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概论》演示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二、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 (一)定义: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
的电位差。表现为膜外为正,膜内为负,呈极化状态。
+++++++ --------
+++++++ -------
20
(二)RP有关的概念:
mV
极 化(polarization)
+30
去极化(除极化;depolarization)0
主动转运所需能量: 1、ATP提供 2、光能 3、细菌基团转移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提供
16
Na泵(Na+-K+依赖式ATP酶)的工作原理(如图)
Na+泵每循环一次, 消耗一分子ATP,将 膜内3个Na+移出膜外, 将2个K+移入胞内。
17
(四)膜泡运输 指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进出细胞膜的 过程。
(1)胞吐(入胞):如神经末梢囊泡释放递质。 (2)胞吞(出胞):吞噬和吞饮(液相入胞和受体介导
即Rp。
电位差驱动力 Na+(10倍)
因此,Rp由K+向膜外扩散所致,
+
相当于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Ek)。
-
化学驱动力
K+(30倍)
23
三、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及其产
刺激
生机制
(一) 定义:细胞受刺激后, 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 一次快速可逆,可传播的 电位变化,称为AP。
条件反射:后天的,由训练获得,反射弧不固定,复杂, 易消退,须强化。如铃声和光刺激引起狗唾液分泌
4.特点: 快速、短暂、 作用局限、精确。
6
(二)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指机体产生
的某些生物活性物质,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相应受体,对
靶组织和靶细胞进行的调节。
远距分泌(全身性调节)
入胞)
18
第二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兴奋和兴奋性 神经、肌肉和腺体为可兴奋细胞,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就表明细胞产生了“兴奋”,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 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当细胞在安静状态和受刺激状态时,可兴奋细胞 可产生相应的生物电变化,包括静息电位(RP)、局部 电位和兴奋状态下的动作电位(AP)
体液调节方式
旁分泌(局部性调节)
神经分泌
特点:缓慢、持久、作用广泛。
7
(三)自身调节 (autoregulation) 指不依赖神经和体液 调节,由组织或细胞自身对刺激产生的适应性调节。
如: 脑和肾脏血管在血压升高时收缩,在血压降低时 舒张,以保持血压恒定。
三、机体活动的反馈性调节
控制部分 控制信息 受控部分 反馈监测装置(调定点)
基础医学概论
(生理学部分)
1
潘 讲解人:
群皖
2
P7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和机体功能的调节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 兴奋性(反应性) 生殖和生长发育
机体功能: 血液循环 消化吸收 呼吸 排泄 内分泌 机体调节
3Baidu Nhomakorabea
二、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形式 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体液调节
9
第二章 细胞的功能
P21
第一节 生物膜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一. 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 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膜外
膜内 10
(一)脂质双分子层 含磷脂,少量的胆固醇和鞘脂
特点
1.双嗜性,呈双层
2.熔点低,呈液态
输出
8
反馈的类型及调节(负反馈和正反馈调节) 1.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如:CO2、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体温的调节等。 意义:调定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 如:动作电位上升支形成,血液凝固,分娩过程,排尿、排 便反射。 意义:形成再生性活动,使某一生理功能得以迅速完成

内13
二. 细胞膜物质跨膜转运 (一) 简单扩散(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指脂 溶性小分子 物质顺浓度差跨膜转运的过程。如O2 、CO2、 N2和水的跨膜转运。可用通量来表示。
(二)协助扩散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指 非脂溶性物质顺浓度差跨膜转运的过程。须借助膜蛋白 的协助,包括通道介导和载体介导的两种易化扩散。
1、通道(channel)易化扩散 如:Na+、K+、 Ca+和
水通过膜通道的转运 过程。
14
2、载体易化扩散 如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的 跨膜转运。
15
(三)主动转运(主动运输;primary active transport) 指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耗能的跨膜转运过程。须泵的参 与。如Na泵、Ca泵、H泵的转运过程。
2、静息时,膜对离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如对K+通透性大(较Na+大50-100倍),
对Na+几乎无通透性。
22
由此, K+借浓度差由膜内向膜外扩散,使膜内为负,
膜外为正。当K+借浓度差向外扩散的力量与膜外为正、
膜内为负的电位差力量相平衡时, K+向外净移动等于
零, K+的扩散停止。此时,膜电位固定至某一值,此
24
(二)AP的组成及特点
去极化和超射 AP
复极化
AP特点: 1、“全和无”。 2、不衰减,可远 距离传播。
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
mS
反极化(超射)
复极化(repolarization)
-90
21
电位差驱动力
(三)RP产生的机制: 条件
Na+(12倍) +
-
1、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
[K+]i >[K+]o约30倍, [Na+]o > [Na+]i约12倍。
化学驱动力 K+(30倍)
亲水性基团
3.具有流动性和稳定性
4.磷脂分布不对称
疏水性基团
11
(二)细胞膜蛋白质 以α螺旋球形蛋白质形式存在,包 括表面蛋白质和穿膜的整合蛋白质。膜蛋白质具有受 体、载体和通道等功能。
12
(三)糖类 以共价键形式与蛋白质和脂质形成糖蛋白 和糖脂,伸在膜表面,具有抗原决定簇和受体识别 “标志”作用。
(humoral regulation)和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一)神经调节:
1.调节方式: 反射 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 生的规律性反应。
4
2.结构基础: 反射弧 感受器
反射弧 的组成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5
3.反射的类型:
非条件反射:先天的,反射弧固定、简单。如吸吮反 射、拥抱反射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