。过去的10年中,又涌现出了大量的新思路、新工艺,其中有两种熔体发泡工艺特别具有发展前景:其一是直接将气体通入金属熔体中,其二是将发泡剂加入熔体中,发泡剂分解释放大量气体[3]。
①直接吹气法:首先在熔融的金属中加入增粘剂以防止气泡从熔体中逸出。随后,采用旋转浆或振动的喷嘴将发泡气体(空气、氮气、二氧化碳、氩气等)通入熔体中,旋转浆或喷嘴的作用是在熔体中产生足够多的优良气泡并使他们分布均匀。常用的增粘剂包括碳化硅、氧化铝以及氧化镁,加入量一般为10%~20%(质量分数)。增粘剂的加入量和颗粒尺寸有一个适当的范围,太高或太低均会影响金属多孔材料的制备。直接吹气法制备的金属多孔材料的孔隙率为80%~90%,密度为0.69g/cm3~0.54g/cm3,气孔的平均尺寸为3mm~5mm,气泡壁厚为50um~85um。通过调整注入气体的流量和其他参数可以得到不同孔隙率的金属多孔材料。国外已把这种工艺用于连续生产泡沫铝中,铝板的产量可达900 kg/h。
②发泡剂发泡法:将发泡剂加入熔融金属中分解而产生气体,由于气体受热膨胀而使熔融金属发泡。发泡后,经冷却即获得金属多孔材料。熔体的粘度直接影响多孔金属的品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制得非常均匀的金属多孔材料,并且气孔平均尺寸和熔体粘度以及多孔金属密度和粘度之间存在关系,使孔径可控。
常用发泡剂为金属氢化物,如生产多孔铝采用TiH
2、ZrH
2
和CaH
2
等。常用的增粘
剂为金属Ca和Mn0
2
,还有原位金属的氧化物等。
2.1.2固体一气体共晶凝固法(Gasars)
这种方法是乌克兰科学家1993年在专利中提出来的,依据是H:能于金属液
体形成共晶系统。在高压H
2
下(5×106Pa)能获得含氢的均匀金属液,如果降低
温度通过定向凝固将发生共晶转变,H:在凝固区域内含量增加,并且形成气泡。因为体系压力决定共晶组成,所以外部压力和氢含量必须协调好[4]。最终孔的形状主要取决于氢含量、金属液外部压力、凝固的方向和速率(一般速度为0.05mm/s~5mm/s)、金属液的化学成分。该方法制得的多孔材料具有平行于凝固方向拉长的圆柱状孔洞,气孔的尺寸一般不均匀,且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
Gasar技术已用来生产许多金属多孔材料,如Ni、Cu、Al、Mo、Be、Co、Cr、W、青铜、铜和不锈钢等。
2.1.3粉体发泡法
该法是将金属粉末或合金粉末与发泡剂粉末按一定的配比混合均匀,再将其压制成密实的预制品,然后升温到基体金属的熔点附近,使发泡剂分解释放出
的气体迫使压实的预制品膨胀成为泡沫金属。常用的发泡剂有TiH
2、ZrH
2
等,一
般氢化物的含量不高于3%,如果制备泡沫铁,则用碳化物(如SrC0
3
)做发泡剂。该法可以制备形状复杂的半成品尺寸的工件,若在其表面粘结或轧制成金属板则
可以得到三明治式的复合材料。
2.1.4熔铸法
①熔模熔铸法:该法是先将泡沫塑料发泡成型,再将其浸入到液态耐火材料中,使耐火材料填充泡沫塑料孔隙。在耐火材料硬化后,加热升温使泡沫塑料气化分解,形成一个具有原泡沫塑料形状的三维骨架,将液态金属液浇注到模具内,凝固后除去耐火材料,就可获得具有三维网状的通孔金属多孔材料。所用的耐火材料一般为酚醛树脂、碳酸钙或石膏的混合物。此法的难点在于如何使金属液充分填充到模型中,以及如何在不破坏金属多孔结构的同时除去耐热模型。优点是可制备多种金属多孔材料,并且可以得到开孔结构,生产重复性好,有相对稳定的密度。
②渗流铸造法:该法是将可燃性粒子、可溶性粒子或低密度的中空球状颗粒放置于铸模内,然后浇注使熔融金属液渗入其中形成复合体,冷却凝固后用适当的方法除去复合体中的颗粒载体,从而得到多孔金属材料。由于界面张力缘故,金属有时不能进入到粒状物料周围的缝隙中,因此需要在熔体表面施加压力或使模具具有适当的负压才可达到浇注目的。
该法是目前制备通孔金属多孔材料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可用于制备多孔不锈钢、多孔铸铁、多孔镍、多孔铝、多孔铜等以及它们的合金。它的优点是通过控制造孔剂颗粒大小来控制孔径大小,缺点是最大孔隙率不超过80%。
2.1.5喷雾发泡法
该法是将金属熔体雾化成小液滴并在基底沿一定形状(若相关参数控制得当可形成片状、管状等)形成沉积层。然后使氧化物、碳化物或纯金属粉末被小液滴润湿并通过化学反应而沉积在基底上。由于金属粉末会在雾化了的熔体中分解并释放大量气体,凝固后在沉积层中就会产生大量气孔。采用该法已制成泡沫铁,该方法的缺点是气孔分布不均匀,气孔率最高只有60%。
2.2从固态金属粉末开始制备
2.2.1金属粉末或纤维烧结法[5]
粉末烧结是把适当尺寸的金属粒子填入模具成形,然后进行无压烧结从而获得多孔烧结体。所得产品孔隙率一般在40%~60%。为了提高孔率,常加入造孔剂,造孔剂在烧结时分解或挥发,也可通过升华或水溶去除。该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成本低,缺点是孔隙率不高、材料强度低。如果用纤维代替粉末烧结同样可制得多孔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