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事故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分析
摘要
本文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阐述了核反应堆的放射性核产物作为核事故的污染来源。描述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的全过程,总结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具体说明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国际影响及各国的应对措施。同时,本文综合介绍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人员伤亡、生态习境、民众健康、公众心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和后果,并针对核染物进行的应急处理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进行深入思考,在应急预放、安全措施、运行安全、安全管理和事故后处理等方面作出了经验总结。
关键词: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核污染;核安全;核电站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污染物来源
核污染的来源主要有核武器爆炸、核反应堆的核产物及核废料、医学及科研和工业生产四种。核反应堆的放射性核产物及其报废燃料是核污染第二大来源。核电站及其它反应堆中大量裂变核废物,原则上是完全密封的,只在停堆换装核燃料时才取出转送到专门核废料处理厂进行处理。一部分回收做新核燃料,剩余废料则经密封包装转送到专门核废料库永久保存。上述生产、运输及加工过程的任何泄漏都是造成环境核污染的来源。由于对于核安全的极端重视,现代核电站、反应堆正常运行中的泄漏是严格禁止的,一旦有泄漏发生就是核事故。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堆芯熔化的大泄漏事故,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技术灾难,在事故中释放物质的放射性核素组成是很复杂的。碘和艳的放射性同位素是最具放射学意义的:碘的放射性半衰期短,在短期内具有较大的辐射影响;艳的半衰期为几十年,具有较大的长期辐射影响。释放到大气中的物质广泛地扩散,最后沉积到地球表面,实际上在整个北半球都遭到了可以测量到的污染。事故对乌克兰及全东欧环境造成严重核污染。
2.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的过程及原因
切尔诺贝利电站共有4套机组。第1,2号机组于1977年投产,第3,4号机组于1983年11月投产。4套机组均为1 000 MWe(3 200 MWt)的石墨慢化压力
管式沸水堆。这种堆用1 700 t石墨砌块作为慢化体,有1 661根平行的压力管垂直穿过石墨慢化体,燃料组件即插在这些垂直压力管内。还有211根控制保护系统管道分布在石墨砌体中。堆芯等效直径为11. 8 m,高7m,总计装有约190 t含2.0 %铀235的低加浓二氧化铀燃料。反应堆备有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应急供电系统和一系列安全连锁装。
发生事故的是电站的第4号机组。该机组原定于1986年4月底停堆中修。在停堆前计划进行一次旨在提高供电系统安全性的涡轮发电机组惰转供电试验,即利用涡轮发电机组的惯性在蒸汽供应中断后继续维持短时间供电,以保证反应堆的安全。
4号机组从1986年4月25日1点整(莫斯科时间)开始降低功率,到13点5分降低到额定功率的50%,随后由于电网的需要推迟了机组从运行状态下解列,直到23点10分又开始降低功率。惰转试验预定在反应堆功率降到额定功率的20%-30%时进行,但由于堆的复杂动力学过程不易控制,操作时发生过冲而使功率降到额定功率的1%以干。为了重新提升功率,操作人员做了大量的努力终未成功,因为此时反应堆已掉入“碘坑”,由“碘135”衰变为“氙135”的过程使“氙135”大量堆积,降低了堆芯的反应性。为了补偿这种反应性的降低,把功率提上去,操作人员不顾反应堆安全所需反应性余量(以插入堆芯的控制棒数目来表示,不能少于30根)的要求,在反应性余量只剩6-8根控制棒的情况下继续运行,把大量控制棒提到堆芯顶部,使之处于不能有效控制堆芯反应性的失效区。
经过约2小时的折腾,功率回到200 MWt(约为额定功率的6%,仍低于预定的试验条件),开始着手试验。操作人员为此又投入了两台备用主循环泵,使冷却剂流量大大超过标准,因而蒸汽量减少,压力降低,水位下降到紧急事故水位以下。为了避免停堆,操作人员切断了与此有关的事故保护系统。26日1点23分4秒,开始试验,关闭8号涡轮发电机的事故调节阀使之惰转。为了不致因此而自动停堆,以便在一次失败后还可以重做,事先解除了与此有关的保护系统。此时,蒸汽流量的减小使压力逐渐上升;另一方面,由于8台主泵中的4台已从主电网中解列,单独由惰转的涡轮发电机组供电,它们随涡轮发电机惰转而减速,使循环水总流量下降。两个因素在汽泡正反应性系数条件下竞争的结果使功率急
剧增加。终于,在1点23分40秒,值班长下令按"A3-S”按钮实行紧急停堆。但这时由于控制棒已处于最高位置,不但不能对堆芯反应性进行有效控制,反而在控制棒向下运行的最初时刻里引入了新的反应性增长。操作人员感到了堆内几次震动,控制棒中途停止,没有完全插入堆芯。接着操作人员断开控制棒驱动装置的电源,想使其随重力下落,但已无济于事。1点24分,接连两次强烈爆炸。
以下事实已得到确认:
①第一次爆炸使一些材料抛出,②第二次爆炸使燃料和石墨抛出,@在反应堆厂房外发现了石墨砌体碎块,④在反应堆厂房外发现了燃料碎片;⑤反应堆厂房严重破坏,回吊车和装卸料机倒塌,①爆炸掀起100。吨重的反应堆上盖板,⑧所有压力管断裂,⑧链式反应停止。
两次爆炸后燃烧的石墨飞到其他厂房顶上,3,4号机组共用的涡轮发电机厂房房顶的沥青也燃烧起来,厂里大火达30处之多。烟和火焰升腾起大约1. 8 km 高的烟柱,把大量放射性物质送往前苏联西部,送往北欧,送往整个北半球。
总结这场核悲剧的原因:
首先,RBMK-1000型反应堆的匹配系数过高。(这种缺陷已在仍旧使用的反应堆中得到改正)。
其次,对在非标准情况下运行的反应堆机组的动力过程缺乏可靠的知识。
第三,反应堆控制系统有缺陷,尤其是在反应堆额定输出功率低于10%的水平上,这套系统不能对堆芯区各部份的运行分别进行控制。
第四,控制棒切入过缓及制造上的缺陷导致反应堆紧急保护水平过低。
第五,在反应堆交流发电机的停机实验过程中,违反反应堆机组操作基本规程,人为地造成了反应堆控制中的错误。
3.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国际影响及各国的应对措施
这次事故,从堆芯逸出的放射性物质估计为9. 25 X 1017 - 1. 85 X 1018Bq,其中约3. 7X1017Bq碘和7.4X1016Bq艳。释放过程持续了10天,到5月6日才使之突然降到“第1天释放量的约1%“。由于当时低空风弱而多变,1500 m高空为8-10 m/s的东南风,污染物主要沉积在西北部的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与乌克兰部分地区,即所谓“乌克兰闯祸,白俄罗斯受害”。高空风将污染物吹往芬兰、瑞典等东北欧国家。正是在瑞典,首先于4月27日探测到了这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