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四:在远古时代, 中国丝织生产,以北 方的黄河流域为繁盛 之地。其后逐渐演变 为“南盛北衰”,迄 至宋代,中国的丝织 生产中心已经移到江 南地区,尤以苏州、 杭州、南京和广州等 地为盛。
5. 从材料四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五 是 经济重心的转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
材料五:中国青铜工艺精湛,冶铁和炼钢技术长期保持世 界领先,青花瓷、珐琅彩精妙绝伦,令世人赞叹,古代西 方一直把中国称为“塞里丝”,就是“丝国”的意思。 6:从材料五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六 是 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享誉世界
资料回放:古代纺织业成就
中国古代纺织业成就
材料: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 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 桑也。 ——清· 王应奎《柳南续笔》
比较各种衣被原料,你能说出棉花和棉布在宋 元之后,后来居上、盛行一时的原因吗?
(1)棉花种植的普及; (2)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和工具的推广; (3) 棉布可以御寒、生暖;质地柔软舒适
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
材料一:“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功 五,刮摩之工五,搏埴之工二。” ——《考工记》 材料二:(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事以劝,相陈以巧,相高以 知。 ——《管子· 小匡》 材料三: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 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弱下去。
中国古代的家庭手工业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家庭手工业有何特点?其存在发展到社会经 济有何作用?又有何局限? 1.特点:
(1)作为农业的辅助,与家庭农业相结合; (2)其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 (3)技术落后,生产分散。
2.作用: 稳定小农经济。 3.局限:妨碍了市场发育。
快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 1、我国的青铜时代是指什么时期?商周时代
的青铜铸造业有何特点? • 2、我国古代冶铁技术的成就有哪些? • 3、铁器和钢的广泛应用有何重要作用?
商周时代的青铜铸造业
我国的青铜时代是指什么时期? 从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末期。 商周时代的青铜铸造业有何特点? 技艺已相当成熟 数量多 种类齐备 工艺精湛,器物造型生动,使用广泛
明代后期
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唐代出现缂 丝技艺,在宋代 风行来;唐后期, 南方丝织业逐渐 超过北方,成为 我国丝织业的重 心。
缂丝,是我国独特 的丝织工艺品。以本色 生丝为经、彩线为纬, 以“通经断纬”手法, 可自由变换色彩,使纹 饰更加绚丽。
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中就发现的缂丝腰 带,是中国目 前发现的最早 的一件缂丝实 物。
中国古代的私营手工业
概述中国古代的私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1. 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 2. 明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随着私营手工业规模的扩大,其生产方式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
1. 唐以前: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形式进行; 2. 唐宋以来: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大大加深; 3. 明中期后:“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的 雇佣劳动关系出现。
(4)价格比丝绸低廉。
自主学习:中国古代的陶瓷技艺
中国古代在陶瓷业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试用表格 形式加以表述。 时代 新石器时代 东汉晚期 南北朝 隋唐 宋代 元代 明代 成就 彩陶、黑陶、白陶 青瓷 白瓷 制瓷为独立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体系 景德镇“瓷都”,各具特色的地方窑瓷 进入彩瓷生产时期:青花、釉里红 斗彩、五彩瓷 制瓷工艺更丰富,瓷器与丝绸
冶铁 丝织业 棉织业 陶器 瓷器 地位与特点 作用和局限 发展状况 经营方式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课程标准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古代中国手工业生产经营形态的特点
本课看点: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辉煌成就 1.冶金业的进步 2.纺织业的发展 3.陶瓷业的兴盛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经营形态 1.家庭手工业; 2.官营手工业; 3.私营手工业。
自主探究:中国古代的金属冶炼术
遥看历史
两千多年前,当恺撒大帝身着中国丝 袍出现在罗马剧场的时候,整个罗马都 为之震撼了。使用中国丝绸,成了一种 时尚…… 后来,罗马的丝绸必须用相同重量的 黄金才能买到,皇帝不得不下令禁止贵 族使用丝绸……
自主探究:中国古代的纺织业
中国古代在纺织业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完 成下列表格。
门 类 丝织业 时 代 上古时代 西周以后 汉代 唐宋 棉纺织业 宋末元初 元代 元明时期 成 就 养蚕缫丝 品种丰富,花色图案精美。 远销欧洲,获得“丝国”称号 “缂丝”技术 棉花向内地传播 黄道婆发明脚踏三锭纺车 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想一想,古代冶金燃料的演进经过了哪三个阶段? 木炭 →煤 →焦炭。
中国古代的冶铁炼钢技艺
烁 玉 流 金 见 精 悍 投 泥 泼 水 愈 光 明 , 万 人 鼓 舞 千 人 看 。
宋 苏 轼 《 石 炭 》
根 苗 一 发 浩 无 际 ,
魏晋:灌钢法,生铁和熟铁以一定比例混合, 加热后锻打,成为质地优良的钢
材料四:长期以来,官营作坊的工匠主要来自官奴婢、刑徒和征调 来无偿服役的民间工匠。在强制劳动、囚徒式管理下,工匠常常怠 工、逃亡和起义。
阅读材料,结合课文相关内容,思考:官营手工业有 哪些特点?有何作用和局限?
