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水县芦下铁矿区开采设计说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吉水县芦下铁矿区开采设计说书

设计人:

总工程师:

审核人:

设计时间:二○○八年四月

目录第一章概述

1-1 前言

1-2 设计依据

1-3 矿区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章地质概况

2-1 矿区地质特征

2-2 矿床地质

2-3 水文地质

2-4 工程地质

2-5 环境地质

第三章矿区总体规划

3-1 分期开发

3-2 分区开采

3-3 分系统建设

3-4 可采储量及生产规模

第四章矿床开采

4-1 工业布局

4-2 开拓方式

4-3中段设臵

4-4 井巷工程冠名

4-5 开采顺序

4-6 开采方法

4-7 矿石运输

第五章通风与防尘

5-1 通风系统

5-2 季节性通风

5-3 距离长独头巷道通风

5-4 采矿场通风

5-5 防尘工作

第六章供电、供气、供水

6-1 供电

6-2 供气

6-3 供水

第七章重大危险源重点部位的安全工作第八章附件

江西省吉水县芦下铁矿区开采设计说书

第一章概述

1-1 前言

新余市谊达物资有限责任公司于2004年底委托江西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矿业工程室,对“江西省吉水县芦下铁矿区”就勘查许可证范围内,西起芦溪林场,东至坪上,东西长4.5千米,南北宽2.74千米,进行了铁矿床的勘查实质性工作,2005年5月份勘查工作结束,2005年9月份向委托方提交了经吉安市矿业开发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评审通过的《江西省吉水县芦下铁矿勘查地质报告》。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江西省吉水县芦下铁矿已进入了采选生产的实施阶段,矿山建设正在进行中。为实行正规、有序、合理开采芦下铁矿资源,特进行开采设计。

1-2 设计依据

吉水县芦下铁矿开采设计的依据是:

江西省地矿局实验测试中心矿业工程室提供,经吉安市开发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评审通过的《江西省吉水县芦下铁矿勘查地质报告》的图文资料。(未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查和批准)

《地质报告》图文资料表明:

1、对矿区铁矿矿床地质工作程度较低,控制工程太少,地表以1:5000地质测量为主,辅以槽探,样坎等相配合,初步查明浅部铁矿层的分布范围,产状及矿石质量变化特征,大致了解矿区开采技术

条件。

2、钻探工程少,矿区控制程度总体偏低,没有掌握中、深部矿体变化情况。

3、矿区矿床规模小,储量少,矿体形态和构造变化较复杂。

4、矿石铁品位低,磁铁矿可选性良好。

5、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没有提供具体地下涌水量数据。

1-3 矿区自然地理概况

芦下铁矿位于江西省吉水县境内,属文峰镇管辖,地理座标:东径115°09′15″至115°12′00″,北纬27°12′15″至27°13′45″。铁矿区范围拐点座标:①X:3013500,Y:38614750;②X:3013500,Y:38617000;③X:3011500,Y:38617000;④X:30115000,Y:38614750。面积4.5平方公里,开采标高为+345~+40米。

矿区距吉水县城约5公里,简易公路与省道相联至吉水县城,与京九铁路及105国道和赣粤高速公路相接,交通方便。

区域内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形,山脉延伸基本连续,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山坡坡度陡,沟谷垂直或斜交山脊切割;高程一般为120~250米,比高一般为50~150米。植被较发育,主要为松、杉林区及灌木林。本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恩江河流经矿区南缘,为赣江支流,赣江流经矿区西缘,区域内地表水系发育,以河流为主,较大的河流有赣江和恩江河。

区内未见较大的区域性大断裂通过,地质构造中等,区域构造较稳定。历史资料记载工程区地震烈度小于Ⅵ度,无特殊设防要求。

区内经济以农、林为主,生产水稻、木材,工业不甚发达,矿床开发的电源、供水等条件尚好。

第二章地质概况

2-1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位于本区大地构造位臵处于华南造山带的罗宵褶皱带之吉

泰盆地东侧,吉水—永丰复式向斜富滩向斜东翼北端。

矿区内出露地层为青白口系上施组、震旦系、泥盆系、碳系、侏罗系及白垩系地层。

区域构造以富滩向斜为主体,区内北东、北西向断裂发育,大小断层8 条,其中以F1、F2、F4断层规模较大,F1、F2断层对矿层的影响更甚。向斜北东翼为下坊组含铁岩系分布,沿铁矿走向有芦溪岭复式倒转向斜,次级褶皱群等一系列的紧密同斜褶皱群展布,伴随着褶曲作用,矿体的形态、产状、矿石质量都发生复杂变化。

区内岩浆活动自印支晚期开始,至燕山期均有不同的活动,矿区内有规模较大的燕山中期芦溪岭岩株,即中酸性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体突出。

区内受区域变质——绿泥石化、矽化、绢云母普遍,岩体周围以云英岩化、矽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为主。

区内矿产以新余式铁矿为主体,分布于震旦系下坊组,铁矿层厚1~2米,平均含铁24~32%之间,铁矿资源具有一定前景,并有铜钼等多金属矿产。

2-2 矿床地质

本矿床属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矿层赋存于震旦系下统下坊组第二岩段之顶部,主要铁矿一层,层位标志较明显且稳定,但矿层多受褶皱构造控制,对连续性影响极大,多次重复出现。矿层地表露头走向长:北部1000米,南部400 米,中部约800 米,矿层出露标高最高345 米(04 线),最低标主82 米(2′线)。

矿层产状与总体构造一致,走向为北西—南东,倾向南西,倾角不一,一般为50°~70°,形态多变。矿体出露地表形态,以带状为主,主要分布于136~184 线之间。

矿石的矿物成分为: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赤铁矿,褐铁矿、黄铁矿(2%以下)、菱铁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50 —60%)、绿泥石(10 —20%)、方解石、绢云母、黑云母、磷灰石等。其中:磁铁矿为主要矿石矿物,一般含量为40~50%,呈自形—半自形晶粒状,粒径一般为0.15~0.26 毫米,呈浸染状及块状集合体产出,受赤铁矿交代作用,赤铁矿化的赤铁矿和交代残留磁铁矿比值为2:3 。由于磁铁矿内部颗粒分布的量比不同而呈条带状构造。

矿区矿石主要有益组分为铁,矿石全铁平均品位表内氧化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