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的客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011高考江苏卷24)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完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2010届湖南省师大附中第五次月考)据专家估算,如今每年大概有200亿吨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有50亿吨矿物变成燃料粉尘和有毒气体滞留在大气中,由此导致全球出现酸雨、自然灾害等异常气候。人类不是气候的主宰者,而是依存者,人与气候的关系是互动的,因此也应该是友好的。这从哲学上来说:
①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
②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自然、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③违背规律客观性,就会受到规律惩罚
④虽然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但还不能摆脱大自然的束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 B
2.(2010届湖南省师大附中第五次月考)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更好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这体现了
①矛盾的对立统一②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11.(四川省泸州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从1993年迄今的16年间,海拔最高点仅有4. 5米的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海平面上升了9. 12cm 。按此推算,50年后该国将有60%的国土沉人海中,在涨潮时图瓦卢将不会有一块土地能露出海面。这告诉我们
A.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C.人们能以对规律的认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D.人类可以改造规律,限制其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
答案 B
2. (2009.江苏省月考)2008年5月8日,象征“和平、友谊、进步”的2008北京奥运会圣火在海拔8844.4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点燃。为了使奥运圣火登顶珠峰,我国科技人员自主研发了专门用于珠峰特殊气候条件的火种灯和火炬。这说明,要推动事物的发展必须()
①树立创新意识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D
8.(2009。济南外国语学校质量检测)古城选址都很讲究,一般都依山傍水,城市布局也是依势随形,追求人工与自然的协调。如山东济南的老城,南依千佛山,市内泉群广布,汇入大明湖,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景观。城市布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②城市布局要深刻地把握人与自然的联系
③城市布局要追求各自的个性④依山傍水是城市选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④
答案 A
11、(2009河南月考)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因为
A、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B、从实际出发是搞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C、事物都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利用和改变
答案 A
15、(2009河南月考)荀子曰:“草木繁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该观点表明,人类对自然物的利用和改造
A、与人的实践活动水平、人的意识是密不可分的
B、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C、必须以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D、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答案 C
1(2011高考大纲版全国卷28)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
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其实在考查科学认识的作用,①的说法不妥在“化害为利”,这样说有点绝对和夸张;②说法错误,“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也是夸大了科学认识的作用;③正确,因为科学认识能指导实践,推动社会发展,④说法正确,体现了科学认识的特点。本题答案选D。
3.(13年安徽10)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答案】:D【解析】:本题以古诗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相关哲理解析古诗词的能力。题干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A项体现了拼搏进取的人生观;B项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等;C项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D项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故正确答案是D。
【考点定位】:规律的客观性、人生观、对立统一规律、运动与静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意识的能动作用等。
4.(2013年浙江27)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②地址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