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
优点
特点 资金雄厚,规模经 营 工匠技术经验丰富
作用
作用与局限 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 了条件 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
·
中国古代的冶铁炼钢技艺
铁犁铧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铁镰
春秋时期的金镡金首铁剑 • 块炼铁、生铁、钢在应用上有何区别? 块炼铁只能锻,不能铸;生铁可铸, 但质地硬脆;钢硬度高,性能好。 • 铁器和钢的广泛应用有何重要作用? 铁器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钢应用 到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制作上,大大推动了 生产力的发展。
当堂检测· 再试身手
1、“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 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 丝织业中 A.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B.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C.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 D.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 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A.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 B.唐代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从征役制到募役制,是官营手工业生产关系上的重大进步 D. 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中孕育出雇佣劳动关系
高考真题演练
1、(2015· 福建文综· 14)《景德镇陶录》 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 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 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 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 料反映了( )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探究学习: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
西周: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使用官府供给的原料,在工官的监督下,制作 加工官府指定的产品。职业世袭,世代为官府劳作。
唐代:官营作坊因人手不足,出资临时雇佣工匠。雇者和受雇者两厢情愿、 公平交 易,称为“和雇匠”。
Fra Baidu bibliotek
宋代:工匠大多系雇募而来,控制相对放松,官府按当时通行的标准付给工 匠报酬。
清代
粉彩、珐琅彩 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
• 想一想:我国陶瓷种类的发展演变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彩陶黑陶、白陶青瓷白瓷彩瓷。
东汉青釉四系瓷罐
东汉青瓷双系钟
中国古代的陶瓷技艺
唐 三 彩
定 窑 白 瓷 童 子 诵 经 壶
汝窑粉青奉华碟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
资料回放:中国古代的陶瓷技艺
定 窑 白 瓷 童 子 诵 经 壶 官 窑 玄 纹 瓶
鼎
大克鼎
司母戊鼎
尊
四羊方尊
爵
簋(gui)
古代青铜兵器
透雕兽首贺巩斧
翼虎纹剑
银斑纹戈
马形刀
中国古代的冶铁炼钢技艺
中国古代在冶铁炼钢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试用 表格形式加以表述。 时代 春秋 汉代 南北朝 北宋 南宋末 明朝 技术 冶炼生铁、块炼钢 灌钢法 普遍用煤 开始用焦炭 普遍用焦炭 燃料 开始用煤
。
提炼升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1、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三种经营 形态并存; 2、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3、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 4、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方式不断进步;
5、经济重心的转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6、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享誉世界。
元代:实行匠籍制度,官府工匠世代不得脱籍,不允许从事私人生产 明代:工匠大多系雇募而来,控制相对放松,官府按当时通行的标准付给工匠报酬。
依据材料归纳不同时期工匠管理制度的变化,概括官营手工业内 部生产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促成其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1)工匠管理制度:(西周)职业世袭(唐)“和雇匠” (宋)雇募 (元)匠籍制度(明)班匠银。 2)生产关系变化:征役制雇募制。 3)因素:商品经济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一 是 官营手工业 、 私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三种经营形 态并存。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只有石器、 骨角器、陶器、纺织、酿酒、编织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 冶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 ……明清时代的某些手工业部门,如制瓷、制糖、矿冶、 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工场中,都已具有相当细密的劳动 分工。 2、 从材料一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二 是 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缺点 原料由官府提供,产 局限 品由官府调拨,不计 成本,不入市场。 工匠在工官监督下劳 动,职业世袭,世代 为官府劳作,受到官 府的强制劳动和超经 济剥削
缺乏竞争,弊端丛生。
引起工匠的激烈反抗。 促成官营手工业内部生 产关系的调整。
从西周时期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 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当堂检测· 三试身手
3、(2009年.广东高考B卷. 3 )康熙皇帝任 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 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纺织品 应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合作探究: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元青花瓷
汝窑粉青奉华碟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
哥窑 筒式三足炉
明代斗彩
清代珐琅彩
清代粉彩
自主探究: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
1、家庭手工业有何特点?对社会经济有 何作用?又有何局限?
2、官营手工业有哪些特点?有何作用和 局限? 3、概述中国古代的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历 程。其经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2009年.广东高考B卷. 3 )康熙皇帝任 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 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纺织品 应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本课小结
冶金业 手工业技艺 纺织业 陶瓷业 官营手工业 手工业形态 私营手工业 青铜
材料二:春秋冶铁业以木炭为燃料,皮囊鼓风冶铁;西汉开 始用煤炭做燃料;东汉发明了水力鼓风——水排提高炉温; 北宋用焦炭为燃料。 3、从材料二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三 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 。 是 材料三:《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 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业,忻织泞布精良, “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 到二十余张。 4:从材料三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四是 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方式不断进步